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評議會事件 一個月】港大不承認學生會 國安搜校園 收回綜合大樓 禁止學生踏入校園
7月7日評議會事件後,先後引來一連串風波,引起各界迴響。
7月8日:政府部門及親中組織譴責評議會
政府部門包括保安局和教育局以及親中組織《香港政研會》及《DQ行動組》譴責評議會。
7月9日:評議會宣佈撤回相關議案並致歉請辭
評議會成員就7月7日事件召開記者會宣布撤回相關議案及致歉,全體中央幹事及部份評議員亦宣布請辭。
7月10日:評議會通過撤回哀悼議案
評議會於第四次緊急會議中通過撤回議案,並接納大批評議員辭職,包括學生會中央幹事、普選評議員一二、文化聯會、學社聯會及體育聯會之會長及代表。
7月13日:港大宣佈不再承認學生會在校內的角色
香港大學經電郵發表聲明再次強烈譴責評議會,並宣佈不再承認學生會的校內角色。聲明中亦表示校方會嚴肅調查是次事件,視乎情況對涉事學生作「進一步處理」。
7月14日:港大要求學生會交出綜合大樓所有權
香港大學校舍事務委員會主席羅哲基發送電郵要求學生會於7日內,即7月21日前放棄學生會綜合大樓的所有權。學會及學生組織須向校舍事務委員會註冊,並與大學就條款及細則作協議後方可繼續使用大樓內的設施。
7月16日:警方國安處人員到香港大學搜查
警方國安處人員持法庭搜查令到香港大學學生會大樓、校園電視工作室及學苑辦公室蒐證,指調查一宗涉嫌違反國安法第二十七條「宣揚恐怖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案件。
7月21日:校方正式收回學生會綜合大樓
校方收回學生會綜合大樓,更換所有門鎖,鑲嵌在學生會綜合大樓外的「香港大學學生會」字樣亦被拆除,而貼在玻璃門上的字樣「香港大學學生會」則被「香港大學」的字樣取代。學生會合作社及學生會辦公室停止營運至另行通知。
7月30日:CCSO成立
校方成立由教務處管轄的Co-Curricular Support Office (CCSO) 處理學生會屬會與學生組織借用資源及場地事宜,並舉行諮詢會議交代其角色與功能,期間以繼父及繼子形容與學生會屬會之關係。
8月2日:Cedars終止與迎新事務委員會合作
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Cedars)終止與學生會評議會迎新事務委員會有關2021年度新生註冊日之合作,指將直接負責參與新生註冊日的屬會之安排及管理。
8月4日:校委會發表聲明宣佈禁止涉事學生進入校園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發表聲明禁止所有參與7月7日評議會會議的學生進入校園範圍及使用大學設施和服務直至另行通告。同日,校方高層發送電郵約見涉事學生,而校長張翔亦邀請各舍堂及院會代表共進早餐。
8月4日:張達明辭任校委會成員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對校委會的決議感到難過,並表明當晚已辭任校委會成員。張指校委會在未讓學生向紀律委員會申辯的情況下作此決定,基本上是「越權」。
8月5日:畢業生發起聯署
一眾港大畢業生發起聯署,指基於程序及公平性問題,要求校委會撤銷對學生會評議會學生的處分,並就相關問題與校方溝通。
聯署中引用多條《香港大學條例》的規程,當中指出紀律委員會為就任何針對學生的投訴作調查及裁決的權力單位,而校委會不得受理任何屬於紀律委員會管轄範圍內的投訴及作裁決,因此就以上條文得出的合理解讀只能是校委會沒有任何權力去對學生作直接處分,否則構成越權(ultra vires)。校委會不召開紀律委員會的做法「明顯褫奪學生的答辦權及獲得法律諮詢的機會,違反普通法原則」。
另外,聯署中亦指出規程中對於學生上訴的權利有明確程序保障(procedural safeguard),學生利益在上訴獲得裁定前不受影響,因此校委會的處罰「明顯有違規程序中訂明的正當程序(due process)」
8月5日:校董會成員發公開信
七名香港大學校董會成員包括趙潔儀、麥東榮、陳家健、陳紹斌、賴振鴻、陳和順及黎雋維向香港大學校委會發公開信,要求校委會撤回以上決定並嚴格按照香港大學條例之相關章程處理是次事年。
聲明中引用《香港大學條例》規程XXXI第2(1)段,並指出是次被處分的學生沒有觸犯條列中列出的15種大學處理學生違反紀律的行為。條例當中亦列明即使學生被法庭裁定觸犯罪行,有關個案亦應由紀律委員會按程序處理,不必由校委會「越俎代庖」,且警方仍在調查是次事件,至今沒有學生被檢控。
聲明末指作為校董會成員,認為上述決定在法理上不恰當,在程序上亦有違自然公義原則,批評校委會以「風險管理」為由剝奪學生學習的機會,亦不符合大眾對大學的教育風範之期望,故要求校委會撤回較早前所採取的處分決定,及嚴格按照相關章程處理事件。
8月6日至7日凌晨:校方未有就公開信作進一步回應
鑲嵌玻璃工作室 在 草木森花之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𓂃𓂅𓂃𓂅𓂃
|草木森花之市|森林之景
@kite_hewson
七号閱覽室是一個位於創立高雄火車站舊市區的非營利實驗性閱讀空間/展覽室,有時處於不定時的 戶外圖書室/移動美術館 狀態,以分享少見的紙本收藏與文學作品為空間的基礎概念。
⌂ ⌂ ⌂
@somoku275
差點被滿院植物的偽裝騙過眼睛,用枝葉伸展的擬態文字書寫的店名,把可辨識的最後一點線索抹去,草木秘密般的存在,安安靜靜躲在都市巷弄的縫隙,在城裡打造一座失落的小森林。
你可以一句話都不說,與書頁廝磨個一、兩小時,好好享受「安靜」的味道
⌂ ⌂ ⌂
@ptimage
與一般花藝工作室比較不同的是
美吉注重的是生活
整體空間與愉快的氣氛。
就是如此溫暖、踏實
總是能讓人從平常幾近窒息的生活壓力中
暫時找回對於理想生活的憧憬。
我們要把溫度帶進每個人的生活
把美麗與感動帶進生活的每一天!
