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無藝術相關科系
高醫大獲頒「藝術教育貢獻獎」
恭喜全國擁有最多醫療奉獻奬得主的高醫大
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245992
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66876.aspx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https://www.ner.gov.tw/news/5e01b4331c66c50006eb6ed8
波新聞
https://www.bo6s.com.tw/news_detail.php?NewsID=14822
YAHOO奇摩新聞
https://ppt.cc/fnxYux
sina新浪新聞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91224/33782424.html
PCHOME新聞
https://news.m.pchome.com.tw/living/eradio/20191224/index-57716874487587217009.html
hinet生活誌
https://times.hinet.net/news/22710193
藝術教育貢獻獎 新聞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86歲傳藝師陳英獲藝教貢獻獎】
第六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在39組獲表揚的個人及團體中,以民謠記錄歷史、用歌聲傳唱生命的傳藝師陳英獲頒活動奉獻獎,而高齡86歲的她也成了今年最年長的獲獎者。
📌把央廣Rti加入LINE好友,每日新聞不漏接📌
https://line.me/R/ti/p/@rtinews
藝術教育貢獻獎 新聞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藝術教育口袋書
新年期間還有個新聞被埋沒在新聞堆裡,但是喜歡藝術的人、教師或父母,真的值得借來或買來看看。那就是新發表的藝術教育典範薪傳系列叢書,該套書一共9本,其中5本為「藝術教育貢獻獎-終身成就獎」得主系列,分別為
「藝」—藝術教育的開拓者施翠峰教授;
「育」—經師人師的典範王秀雄教授;
「舞」—一位舞蹈大師的身影與身教劉鳳學總監;
「琴」—臺灣小提琴教母李淑德教授;
「寶」—從事舞蹈教育推廣工作一甲子,直到今日仍然在翩翩起舞的李彩娥老師。
此外,4本「緬懷已故大師」系列分別為
「砌」—境與象的主人漢寶德教授;
「梅」—獨鳥盤空蔣青融老師;
「曲」—詩禪情懷之臺灣本土作曲家馬水龍教授;
「博」—多方位文化人黃永川館長。
我個人以前就非常喜歡聽馬水龍老師的《梆笛協奏曲》,他融合中國梆笛和西方交響樂團的特色,讓梆笛的神奇音符在樂團中跳躍,自己也常喜歡以此曲練練自己的吹笛技巧。而以「臺灣小提琴界的教母」的李淑德教授,她的事蹟更是精彩,李教授於1964年獲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音樂碩士學位,當年10月返國,1971年成立中華少年管弦樂團、1975年著「西洋弓弦樂器發展史」,李淑德教授有一顆耕耘與愛才的心,談起李淑德教授如何教學生,她常笑說:「我不教他們。」李淑德常常告訴後輩老師們:「教學生的時候不要『教』(說)太多,要讓學生自由領悟、發展。」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做自己的老師,是李淑德的中心思想。李淑德教授今年88歲,自1995年在師大退休之後,仍孜孜不倦、作育英才,於各地指導優秀的青少年小提琴學生,她常笑說:「教學是我的專業,我要一直教到我教不動為止。」
人文與藝術是社會人心穩定的重要支柱,這些前輩們奉獻一輩子在藝術教育上,他們的經歷非常值得後輩學習,應該是2017年新春最值得推薦的口袋書單!
藝術教育貢獻獎 新聞 在 第三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推展善美力量(中嘉新聞記者林錫惠/台北 ... 的推薦與評價
15位個人獲得表揚,其中有4位獲得終身 貢獻獎 , 教育 部也希望透過這個獎項,發掘並肯定對 藝術教育 推展, 具有 貢獻 的團體與個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