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各位 party people,有收到派對邀請了嗎?還沒的話,快加入鬼島 FB 和 IG 粉專 👇 【 全臺最重口味女力趴 - 第三趴 】 主題:臭鮑魚 - 去你的色香味俱全 節目: 臭鮑魚、臭GG!妳我不只是生殖器 私處幹嘛要發光?女性用品的誤導性商業操作 孩子將來誤認私處是一格一格的?正確的性...
「格 達 費 學位」的推薦目錄: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白玉Bai Y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格達費兒子捐30萬英鎊換得LSE 1.0個博士學位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學位詐欺-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獨立觀察- #論文門世紀大醜聞的超級大破口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盧秀芳辣晚報】蔡英文論文門風波2011赴LSE找誰?見格達費 ...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討論] 蔡英文與格達費兒子的指導教授見面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格達費兒子買學位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格達費兒子買學位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格達費兒子買學位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新聞[獨家]蔡英文2011赴LSE找誰? 小英自爆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Re: [討論] 小英論文門將是2024總統決戰關鍵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Re: [爆卦] 蔡英文選總統前與"學位醜聞"教授見面-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美教授在「經濟學者PTT」駁LSE認證蔡英文博士學位不僅遭酸 ... 的評價
- 關於格 達 費 學位 在 [爆卦] 蔡英文選總統前與"學位醜聞"教授見面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格 達 費 學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劍指高虹安,背刺蔡X文
#風城男子
2021.9.25部落格
蔡X文的論文門在台灣主流媒體刻意的集體掩護與忽視不見之下,一直無法成為重大的熱搜新聞。
除了獨派學者彭文正鍥而不捨的追打、揭露之外,一般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對蔡X文的論文真相都是興趣缺缺。
不意日前因為一個自稱美國多所大學教授的匿名英派學者,在臉書發表文章質疑民眾黨立委高虹安的博士論文
文章被綠媒大量引用,一時之間又讓蔡X文的論文門浮出抬面,成為網路跟PTT的熱搜關鍵字,這恐怕是始料未及的弄巧成拙。
有關高虹安的博士論文爭議,在其指導教授迅速發文澄清後,短短兩天內就真相大白。
對照於蔡X文的博士論文,一下子要搞論文偷渡,一下子要搞機密封存、一下子要搞司法告訴、一下子要搞數不清版本的畢業證書與錯誤百出的論文草稿,更不用說在自傳中被人當眾抓包的謊言以及在公開場合中謊稱指導教授已死的笑話,其實蔡X文論文的真偽,早就昭然若揭。
在台灣也只有那些拿了好處的學者文人,政客名嘴,台派的義和團民兵,以及塔綠班的死士,才會相信國家圖書館裏的那本蔡X文的博士論文是真的。
高虹安的論文事件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要證明真的博士學位,一點不難,兩天就足夠。
只有假的東西,才需要用盡一切的手段,動用一切的關係,花了幾年的時間還說的不清不楚,破綻百出。
因為隱藏的事沒有不顯露出來的,一個謊言要用更多的謊言來遮掩,這是再清楚簡單不過的道理。
蔡X文的論文門因為卡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2019年10月8日的那份含糊隱晦的「公開聲明」以及倫敦大學一直以來的「被動沈默」,所以被蔡的支持者視為是蔡具有博士學位之最強而有力的證據。
殊不知許多名校都曾爆出賣學位的醜聞,昔日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的兒子在倫敦政經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卻被踢爆論文涉嫌找槍手代寫與抄襲,而倫敦政經學院一開始也是發出「公開聲明」否認,等到後來媒體窮追猛打,證據一一浮現,倫敦政經學院才「被動承認」,校長也因此而下台。
可見有學校認證,並非最有力的證據,要證明自己是貨真價實拿到學位,最有力的方式就是拿出一本在畢業那年獲得教授認證通過的論文,並將內容公諸於世
就如同高虹安的博士論文一樣,公開透明,指導教授正大光明,一點都不需要搞神秘,事情的真相兩天的時間就塵埃落定,哪需要搞到要求公開蔡英文的口試委員,還需要跑到英國打行政官司呢?