⌂ ⌂ ⌂
@ichiakichen
gohan好物製作
以食器具出發 手工創作木製品.革物.及伴隨日常的有趣古道具,藉由手作的力道感受生活日常片刻.珍惜其實得來不易的好時光.
⌂ ⌂ ⌂
@小島・ISLET
小島.ɪsʟᴇᴛ 使用老屋改建拆卸下來的壓花玻璃作為主要媒材,將古玻璃與海洋、山脈、礦石、植物等自然元素藉由鑲嵌技法拆解再重組,透過時間揉合塵埃凝結成光,記錄這座島嶼上的生活感知。
⌂ ⌂ ⌂
@13x23_official
帶著100%努力去把最好的飲品
甜點呈現出來 讓每ㄧ位前來的好朋友們
都可以吃的開心.滿滿感受到我們的用心
⌂ ⌂ ⌂
@margapath
身體的路徑提供民俗調理中的「經絡調理」服務,讓前來的人可以帶著對自己身體的覺察回家。
因為人的思緒與身體狀況互相影響,當你感受到某個部位的痠麻疼痛時,你便接收到身體傳遞給你的訊息。
一起學習和自己好好共處,並時刻覺察自身狀態,身體就是引領我們回家的路徑。
⌂ ⌂ ⌂
@pure_love_520
時代的變遷,服裝風格的改變。
在這世代穿出獨一無二風格,屬於我也屬於他她的世代。
40~90年代,美好年代,當年的流行,當時的布料剪裁與細節車工,如今已經消失或稀少存在。
過去令人驚豔的工藝,唯有那個時代。
保存著當年的文化,唯有獨一無二的一件,就讓昔日的時光畫面在現,發出光彩在這世代吧!
⌂ ⌂ ⌂
@tresor_cache_meridians
經絡藏寶圖致力於追溯老祖宗的智慧,衷情於人與天地自然間的平衡,推崇「人生於自然,必須回歸自然」的理念。
熟悉並能調整你我的自體強大經絡能量系統,達到有效緩解和改善困擾現代人許多的文明病症,並提升身體五臟六腑之機能。
|草木森花之市|
市集日期∣3/27、3/28、4/2、4/3、4/4、4/5、
4/10、4/11、4/17、4/18
藝術節展期∣3月27日至4月18日
市集OPENING|PM 13:00-18:00
地點:漁光島北側防風林內
〖無料入場/入島交通管制/入島實名制〗
草木森花之市主辦 @somoku275
草木森花之市協辦 @3.4_patisserie_life
#草木森花之市 #草木 #四分之三法式甜點 #台南美食 #安棲之嶼 #療癒 #台南 #市集 #手作 #tainan #草木甜點 #花藝設計 #台南景點 #台灣 #藝術節 #漁光島藝術節 #武林大會 #甜點控 #生活儀式
@ 漁光島
鑲嵌玻璃工作室 在 老小姐與柯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o.54 #透視餐廳
-
幻猻家珈琲 Pallas Café
-
稍微降低飽和度的土耳其藍,搭配翡翠光澤的正方瓷磚,佐以深色木紋的吧檯桌面,這是位於迪化街、永樂市場對面巷子裡的「幻猻家咖啡」。
這一區的街屋大多以長型深邃的空間為主,幻猻家也不例外,兩層樓的室內空間,一樓是烘焙工作室以及八個吧檯座位、二樓則是完整的用餐區域。
因為獨特的雙吧檯設計,我這次選擇繪製一樓的平面。將平面攤開,入店前左方是長型較大尺寸的咖啡烘焙吧檯,右後方是較為小型準備餐點的吧檯。
幻猻家整體的呈現,讓人會聯想到日本大正浪漫時期的風格,稍微挑高的樓板,昏暗的室內裡點著一盞盞暖色調、迷幻的、染色的鑲嵌玻璃桌燈或吊燈,和式推拉木門結合洋式彩繪瓷磚,同時保留了台灣早期常見的洗石地磚,這些搭配在迪化街區真是如此適切且優雅的存在著。
-
02 25556680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4巷14號
-
所有空間的尺度都是我目視揣測,如有錯誤僅供參考💁🏻♂️
原文出處 https://instagram.com/p/BoQj45Zn_Q7/
鑲嵌玻璃工作室 在 161鑲嵌玻璃工作室161 Stained Glass Studio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61鑲嵌玻璃工作室161 Stained Glass Studio. 242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 3 were here. #製作教學修復(體驗班基礎班進階班萬花鏡班週末假日班) #Custom.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