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沒在寶寶面前抽菸就沒事?🚬 大錯特錯!三手菸比二手菸更毒!恐增加小孩氣喘機率與寶寶智力發展遲緩...
你或是家人還在吸菸嗎?以下讓您了解,二手菸、三手菸可能帶來你家庭的危害是什麼? #請用力分享給他知道
二手菸、三手菸對幼童的傷害
1. 嬰兒會增加發生猝死症的風險。
2. 會影響嬰兒腦部功能,干擾正常的呼吸。
3. 孩子易咳嗽或打噴嚏、罹患氣喘或加重症狀、刺激耳咽管導致感染中耳炎。
4. 讓孩子肺功能較差,容易罹患如支氣管炎、喉頭炎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5. 孩子在數學、閱讀與邏輯的測驗成績較差,也更容易成為終生吸菸者,未來罹患癌症、喝酒、濫用藥物與發生問題行為等風險升高。
-
📶延伸│ 找保母嗎?保母交流社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孩子發燒總是令大人非~常的緊張。前陣子在兒科急診,常會遇到因為發燒而被家長帶來急診的小朋友。究竟小朋友的發燒,大人們須要注意什麼? 在家又得特別觀察那些情形呢? 就讓鴿解釋給你聽! #重點整理1: 燒滿3天務必帶去給醫師檢查。什麼叫燒滿3天? 例如從今天12/1晚上8:00開始燒,到12/4晚上8...
「嬰兒中耳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孕媽咪寶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寶寶] 原來中耳炎是寶寶國民病!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媽咪教室 新生兒常見問題:中耳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寶寶為什麼老是抓耳朵?小心可能是中耳炎!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不要忽略急性中耳炎 】... - 毛重富小兒及耳鼻喉科診所/週日看診 的評價
- 關於嬰兒中耳炎 在 [寶寶] 原來中耳炎是寶寶國民病!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嬰兒中耳炎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避免非必要的外出,哪些時候該儘速就醫呢?】
門診病人問:
『我應該要趁小感冒時趕快來看看、早點治療好,還是先在家觀察幾天、沒有比較好再來看醫生?』
歐醫師發現很多人因為疫情嚴峻,在家工作、線上採買,連看病都因為不敢出門「忍」下來了。
但有些緊急情形是醫學上的急症,必須就醫,而且是儘快就醫為上策:
😷 大量流血的外傷
直接加壓按住傷口,仍無法順利在10分鐘內止血的,可能需要縫合、打破傷風針、傷口清創等處置,必須就醫。
😷 意識不清/意識變化的病況
不管是腸病毒還是發燒感冒,只要有意識狀態的變化,都有可能是腦部遭受病菌攻擊的徵兆,必須儘早就醫。
🔹孩子的小病小痛,有時也會演變成大問題
😷 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
嬰兒發燒有可能是嬰兒玫瑰疹、泌尿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感染等,這些都不難治療。
如果是3個月內的嫩嬰發燒了,卻有可能是大事,例如B型鏈球菌感染,一定要儘早就醫。
😷 高燒不退的感冒
孩子感冒伴隨發燒,在6歲以前很常見,甚至腺病毒感染(一種感冒)可以燒個5、6天都有可能。
但如果不是,有時候是其他嚴重的問題,例如川崎氏症、猩紅熱、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等。
高燒(超過39度)3天以上的狀況,請務必就醫。
😷 氣喘發作的感冒
有時候感冒沒有引起發燒,卻狂咳、夜咳,可能是氣喘被誘發了,沒有治療是不會自己好的,必須就醫。
😷 嘔吐不止的不只是腸胃炎
嬰兒噴射性嘔吐,通常是大問題,必須就醫。
兒童劇烈嘔吐,通常也是大問題,必須就醫。
青少女嘔吐不止,除了腸胃炎還有懷孕的可能,也是大問題,必須就醫。
😷 腹痛如絞
孩子肚子痛除了便秘,也有可能是腸套疊、闌尾炎、腸子打結缺血,這些都是大問題,必須就醫。
