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他就不要親吻他 #疱疹性齒齦炎 #所有爸爸媽媽注意⚠️
這個可憐的小寶貝發燒六天
昨天看過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換藥之後退燒,今天也開始有食慾
但是一邊吃一邊痛,又可愛又心疼⋯
阿目錯了阿目心疼,所有爸爸媽媽注意⚠️
這不僅僅是小孩痛苦、照護者難受香菇,傳染力也很強
恩恩妹妹🥺得了傳說中的疱疹性齒齦炎
一開始是發燒🤒️然後開始說嘴巴痛痛
接著還是燒不退,會反覆的燒,接下來連奶奶都不喝
睡覺會說嘴巴痛痛,第三天整個牙齦都腫起來
第四天牙齦腫到都快把牙齒整個覆蓋
上顎內甚至腫的跟牙齒一樣高
牙齦內跟牙面的牙齦肉開始一塊一塊白色破洞
第六天的晚上幾乎30分鐘就醒一次
打自己嘴巴捏自己臉頰說痛痛根本無法睡覺
早上起床枕頭安撫抱抱上面都會有血漬
手指頭進去碰出來臉頰嘴邊都是血
看的阿目眼淚都掉下來我無能為力好想幫她痛
來到今天第七天,終於蔓延到舌尖後止住。
一直認真照護希望不要破到嘴唇!
其實對於正常的大人來說就是那種
有時候不理它也會自己好的嘴角破洞
對於從來沒得過的孩子來說,就容易造成失控的局面。
初次感染單純疱疹病毒,通常病毒會潛隱於神經節之中,伺機而發。 以後如果壓力大、熬夜、抵抗力不好,會再度發作,稱為「疱疹唇炎」
疱疹病毒一定要近距離接觸才會傳染,
病毒感染後平均潛伏期是 7 天
症狀會有:
發高燒、口腔劇痛、流口水、口咽舌處潰瘍、
無法進食、脫水、口腔惡臭及頭頸部淋巴腺腫大。
此外,病童的牙齦會出現紅腫、潰瘍現象,
輕輕接觸即流血,痛到吃不下東西。
一般來說,潰瘍在 10 日左右會癒合,並不會留下疤痕。
另外,許多嬰幼兒習慣將手指放入嘴內,
因而導致許多疱疹性齒齦口腔炎病童的手指,
長有水泡及發生潰瘍,稱為疱疹性指頭炎
而小孩會得到齒齦炎,罪魁禍首跟身邊最親近的照顧者非常有關係,
比如說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和保母等。
傳染管道為帶有此病毒的大人藉由口對口接吻、共用餐具或水杯,
或使用自己的湯匙筷子邊吃邊餵小孩,而將病症傳染給寶寶。
疱疹性齒齦炎跟腸病毒的初期症狀很像,
都會出現發燒、口腔潰傷,所以常常被誤診。
但是疱疹病毒引起的齒齦炎有一些病症特色,
阿目整理了網路上醫生資訊可以跟腸病毒區分:
1. 持續高燒:
疱疹性齒齦炎常常會發燒超過39度,且會持續5~7天
腸病毒發燒持續時間較短,約3~5天。
齒齦炎比腸病毒的病程更久且不舒服
2. 嘴巴附近出現水泡:
如果嘴巴周圍出現小水泡,就是疱疹病毒
腸病毒的破洞多分布在咽喉,不會長到嘴巴外面來。
在發燒1、2天之後,寶寶的口腔內側表皮、牙齦或舌頭…等部位會開始出現許多紅疹,這些紅疹很快會轉變為小水泡,水泡需10~14天左右才能完全痊癒
3. 口臭:
如果嘴巴出現好像沒有刷牙的臭味,就是疱疹病毒,
腸病毒不會有味道。
4. 牙齦紅腫流血:
如果牙齦出現腫脹容易流血,就是疱疹病毒,
腸病毒不太會引起牙齦腫脹。
-
📍怎麼樣照護呢:
治療上其實和腸病毒類似,就是預防脫水,飲食方面百無禁忌,
只要吃的下去什麼都可以吃,甜的、涼的、軟的最適合了
就是要讓他們補充熱量跟水份
此外醫師也會積極的給寶寶止痛,讓寶寶進食可以更順利,
如果嚴重醫生也會評估給予特效藥
如果寶寶依然不肯張開嘴巴吃東西,
那可能就得住院用點滴的方式補充水分
阿目的錐心之痛前車之鑑分享給大家🙏🏻
要記得不要共食不要共用餐具🍴勤洗手
-
資訊來源:
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科系 小兒感染科主任 紀鑫醫師
小兒科醫師-陳映庄醫師
媽咪拜 https://mamibuy.com.tw/talk/article/111945
手指神經分布 在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看到一個youtuber的影片
關於他們孩子是唐氏寶寶
看了影片心真的很疼
在醫院 唐氏寶寶的出現也很正常
嬰兒加護病房內總會有幾個唐氏寶寶
有些捱得過 有些捱不過 幾天後就看見他們小小的病床已經被清空了。。
.
