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的星級評分
單純問別人一條路線多少星,大概參考價值不高,首先應該了解該筆者的評分準則。
坊間眾說紛紜,但負責任的網站大多都有獨立解說評分準則如何。我由在晴報寫專欄開始已經是參考漁護署計分方法,貪他夠科學,但現時連漁護署都已經棄用,而且該評分準則大致只適用於郊遊級別,需要攀爬、綑邊、溯澗等都不適用(雖然我也甚少介紹這類路線)。之前應該是在fb發帖還是story有提過,但因為採用別人的準則,就原來沒有在自己的網站解釋過(!!!) 雖然應該甚少人會透過搜尋主動找到我那使用免費工具建的網站文章,SEO當然也做得不好。
直至去年出書,就有在書中第10頁就解說詳細評分計算方法。主要是以距離、坡度、所需時間及路況作盡量客觀的計算。距離和坡度是客觀事實,所需時間及路況則是主觀陳述。即使由我同一個人行,六年前行所需的時間與今天走同一路線所需的時間定必不同。而一個平日經常行山的人和只在週末才行山的人經過數年以來的體力和經驗也會相距甚遠。人的行山體力與腳踝技巧等會與日俱增。
因此了解筆者的經驗與評分準則,比劈頭第一句就問:「這條路幾多星?」來得有用。
而由於部份路線距離短、坡度不高,但路況再難,綜合計算出來的星級可能也不算高,因此也必須了解當中詳情,是否有其他注意事項。例如蚺蛇尖坡度大、路況差,總體計算就評為四星;而舂坎角山的路途短、波幅不大,但路況殊不容易,因此綜合計算出來也只是二星。加上出遊當天天氣狀況與個人狀況也會影響最終花費的時間。路面狀況也算是主觀的因素,但對不同人來說不同的難度,可能老手覺得很容易,而對新手來說卻是很難。然而這也只是總分數中的其中一項,因此也未必能在總評分中全面反映。但內文中有詳細描述路況,必要時會加入相片,所以只要細閱內文,做好準備,才能快樂登山安全回家。
假如想再準確一點掌握時間因素,建議可以選一條一星或二星的簡單路線試行,對照本書列出的時間跟你自己走的時間,兩者的差別便能作日後走其他路線時參考之用。
近日幾乎全民行山,因此做好準備,出發前看好路線、路況,最好用app先畫好路線,搜尋好起步及終點位置的交通(該乘什麼車,班次如何,會否塞車等)、預計沿路是否有任何退出點以防中途遇上突發情況什至意外,計算要帶備多少糧水,要走多少小時等等。知道路況的話,有需要帶備行山杖(假設大家都穿行山鞋的了),不會在山徑上像瀡滑梯般把草坡泥頭踩走,更能幫助減緩山徑的耗損呢。最近行山遇到不少遊人問路,知道自己目的地的都算好了,越來越多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去哪裡,走過來就問我們從哪裡來,怎麼去、要走多久等等,真是無言,但這種情況山友間似乎都越來越普遍遇到了。
此外,當然可以準備垃圾袋,把自己的垃圾帶走,什至可以多帶個鉗把沿路的垃圾順道拾走啦。
做好準備才去行山,不單是對自己和家人等負責任,更是對大自然環境負責任的舉動。🙇🏻♀️💚
郊野行樂,也請謹記郊野公園已移除所有垃圾桶,記得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包括充滿細菌的口罩垃圾;#勿留火種;最好 #源頭減廢,#自己垃圾自己負責!每次行山多帶一個鉗個袋就可以一起 #一人一袋和你執 啦~ 切記勿破壞環境及生態,支持 #山野無痕!做個負責任嘅山友!
#當你享受大自然
#保育就成了責任
#源頭減廢
#自己垃圾自己負責
#無痕山野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
FB/IG/MeWe: mountaingirlhk
「登山坡度計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登山坡度計算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登山坡度計算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登山坡度計算 在 健行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登山坡度計算 在 [問題] 碼表爬坡%數計算- 看板bicy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登山坡度計算 在 坡度如何計算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登山坡度計算 在 地圖新鮮事RiChi,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登山坡度計算 在 上山前判斷還沒走過的行程有多累,以桃山為例。使用手機離線 ... 的評價
登山坡度計算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romo 水漾森林其實是堰塞湖喔,#科科
位在阿里山鄉山區的「水漾森林」既幽靜又帶點神祕,近年來成為許多登山者們嚮往的夢幻景點,不過,這處仙氣飄飄的地點,可是 921 地震的產物喔!