歐醫師甚至遇過孩子肚子痛,最後診斷是酮酸中毒的情形,入住加護病房。
😷 頭痛驚醒的夜晚
如果孩子生病時頭痛,這還蠻合理的,感冒頭痛不罕見。
如果孩子沒生病頭痛,還是半夜痛醒,那就不合常理,必須就醫。
😷 脫水的孩子不能等
兒童體積小,身體儲水量少,禁不起餓也無法承受太多體液流失,缺水的問題要儘早處理。
當孩子不吃不喝、食量小於平常的一半、尿布變輕/更換次數整天少於3次、嘴唇乾裂,都是脫水徵兆,必須就醫。
👩⚕️最後提醒大家👩⚕️
歐醫師門診發現,不少慢性病用藥的患者不敢回診拿藥,病情沒有穩定控制,反而造成急性發作、需要就醫的狀況。
如果您或孩子本身有以下狀況,務必按時回去追蹤,以免病發要掛急診😱
🌱氣喘、過敏性鼻炎
🌱三高疾病
🌱其他慢性病
#歡迎分享 #媒體朋友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防疫 #有必要出門的時刻
#可以保養的病況別拖到急性發作才就醫
照片:上週有個媽媽徵得歐醫師同意後拍照,她說這是孩子在家上課的功課之一,紀錄孩子來柚子小兒科看診。
嬰兒中耳炎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只要家裡有人抽煙,您的孩子就比別人家更容易氣喘】
今天是 #世界無菸日 ,黃醫師還是再三跟大家提醒,抽煙的家庭會帶給孩子各式各樣的疾病,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中耳炎,甚至增加嬰兒猝死機率!除此之外,美國兒科醫學會雜誌也曾刊登「香煙」與「兒童氣喘」的各種關聯研究,總歸來說:「只要家裡有人抽煙,您的孩子就比別人家更容易氣喘」。
很多次門診當中,病人的爸爸總是振振有詞:「醫生,沒有,我都是出去外面抽煙。」或者是「在別的房間抽煙」,或者是「在抽油煙機下面抽煙」。這些家長的這份苦心我感受到了。問題是,這樣做有幫助嗎?事實上「三手煙」,一樣會增加氣喘的機率!
🔍關於二手煙造成兒童氣喘的研究,家長們請務必看看我的這篇文章>>https://cplink.co/AO2ZKJ8N
❣️黃醫師說說話:沒有健康的父母、健全的育兒環境,兒童自然也很難有良好的身心靈發展!
嬰兒中耳炎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孩子發燒總是令大人非~常的緊張。前陣子在兒科急診,常會遇到因為發燒而被家長帶來急診的小朋友。究竟小朋友的發燒,大人們須要注意什麼? 在家又得特別觀察那些情形呢? 就讓鴿解釋給你聽!
#重點整理1: 燒滿3天務必帶去給醫師檢查。什麼叫燒滿3天? 例如從今天12/1晚上8:00開始燒,到12/4晚上8:00還在燒,就是燒滿3天。
#重點整理2: 如果小朋友退燒後,依然倦怠無力甚至意識不清,也必須立刻送醫檢查。
#重點症理3: 未滿3個月的嬰兒、有嚴重先天性疾患、或是接受化療/免疫抑制的孩子,發燒也請立刻送醫,不可拖延。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無語良師 - 大體老師的秘密!
► https://youtu.be/WL9EUEwRsmI
可怕的昆蟲「隱翅蟲」與「荔枝椿象」!
► https://youtu.be/MjyYNuLrVIQ
流感疫苗該打嗎? 疫苗真相大公開!
► https://youtu.be/o-nuelimMdc
人為什麼會脹氣? 究竟該怎麼有效預防?
► https://youtu.be/DprtG2832Ls
2017年最重大發現! 肺臟竟然是「造血器官」!!
► https://youtu.be/swjZfOoZZUE
癲癇迷思大破解 - 不要再塞東西進患者嘴裡了!!
► https://youtu.be/icymo2FPe2Y
【追蹤蒼藍鴿】
▶訂閱頻道 https://goo.gl/Xtp7YW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值班碎碎念/三分鐘聊醫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Z91OZjk3A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7ZJhZ1iqKqr9y11FMaN2yZRq58w)
嬰兒中耳炎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三手煙在你家?
