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測試FSA新款功率計所延伸的期待】
FSA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品牌,很多產品都用了十年還是一樣好用,今年三月初試用了他們自主研發的一款功率計FSA PowerBox SC,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測試。原本擔心這種萬元以下的功率計會不穩定,但測了好幾次,品質出乎意料的好。雖然還是有些小問題,但在這個價格下面,已經可以造福許多功率訓練的入門車友和鐵人三項愛好者了……下面分享幾次測試的紀錄、心得、建議與對功率計的期待。優缺點都有整理出來,疫情過後有興趣入手功率計的人可以參考看看。下面是幾次測試的過程和數據:
[測試課表一] 漸速騎50公里丘陵地,兩圈鯉魚山(一圈22.3公里),第一圈輕鬆騎不管強度,第二圈加快一點點,最後5公里再放鬆騎。
◎測試目的與過程:想知道穩定踩踏時功率計的穩定性,以及兩圈鯉魚山的時間跟NP與平均功率之間的關係。
→第一圈盡量放鬆騎,不管轉速,也不看功率,以最輕鬆的方式騎完,時間是48分22秒,NP是165瓦。
→第二圈略微加快,但以氣不喘腿不酸為原則騎完,最後快了三分鐘左右,騎45分06秒,NP是191瓦。
(因為下坡有停踩,又有被紅綠燈影響,所以這邊只看NP)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22.3公里
→單圈爬升:37公尺
→平均溫度:29度
→第一圈:NP 165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546w
→第二圈:NP 191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647w
◎測試結果:功率的即時顯示與最終呈現的數據都很穩定,也符合實際的表現。但在5秒平均最大功率上有誤差,出現在下坡路段,已反饋給廠商。
--
[測試課表二] 爬坡間歇✕3,一趟比一趟快 (第一趟最慢,第三趟最快)
Ⓞ測試目的與過程:因坡度的風阻影響最少,想在同樣騎姿下看「速度vs功率」是否成正比。一開始熱身騎三公里後,開始在熟悉的鯉魚山後山進行測試。為了使三趟的技術影響最小,所以皆沒有抽車,都是採坐姿爬坡。
→第一趟盡量放輕鬆騎,雖然腿還是會酸,但還算輕輕鬆,平均功率是269瓦;
→第二趟想騎得快一點就好,但沒控制好,快太多了,比第一趟快了近12秒,平均功率316瓦;
→第三趟超過九成力,雖還不到全力,但感覺上有比第二趟更用力,平均功率也達339瓦,的確是最高的一趟。
◎測試數據:
→單趟距離:430公尺
→單趟爬升:37公尺
→坡度:8.6%
→平均溫度:30度
→第一趟:平均功率 269w
→第一趟:平均功率316w
→第一趟:平均功率339w
◎測試結果分析與提問:
→平均功率跟費力程度的感覺一致,也跟實際的速度一致:同樣的坡度、在無風的狀況下,騎得愈快,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確愈高。
→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都是一趟比一趟高,跟實際騎乘感受和表現出來的速度很一致。想確認的問題是:「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是Garmin錶頭計算的?還是Garmin Connect計算的?」回覆:「都是錶頭做計算的,功率計只負責丟出數據讓Garmin接收端做處理。」
→從前一個問題所衍生的下個問題是:「Power Box SC 目前是多久傳輸一次數據給車錶的錶頭或鐵人錶?1秒傳一次數據?或2秒傳一次?……」回覆:「3秒傳一次」
—
[測試課表三] 強度3區40分鐘(穩定騎乘,想像自己在半超鐵的自行車賽段上)
◎測試目的與過程:功率計的穩定性。先花三十分鐘做一些技術和三趟短程高強度爬坡間歇當作熱身後,騎往東華大學外環道,開始今天的測試。全程都以盡量穩定的轉速與功率進行騎乘,每圈按一次錶(紀錄分配平均數據)。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三十分鐘熱身):32分鐘
◎測試結果分析:從NP和平均功率來看,這四圈的功率都很穩定。但最大功率(尤其是第二圈)忽然飆高到411瓦,這個數據應是誤差,過程中沒有抽車,也沒忽然重踩。從幾次測試發現,「最大功率」這個數據有時比實際來得高。
—
[測試課表四] 強度4區20分鐘(用接近FTP的強度騎東華大學外環道兩圈)
◎測試目的:功率計的穩定性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前兩圈熱身)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二十分鐘熱身):43分鐘
→第一圈:NP 122
→第二圈:NP 159
→第三圈:NP 236
→第四圈:NP 239
◎測試過程與結果:
→前兩圈熱身,主要是在第三與第四圈進行測試,結果很ok,第四圈有試著在同轉速與最小限度下再多輸出一些,功率計有反應出來。
→此次最大功率飆高的情況沒有發生。
→經過這兩次測試,在強度3區與4區穩定騎乘時,實際成績與功率計的輸出關係是十分相符的,good!
