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受傷了,還要被懲罰呢?
你曾經心裡面有這種聲音嗎?過去發生了好難過好難過的事,可是傷害你的人不但沒有受到處罰,相反地,你卻成為情緒和命運的罪犯,一輩子被困在某一個牢裡面,別人進不來,你也出不去,你覺得好痛苦,可是又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從痛苦裡面解脫。好多次你都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又好多次,你覺得還有一點點希望、還有一點點力氣,所以勉強活了下來。
儘管如此,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還是會想問自己:為什麼是我?
梅杜莎(Medusa)的故事,就是一個「為什麼是我」的故事。
「Medusa 相貌出眾,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追求者。但 Medusa 為了提升家族地位,無暇談情說愛,而是在含苞待放的少女時期選擇效忠雅典娜,成為神廟裡的祭司,並許下終身不嫁的誓言。
沒想到海神波賽頓(Poseidon)看上了 Medusa 的美貌,竟然在神廟裡強暴了她。
但奇怪的是,性侵事件發生後,雅典娜並沒有站在 Medusa 這一邊,反而指責她褻瀆了神聖之地,並認為喪失處女之身的她沒有資格再繼續待在神廟。盛怒之下,雅典娜對 Medusa 下了詛咒,將她變成一個相貌醜惡、頭頂毒蛇的可怕海妖,任何人凡是與她對到眼,都會變成石頭。
接連遭受殘酷打擊的 Medusa 逃回家中,希望能投靠家人的懷抱,沒想到正因她昔日的美貌長年招致手足忌恨,回到家後她不僅沒有受到溫暖庇護,反而被兄弟姊妹及父親冷嘲熱諷,致使她最終喪失性格裡所有的「善」,成為了後人所知的冷血「蛇髮女妖」。
在那之後,Medusa 還成為神話英雄珀耳修斯(Perseus)的獵物,英雄經過一番冒險後終於找到她,利用眾神賜予他的飛天鞋、神劍和盾牌,成功躲過 Medusa 的視線,一刀砍斷了她的頭,並把Medusa 受詛咒的頭顱鑲嵌在雅典娜給他盾牌上,用石化的功能來對付敵人。」**
這是一個極度哀傷的故事,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解讀,其中一個角度是:為什麼受傷的梅杜莎,最後還要被當成怪物來對待?從頭到尾那些男人們(海神波塞頓、神話英雄珀耳修斯)好像都沒事,甚至還利用她,天底下為什麼會有這麼不公平的事情?
多年前,我認識一個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被父親性侵的女孩***。比父親更可怕的是,那時候母親就在房間外面,目睹這一切,但事後母親矢口否認有這件事情的發生,還跟女孩說:「小孩子不要亂講話!」這個女孩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時候,全身顫抖,淚流滿面,我一開始以為那個顫抖是悲傷,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憤怒,她說:「其實傷害我最深的人不是我爸,而是我媽。我爸讓我覺得我身體髒掉了,但是我媽讓我意識到,原來就連最親近你的人,都不可以信任。這是一種比地獄還深的絕望。」
後來女孩漸漸長大,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心理治療、與母親深度談話,她終於明白,原來媽媽在小時候也遭遇過同樣的事情,一個喝醉酒的大叔在清晨的時候把她拖到茅房裡面性侵,那時候外公和外婆把她打得半死,儼然是台灣農村裡面的珀耳修斯。她也才終於看懂,當一個女人需要面對自己最愛的男人(丈夫),性侵另外一個自己最愛的女人(女兒)的時候,那種內心的糾結跟複雜的心情,還有無法言喻的震驚,是多麼的令人心痛。女孩一輩子無法原諒他的母親,一直到父親告別式的那天,這兩個女人心裡面的矛盾,才稍微像是雲霧一般,散開了一點點。可是又由於這個男人的死亡,蒙上了另外一層難以言喻的情緒(不知道有沒有人懂這個情緒是什麼?)
這兩個故事擺在一起,你看見了什麼?
梅杜莎為神殿犧牲奉獻了一切,同樣身為女神的雅典娜不但沒有站在她那邊,反而懲罰了她把她變成魔女,而梅杜莎回家尋求家人的支持,也沒有人願意收留她,你可以想像這是多麼孤立無援的處境!
