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高雄首件 全台最大屋頂型漁電共生申請案—永安區漁電共生案場工程
今(8/27)前往永安區,視察永晟綠能聯手臺鹽綠能公司正進行漁電共生案場工程進度,該案是「高雄市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於今年2月成立後核准的首件屋頂型漁電共生申請案,據業者團隊表示也是目前全台最大室內養殖太陽光電案場,基地面積約計為4萬9千平方公尺,預計再生能源容量約6.5MV,投資金額3億5千萬元;原訂建置期程雖受疫情及原物料上漲影響,惟業者仍持續加快工程進度,期能於10月底前完工,未來將以虱目魚及白蝦(混養)方式放養。期待首案的成功能為地方產業轉型樹立典範。除勘視現場工進,偕同市府海洋局團隊以及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進一步瞭解業者建置的實務狀況。
感謝台鹽實業吳容輝董事長、台鹽綠能蘇坤煌總經理、永晟綠能洪啟晟總經理及養殖戶陳先生共同陪同關切;市府希望給予業者最大的支持與協助,共同為漁電共生政策推展,貢獻力量。
經濟部於去(109)年12月3日公告「漁電共生先行區」,高雄市先行區包含彌陀區、湖內區、路竹區、岡山區、永安區、茄萣區和阿蓮區等7處養殖主要行政區,市府持續將全力配合中央漁電共生政策,期於明年(111年)底達到210MW設置目標,未來經濟部還有擴大先行區的計畫,「高雄市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成立至今陸續辦理3場次說明會,媒合銀行團協助並提供養殖戶、地主及系統廠商諮詢服務,目前全市受理漁電申請案件28件,設置容量約53MW,後續也將再接再勵,為廣大漁民的經濟生計,尋求具有前景的發展策略,也期盼漁電共生能為養殖產業導入轉型新契機,導入綠能產業為傳統漁業加值,同時提升土地利用價值,為漁民及地主創造雙贏。
業者告訴我,漁場養殖管理的宗旨與堅持,即在盡可能維持原養殖戶持續養殖,並導入專業養殖團隊的協助,由室外養殖精進為室內養殖,並減輕養殖場域租金支出(使用費以原租金六成計算),並以養殖場域使用費成立「養殖基金」,協助並補助養殖戶改善養殖設施、降低場域維護費用,市府樂見該案完工後,能起到示範作用,有效帶動周邊漁民朋友一同響應,讓市府、業者及養殖戶攜手合作,讓漁電共生政策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漁電共生先行區高雄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漁電共生」路竹區說明會 室內養殖結合綠能屋頂實例分享廣受關注
漁電共生政策推動,在高雄遍地開花!「高雄市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今(110)年4月7日在路竹區公所召開第二場巡迴說明會,邀集台灣電力公司進行饋線規劃說明,並由永晟綠能股份有限公司介紹室內養殖結合綠能屋頂實際案例,引發現場民眾及養殖戶的熱烈討論,也加深漁電共生落地高雄、深耕發展的信心。
高雄向來是我國養殖漁業的重要據點,總養殖面積計3881公頃,其中多達621.76公頃,業經中央經濟部及農委會會銜公告為漁電共生先行區,高雄漁電可優先施作範圍涵蓋彌陀區、湖內區、路竹區、岡山區、永安區、茄萣區和阿蓮區等7處養殖主要行政區,約占全市魚塭面積的16%,是高雄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的絕佳契機;高雄已超前部署,設立全國第一個專案辦公室作為漁電共生推動單一窗口,內部研擬漁電推動方針、建立府內溝通協調平台;對外提供即時、全面及專業的服務與投資諮詢,統籌本市漁電發展及媒合相關事務,預期達成漁電共生210MW設置量的目標,同時可望吸引新台幣105億元投資高雄。
高雄市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透過巡迴說明會的舉辦,將漁電共生申請流程、規範與注意事項廣布於前開養殖主要行政區,即是希望在這些漁電共生推動潛力區,推動智慧養殖的建置與布點,第二場說明會今天路竹區公所舉辦,我與市府的綠能推動小組成員,偕同關心漁電共生發展的地方民意代表,在台灣電力公司、永晟綠能股份有限公司的說明下,為現場民眾與養殖業者解說並釋疑,市府如何通盤規劃漁電共生政策的宣導及推廣,也建立起養殖漁民與地主有直接面對面溝通的平台。
值得關注的是,由永晟綠能進行室內型養殖結合屋頂型綠能的發展經驗及案例推廣,該公司為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首件核准案件,投資金額3億元,興建永安區3.8公頃室內養殖設施,預計設置量6.5MW,相當於6座高雄世運主場館光電規模,透過該公司從整體規劃到實務面的深入解說,也讓與會人士對於「智慧養殖」應用於養殖業能達到效能提升及擴大產能的加乘效應,為之印象深刻,引發熱烈討論,此次的實例分享示範效果,成功延續前次說明會熱度,所有的討論事項與寶貴的回饋意見,都將由專案辦公室加以蒐集,據此製作Q&A日後置於專網供民眾瀏覽參閱,快速瞭解漁電共生政策、提高參與意願。
#漁電共生
