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針」是預防保健及疾病治療過程中
相當基本且重要的醫療處置
同時,也是令許多大人、小孩害怕的事
為了推廣 #兒童友善醫療,
我們這個月邀請到臺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 #黃信中醫師
舉辦「好好打針經驗分享 (IV & 抽血)」講座
系統性地介紹他多年來累積的打針知識、技術與經驗
北醫小兒科的全體醫護人員
都具備嬰幼兒靜脈留置導管(IV)、抽血、動脈導管置入等技術
必要時也有特別精準的打針高手,能提供後勤支援
希望在經過這次的交流學習之後,
兒科醫護人員對自己的打針技術能有更多想法,並持續精進,
讓需要打針的小朋友,都可以迅速的完成任務
提醒您:
打針是必要的醫療行為
雖然不舒服,但是為了幫助小朋友恢復健康
請家長多給孩子支持鼓勵
平時也千萬不要用打針來嚇唬小孩唷!
「靜脈留置針技術」的推薦目錄:
靜脈留置針技術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了在到達醫院前能儘快讓失去生命跡象的寶貴性命重新「活」過來,竹北東元綜合醫院急診室主治醫師簡振宇、林琪峻日前捐贈2套「骨針」的救命設備给新竹縣政府消防局光明救護分隊,希望幫助救護員在無法順利對已經失去呼吸、心跳的OHCA傷患做靜脈注射時,可以有另一個更快速有效的救命替代方案。
縣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劉彥承說,這是全國第一個醫院和消防局合作使用骨針跟黑白無常搶「人命」的方式。
他說,急診醫師簡振宇從國外引入骨針,且已經獲得衛福部同意,當病患在必要時實施用可以獲得健保給付。簡振宇跟林峻琪2人都是該局的醫療指導醫師,他們自掏腰包捐贈2套共約40萬的骨針急救設備,讓第一線的救護員在必要時可以對已經失去生命跡象的傷患使用。
而這套設備在傷患送抵醫院後,只要院方同意,就可「1針換1針」的方式更新骨針,讓救命設施可以不致短缺。
劉彥承說,現行搶救OHCA傷患的緊急處置作為,主要是用心肺復甦術(CPR)加上自動體外電擊器(AED)。如果現場有高級救護技術員在,則會幫患者建置氣管內管(Endo)和靜脈注射,並給予急救藥物。
但在急救現場,往往受到不穩定的環境與心臟停止患者的血管沒有彈性等多種因素影響,很難順利安裝靜脈輸液的管徑,這會連帶影響傷患送醫後的預後狀況。
簡振宇說,骨針在國外院前及院內使用患者身上已行之有年,該院也已於去年8月起,在急診室對到院後生命危急的患者採用骨針輸液以增加存活機率,算是引領全國最新急救作為的先河。
骨針主要的施打位置在小腿處的近端脛骨或是肩膀處的肱骨頭上,對到院前的救護技術人員而言,有著操作容易、成功率高等優點。而且根據統計只要反覆練習3次,骨針的施打成功率可達98%。
由於骨針的針頭比一般的靜脈留置針粗,再加上會穿過骨頭進入骨髓腔內,因此難免讓人擔憂是否會對患者造成傷害。對此,醫師林琪峻說,目前骨針主要是救護技術員針對OHCA患者使用,而且傷口只有一個小孔洞,幾天之內就會自行癒合。
為了讓縣府消防局救護同仁能儘早熟稔這套最新的救命設備,簡振宇還現場指導救護員們如何正確施打,有些求好心切的救護員甚至當場以身試針,增加信心和準確度。
靜脈留置針技術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科普-小孩的靜脈留置針有多難打?]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相關新聞躍上版面。通常就是家長不滿自己小孩「挨了超多針」,因而投訴爆料,說醫護人員沒技術沒醫德之類的。這次的事件更誇張,護理人員竟然被醫院高層要求簽下「致歉書」,內容大概就是:沒有一針打上都是我們的錯,請家長大恩大德原諒我之類的云云。
好的,其實台灣兒科醫學會早在2015年就針對「兒童注射的困難」發表過相關聲明,連結如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參閱,這邊鴿只做個重點整理:
1. 兒童血管非常細,即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一針打上的機會仍非常低。
2. 根據研究,平均每位幼兒要挨4.2針才能成功打上軟針。換言之,如果醫護人員在4針內就成功,那已經是前段班了,請家長抱持感恩的心。
3. 為一位兒童放置軟針,平均需要2.5位護理人力。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很辛苦,但是護理人員更辛苦。沒有任何醫護人員希望小孩多挨幾針。
4. 若是家長在旁施加壓力,往往會使成功率變得更低。
綜上所述做個小結論,要求一針打上兒童的靜脈留置針是十分荒謬的事情。雖然是玩笑話,但有這樣需求的家長們,不如自己勤加練習,以後「自己小孩的軟針自己放」,以免造成雙方的不愉快。無論是家長或是醫護人員,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實不應互相為難才是。
靜脈留置針技術 在 靜脈留置針- 護理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一般大家都喜歡選哪些靜脈來on iv呢,看過最奇葩的位置是哪裡,像我除了手背、關節跟神經很多的手臂內側外,只要血管看得到或摸得到就可以 ... ... <看更多>
靜脈留置針技術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科普-小孩的靜脈留置針有多難打?]... 的推薦與評價
科普-小孩的靜脈留置針有多難打?]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相關新聞躍上版面。通常就是家長不滿自己小孩「挨了超多針」,因而投訴爆料,說醫護人員沒技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