—
[優點]
● 價格親民,目前查到的網路售價是9000元。
● NP與平均功率都很穩定,就算是小幅改變輸出也能測量出來,多次測試都跟實際表現相符。
● 安裝與配對車錶與手錶的過程簡潔/方便,而且直接有轉數和功率,不用再另外黏貼磁鐵。
●「齒比」和「曲柄長」還有九種選擇,這點在許多同是大盤和屈柄功率計的產品上來看就個性化很多了,其他品牌比較少有這麼多元的選擇。
[缺點]
●雖有模擬的兩腿平衡數據,但沒有實際的功率數據。
●瞬時最大功率的數據有時會有誤差(有時正常),已回饋,這應該可以透過韌體調整。
[建議]
下面是個人提供給廠商的建議:
●可以了解為了推廣,所以9000元只有單腿數據,雖然有模擬的平衡數據,但還是期望將來有另一版本是有雙腿的「實際數據」,會比較滿足一些進階的需求。尤其是若將來可以實際分別測出兩腳在不同位置所用的「力量」與「方向」,將能幫助運動員量化踩踏效率。
●因為FSA現在有自己的APP,食望之後FSA的APP能寫好方便給其他APP串接的「API」接口(使用者同意後可以把自己數據自動導出到使用者習慣使用的APP或網站),有助於使用者把功率數據匯整到自己慣用的平台上,但希望開放「API」後能讓更多平台授權取得使用者的原始數據,做更細緻且個人化的分析。
●期待將來可以跟「電子變速」的數據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分析/交叉比對」在不同齒比與阻力、轉數的對應關係。可以了解選手在「不同阻力」下所偏好的齒比與轉數;或是反過來,在不同齒比下,偏好處理何種大小的阻力。然而,從功率和轉速只能換算出「總踩踏阻力」,要實際知道車手「每一圈踩踏所面對的實際阻力」,則需要有「踩踏力量向量化」技術的功率計才行。我也知道這個技術門檻很高,不容易做得出來。
●如果是自主研發,我更期待的是能把踩踏的「效率」在不同轉換階段計算出來。多數騎乘在加速時直覺會想著「更用力踩踏」的方式是「肌肉更用力」,但只想著肌肉用力反而會喪失效率,但其實「肌肉用力(Effort)」跟「運動表現(Performance)」之間還有很多環節會損失功率。
Effort → Force → Torque → Power → Gross Power Released, GPR → Form and Wind Resistance → Performance
每一個箭頭處所耗損的能量愈少,代表效率愈高。肌肉用力的程度(Effort)並不等於施加在踏板上的力(Force),例如在下坡時高轉速的踏板一直踩空,肌肉感到很緊張,或是肌肉不自覺繃緊、抽車的力道過猛使全身肌肉緊繃……等,只是空緊張,皆無助於踏板上施加更多的力。此外,對踏板所施加的力量不等於力矩;功率計上的總功率也不等於GPR,這裡是未來的功率計可以多加著墨的地方,若能把箭頭「Force(→)Toruqe」 以及「Power (→) GPR」中的兩個箭頭的「效率」計算出來,更有助於自行車訓練愛好者進行更精確的科學化訓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又飛啦!flyagain.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又飛啦TV 睇片答問題贏雙人來回新加坡機票】 暑假想一家大細出遊,新加坡就啱哂喇!一連5集「銀聯卡特約:新加坡FUN UP 2分鐘」,帶您走遍人氣景點+介紹最update嘅優惠情報,每集都會送出50份$50 c!ty’super現金券,今集仲有新加坡航空特製紀念品。快D睇片答問題啦,仲有機會贏取...