#漁業為本 綠能加值
#「高雄市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巡迴說明會第二場次
漁電共生先行區高雄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高雄】能源轉型,漁電共生
近日台灣民意調查顯示,66%受訪民眾支持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的政策。
今天是日本福島核災十週年,當年核災重創日本,至今災後的重建復原仍舊是漫漫長路。蔡英文總統今強調,要帶領台灣成為能源轉型的先鋒 ,「2025非核家園」目標不變、重啟核四並非選項。
#非核家園 #再生能源 #綠電 #太陽能
配合中央能源政策,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也帶領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綠能,去年年底成立「綠電推動專案小組」,訂下兩年內新設太陽光電容量達270,000瓩等四項目標,推展「漁電共生專區」、「光電屋頂」、「節能低碳行動」、「電廠友善降轉」等任務;積極輔導並協助市民和各類產業,將鐵皮屋頂、政府機關和新建校舍轉為光電屋頂,此外也努力為各級學校打造「光電風雨球場」等。
#漁電共生 #彌陀 #永安
#岡山 #阿蓮 #湖內 #茄萣 #路竹
經濟部去年底公告「漁電共生先行區」,高雄市的部分包含彌陀區、湖內區、路竹區、岡山區、永安區、茄萣區和阿蓮區等7處,可說是主要都在閔琳選區。因此我也從去年底(12/22)就開積極關心參與市府舉辦「漁電共生推動政策」相關的政策說明會議。
今年2月份,市府正式掛牌成立「漁電共生辦公室」。兩天前(3/9)林欽榮Charles Lin副市長親自來到彌陀主持「漁電共生推動政策說明暨媒合會」;閔琳不但是唯一一位本人出席且全程與會的地方民意代表,同時也在現場與經濟部能源局、農委會漁業署及水試所、市府海洋局、經發局、地方漁會、養殖協會、太陽能光電系統公會等各單位交流意見。
閔琳認為,能源自主與能源轉型是最大的政策目標,應「以農為本」,立基於既有的漁業之上;在推動綠電的相關政策上,漁民、養殖業的生計和權益也必須兼顧。我也提出以下要求:
一、漁電共生,漁業與綠電不可偏廢
所謂「漁電共生」應以農為本、以漁業為本,而互利共生、缺一不可。
農政機關與能源單位除輔導促成媒合,重點應確保推動施行區域不會最後變成「不養魚只種電」,影響我國及本市既有農業漁業產業與糧食供給。因此,市府除應有嚴謹規範外更要確實稽查;讓「漁電共生」成為養殖漁民在漁貨買賣收入之外的額外收入(綠電),更能促進綠能環保與節能減碳的目標,營造雙贏。
二、確保漁電共生不影響魚類產量
閔琳認為,漁電共生有其美意,但仍需建立在不影響漁獲產量及品質的條件下。
閔琳在會議上指出,目前農委會水試所於2019年起依序針對文蛤、虱目魚、吳郭魚、泰國蝦等漁種測試,證明推動漁電共生不影響產量;但以閔琳選區的「永安」最大宗的石斑魚試驗,今年才開始進行、未有結果。閔琳也呼籲有關單位能儘早測試完畢、讓漁民安心!
三、結合防寒功能與AI人工智慧
在2016年初霸王級 #寒害 襲台,重創台灣沿岸養殖漁業;閔琳的選區尤其彌陀區、永安區虱目魚和石斑魚損失情形非常嚴重。
當時閔琳除了積極協調各單位協助地方漁民清運魚屍,更為了保障選區漁民權益,多次召開協調會;並在議會積極召開公聽會、督促海洋局修訂法規 (https://reurl.cc/nnqRj8、https://reurl.cc/3N6ZER),同時也媒合學術單位與地方漁民進行禦寒設備試驗。後續,閔琳更針對岡山及阿蓮等「特定農業區」魚塭合法化議題與邱志偉立委一同積極關心、推動中央地方相關法規修正(https://v.gd/zVM7Zs)。
閔琳(9日)也批評,現今中央地方政府推動的降水型與溫度型漁業保險,雖然立意良好卻推動不易,漁民投保意願和投保人數過低。閔琳認為,與其在天然災害發生後再來事後補助,或者推動成效不彰漁保,不如將預算資源和更多心力花在提早預防災害。
閔琳也請市府和光電業者將太陽能光系統設備的規劃設計納入養殖漁業冬季「禦寒保暖需求」,甚至引入AI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的「智慧漁電」;進一步且有效的預防災害、提升養殖成效,保障漁民生計、提高生產質量。
漁電共生先行區高雄 在 高雄推動漁電共生設定210MW目標|高雄進行式2021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 高雄 市,市長陳其邁就要求市府籌組跨局處綠能推動小組,短短三個月,全國第一處的「 漁電共生 專案辦公室」,在 高雄 市揭牌營運,而10月在永安 區 , 高雄 ... ... <看更多>
漁電共生先行區高雄 在 高雄市政府漁電共生資訊平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增高雄市湖內區、路竹區、阿蓮區、永安區、彌陀區及梓官區可優先推動漁業經營結合綠能之區位範圍| 高雄市政府漁電共生資訊平台| lihi 短網址提供. 二、本公告生效日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