.
.
❓為什麼會有唐氏寶寶呢?
🧬人體內有23對染色體(共46個),依長短&次序等,在醫學上被編列為第1號至第23號染色體
其中的最後一對就是「性染色體」,也是決定胎兒性別的關鍵:
XX是女
XY是男
🧬所以正常的人體,每個細胞都含有46條染色體,每一條染色體是由許多基因排列組合而成,而這些基因決定了人們所有的遺傳特性(例如:樣貌、膚色、頭髮顏色等等)
🧬正常的染色體一個來自於爸爸,一個來自於媽媽
所有染色體都是成雙成對,但是如果其中有多出一個染色體,也就是同時有三個時,就會造成先天智障或多重疾病(智能不足、器官異常、腸胃道疾病等)
🧬而唐氏症就是在人類染色體第21對多了一個,總共47個染色體(正常46個)
🧬21號染色體,是最短的染色體,發現許多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均分布在這一個染色體上,特別是先天愚型、早老性痴呆、癲癇等一些神經系統的疾病
.
.
.
.
👶🏻有分為三種唐氏:
① Trisomy 21
在第21對的染色體 多了一個染色體
所以變成3個染色體(正常是兩個染色體)
這是多數95%唐氏寶寶的原因
② Translocation Down syndrome
染色體移位 細胞中多出的一條染色體,它某部份會依附在其他的染色體,有5-6%的唐氏綜合症人士是屬於這類型
③ Mosaic Down syndrome
這種不是所有細胞有47條染色體,有些是47條,有些是46條的,這種情形較為罕有,只有1%的唐氏綜合症人士是屬於這類型
.
.
.
.
而這extra多出來的染色體 會造成baby的身體和頭腦發育不一樣 也會導致健康和心靈上有一些挑戰
.
.
.
.
👶🏻身體特徵:
他們的外貌有一些相似的特徵,包括:頭扁、斜眼、扁鼻、口細、舌頭粗及有紋、肌肉張力差、手指短小等等
當然,他們並非每種特徵都有,他們和大家一樣,每個唐氏寶寶的外貌都還是有分別的
.
.
.
.
👶🏻健康問題:
唐氏綜合症患兒在嬰兒期、兒童期及成年後都有併發症。唐氏綜合症患兒可能有一種或多種以下病症:
-心臟病
-腸道異常
-眼病
-聽力問題
-耳部感染多發
-髖關節發育不良
-睡眠呼吸暫停
-甲狀腺分泌不足(甲狀腺機能減退)
-頸部關節不穩
-容易受感染
唐氏綜合症患兒患急性白血病的幾率更大、更容易肥胖、更易在相對較小的年齡患阿爾茨海默病和動脈硬化
.
.
.
.
❓產生唐氏寶寶的原因:
①唐氏症原因多數因為基因突變,是最為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只有少數案例與家族遺傳史有關
②而造成唐氏症染色體異常的常見原因,是因為孕婦年齡較高,導致卵細胞正常分裂能力下降,造成生殖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分離不完全
產婦年齡越大,所懷寶寶患有唐氏綜合症的風險越大。
因此,35 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可能需要進行特殊的孕期檢查
.
