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日誌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
很榮幸能來到諮商心理師全聯會,我過去在國會非常在意心理衛生議題,包括過去在國會經常針對相關議題提出質詢與建議,更為基層心理諮商人員爭取權益,包括要求國軍強化心輔作為、要求衛生單位提升社會安全網、為校園心理諮商人員爭取口罩需求等。
精神衛生、心理諮商,在現代社會越來越被重視,特別是近來社會案件、疫情消息引發大眾的焦慮。我覺得除了讓民眾更了解心理諮商、精神衛生這方面的知識與資訊,讓需要求助的人了解如何求助之外,也應該要重視支援諮商專業人員的需求,比如說預算、比如說個管員和個案的比例、或是諮商人員自己本身的身心安全,因為諮商專業人員承受的職業風險與情緒壓力是非常高的,這些都有待我們一起努力!
相關質詢⬇️
✅協助國軍退除役心輔人員轉職
https://youtu.be/VGDDQvXb-3c
✅重視勞工心理衛生健康狀況
https://youtu.be/gGqUKEzQ_Ec
✅加強防疫期間國人心理衛生
https://youtu.be/u-CiAr5towg
✅重視軍人心理衛生議題
https://youtu.be/JMnl1KYekgU
✅選前政見-給台灣的50個提案:心理健康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posts/1029504630715861/
【爭取運動場館,邀集體育署會勘】
為爭取教育部前瞻2.0基礎建設計畫「推動全民運動館興建」,我於去年8月便召開會議向體育署長積極爭取,並於去年10月於立院院會質詢時,獲行政院長蘇貞昌允諾烏日、龍井地區可優先設置,日前辦公室邀集教育部體育署林哲宏副署長與 陳世凱 議員團隊、台中市政府運動局、教育局、地方鄰里等相關單位,共同前往烏日文中二用地會勘,盼能提供市民多樣化且優質的全民運動環境。
考量烏日區是台中交通樞紐之重點區域,人口急速攀升可望突破10萬人,我提醒體育署與市府單位,務必將未來人口需求納入考量當中,才能真正符合周邊居民的需求。
前瞻預算2.0當中之「推動全民運動館興建計畫」僅有30億元經費,全國各縣市皆積極爭取,除了已獲承諾優先設置的烏日外,龍井地區居民也該納入考量,除了積極尋求公園綠地的設置外,也希望能在龍井爭取運動場館,礙於龍井地區合適用地目前難以取得,期盼地方政府能與中央攜手共同努力,我也會積極向中央相關單位爭取經費,望能真正落實全民運動。
體育署副署長林哲宏說,目前烏日全民運動館市府提出之規劃為地上三層之建築,提報經費為2.7億元,設置兒童運動中心、全齡體能訓練場、瑜珈及韻律教室、綜合多功能球場與新型態健身房等空間,將會依照會勘之相關意見,將烏日人口發展情況納入考量,請市府依需求修正後提報,盼全民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打造真正與社區融合且符合需求的友善運動休閒場域。
相關報導⬇️
✅「陳柏惟爭取烏日、龍井、沙鹿全民運動館 蘇貞昌允諾優先設置」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006/1825603.htm
✅陳柏惟會勘烏日運動館 誰爭取的一查便知道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15592
✅去年8月邀體育署長研議選區內體育建設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3466965529384&id=112057103670371
【歲末寒冬送暖關懷弱勢活動】
農曆年節將近,辦公室和 王立任 議員團隊攜手合作,透過社會局轉介海線社福單位提供需要幫助的個案家戶,發放寒冬過年需要的物資,包含有米、油、泡麵、衛生紙、清潔劑等民生物品,另募有毛衣、毛帽、手套等保暖衣物以及防疫必需品口罩等等,由宏柯國際有限公司、百盛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妙管家Magic Amah 股份有限公司、 陳石城肉脯 及眾多企業店家共同提供。非常感謝在地這些企業以及店家的幫忙,讓這些需要幫助的家庭可以過個溫暖的好年。另外也感謝 台中好過日協會、@鹿峰社區發展協會 、仁愛會、 沙鹿忠天宮 及 沙鹿田美福德宮 共同協助,立任議員在現場揮毫繕寫春聯致贈給民眾。此外,考量到疫情,活動特意選擇空曠地廟宇場地,發放排隊的過程中民眾們也遵守1.5公尺距離規範,很感恩大家的配合,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能讓疫情早日平穩下來。
今年冬天特別寒冷,加上疫情關係,大家去年一年都過得比較低迷,希望能藉由寒冬送暖的活動,提供平時難以取得但非常需要的物資給需要幫助的人,在新的一年能有一個好的開始!