遭遇性侵之後,有些人會變成自己的魔女。覺得自己很醜陋,覺得自己有很多很骯髒的慾望,覺得一切都是自己找的,覺得一定是當初自己不檢點,有好多好多的刻板印象跟聲音在否定跟責罵自己,就算看了再多的書、讀了再多性侵受害者的文字,告訴自己這不是自己的錯,好像都沒有辦法扭轉這一切,因為想到這些,就像被梅杜莎的眼睛看到一樣,立刻石化。
有些人因此變得沒有辦法相信別人,好像梅杜莎所住的地方一樣,沒有任何的活人,只有一具又一具被石化的雕像;有些人因此把自己的大腦跟身體切割開來,反覆和不同的人發生性關係,只為了獲得一種「存在」的感覺(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夠理解這種感受),可是不管怎麼切割,那個痛苦還是依然存在——如同這張圖片的梅杜莎,頭已經跟身體分開了,但是眼神還是炯炯有神,而且在那個眼神裡面,藏著極度的悲傷跟怨恨。
難道被性侵了之後,就注定一輩子只能像梅杜莎一樣悲慘的命運?被當成魔鬼、甚至還被砍頭、拿來利用?
其實,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層的理解方式。
傳說當時在梅杜莎被砍下來的脖子上面,生出了一隻飛馬、還有一個巨人,這裡意味著:這一次的死亡其實是另外一種重生。
「只有被性侵過的人才懂的一件事情是:當你被燒到快要死掉的時候,甚至是你真的已經死過一遍(或者很多遍)的時候,那個新的自己才會長出來。但就算長出來新的自己,還是一樣醜陋、還是一樣討厭自己。所以要像蛇一樣,一次又一次的脫皮,然後一點一點,喜歡自己一點。」我最後一次跟女孩見面的時候她跟我說。
幾個月後她去了加拿大生活,有了自己的老公跟女兒,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生下女兒的同時,也代表她願意去面對這一代又一代的代間傳遞。
前陣子我們重新聯絡上,她跟我分享這一段時間以來在加拿大的生活,還有這一段時間依然會出現的自我懷疑跟恐懼,驗證了她那個「不斷脫皮不斷厭惡自己」的理論;但我同時也看見她的改變,相較於之前,她變得更溫柔,視訊的時候,有一種柔軟在她的眼神裡面,好像一些尖銳的什麼,隨著歲月跟時間,慢慢消失不見了。
你也可以是你生命當中的珀耳修斯。
砍下自己的頭顱並不代表要讓自己死掉,而是試著心疼過去那個傷痕累累的自己,跟他說:「一直以來,你好累了,這不是你的錯。你嘗試堅強和勇敢好久了,是時候稍微停下來,讓自己休息了。有時候閉上眼睛沒有關係的,沒有人會傷害你,因為我在這裡保護你。」
當你溫柔的跟自己說這些話,或許重生還沒有辦法發生,但你那個悲傷、讓自己都害怕的眼神,可能在這一刻,悄俏地融化了過去的一些傷痕。
你知道傷痕是永遠不會不見的,但你的心疼,可以讓他看起來淡一點,也可以讓它變成你身上勇敢的印記,讓它成為保護你的,生命裡的盾牌。
#今天的節目這裡聽
https://ppt.cc/fJWZ1x
*圖片來源:Ancient Origins
**故事出處
https://ppt.cc/f2uEfx
***本故事經當事人同意並修改潤飾後刊出
#聽你聽我 #神話心理學 #童話心理學 #海苔熊心理話 #戰神雅典娜 #梅杜莎
「飛天茅台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飛天茅台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飛天茅台台灣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飛天茅台台灣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飛天茅台台灣 在 台灣哪買的到茅台酒?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飛天茅台台灣 在 中國搶不到茅台換買「台灣茅台」?老酒林爆春節中國狂掃貨 ... 的評價
- 關於飛天茅台台灣 在 from 酒號廣場 的評價
- 關於飛天茅台台灣 在 飛天茅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飛天茅台台灣 在 飛天茅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飛天茅台台灣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些台灣人眼中的上海costco,可能與現實不太一樣】
很早以前,上海Costco要開幕的新聞直到現在,台灣從媒體報導到部分網絡上的酸言酸語,大致上可以歸納一個結論:「大陸人素質很差,所以只要有退貨機制,上海Costco一定會倒閉」。
以我這個居住上海將近十年的台灣人來看,這種論調幾乎已經可笑到了不知道如何吐槽,大概就是部分台灣人長期一種刻板偏見所致吧。
雖然我對中國大陸的costco並不看好,但絕對不是因為文明與素質,而是單純基於商業邏輯、用戶習慣。
基本上,認識我的朋友,大概很早之前就聽過我的判斷,熱潮只是一時的,Costco是有可能會輸在大陸市場,但不會是因為「怕人退貨」,反而是「怕人不退貨」。
一,上海Costco不會被退貨吃垮?
