下背low back
筋膜拉傷與筋膜疼痛症候群
下背部有一大片筋膜叫做胸腰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成菱形狀。胸腰筋膜連接身體上下多塊大肌肉,在進行全身性的運動時特別重要。胸腰筋膜上也許多神經受器,所以對於受傷會很敏感;一旦受傷了除了腰痛之外還會影響到全身的動作,造成運動表現受限。治療上可以利用徒手治療、懸吊治療發鬆緊繃的筋膜;嚴重的情況下也可利用增生療法或PRP療法進行組織的修復治療。
肌肉拉傷
下背部的肌肉拉傷通常是急性拉傷,例如運動中的拉傷,或彎腰搬個東西拉到。肌肉只有在用力的時候會痛,所以平躺不會痛,但是翻身坐起來的時候如果動作牽扯到就會痛。大部分的肌肉拉傷都屬於輕度拉傷,通常不會有血腫發生。肌肉因為血流充沛,所以大都在2~3禮拜之內都會自行痊癒;如果超過時間還沒好,表示有合併其他問題。
腰椎韌帶拉傷
腰椎到下背乃至臀部有許多重要的韌帶負責維持下背的穩定度。從中線上的縱向韌帶、到小關節囊韌帶、髂腰韌帶、薦髂韌帶、薦脊/薦突韌帶,一路下來都是可能的疼痛來源。韌帶因血流供應不佳,通常自我修復的能力不好;若受傷超過一定程度強烈建議進行增生療法來促進組織的修復、消除疼痛及恢復下背的穩定性。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泛指下背痛,伴隨轉移的痠麻痛到屁股甚至下肢。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很多,除了腰椎神經壓迫之外,還有可能是臀肌拉傷壓到神經、腰椎韌帶受傷的轉移症狀、甚至臀上皮神經的症狀也是其中一個因素。所以坐骨神經痛只是一個症狀,正確診斷找出病因才能從根本治療。
椎間盤突出、神經根病變
椎間盤,俗稱軟骨,夾在一節一節椎體之間,負責緩衝的功能。椎間盤突出會壓迫到後側的韌帶造成局部疼痛、若破出來刺激到神經則會產生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典型的症狀為無法前彎、直腿抬起測試 (SLRT) 陽性、伴隨小腿外側或腳版的麻木疼痛。嚴重的情況甚至會無法從床上爬起、需暫時躺在床上休養。急性期可利用血管內類固醇治療或硬膜外注射 (epidural injection) 減緩症狀。復健需要腰椎牽引減輕神經壓迫的症狀、同時進行核心肌群訓練,預防復發。增生療法可同時治療軟骨周遭的韌帶來穩定腰椎,增加腰椎的穩定性。手術的適應症為:無法減緩的疼痛、下肢無力、大小便受到影響等。
腰椎退化、骨刺
腰椎退化的兩大原因包括:年紀增長、過度使用;尤其以勞力工作者、或需要長時間彎腰者最容易提早出現。腰椎退化的表現包括椎間盤托少變薄、骨刺增生、椎孔狹窄等。病患會出現容易痠痛、不能久站久走、腰部活動受限等症狀。若同時伴隨神經壓迫則會有下肢麻痛等神經症狀。治療: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從年輕開始就要注意姿勢、避免長時間使用、適當運動等。當症狀開始發生時,基本的物理治療包括各類熱療、牽引、雷射等都可以舒緩症狀。注射治療包括硬膜外注射、增生療法、PRP療法等。增生療法及PRP療法針對腰部長期手損的關節韌帶,能促進受傷的組織修復、增強腰椎的穩定性;腰椎穩定性增加症狀就會隨之改善甚至消除。同樣的,考慮手術的時機點為:無法減緩的疼痛、下肢無力、大小便受到影響等。
薦髂關節病變
下背的穩定性除了靠腰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薦髂關節了。薦髂關節病變好發於生產婦(尤其是多次生產或多胞胎)、曾經有骨盆挫傷的人、長期坐姿不良的人等。薦髂關節痛的人和腰椎痛的人在指出他們痛的位置時是不一樣的。薦髂關節是由層層的韌帶包覆的,當此處的韌帶因為姿勢不良、挫傷過、或懷孕生產過而出現慢性損傷的情形,會導致疼痛以及關節不穩定的症狀。一般的治療包括骨盆固定帶、各類熱療、核心運動訓練等。當關節韌帶的受傷超過一定的程度。