.
.
.
❓如何檢查是否懷有唐氏寶寶?
在孕期時候可以通過以下檢驗來檢查:
①驗血 NIPT
②超音波掃描(不可以檢測 但是可以決定要不要繼續進行下一個檢驗)
③羊水刺穿檢驗Amniocentesis
④取出胎盤組織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CVS)
⑤驗血Quadruple test
不同孕期不同的檢驗方式,詳情請詢問診所/醫院
.
.
.
.
❓ 唐氏綜合症可以醫治嗎?
這是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情況,所以不能用藥物或手術去根治
唐氏綜合症人士需要的是及早和充裕的訓練和學習機會,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才能使他們健康愉快地成長。
.
.
.
.
媽媽們,
懷有唐氏寶寶不是你們的錯,請不要責怪自己做錯了什麼,這些都是偶然發生的
你們都是全世界最棒的媽媽,承受了10月懷胎,也要花更多的心思照顧唐氏寶寶
心酸心累都往心裡收 真的沒辦法體會你們的辛苦
但是想在這裡和你們說加油❤️ 你們可以的❤️
致世界,
希望再多一點接納和我們不一樣的人
再多一點的包容 再多一點的愛心
一個微笑 一個點頭示意 都可以讓世界更好
我們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他們只是比我們還要善良、單純
他們的世界很乾淨 沒有任何的惡意
願唐氏寶寶們都健健康康地成長 繼續做個善良純真的天使在人間散播愛😊
.
.
.
🔹Instagram:
lyhuylau
https://www.instagram.com/lyhuylau/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nnyBdOxpnDLcTWsYk86Vw
手指神經分布 在 潤滑液男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打嗝 停不下來怎麼辦?
我想在場一萬人至少有一萬種答案
什麼邊喝水邊彎腰、按壓穴道、被嚇一跳
或者左腳不穿鞋、右腳不穿襪
雙手拉耳朵倒著走七步
啊這裡再介紹你一個妙方,無效保證退費
-那就是把手伸進肛門,溫柔地按摩直腸
這要先解釋一下,人會打嗝
是因為你的 #迷走神經 突然發芬*
害胸腹之間的 #橫膈膜 抽筋抽到一個不行
迷走是人體中分布最廣的一組神經
主管呼吸、吞嚥或 #排便 等收縮動作
所以不管大口喝水、調節呼吸或伸展肢體
其實都是在安撫失控暴走的迷走神經
多少都有一點緩和打嗝的效果
不過在幾年前,美國有名醫師靈光一閃:
一般人和迷走神經最直接的交流管道*
不就是去刺激 #直腸 嗎?
然後他透過實際操作證實
只要把手指伸入患者的肛門
再從直腸內部緩慢進行 #圓周運動
果真就能在 30 秒內迅速止嗝
堪稱是終結打嗝的超必殺技
相信在看過這則生活小常識以後
身邊朋友再遇到打嗝打不停的問題
對你來說,肯定都是舉手之勞啦
#真的很簡單!
#立即成為治打嗝大師
#怪奇冷知識562
註 1:一般來說是因為吃東西時被刺激到,比如食物太熱
註 2:不過迷走神經只經過直腸深處,在肛門附近沒有,所以應該是藉由刺激入口的副交感神經,來間接影響迷走神經(也是一種副交感神經)
手指神經分布 在 手指麻? 常失手? 腕隧道症候群找上你了嗎?|洪辰宇醫師 的推薦與評價

滑手機、打電腦、握滑鼠、做家事…,辛勞的 手指 和手腕若出現麻痛感/無力感,代表腕隧道裏的正中 神經 在抗議!影片中復健科洪辰宇醫師介紹「 神經 解套注射 ... ... <看更多>
手指神經分布 在 廖重佳內科診所的相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到第一個關節處停下而非捏緊指尖,就能產生較多血量。另外,採血位置建議手指側邊,因為神經分布較指腹少且低疼痛感。 重點二、依照皮膚薄厚調整採血筆的刻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