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好、病好、走好 積極的臨終觀
法鼓山紐約東初禪寺「提放.自在」系列特別講座,最後一場於9/26上午9點半(美東時間)舉行,由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主講「如何幫助臨終者放下身心?」,從人一生都要走過的階段,向大眾分享活好、病好、走好,尤其在老病至臨終的階段,如何透過觀無常、無我、空的方法,體會到每個當下其實都在生死、在臨終之中,以此建立積極的臨終觀,讓自己一生能活得平安精彩、死得勇敢無畏!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面對不停歇的負面消息、生活的種種改變、死亡的強迫面對,許多人都被緊張、沮喪、害怕、恐懼等情緒壓得喘不過氣;雖然在解封之後,生活似乎漸漸回到以往,但身心卻還無法找回安住之處。
「提放.自在」前二場系列講座,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都監常遠法師為大眾開示分享如何透過覺察身心和止觀禪法的應用,來調適安定自己的身心,也同時安定他人的身心。
而因疫情的緣故,有可能隨時面臨家人、朋友或是陌生人的離世,我們如何看待生死問題?在生命最後一刻,如何能協助家人朋友好走呢?這人生一大課題,在疫情驅使下,也提前交到每個人的手上來思惟作答。
監院常哲法師從引用《八大人覺經》中「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生死熾然,苦惱無量」,來分享如何提前體會、練習臨終的觀念。法師表示,人的生死有三種層次:剎那的生死、一期的生死、三世的生死;這期生命的結束是必然,在這必然來臨前,其實我們也都時刻剎那地在面對生死,四大色身剎那地生滅,心也是不斷在生、住、異、滅變化,這就是無常,而無常就是生死,能這樣練習體驗無常,體會到每個當下都在生死臨終之中,便能願意放下身心、放下執著,好好面對死亡。
常哲法師也提到宗教信仰的重要性,臨終時身心靈的整體關懷,尤以靈性關懷為重要,能有宗教的信仰和發願才是最重要的皈依處。依佛法的修行說,以念佛和發願,相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而能解脫輪迴、往生淨土;有了這樣的目標方向和信念,抱持著不怕死、不等死、也不求死,但隨時準備死亡的心態,精進修行念佛,每一天就是一天的修行。縱使病苦,或是遭逢生死無常,也能以平常心面對,而不感到恐懼害怕。
東初禪寺表示,希望透過這次「提放.自在」系列特別講座,能幫助每個人在解封之後,可以有效地調適身心、撫平創傷,從而積極地面對新生活的更多挑戰;不論是要提起,還是要放下,都能平安自在,甚或面對生死大事,也都能瀟灑自在。
#法鼓新聞
#線上講座
#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 法師 在 悅光心靈塔羅 Namas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托特塔羅~死亡牌
「占卜病情的未來發展狀況?」
詢問「身體健康」
是占卜師需要謹慎回答的議題⋯
曾經在很多年前占卜病況?
客戶占卜結果抽到「死亡牌」
建議牌說無解⋯
(我想做確認,所以請客戶再抽
ㄧ張牌,抽到的是金幣七失敗)
我當時婉轉的說
「請客戶要有心理準備」
(並未直白說會離世)
過了一個多月
客戶的家人離世了⋯
生死的議題
總是讓人恐懼面對與措手不及⋯
在此分享我參加德嘉法師主講的
「生死奧祕學的講座」
德嘉法師是大悲學苑社區安寧靈性關懷宗教師,曾在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擔任臨床宗教師。
~臨終關懷~是值得讓人關注的議題,它是善盡對末期病人的「靈性關懷」人要往生前,在等待的日子裡如何幫助他提升心靈的平安?
首先病人的家屬一定要給予他最大的支持,可參考以佛學和醫學的角度合力協助做好病人的「安寧照顧」。
它也是「靈性的照顧」
幫助病人做生命的回顧~
引導他訴說自己這一生的故事。
「生命回顧」
可以給予病人有存在的價值感⋯
聆聽的過程中~
我們要很認真的接受
當下病人所交付的東西
「當病人心理的罣礙放下,
他就能安詳的離開人世。」
德嘉法師的著作~
「生死奧祕~十六個生命的靈性對
話與臨終學習」
它是一本實用的靈性關懷手冊
幫助未來我們人生走的必經道路
有心理準備⋯⋯
學習「臨終的功課」
勇敢面對生死。
德嘉法師倡導我們雖哭著來到世上,卻可以笑著離開的理念⋯
「死亡」是人生最大的失落
但有沒有可能⋯
是人生最大的佈施?