下背痛百百款,痛起來真的會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的作息;腰椎的好壞決定了後半生的生活品質,有症狀時建議一定要及早就診。大部分的病患在接受一般物理治療或注射治療都能大幅改善症狀、同時降低可能繼續惡化的機會。
slrt測試 在 嘉義德正整脊(呂泂洋) - 椎間盤幾乎是腰痛最重要的成因 ... 的推薦與評價
中度到嚴重的椎間盤突出,可以用直膝抬腿測試(SLRT-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 通常可以抬起的角度越小,代表椎間盤突出越嚴重。 抬腿測試SLRT 許多人無法理解: ... ... <看更多>
slrt測試 在 9.坐骨神經直膝抬腿測試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Tap to unmute.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Open App. 9.坐骨神經直膝抬腿測試. 1.4K views · 4 years ago ...more ... ... <看更多>
slrt測試 在 Re: [臨診] 請問強者! ---骨科小補充- 看板CSMU-MED91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onicsaber (21歲的天空 我要它很藍)》之銘言:
: ※ 引述《sonicsaber (21歲的天空 我要它很藍)》之銘言:
: : ㄟ 就是現在有一個問題
: : 醫師請病人 用腳跟跟腳尖走路
: : 然後他就可以判別出 脊椎被壓迫的root
: : 可是 我不知道 這是啥鬼! 所以沒辦法寫進考訊裡 不過等一下 應該會有強者推文吧
: : 好像是 兩種走路疼痛感覺不一樣 像是如果是
: : 疼痛在後側的L6(狗屁 L哪來6 不過他就這樣說) 是腳跟會比較不舒服
: 這個應該就是S1唷
: : 之類哦 跪求拉
: : (突然發現 多了不少資本可以去WC版)
: 自答:(這算是可以多做的PE吧)
: 基本上 椎間盤的問題分成
: disc hernia:tesion sign:在咳嗽或是大便用力的時候 會痛--SLRT (+)
: spinal stenosis:無法久站 SLRT(-)
: 這是在源頭部分的差異
: 基本上 壓迫到的神經 L5 S1那兩條神經的差異
: 第一 皮節上來說 L5的壓迫會疼痛的路徑是臀部到小腿外前側 加上 腳的234指
: S1的話 則是小腿後側 加上 小拇指
: 第二就運動來說
: 訂正 魚蘇說關於這個部分 主要兩個方式 腳跟腳尖走路測試 都是要看S1的
: S1+S2控制的肌群是 非腸肌 (gastrocneminus m.) 他負責的是屈曲
: 所以傷害的地方是在S1 那他會造成非腸肌的力量不足 那用腳尖走路會比較無力
: 所以 如果有問題 就是S1摟!
我查了一下圖解神經科學中文版P25最下面那個圖
足背彎曲:主要是由L4,5支配,主要肌肉和神經是脛前肌和腓深神經。
足底彎曲:主要是由S1,2支配,主要肌肉和神經是腓腸肌、比目魚肌和脛神經。
所以壓迫到L5 → 無法足背彎曲 → 用足跟走路有困難
壓迫到S1 → 無法足底彎曲 → 用腳趾尖走路有困難
不知這樣解釋對不對啊?
: 這邊所謂的比較無力所代表的意義 是跟另外一隻腳比 可能比較不順
: 或是提起高度較低 之類的
: ps 魚蘇大人的小提醒唷:
: """大家可以問問老師L5的路徑根腳根腳尖好像也有關係捏
: 老師一定覺得學生們很認真給我們家分!"""
: (不是每組都要鑑別診斷 這是老師剛好有跟我說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96.2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