「只要小孩不在家的時候,才抽煙,就沒問題啦?」
大家都聽過二手煙,近年來有一個新的觀念叫:三手煙
意思是:香煙熄滅之後,飄散在空中的尼古丁等化學物,會附著在家具、天花板、牆壁物品上。而這些化學物所造成人體的傷害,遠比大家所想像的多跟久。它會殘留數個月,並不是通風就好了。
所以很多時候,父母認為:「小孩在房間,因為我在客廳/陽台抽就好了? !」或者「小孩不在家/車上的時候,我才在家裡抽,就沒問題了吧! ?」「我有搖下車窗才抽啊!」
有研究顯示已經附著在牆壁上面的尼古丁,還會再次飄散在空中,還會跟家具中的成份起上化學作用,形成致癌物。
2017年英國有研究發表,發現家中有抽煙的父母,其兒童的手上居然殘留有尼古丁物質。原因就是三手煙的化學物,附著在傢具物品中,兒童在不知情的狀況之下碰觸,而殘留下來的。
二/三手菸中的尼古丁等,對兒童的影響頗為深遠:肺部的發育不良、氣喘發作機率增加、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機率、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機率增加、甚至還有研究指出跟過動症有關係。
所以建議父母,不要在小孩子會有活動生活的空間中抽煙,就算小孩不在場的時候,也請盡量不要。因為會殘留一些尼古丁等化學物質。
當然戒煙是最徹底的解決方法,但是這需要決心跟時間和方法。如果暫時還戒不掉,至少這一個「不要在家中/車上抽煙」的方法,可以嘗試先做,減少避免三手煙的產生。
#參考資料
https://www.cdc.gov/tobacco/data_statistics/fact_sheets/secondhand_smoke/health_effects/index.htm#children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tobacco/Pages/Dangers-of-Secondhand-Smoke.aspx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8430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40625/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4/170406105746.htm
http://tobaccocontrol.bmj.com/content/early/2017/03/30/tobaccocontrol-2016-05360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49b6MzNV30/hqdefault.jpg)
嬰兒中耳炎 在 寶寶為什麼老是抓耳朵?小心可能是中耳炎!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洗澡時寶寶耳朵進水了?會不會得中耳炎?急死了! □寶寶老是掏耳朵?是不是耳朵裡面出問題了? 文章未完,請 ... ... <看更多>
嬰兒中耳炎 在 [寶寶] 原來中耳炎是寶寶國民病!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這篇是之前大寶半夜突然發燒,
發現又是中耳炎後才上網查資料加重點整理的文章,
相信很多爸媽應該也會需要這種資料整理+經驗文,
所以分享給大家,不要跟我一樣寶貝等到生病後還一頭霧水!
話說看版規沒有說不能發類似文(如果我瞎了,沒看到請告訴我!)
如果沒問題的話,以後也會多跟大家分享,
像是怎麼瓶餵、到底要不要餵寶寶喝水之類的文章。
讓大家能夠一次解決問題啦!不要看到眼光繚亂,囧
也祝福大家寶貝都健健康康唷!
原文在這邊https://goo.gl/EIfeo7
(這篇沒有照片,只差在原文有重點上色)
__以下純文字分享__
昨天凌晨大寶臨時發燒,看診後又再次確定是中耳炎。
這已經是我們家寶貝2次中耳炎了,
距離上次看診才隔了一個月左右,
所以我這次特別向醫生詢問了一些問題,
而回家後也查了一下關於中耳炎的相關資料。
這才發現原來中耳炎是小朋友的好發疾病!
以下就是我這次的特別整理~
*關於中耳炎
由於嬰兒的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呈現較短而且平,
因此細菌特別容易侵入中耳腔。
感冒之後,因為鼻腔的分泌物或口水經由耳咽管到中耳腔,
它連接鼻腔和口腔,當分泌物一多,就跑到中耳腔裡面。
這時若又有細菌跑進去,就形成 細菌型的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有三個診斷標準,黃瑽寧醫師指出,
第一個是急性發作,患者會突然有疼痛、出現抓耳、發燒等症狀。
第二則是中耳腔積膿,一般家長無法用肉眼看出來,必須用耳鏡做檢查。
第三是發炎症狀,例如發燒、耳膜泛紅則屬之。
若只有符合其中一項條件,就不算是中耳炎。
中耳感染會造成耳朵疼痛、耳膜紅腫和中耳積膿等情況。
洪國欽醫師進一步指出,當耳咽管因腫脹而呈半封閉狀態,
膿液無法排出會積留在中耳腔,時間一久,就會導致耳膜破裂,而流出膿液。
中耳炎有一個特性,就是容易造成反覆感染。
當中耳積液一久,會演變成慢性化,
持續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是有可能的(機率較小),
不過,在這期間都很容易再度復發造成急性感染。
小兒中耳炎的復發率高達50%,當一有症狀則就醫,多半能康復。
但是若家長輕忽,延誤治療,讓孩子的中耳腔泡在積液或膿中過久,
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如耳膜破洞、慢性中耳炎(平均一個月發作一次)等,
甚至造成聽力受損。
*為什麼會罹患中耳炎呢?