「坡度計算app」的推薦目錄: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安娜到處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又飛啦!flyagain.l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有免費app可顯示騎乘坡度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坡度計算地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坡度計算地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斜坡坡度計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斜坡坡度計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請問是否有軟體,可以修正gpx檔中,坡度對距離的誤差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時速計算app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時速計算app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地圖閱讀Map Reading 008 坡度Gradient (Geo-wisdom 地談)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角度計算距離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角度計算距離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坡度計算app 在 [心得] 我寫了一個路徑計算的iOS App - Pokemon GO - 寶可夢GO 的評價
坡度計算app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行山的星級評分
單純問別人一條路線多少星,大概參考價值不高,首先應該了解該筆者的評分準則。
坊間眾說紛紜,但負責任的網站大多都有獨立解說評分準則如何。我由在晴報寫專欄開始已經是參考漁護署計分方法,貪他夠科學,但現時連漁護署都已經棄用,而且該評分準則大致只適用於郊遊級別,需要攀爬、綑邊、溯澗等都不適用(雖然我也甚少介紹這類路線)。之前應該是在fb發帖還是story有提過,但因為採用別人的準則,就原來沒有在自己的網站解釋過(!!!) 雖然應該甚少人會透過搜尋主動找到我那使用免費工具建的網站文章,SEO當然也做得不好。
直至去年出書,就有在書中第10頁就解說詳細評分計算方法。主要是以距離、坡度、所需時間及路況作盡量客觀的計算。距離和坡度是客觀事實,所需時間及路況則是主觀陳述。即使由我同一個人行,六年前行所需的時間與今天走同一路線所需的時間定必不同。而一個平日經常行山的人和只在週末才行山的人經過數年以來的體力和經驗也會相距甚遠。人的行山體力與腳踝技巧等會與日俱增。
因此了解筆者的經驗與評分準則,比劈頭第一句就問:「這條路幾多星?」來得有用。
而由於部份路線距離短、坡度不高,但路況再難,綜合計算出來的星級可能也不算高,因此也必須了解當中詳情,是否有其他注意事項。例如蚺蛇尖坡度大、路況差,總體計算就評為四星;而舂坎角山的路途短、波幅不大,但路況殊不容易,因此綜合計算出來也只是二星。加上出遊當天天氣狀況與個人狀況也會影響最終花費的時間。路面狀況也算是主觀的因素,但對不同人來說不同的難度,可能老手覺得很容易,而對新手來說卻是很難。然而這也只是總分數中的其中一項,因此也未必能在總評分中全面反映。但內文中有詳細描述路況,必要時會加入相片,所以只要細閱內文,做好準備,才能快樂登山安全回家。
假如想再準確一點掌握時間因素,建議可以選一條一星或二星的簡單路線試行,對照本書列出的時間跟你自己走的時間,兩者的差別便能作日後走其他路線時參考之用。
近日幾乎全民行山,因此做好準備,出發前看好路線、路況,最好用app先畫好路線,搜尋好起步及終點位置的交通(該乘什麼車,班次如何,會否塞車等)、預計沿路是否有任何退出點以防中途遇上突發情況什至意外,計算要帶備多少糧水,要走多少小時等等。知道路況的話,有需要帶備行山杖(假設大家都穿行山鞋的了),不會在山徑上像瀡滑梯般把草坡泥頭踩走,更能幫助減緩山徑的耗損呢。最近行山遇到不少遊人問路,知道自己目的地的都算好了,越來越多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去哪裡,走過來就問我們從哪裡來,怎麼去、要走多久等等,真是無言,但這種情況山友間似乎都越來越普遍遇到了。
此外,當然可以準備垃圾袋,把自己的垃圾帶走,什至可以多帶個鉗把沿路的垃圾順道拾走啦。
做好準備才去行山,不單是對自己和家人等負責任,更是對大自然環境負責任的舉動。🙇🏻♀️💚
郊野行樂,也請謹記郊野公園已移除所有垃圾桶,記得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包括充滿細菌的口罩垃圾;#勿留火種;最好 #源頭減廢,#自己垃圾自己負責!每次行山多帶一個鉗個袋就可以一起 #一人一袋和你執 啦~ 切記勿破壞環境及生態,支持 #山野無痕!做個負責任嘅山友!