📢相關新聞⬇️
✅立委陳柏惟和議員王立任 邀在地企業商家捐助愛心物資
https://udn.com/news/story/7325/5199237
✅寒冬送暖!陳柏惟、王立任結合中市海線企業、社團送弱勢物資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20683
✅寒冬犇好年 陳柏惟送暖助百戶弱勢
https://www.nownews.com/news/5172550
【全台血荒,一同來捐血】
目前全台大缺血,我與花木蘭獅子會在大肚主辦捐血活動。此外,我也前往參與,双獅休閒用品社在台灣土地銀行沙鹿分行舉行的捐血活動。双獅休閒用品社與一些熱心企業合作,常舉辦捐血活動,今天也募集超過1000袋血,是海線地區單次捐血量最高的活動。這次團隊提供水跟150份春聯共同響應。
最近因為疫情較有波動,很多人都很心疼第一線的醫護壓力,也想為他們打氣鼓勵,除了做好自身防疫就是最好的支持之外,前往捐血讓醫護人員進行救護時,有充足的血液可使用,也是很棒的支援喔!
其他捐血訊息可參考:https://ppt.cc/fP4R0x
【假訊息霧峰講座 -- 大外宣身世之謎】
由於前一天碰到狀況,臨時更換活動位置,還好有在地的大哥大姐緊急幫忙,以及福天宮主委何大哥的及時雨,即刻救援提供場地,才得以順利進行,在此致上深深的感謝。
這次由團隊與 福天宮 台中市霧峰區坑口 鯤鯓王 五府千歲 、台中好過日共同舉辦假訊息預防講座,邀請專業講師為大家分析中國的大外宣攻勢如何影響台灣,並學習如何查證網路資訊,不可輕信那些掛著名人、專家或是政府官員頭銜的消息,更不可相信那些缺乏具體人事時地物的驚悚傳言。任何沒有具名、難以查證,或是缺乏具體數據佐證的網路消息,一定要不看、不聽、不分享。如此一來,才能保護更多人不受假消息所害。感謝 心慌保全 IORG 一直持續深入地方精彩的分享,一起努力下去!
【職人講座 -- 地表最弱連續失敗創業家 卷卷烘焙創辦人】
這週末我邀請烏日在地創業家- 卷卷烘焙 創辦人李世弘Sam Lee,跟大家聊聊他的創業歷程,他自嘲自己是地表最弱的創業家!
但就因為嘗試過多次的創業,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直到2014年再度創業成立了卷卷烘焙,同時也驚覺原來自己的家鄉 - 烏日,除了高鐵會經過之外,沒有任何代表性的深刻形象,這個想法讓他研發「烏日餅」這個明星產品。當天李老闆也帶來烏日餅與最新產品,與大家一起分享。
老闆也毫不保留地聊起開業的成本,並提醒大家「當老闆」聽起來威風,但背後承受的壓力很大,經營上的眉角也都是學問,不過老闆還是鼓勵有意願創業的人,因為這樣才能激發出更多不同的創意!
我在卷卷烘焙老闆身上,看見回鄉創業的辛苦與熱情,我也送上 烏龍海的3Q毛巾沐浴禮盒,希望未來一起為地方努力打拼!
【南屯聖帥宮祈福】
週末隨蔡英文總統和政壇前輩與立法院的同事們,一起前往 台中市南屯聖帥宮 中壇元帥 參香祈福。小英總統說,面對桃園疫情,希望大家不畏懼,並遵守防疫規定,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社交距離,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團結面對!
除了一同潛心祈福,我也此提醒大家 #指揮中心最新訊息,擴大回溯醫院相關接觸者居家隔離措施:
https://ppt.cc/f82S7x
✏ 針對回溯 1/6 至 19 日醫院感染事件相關範圍之
(一)出院病患及其同住者
(二)陪病者及其同住者
(三)案 889 就醫時之相關接觸者
即日起全數列入居家隔離至出院後 14 天,若已完成 14 天居家隔離者,將安排採檢,並持續進行 7 天自主健康管理;另,未完成 14 天居家隔離者,將持續完成居家隔離後,再安排採檢。
✏指揮中心說明,為使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另於健保雲端提示增列自 1/6 起曾至部桃門急診就醫病人及工作人員,列入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有關上述醫院相關接觸者即刻起請勿外出,等候通知;自今晚 6 時起,由衛福部專人及警政、民政等相關單位協助聯繫,或民眾可直接撥打 1922,提供資料,以利協助安排。
請大家勤洗手、勤消毒、戴口罩,全台挺醫事人員,不歧視任何可能跟疫情相關的人事物,同島一命、全民抗疫!