根據健保資料顯示,有八成的小朋友在3歲前都曾經罹患過中耳炎,
由於小朋友的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呈現較短而且平,所以細菌容易侵入中耳腔。
這也是為什麼幼兒比成人更容易罹患中耳炎的原因,
偶爾也會發生在成人身上,但是少見。
此外, 中耳炎流行期和季節性也有關係,
林宜霈醫師解釋,除非是復發型的中耳炎,
否則第一次感染中耳炎都是因為先前有感冒病史,
讓細菌和病毒從口鼻腔跑到中耳引起發炎。
季節交替時節,當感冒病患增加時,中耳炎的病例也會增加。
[我們家上一次中耳炎就是感冒的同時,順便檢查耳朵發現的。
也因此在感冒痊癒之後,還有回診吃了一個禮拜的抗生素,
確保中耳炎完全痊癒,才停藥。]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表示,
有70-80%的3歲以下幼兒都曾經罹患中耳炎,
患者會出現發燒、耳朵痛等症狀,
多數還會合併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
所以發現寶寶有發燒、食慾變差、耳朵痛、哭鬧不安、睡不安穩,或是抓耳朵等動作;
而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出現頭痛症狀時,應該就醫檢查,評估是否罹患中耳炎。
[我們家寶貝就是有個壞習慣,很愛抓耳朵!
詢問過醫生,醫生說現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會這樣,
所以經常抓耳朵也容易導致中耳炎,尤其幼兒的耳道較淺,更加容易感染!
醫生也說明有些寶寶的體質也容易罹患中耳炎,可能要等到國小後才會漸漸穩定]
*原來中耳炎就是它惹的禍!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經常潛伏在人類鼻咽腔中,
當發生感冒或是免疫能力下降時,肺炎鏈球菌就有機會興風作浪,
很多寶寶原本只是小感冒,結果幾天後卻突然併發中耳炎、肺炎,
必須緊急送往大醫院接受治療。
◎ 肺炎鏈球菌可能引發各種併發症
肺炎鏈球菌侵犯耳朵可能造成中耳炎,
若沒有妥善治療,有可能導致孩子聽力受損;
若是侵襲到寶寶肺部,就可能會造成肺炎,
若發生嚴重肺積水,還要面臨開刀的痛苦;
如果是侵犯腦部,會引起腦膜炎,
即使痊癒都可能留下智力受損的後遺症,嚴重時還可能死亡。
而2歲以下的寶寶因為抵抗力弱,
如果不小心受到肺炎鏈球菌的侵犯很容易引發重症,
所以,醫師們都會建議家長,如果經濟許可最好儘早帶寶寶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怎麼分辨中耳炎或感冒?
[上段有提到多數的中耳炎會併發鼻塞、流鼻涕等病況,
所以很多父母可能會誤以為是感冒而疏忽到耳朵。
因此我們來看看到底要怎麼區別呢?]
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以鼻子和喉嚨的症狀為主,例如咳嗽、流鼻水等。
中耳炎出現的時機多在感冒症狀已經改善之後才會慢慢顯現。
這是因為在耳朵和鼻咽中間有一個管子稱之為耳咽管,
感冒時,耳咽管會較為腫脹,
若細菌從口鼻腔進入到耳咽管,引起中耳感染,就稱之為中耳炎。
它算是感冒的併發症,所以和感冒並不相同。
所以嬰幼兒發燒五、六天後,沒有特別症狀的話,
建議要做耳朵檢查,以防感染中耳炎。
[就如同我們家寶貝這次完全沒有感冒症狀,半夜臨時發燒一樣!
所以我去看診就有特別向醫生說明,我們家之前有中耳炎的病史,
所以醫生除了檢查喉嚨外,也特別查看了一下耳朵,
也確定這次發燒是中耳炎引起的。]
*寶貝傳達的警訊,爸媽你們看見了嗎?
當家中有嬰幼兒時,家長可以留意一些細節,讓寶寶遠離中耳炎的威脅。
特別是還不會表達的嬰兒,洪國欽醫師提醒爸媽注意他喝奶睡覺的狀況,
一旦發現他喝奶時常會有不順或不舒服的表情,
要入睡時容易因為疼痛而哭鬧不安、鼻涕又多、高燒不退時,
就要去醫院詳細檢查。
時常會去拉單邊耳朵、抓耳等動作,
或是感冒一陣子,感覺快要好了,但是仍持續發燒,
也一定要帶去兒科請醫師用耳鏡做檢查。
至於學齡幼童來說,這個年紀的小孩已會表達耳朵疼痛或不舒服,
若爸媽發現他入睡都會將頭轉一邊側睡;
或是叫他時,只會做單側轉頭尋找聲源的動作;
或是有明顯的聽力下降,叫他反應變得遲鈍;
或是常抱怨有耳鳴、耳朵痛,或閉塞的感覺等現象,
都要提高警覺,有可能是中耳炎的徵兆。
[我們家壞孩子總是愛抓耳朵,有時候還抓到耳朵受傷、流血,還是抓!