_
為什麼它會跟地震有關係呢?原來,921地震時,土石崩落、阻擋了原本流得好好的河道,水就這麼被卡在上游,形成了天然的湖泊,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水漾森林。
而這種湖,我們便稱之為堰塞湖。
除了地震造成的土石愛擋道,豪雨、火山熔岩或冰河的冰積物也都可能堵塞水系、形成堰塞湖。
_
等等等等,這聽起有點兒危險是怎麼回事啊,萬一哪天堵住的土石滑動了,會不會帶來新的災難呢?
這就有賴防災應變了,每當新的堰塞湖「啵」地一個跑出來,就要蒐集並確認堰塞湖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上、下游的坡度,還有其中的蓄水面積與容積。
_
接下來,就是偵探推理時間了!
首先,要進行「潰壩分析」,看看它是否穩定?有沒有潰壩的可能性?
再來,還要計算「潰壩影響」,思考潰壩後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有了專業的評估方法,我們在面對堰塞湖時就不用過於緊張啦!
_
本內容由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_
參考資料:
-水利署電子報《堰塞湖對下游淹水危害程度快速評估》
延伸閱讀:
三峽大壩即將潰壩?從工程師的觀點看關於水庫的流言蜚語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9414
登山坡度計算 在 健行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森林安全研究所】比起想爬的山,你體力能爬的山更重要
#林務局客座小編 #林小編當你的小老師
「來場說走就走的小旅行吧!」是今年許多山系新鮮人看到網路美照的第一反應。但是比起你想去的山,去你體力能及的山其實更加重要;否則你的小旅行,可能會演變成眾人上山搭救的大遊行。本集特邀林務局小編-林小編來擔任安全小老師,跟你分享出發前應該要知道的三件事!
#林小編上課
◐搞清楚路線難度◑
在網站上先搜尋該路線的長度、坡度、最新路況、大概要花多久才走得完,並廣覽網友遊記。畢竟每個人的腳程不同,客觀多比較幾份紀錄,再評估換成自己來走這樣的行程,會不會感到吃力。
◐平地的1公里跟山裡的1公里不一樣◑
一般人在平地步行1公里大約只需要花10-15分鐘,但如果用這樣來推估山裡的速度就錯了!若遇到很陡峭的山徑,有時候 #1公里就要走1小時,所以,不要僅憑路線的公里數來計算所需時間喔!
◐根據你選的路線,預先做好體能訓練◑
平常爬個6樓就喊累的人,不會因為走進山裡就忽然變得可以爬60層樓。請根據行程需要事先訓練、儲備好體力,而不是事事都靠意志力喔!
最後,林小編想告訴大家,林務局的每條步道都有「步道分級」說明,從簡單級到挑戰級,總計分為5級,你也可以試著點進「山林悠遊網」,在「認識步道」的說明內,就看得到步道難度囉!
▶山林悠遊網 | 以霞喀羅為例看分級:bit.ly/3bsZvZJ
▶登山肌力訓練:bit.ly/32WKmvI
▶登山安全專題:bit.ly/2Q5BNJ9
#健行筆記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登山坡度計算 在 坡度如何計算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好像不是喔 坡度=垂直距離/水平距離..... 因為角度小...斜面幾乎要等於水平長度 所以用垂直高度/斜面....也快要接近....坡度=垂直距離/水平距離 ... <看更多>
登山坡度計算 在 地圖新鮮事RiChi,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步道坡度變化圖】 小瑞前陣子去爬了#新北五股#觀音山,從#硬漢嶺登山 ... 公尺網格數值地形模型DTM資料,計算登山步道沿線的坡度變化,坡度較陡峻 ... ... <看更多>
登山坡度計算 在 [問題] 碼表爬坡%數計算- 看板bicy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先拜大家好
小弟在6/28要參加NS第四屆瑪吉斯國際登山賽
由於第一次騎
而且關門時間8小時內完賽
實在是令我有很大的壓力...
距離大賽約還有2個月的時間
人云: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剛好最近有個朋友剛獨騎完東進武嶺路線
目前是以他的數據想計算碼表上對應的大約坡度
但算了很久我一直認為不太正確
假設用以下數據來計算
移動距離2500M
爬升770M
那碼表上的坡度應該會顯示多少?
我算的方式是770/2500*100%=30.8
但這個30.8我認為是θ角度而不是坡度
如果是角度的話
我認為需要用到三角函數進行計算
但是tanθ 30.8算出來的數據又貌似不對
請求版上各位高手解惑
我認為...
計算出來各區間坡度
再去安排訓練應該會有更大的成效
請各位解惑...
--
我:【你很像我第四任女朋友耶!】
女:【是喔,那你交過幾個女朋友。】
我:【三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93.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29459900.A.BAD.html
※ poching:轉錄至看板 Math 04/20 00: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