這邊先指出一個簡單的常識問題,Costco是要會員費的(上海Costco未折扣的會員價為299RMB,比台灣還貴幾百元台幣),而上海Costco的位置卻又十分偏遠,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朱建路」。
上海有多大?我講一個距離概念,上海市閔行區是上海市排名第八大的行政區,面積約為371.7平方公里,但是一個閔行區比一個台北市(271.8 平方公里)還大。
不是所有地方都像台灣這麼小,這麼容易「貪小便宜」。
即使以前我家住在閔行區的蓮花路,光是同一區,我若要去上海costco,不堵車情況,單程都可能要花上半小時以上,來回近1小時(路程如附圖),可見有多偏遠。
大部分上海市民生活或遊客居住的區域,即使不堵車的「完美情況」(通常是深夜),通勤上海costco要接近2小時以上(單程來看:靜安寺40分鐘、徐家匯40分鐘、外灘40分鐘、浦東50分鐘),像台灣一樣騎機車、搭公車過去這種天方夜談,我就懶得提了。
換言之,有些台灣人所設想的吃垮Costco前提必須滿足幾個前提:他必須是「有車階級」,還要花得起每年299元RMB會員費,每個月還要好幾天花1~3小時的通勤時間,去為了玩退貨機制——你真的覺得上海市有能力的中產階級有這麼閒?
這荒謬程度就像經常性從台北市開車去桃園南崁costco買東西,然後再花一趟時間回來退貨,只為了貪那一點點便宜。
遑論,部分台灣人可能搞不清楚,電商通路有多方便及低廉(如今產品被比較之後,costco未必商品都比電商便宜),這是過去costco在美國/台灣都沒遇過的情況。
由於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加上互聯網產業發展迅猛,跑腿APP早就領先台灣和很多國家就不說了,大潤發、盒馬、每日優鮮都成為日常必須,就連大潤發都在搞線上線下送貨服務。
今年過年時,我母親在大陸買菜,可坐在家裏翹著二郎腿,用手機點點螢幕,讓大潤發店員把所有要買的菜送到家門口,連長輩都已經習慣這種節省時間的服務。
所以究竟有什麼理由,一個忙碌的小康家庭,要每年花一筆會員費,犧牲我每天懶在家裡耍廢的時間,三番兩頭去costco玩退貨?
事實上,上海Costco營業兩週後,也完全如我預測——已經被證明只有「退卡潮」(https://reurl.cc/XX6XLD),沒有「退貨潮」(https://reurl.cc/EK7KGn)。
根據記者在Costco會員部的櫃檯前觀察了近半個小時發現:「共有2名顧客前來退貨。一個是給孩子買的衣服尺碼不合適,另一個是護膚品買多了,用不掉」(記者拍攝退貨處情況如附圖,基本上沒什麼人)。
央視財經的報導則指出,不少消費者退卡主要是覺得「來這裡購物不是很方便」。
「時間成本」這種東西是比較而來的,當年人類開始騎馬車買東西,確實是比原始人打獵覓食來得方便,但是也無法跟今天開車比,同理,當我們能夠用手機APP叫貨到貨服務,那麼消費習慣也很難回頭。
上海人平常遠比台灣人想像的要忙碌卻也更便捷,沒這種鬼時間折騰,當時間是現在這個商業市場競逐的既定存量,每個人只有二十四小時,卻又越來越忙,誰能更貼心省時,越能在商業上滿足消費者。
這同時也是我對中國大陸costco佈局抱持一份悲觀的真正原因,當大家連退貨都懶,那就糟了。
二,大陸人素質真的都很差嗎?