很顯然倫敦大學跟倫敦政經學院在蔡英文的論文門上必定承受了相當大的政治壓力,這壓力或許來自美國白宮或許來自英國政府
但無論如何就如同許多政治觀察家所分析的,論文門某種程度已經造成了中華民國的國安問題,使得蔡不得不受制於英美,以至於在目前的美中對抗之間,台灣必須言聽計從,完全沒有主導的地位。
不論在武器的採購,萊豬的進口,半導體產業的主導性,幾乎已經是到了一個殖民政府的地步,既無國格,更遑論把人民置於兵凶戰危之險境了!
因著豬隊友的幫助,沈寂已久的蔡X文論文門,在這一次高虹安的博士論文事件中,又再度引起了國人的注意。
在論文門中為蔡X文洗白的,不乏教授、老師、以及擁有高端學位的知識分子,這些人甘為蠅頭小利、虛名浮慾出賣自己的良知與道德,實在是一個國家最大的悲哀。
在我眼中,這一群出賣自己靈魂、腰桿的偽知識分子,比那些為虎作倀的無知網軍更令人作嘔。
正所謂,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不愛其禮。
大道不行,小人得志,無思百憂,不出於熲。
縱觀歷史,許多大規模的戰爭都是源於一個小小的導火線。
如果蔡X文的博士學位真的是假的,而且英美掌握了關鍵性的證據,這將會讓蔡X文淪為人質。
倘若美國決意趁著軍事上還佔有優勢的時候,利用台灣問題來製造中國的動亂以削弱中國的實力,戰略上這可能是阻止中國經濟超越美國的唯一方法,但也是一種最危險,最無法預期,最有可能付出極大代價的玉石俱焚。
因此,美國如何利用論文門操弄台灣這顆棋子,只怕不只是單純圍堵中國的想法而已,而是在戰略上更要如何利用台灣來阻止中國超越美國的一招險棋了!
而受制於人的蔡X文正好給了美國絕佳的籌碼,一動一靜之間可以讓美國獲取最大的利益。
只是最後付出慘痛代價的,一定是台灣無辜的人民!
#內文OOXX為不得不之修改請風城男子兄見諒!
格 達 費 學位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執政 16 年】
由 2005 年默克爾成為德國首位女性總理開始,執政長達 16 年,是歐洲經選舉產生、執政最久的女性政治領袖。她的施政深得民心,權位穩固。
環顧全球,她出任總理的 16 年間,曾出現 8 位日本首相、7 位意大利總理、6 位澳洲總理、5 位英國首相及 4 位美國總統。多個先進國家領袖已經歷多次輪替,但她的地位依舊穩如泰山。默克爾能連續 10 年當選「福布斯」全球最具權力的女性,足證其影響力舉足輕重。
由領導德國渡過金融海嘯、推動核能發展,到接收難民引致國內社會分化等,不少人對這位政治強人功過如數家珍。可是,她也有較鮮為人知的一面。
譬如默克爾其實原本不姓默克爾,默克爾是其前夫姓氏,她原本的姓氏為 Kasner。而在被外間冠以「德國鐵娘子」的外號前,她初涉政壇時,曾被視為政治新手,被稱為「das Mädchen」,意即女孩。在德國國內,現時她較廣為人知的綽號是「Mutti」,意即母親,反映民眾對其觀感已大大轉變,更能體會其施政關懷、具同情心的風格。
不少人相信,默克爾冷靜、務實的施政風格源於其教育背景,物理學家出身、擁有量子化學博士學位,有助其客觀理性地分析問題。
只是這位叱吒風雲的女強人也有弱點,她於 1990 年代曾被狗咬,因此恐懼狗隻。俄國領導人普京便曾利用這個弱點,故意帶同狗隻出席會面,戲弄默克爾。對此,默克爾便曾對記者分析普京所為,「他害怕自己的弱點。俄羅斯一無所有,沒有成功的經濟和政治,他們所擁有的只是這個。」冷靜的分析應對,正是其施政最大象徵。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格 達 費 學位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各位 party people,有收到派對邀請了嗎?還沒的話,快加入鬼島 FB 和 IG 粉專 👇
【 全臺最重口味女力趴 - 第三趴 】
主題:臭鮑魚 - 去你的色香味俱全
節目:
臭鮑魚、臭GG!妳我不只是生殖器
私處幹嘛要發光?女性用品的誤導性商業操作
孩子將來誤認私處是一格一格的?正確的性教育!