這也就大大提升了罹患中耳炎的機會,真是苦了我這個當媽的呀~
因為她實在很難餵藥,每次餵藥都像在打仗一樣]
*洗澡耳朵進水也會罹患中耳炎?
罹患中耳炎,對於不會表達的嬰兒來說,會出現哭鬧不安、躁動、食慾不振等症狀,
並不一定會發燒,此時家長應帶至醫院進行檢查。
過去,有些家長會認為洗澡或是游泳,
水分會跑進耳朵造成中耳炎,其實是錯誤的迷思。
黃瑽寧醫師表示,細菌和分泌物是從鼻腔經耳咽管進入,並不是從外耳道進去。
若有水分進入外耳道,基本上會被耳膜檔住,不會進入中耳腔。
真正因為外耳進水引起的發炎,則稱之為 外耳炎。
其臨床表徵會痛、但是聽力不受影響。
家長若要跟中耳炎作一區隔,可以試著拉起幼兒的耳朵來判斷,
當拉起時會痛則表示為外耳炎;
若是中耳炎基本上痛點不會因為拉扯而變嚴重。
*怎麼預防中耳炎及罹患後的治療方式
感染中耳炎時,通常會開立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當中耳發炎時,務必要吃完約7~10天的療程,以免產生抗藥性。
有時因為少數家長疏忽,以為症狀痊癒了,
沒有幫寶寶服用完整療程,反而容易造成抗藥性,會更難根治。
所以按照醫囑完整服藥,才能對抗細菌感染。
大部份的中耳炎經過藥物治療都會改善。
若是中耳發炎超過2-3個月或是在短期內反覆多次地發生,
就要考慮做鼓膜通氣管置放術,以改善聽力。
中耳炎大多數都是由肺炎鏈球菌所引起,其次是由不分型嗜血桿菌所造成。
由於近年來抗藥性的細菌增加,想要預防肺炎鏈球菌造成的中耳炎,
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是目前最直接的方式。
目前新型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10價及13價兩種,
13價疫苗涵蓋較多肺炎鏈球菌血清型,
而10價疫苗則同時保護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及急性中耳炎。
陳俊達醫師指出,特別是家中有2歲以下的幼兒,
更是高危險群;所以提早接種才能免於健康的威脅!
家長可考慮孩童的身體狀況,與醫師討論來做選擇。
◎ 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間:
【6週~6個月大】4劑
(前3劑每劑之間至少間隔1個月,第4劑建議應與第3劑至少間隔6個月再施打。)
【7~11個月大】3劑
(前2劑每劑之間至少間隔1個月,第3劑建議一歲之後再施打,與第2劑至少間隔2個月。
)
【12~23個月大】3劑
(2劑之間至少間隔2個月。)
*還有什麼情形也會影響寶寶罹患中耳炎?
要預防中耳炎,要避免讓嬰兒躺著喝奶。
此外,二手菸容易引發中耳炎,要盡量遠離菸害。
家族若有過敏性鼻炎要控制好,以免產生分泌物引起中耳炎反覆發作。
家中幼兒最好等到三歲以上抵抗力較好之後再上幼稚園,以免反覆感冒不癒。
還有,擤鼻涕時不要用力過猛,避免兩邊一起擤,以免分泌物進入到中耳腔。
以上整理資料來自 嬰兒&母親 別讓《幼兒國民病》找上你家寶寶!
◎ 寶藍色內文 和 粉色標題 是我自己打的內容,其他皆為文章重點整理。
然後這是一篇綜合整理,因為網站裡面的文章分很多章,但是有些介紹是相關的,
所以為了方便爸爸媽媽們參考,我就趁寶貝睡覺時整理出來,
順便讓自己往後好參考,也讓大家同時更了解什麼是中耳炎!
不要因為疏忽而影響了寶寶一輩子
希望大家會喜歡我的整理文章唷~
也歡迎大家多多分享
我會更加努力寫作或是整理相關資料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3.184.2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68240020.A.9E2.html
,所以他們才這樣寫吧!沒得過很好呀!中耳炎很容易復發的。
流血也抓,現在只要看到她抓就趕快把她手撥掉,也有點耳藥。
※ 編輯: aincourt (42.73.10.84), 07/11/2016 23:35:15
※ 編輯: aincourt (42.72.1.228), 07/12/2016 12:15:37
※ 編輯: aincourt (42.72.1.228), 07/12/2016 20:08: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