如果我們平常對生命本身
多一點觀照⋯
如果我們願意多陪伴病人
並且在他需要的時候
貼心討論完善好離世前的準備⋯
書裡的每一位主角
都是德嘉法師親自照顧過的病人。
病人從原本的恐懼,崩潰⋯
最後開啟內在的力量
化為破繭而出的蝴蝶🦋
家屬的心靈更因為病人的善終
得到最大的安慰⋯
「臨終關懷」「靈性照顧」
是每位病人和家屬
都應享有的醫療權利~
如果真的大限已到
就讓我們走得幸福
走得平安
同時也能帶給家人滿滿的祝福。
臨終關懷 法師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雲端上成就莊嚴佛事 海山蓮友視訊追思祝福
在疫情嚴峻、限制群聚時,若有親人往生或舉辦告別式,除了無法好好道別外,法師與蓮友們亦無法親臨現場,因此法鼓山的蓮友們特別以群組連線的方式,由僧團法師帶領做臨終關懷。
日前,法鼓山海山分會召委呂理勝、助念組組長杜秀紋接獲郭翁老居士往生的消息,義工們為了向這位令人敬重的前輩表達追思感恩,首度透過網路群組集結30多位蓮友,藉由Google Meet誦念《佛說阿彌陀經》,齊心以雲端共修力量,將功德迴向給郭翁老居士。
「告別不是什麼都沒有,只是暫時告別人間的至親、告別人生舞台,代表這一期生命圓滿、功德圓滿,我們在娑婆世界業緣已盡,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緣成熟。」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在追思告別式中,也透過線上視訊祝福郭老居士蓮品高昇,成就無上菩提。...詳全文( https://pse.is/3k7w2u )
#莊嚴佛事
#蓮友
#追思
#祝福
#佛說阿彌陀經
#雲端共修
臨終關懷 法師 在 善終事(Hospice) | 【花甲聞思修】 臨終安寧關懷(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法師 說建立正確的觀念很重要,“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不管你有沒有學佛都得面對死亡,所以平常就要提策起“念死”之心,如果我們抱持著“反正還有明天”的心態過日子,臨終時 ... ... <看更多>
臨終關懷 法師 在 人生最后的功课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推薦與評價
圣严法师. 者全部离开了身体。有的往生者可能寿已经没有了,暖也没有了, ... 不惧怕死亡问:华人的传统总是希望临终者能在自家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个想法是对的吗? ... <看更多>
臨終關懷 法師 在 [課程] 臨終關懷與生命教育- 看板NTUST_STUD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系 所:人文社會學院
教 師:宗惇法師、德嘉法師
必 選 修:選修
學 分:3
心 得:
就如課名一樣,這門課是討論如何照顧臨終病人的課程,
而上課的老師是台大醫院臨終病房的宗惇和德嘉法師,
兩位法師在這相關學門都是十分有名氣的,也寫了相當多的著作,
雖然是法師來上課,但是法師並不會刻意講佛家的東西,
她們也會舉例另外一些宗教在臨終關懷上的作法,
所以就算是信奉基督教的同學,也可以選修。
課程方面:
法師會照著他們貼在課程資訊裡的行程表上課,
一開始會有影片欣賞,之後每周都會討論一個議題,
另外法師也會分組,讓同學互相辯論,所以想選這門課的同學,
可以找認識的人一起修,這樣一開始會比較勇於發言,
而在學期末,法師則會安排大家到安寧病房參觀,
如果情況允許,還會安排安寧病房的病人和大家座談,
這些都是很難得的經驗。
點名加分方面:
法師幾乎每周都會點到名,所以有事要先和法師請假,
而舉手發言會加分,而且會令法師更有印象,學期末的總分會很高
對於喜歡表達意見的同學,這是加分的好方法
考試方面:
期中有一次小考試,形式為【是非題】,內容相當簡單,
大概等於國小的【道德與倫理】的程度。
而學期末有團體報告,內容是抽籤所決定的,
都是和臨終關懷有關的主題,組員們可以分工合作,
報告形式可以是話劇、單純ppt、短片講解。
總結:
相較於其他通識課,這門課是比較需要花時間付出的課程,
但是這門課,是我大學四年來,上過最有意義的課程,
個人是相當推薦這門課,
畢竟面對親人過世,是大家都一定會經歷的事,只是早晚罷了,
而當真正面臨親人即將逝世時,我們又該抱持何種態度來面對,
或許這真的要親身經歷才會懂,
而這門課便是提前教導我們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相信修完這門課的同學,在未來真的面臨問題時,
必定能較一般人更樂觀、勇敢的去面對。
推 薦 度:★ (想輕鬆上課的同學) ★★★★★(想真正學到東西的同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207.2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