📢 MC 猛烈號召 📢
2021 臺灣同志諮詢熱線,捐款支持:https://hotline.org.tw/donation
🎈 想跟我們一起 happy? 快按下訂閱、Apple Podcast 五星留言,即可免費入場!
😎 派對不提供酒水(歡迎自備邊聽邊喝),但有滿滿的 Girl(誒不是 ...,是 Girl POWER 呦~
➖
💂♂️ 派對主持人介紹:
ZOE(李菁琪律師):她跨足法律圈、政治圈、podcast 圈,擁有 PTT 56 分身帳號的社群觀察家,同時也是台灣最佳 podcast 節目主持人得主 - 鬼島之音《大麻煩不煩》主持人,並現任臺灣綠黨祕書長;她是本節目的人生問題收集器。
ZUKKIM(張竹芩教授):她大半人生都在關注性別議題,博士學位專攻如何好好講話(人際傳播),在同志倡議團體獻力長達十餘年、專注家庭與教育議題,人稱「腦波控制 Z 教授」,同時也是台灣綠黨前秘書長;她是本節目的人生百科全書。
➖
本派對由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製作、出品
🎈 官網|https://ghostisland.media/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hostislandme/
🎈 IG|https://www.instagram.com/ghostislandme/
➖
💂♂️ 派對主辦:
主持 - ZUKKIM 張竹芩 & ZOE 李菁琪
製作人 - 許凱西 Cathy Hsu
執行製作 - 劉崔佛
剪接 & 混音 - 林迪諾
📩 派對信箱|合作:web@ghostisland.media
MB015H3ESVOYVZJ

格 達 費 學位 在 白玉Bai Y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時尚職涯地圖 #線上課程
時尚職涯|時尚業工作指南|時尚職涯地圖,找到屬於你的時尚之路
**為什麼要發行時尚職涯地圖?課程使命為何?
**全台灣第一部完整介紹「時尚產業的工作指南」:用來幫助對時尚業有嚮往的同學們,精準定位找到屬於自己的時尚之路。**
身為服裝設計系畢業的本科生,大部分的學生都對「服裝設計師」有著莫名的憧憬,對於設計一職的抬頭總有著令人眩目的光環,我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之下,下意識地也認為只有當上「服裝設計師」才叫成功; 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因為對時尚業不了解才會產生的「迷思」。
「我花了10年的時間,在時尚業的各個領域嘗試後,才終於找到自己的天職。」
2018年的我,當時剛滿三十歲,因為工作上遇到了瓶頸,毅然決然的拋下在台灣累積多年的人脈與工作經驗,將一切歸零,遠赴紐約FIT攻讀時尚品牌運營管理所。取得管理碩士學位後,我已經32歲了,內心不禁感嘆:「如果在學的時候能有專門輔導求職、職涯規劃的課程,會不會我不用花十年的歲月去試錯?」
當然,我從不後悔自己走過的那些路...只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還是希望可以早點確認方向,少走一點冤枉路。
回想起以上的種種&BAI YU INSIGHT的品牌初衷,讓我決定著手規劃這部【時尚職涯地圖|找到屬於你的時尚之路】用來幫助對時尚業有嚮往的同學們,精準定位找到屬於自己的時尚天職。
(https://eec-usc.eletang.com.tw/?m=Course&c=Index&a=index&course_id=9375)
✨課程目標
【時尚職涯地圖|找到屬於你的時尚之路】這門課是以帶領同學認識時尚產業為目標:從『時尚起源』開始暸解時尚與服裝產業的關係,並透過『職業屬性分類』深入介紹時尚業四大職涯領域,讓同學具體暸解時尚業的原貌!