在商言商,Costco不是白痴,會選擇在上海,而不是首都北京,不是在互聯網重鎮深圳,原因很簡單,就是上海市民的普遍水準是平均值相對較高,否則中國大陸政府在推行垃圾分類不會優先選擇上海。
上海從租界時期到現在,都一直相對更能接受國外新事物,甚至是相對尊重不同的規則,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外企仍在上海活著。
從「上海女婿」德國網紅阿福去上海costco實地拍攝的情況來看,影片中並沒有發現有商品損壞的痕跡,網絡目前流傳的照片可能是個案,而不是普遍現象,比例上應該不會很嚴重。
https://reurl.cc/NajGmx
上海Costco選擇的店址如我之前所說是閔行區偏遠處,是外國人居住較多的地方,附近不乏國際學校,閔行區本來也就不少外國人居住,這恐怕也是上海Costco設點的原因,換言之上海Costco並不是很怕「素質」問題。
三,上海Costco首週為何這麼亂?
從開幕首週來看,上海Costco的亂甚至是店家所期待的目標,撇開Costco本來盛名在外的因素,上海Costco明知有流量的前提,還強打幾項限期的折扣奢侈品,包括:Hermès 與Chanel難買的包款、飛天茅台等。
即便包包我不懂,嗜酒如我也知道這大概就像看到葡萄酒五大酒莊打折扣一樣,我又怎麼不會想去掃貨一波,湊湊熱鬧。
更何況Costco還刻意將299人民幣的會員價,降低到199人民幣,如果這樣的優惠都吸引不到人流,還不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騷亂,那Costco連美國店都可以打包收一收了。
然而,Costco的騷亂是真的嚴重到影響營收嗎?從目前可以查核的真實資訊看,流出的影片僅止於「搶購」及「亂放東西」、「拆封偷吃」的個案,目前無法判斷究竟有沒有嚴重到影響運營。
不過即使發生這種不文明情況造成的商品損失,也是大型賣場可控的成本風險之一,在台灣都有過為了小孩肚子餓先拆封後結帳的情況,甚至你別告訴我你去美國Costco/賣場沒看過類似情況,我在美國洛杉磯親眼看過墨西哥人打開巧克力吃一口放回去的荒唐作為,憑什麼在美國就能吸收成本,在中國大陸就不行。
所謂在「Costco現場吃烤雞」導致營收嚴重變少,其實原本內文就已經說是引用「部分人對當年易初蓮花商場開幕的記憶」,現在也已經被證實是誤植20多年前新聞的假新聞(https://reurl.cc/EK7KZa)。
換言之,Costco目前為止只是利用人流創造了一次成功的營銷與網絡話題。
------------------
未來上海Costco可能要面對更多問題,除了電商的夾擊、實體店距離的硬傷,還可能要面臨上海市小家庭、少子化,導致不願一次性消費大量的商品。
上海人當然不是完人,我絕對不是說上海人好棒棒,甚至我也覺得這次事件中,確實應該要檢討部分人的一些公德教育。
但是說到底,上海Costco的新聞事件很多時候只是一連串媒體的標題遊戲,配合部分台灣人打從心底瞧不起大陸人的心理滿足感,一同演繹出來的網絡狂歡。
飛天茅台台灣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知識
--
事實上,上海Costco營業兩週後,也完全如我預測——已經被證明只有「退卡潮」(https://reurl.cc/XX6XLD),沒有「退貨潮」(https://reurl.cc/EK7KGn)。
根據記者在Costco會員部的櫃檯前觀察了近半個小時發現:「共有2名顧客前來退貨。一個是給孩子買的衣服尺碼不合適,另一個是護膚品買多了,用不掉」(記者拍攝退貨處情況如附圖,基本上沒什麼人)。
央視財經的報導則指出,不少消費者退卡主要是覺得「來這裡購物不是很方便」。
「時間成本」這種東西是比較而來的,當年人類開始騎馬車買東西,確實是比原始人打獵覓食來得方便,但是也無法跟今天開車比,同理,當我們能夠用手機APP叫貨到貨服務,那麼消費習慣也很難回頭。
【有些台灣人眼中的上海costco,可能與現實不太一樣】
很早以前,上海Costco要開幕的新聞直到現在,台灣從媒體報導到部分網絡上的酸言酸語,大致上可以歸納一個結論:「大陸人素質很差,所以只要有退貨機制,上海Costco一定會倒閉」。
以我這個居住上海將近十年的台灣人來看,這種論調幾乎已經可笑到了不知道如何吐槽,大概就是部分台灣人長期一種刻板偏見所致吧。
雖然我對中國大陸的costco並不看好,但絕對不是因為文明與素質,而是單純基於商業邏輯、用戶習慣。
基本上,認識我的朋友,大概很早之前就聽過我的判斷,熱潮只是一時的,Costco是有可能會輸在大陸市場,但不會是因為「怕人退貨」,反而是「怕人不退貨」。
一,上海Costco不會被退貨吃垮?