#當你享受大自然
#保育就成了責任
#源頭減廢
#自己垃圾自己負責
#無痕山野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
FB/IG/MeWe: mountaingirlhk
坡度計算app 在 安娜到處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公共單車 - nextbike/metropolradruhr
搬來埃森後,室友發現這裏也有公共單車nextbike/metropolradruhr。原本nextbike的價格計算是每半小時1歐,但是如果用埃森當地的交通App Ruhrbahn賬號來租借單車的話,半小時内是免費的,超過半小時後才會開始計費。
在埃森市區U bahn站外一般都有單車租借站,除此之外其他空地廣場也有租借站,租車還車都非常方便。而且埃森市區面積不大,坡度不太陡,騎車是很方便的。
很幸運的是,我家附近也有多個單車租借站,騎車去市區很方便。重點是還把買單車的錢省下來了,也省下了修車的麻煩,還有免去了單車或單車零件被偷的痛苦。
你的城市也有類似的共享單車嗎?方便好用嗎?
#安娜到處走 #annagoesaround #德國 #德國日常 #德國生活 #台灣人在德國 #埃森 #Essen #NRW #germany #germanylife #deutschland #安娜談經驗 #城市公共單車 #nextbike #metropolradruhr #Ruhrbahn
坡度計算app 在 又飛啦!flyagain.l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又飛啦TV 睇片答問題贏雙人來回新加坡機票】
暑假想一家大細出遊,新加坡就啱哂喇!一連5集「銀聯卡特約:新加坡FUN UP 2分鐘」,帶您走遍人氣景點+介紹最update嘅優惠情報,每集都會送出50份$50 c!ty’super現金券,今集仲有新加坡航空特製紀念品。快D睇片答問題啦,仲有機會贏取雙人來回新加坡機票!第一集將會介紹2間新加坡超高質酒店:有特大家庭套房、亦有分兩層嘅閣樓房兼超大落地玻璃添,至啱一家大細呀!即 #Tag朋友一齊睇+玩遊戲啦!
有獎問答遊戲:
問題一:今集我們介紹了哪一個APP用銀聯卡買機票呢?
問題二:如果讓你設計一款飛機兒童餐 ,你會加入哪種食物來吸引小朋友呢?為什麼?
遊戲玩法:
1. 即睇今集片段
2. 於又飛啦!Flyagain.la facebook專頁 Like 及 Share本片
3. 在Facebook Post中留言(Comment)回答以上兩條問題(記住,不能修改 / Edit留言,一經修改,參賽資格即被取消)
例子:
問題一:今次介紹了XXX 用銀聯卡買機票
問題二:我會加入......,因為......。
4. 頭50名最快答中「問題一」嘅粉絲即可獲得「新加坡航空特製紀念品及$50 c!ty’super現金券」。
5. 「問題二」答案最有創意嘅一位朋友可獲得「雙人來回新加坡機票」。
遊戲條款:
*截止日期:2017年7月9日香港時間晚上11:59。
*不能修改 / Edit留言,一經修改,參賽資格即被取消。
*參加時間以Facebook系統計算為準 。
*得獎者不可兌換其他禮品 / 現金 。
*是次活動限香港地區朋友參與 。
*得獎名單會於2017年8月於 又飛啦! Flyagain.la Facebook專頁公布,並將個別通知得獎者領獎詳情。
*如有爭議,又飛啦!flyagain.la及銀聯香港有最終決定權。

坡度計算app 在 坡度計算地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網友推薦】坡度計算器2021年6月4日· 斜距與坡度計算器- App Lab - Code Studio - Code. ... tw斜坡板計算- 台北無障礙台北無障礙,無障礙環境改善,無障礙 ... ... <看更多>
坡度計算app 在 坡度計算地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網友推薦】坡度計算器2021年6月4日· 斜距與坡度計算器- App Lab - Code Studio - Code. ... tw斜坡板計算- 台北無障礙台北無障礙,無障礙環境改善,無障礙 ... ... <看更多>
坡度計算app 在 有免費app可顯示騎乘坡度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手機App坡度顯示超級不準且慢,常常轉下坡了,還顯示上坡! 我是用runtastic road bike. 0. 引言; 留言.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