✨課程的內容
🔺三大章節 預計80~100分鐘的課程 🔺
Ch1: 暸解時尚|時尚從何而來?時尚業的領域?從產業鍊暸解時尚業工作的出路
Ch2: 深入產業|時尚業四大領域的各項工作內容介紹、職業技能、升遷管道&薪資水平
Ch3: 精準定位|啟動你的職涯規劃表、順暢無比的職場溝通術、時尚業的職場生存學
😎 預購達80人解鎖課程:#超強時尚業面試心法
✨更多成為時尚職涯地圖學員的 #獨家好康
👉🏼不只分享時尚業的工作內容,我還會...
整理/設計一堆懶人包送給你:時尚業求職福袋、實用工具錦囊、時尚業必讀推薦書單&職涯計劃表表格
時尚職涯解惑區:學員可以在課程有效期內,在專屬討論區與白玉老師互動問問題
✨募資開跑|早鳥限時優惠
- 即日起至 **2021/07/15** 報名可享募資預購 #五折半價優惠 (原價$1980 👉🏼$990)
- 輸入白玉老師專屬折扣碼 **baiyu** 可再**折抵$50**元現金
- 預購期|前50名購課學員可免費獲得**精選A5風格筆記本** (選自台灣文創品牌:錦源興)
- 正式開課日:2021/8/20 將抽獎1名學員|免費獲得 #線上職涯諮詢/履歷健檢服務一次 (價值NTD.1200 / 60mins)
**更多課程內容就在課程官網**
👉🏼(https://eec-usc.eletang.com.tw/?m=Course&c=Index&a=index&course_id=9375)
-----------------------------------------------------------------------------------------------------------------------

格 達 費 學位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全新單元《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
蕭少滔(Alex)簡介:
擁有超過二十年企業融資專業經驗,涵蓋廣泛的投資銀行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先前為星星地產(1560.HK)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1269.HK)之投資銀行部門董事總經理。另外曾於香港著名投資銀行主管資本市場部門業務,包括星展亞洲以及招商證券。企業管理方面,蕭先生曾任職越秀集團資本經營部副總經理,參與2005 年全球首個中國房託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HK)的上市工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專家、並出任越秀集團的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主管。
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獲得國際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其後獲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法國深造,取得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頒發之金融碩士學位。
iBanker見聞錄第8集
00:00 本集主題:IPO的風險評估
00:37 IPO有甚麼甩碌(失誤)事件?
05:51 創業板和主板上市有甚麼分別?
07:36 美國和香港的監管制度有何異同?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開創富足自由人生!
======================================================
【蕭少滔著作推介】
➤ 全球有租收—善用REITs靈活投資優質物業:https://bit.ly/2YsPo2B
➤ 世代之戰:https://bit.ly/3nGx9Ry
======================================================
【更多推薦影片】
➤ 價值投資如何達成財務自由? | 嘉賓:簡志健(紅猴)、洪龍荃:https://youtu.be/-KM-G9IdblE
➤ 剖析2021年必看3大版塊 | 嘉賓:黃國英:https://youtu.be/1Um50RmXyEE
➤ 新書揭視中國債務危機 | 嘉賓:張化橋:https://youtu.be/7gDzIgHFd6M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C...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致富解碼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債券 #蕭少滔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格 達 費 學位 在 學位詐欺-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 張小月、蕭美琴等人的陪同下親赴LSE,甚至還特別與參與利比亞前獨裁者格達費(Muammar Gaddafi)兒子「學位醜聞」的指導教授大衛·海爾德(David Held)見面! ... <看更多>
格 達 費 學位 在 獨立觀察- #論文門世紀大醜聞的超級大破口 的推薦與評價
2011引爆格達費醜聞:LSE收賄,教授受後謝金,學生 雇槍手寫論文 ... 海爾德,竟然在賽伊被授與博士學位6個禮拜後,向賽 伊索取金錢。 ... <看更多>
格 達 費 學位 在 格達費兒子捐30萬英鎊換得LSE 1.0個博士學位 的推薦與評價
格達費 兒子捐30萬英鎊換得LSE 1.0個博士學位- 30/30=1.045/30=1.5施芳瓏 ... 格達費兒子還真地有提論文,也經過口試程序,口委的身份也還找得到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