這邊先指出一個簡單的常識問題,Costco是要會員費的(上海Costco未折扣的會員價為299RMB,比台灣還貴幾百元台幣),而上海Costco的位置卻又十分偏遠,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朱建路」。
上海有多大?我講一個距離概念,上海市閔行區是上海市排名第八大的行政區,面積約為371.7平方公里,但是一個閔行區比一個台北市(271.8 平方公里)還大。
不是所有地方都像台灣這麼小,這麼容易「貪小便宜」。
即使以前我家住在閔行區的蓮花路,光是同一區,我若要去上海costco,不堵車情況,單程都可能要花上半小時以上,來回近1小時(路程如附圖),可見有多偏遠。
大部分上海市民生活或遊客居住的區域,即使不堵車的「完美情況」(通常是深夜),通勤上海costco要接近2小時以上(單程來看:靜安寺40分鐘、徐家匯40分鐘、外灘40分鐘、浦東50分鐘),像台灣一樣騎機車、搭公車過去這種天方夜談,我就懶得提了。
換言之,有些台灣人所設想的吃垮Costco前提必須滿足幾個前提:他必須是「有車階級」,還要花得起每年299元RMB會員費,每個月還要好幾天花1~3小時的通勤時間,去為了玩退貨機制——你真的覺得上海市有能力的中產階級有這麼閒?
這荒謬程度就像經常性從台北市開車去桃園南崁costco買東西,然後再花一趟時間回來退貨,只為了貪那一點點便宜。
遑論,部分台灣人可能搞不清楚,電商通路有多方便及低廉(如今產品被比較之後,costco未必商品都比電商便宜),這是過去costco在美國/台灣都沒遇過的情況。
由於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加上互聯網產業發展迅猛,跑腿APP早就領先台灣和很多國家就不說了,大潤發、盒馬、每日優鮮都成為日常必須,就連大潤發都在搞線上線下送貨服務。
今年過年時,我母親在大陸買菜,可坐在家裏翹著二郎腿,用手機點點螢幕,讓大潤發店員把所有要買的菜送到家門口,連長輩都已經習慣這種節省時間的服務。
所以究竟有什麼理由,一個忙碌的小康家庭,要每年花一筆會員費,犧牲我每天懶在家裡耍廢的時間,三番兩頭去costco玩退貨?
事實上,上海Costco營業兩週後,也完全如我預測——已經被證明只有「退卡潮」(https://reurl.cc/XX6XLD),沒有「退貨潮」(https://reurl.cc/EK7KGn)。
根據記者在Costco會員部的櫃檯前觀察了近半個小時發現:「共有2名顧客前來退貨。一個是給孩子買的衣服尺碼不合適,另一個是護膚品買多了,用不掉」(記者拍攝退貨處情況如附圖,基本上沒什麼人)。
央視財經的報導則指出,不少消費者退卡主要是覺得「來這裡購物不是很方便」。
「時間成本」這種東西是比較而來的,當年人類開始騎馬車買東西,確實是比原始人打獵覓食來得方便,但是也無法跟今天開車比,同理,當我們能夠用手機APP叫貨到貨服務,那麼消費習慣也很難回頭。
上海人平常遠比台灣人想像的要忙碌卻也更便捷,沒這種鬼時間折騰,當時間是現在這個商業市場競逐的既定存量,每個人只有二十四小時,卻又越來越忙,誰能更貼心省時,越能在商業上滿足消費者。
這同時也是我對中國大陸costco佈局抱持一份悲觀的真正原因,當大家連退貨都懶,那就糟了。
二,大陸人素質真的都很差嗎?
在商言商,Costco不是白痴,會選擇在上海,而不是首都北京,不是在互聯網重鎮深圳,原因很簡單,就是上海市民的普遍水準是平均值相對較高,否則中國大陸政府在推行垃圾分類不會優先選擇上海。
上海從租界時期到現在,都一直相對更能接受國外新事物,甚至是相對尊重不同的規則,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外企仍在上海活著。
從「上海女婿」德國網紅阿福去上海costco實地拍攝的情況來看,影片中並沒有發現有商品損壞的痕跡,網絡目前流傳的照片可能是個案,而不是普遍現象,比例上應該不會很嚴重。
https://reurl.cc/NajGmx
上海Costco選擇的店址如我之前所說是閔行區偏遠處,是外國人居住較多的地方,附近不乏國際學校,閔行區本來也就不少外國人居住,這恐怕也是上海Costco設點的原因,換言之上海Costco並不是很怕「素質」問題。
三,上海Costco首週為何這麼亂?
從開幕首週來看,上海Costco的亂甚至是店家所期待的目標,撇開Costco本來盛名在外的因素,上海Costco明知有流量的前提,還強打幾項限期的折扣奢侈品,包括:Hermès 與Chanel難買的包款、飛天茅台等。
即便包包我不懂,嗜酒如我也知道這大概就像看到葡萄酒五大酒莊打折扣一樣,我又怎麼不會想去掃貨一波,湊湊熱鬧。
更何況Costco還刻意將299人民幣的會員價,降低到199人民幣,如果這樣的優惠都吸引不到人流,還不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騷亂,那Costco連美國店都可以打包收一收了。
然而,Costco的騷亂是真的嚴重到影響營收嗎?從目前可以查核的真實資訊看,流出的影片僅止於「搶購」及「亂放東西」、「拆封偷吃」的個案,目前無法判斷究竟有沒有嚴重到影響運營。
不過即使發生這種不文明情況造成的商品損失,也是大型賣場可控的成本風險之一,在台灣都有過為了小孩肚子餓先拆封後結帳的情況,甚至你別告訴我你去美國Costco/賣場沒看過類似情況,我在美國洛杉磯親眼看過墨西哥人打開巧克力吃一口放回去的荒唐作為,憑什麼在美國就能吸收成本,在中國大陸就不行。
所謂在「Costco現場吃烤雞」導致營收嚴重變少,其實原本內文就已經說是引用「部分人對當年易初蓮花商場開幕的記憶」,現在也已經被證實是誤植20多年前新聞的假新聞(https://reurl.cc/EK7KZa)。
換言之,Costco目前為止只是利用人流創造了一次成功的營銷與網絡話題。
------------------
未來上海Costco可能要面對更多問題,除了電商的夾擊、實體店距離的硬傷,還可能要面臨上海市小家庭、少子化,導致不願一次性消費大量的商品。
上海人當然不是完人,我絕對不是說上海人好棒棒,甚至我也覺得這次事件中,確實應該要檢討部分人的一些公德教育。
但是說到底,上海Costco的新聞事件很多時候只是一連串媒體的標題遊戲,配合部分台灣人打從心底瞧不起大陸人的心理滿足感,一同演繹出來的網絡狂歡。
飛天茅台台灣 在 中國搶不到茅台換買「台灣茅台」?老酒林爆春節中國狂掃貨 ... 的推薦與評價

茅台 酒還有兄弟?「 台灣 老 茅台 們」價格「後勢看漲」?-【這!不是新聞精華篇】20210222-4. ... <看更多>
飛天茅台台灣 在 from 酒號廣場 的推薦與評價
茅台鎮1號酒#貴州 #茅台 # 飛天茅台 #蘇富比 飛天茅台 買不下手? ... 一款來自 台灣 的高粱酒 台灣 好酒-高粱酒52度禁止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看更多>
飛天茅台台灣 在 台灣哪買的到茅台酒?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茅台是個奇怪的酒同事送了一瓶飛天茅台打開很香喝起來噁心但自已開的酒 ... 買找不到管道查了一下正宗茅台要常喝應是喝不起但想買些茅台王子不知台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