「台大心輔中心城中」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孔繁錦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Re: [校園] 台大相關輔導資源- 看板NT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台大城中校區生活板- 來自心輔中心的溫馨慰問分享給大家(下文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台大心輔中心預約ptt-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台大心輔中心預約ptt-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台大心輔中心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台大心輔中心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機關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 標案瀏覽 的評價
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專校院心輔資源不足 #花蓮通過率20% #台東通過率0%
#教育部長承諾
#明年初全國大專校院補齊專業輔導人力
#3個月內完成大專校院心輔通盤檢討
最近幾天發生多起大學學生疑似自殺的事件,除了台大的3起事件外,淡大、成大和海科大也傳出憾事。
我非常擔心是不是學校的心輔資源、支持系統失能,漏接情緒低潮的學生,於是在星期一的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質詢了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要求必須要通盤檢討大專校院的專業輔導人力及學生支持系統。有四個重點,都獲得部長承諾改善:
1⃣明年初全國大專校院一定會補齊法定人力
我的辦公室整理了「107年度公私立大專校院推動學生輔導工作評鑑」的審查結果,發現大專校院心輔資源不只是質與量上堪憂,還存在 #城鄉差距 的問題。
根據該評鑑的審查結果,就連全台灣各方面資源最豐沛的台北市,也 #只有52% 的大專校院的心輔條件通過評鑑。資源比較不充裕花東就更令人擔憂,花蓮5所大專校院,僅有1所通過 #只佔20%;台東更是2所皆不通過, #通過率是0%。
評鑑不通過的主要原因為「專業輔導人力未符合學生輔導法規定」。
但評鑑結果公布至今已經過了1年半,根據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的說法,國內還有25所大專校院專業輔導人力不符法定1:1200的師生比,佔全台160校的15.6%;而這25所大專校院中,竟然還有7所是國立大學!
教育部長承諾 #明年初全國大專校院一定會補齊法定人力 。
2⃣重新評估大專校院法定專輔人力1:1200是否足夠
前面所說補齊法定人力只是符合「現有」法規的最基本底線而已。
台大心輔人力已經於法合格,但仍然發生憾事;並不是心理師、社工師的人力補齊,就可以處理好所有學生各方面的心理支持需求。
因此我提出臨時提案的第一點,要求教育部三個月內需要就《學生輔導法》第11條所定的1:1200比例重新檢討,至少須把學生心輔服務需求量、專輔人員薪資及業務量、專輔人員流動率等納入評估。
3⃣諮商安排應有「分級制度」或「風險評估指標」等制度性改革
學校提供的免付費心理輔導資源是許多情緒困擾學生重要的救命繩,學生運用心輔資源的需求也快速的在成長。
以台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為例,學生到心輔中心接受個別晤談的人次在近十年內迅速飆升:
2009年4322人次
2015年8174人次(近乎成長一倍)
2019年11390人次,則已經突破一萬人次
因此,補足現有法定專輔人員的學校,仍然常常有學生難以預約到時間,或要排隊很久的情形發生,甚至可能緩不濟急,遲了伸出援手的時機。
我諮詢了臨床心理師的專業意見,發現可能有更適宜的諮商安排,例如研擬類似急診檢傷分類的分級制度、風險評估指標,讓目前大排長龍的心輔預約現象,能夠有根本制度性改革,以真正協助到有需要的同學。部長也表示肯定分級制的構想,並會進一步研議。
4⃣通盤檢討大專院校學生心理支持系統
《學生輔導法》中強調的「三級輔導工作」,包括❶發展性輔導、❷介入性輔導、❸處遇性輔導。
在學生還沒有進入到需要「介入性」和「處遇性」等個別輔導的程度前,學校就應該整合校內各單位資源、檢討年度三級輔導工作計畫,針對全校學生執行「發展性」輔導。
例如,台大管中閔校長已坦承,11月13日於台大社科院墜樓的學生並沒有接受過校內諮商輔導的經驗。這正體現出目前大專校院的「學生心理支持系統」並不健全,仍有潛在的危機個案在心輔中心「介入性」和「處遇性」輔導的保護網之外,有檢討改進的必要。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其實自殺不是個人議題,而是 #社會決定,有愈強的 #社會連帶,自殺風險愈低;社群中個人愈孤立,自殺風險愈高。
校園中,除了心輔中心,還有同學、有老師、有導師、有社團活動、有系所、有住宿輔導組、有校園安全中心、有學務處;在偌大的校園中,如何串連起來,讓學生不感覺到孤立,應該是最難卻最需要處理的議題。
因此我提出臨時提案的第二點,是要求教育部通盤檢討大專院校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從學校行政單位、心輔中心到系所等各單位,要一起合作確保學生得到充分社會支持。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孔繁錦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案例
“一個憂鬱者的自白:台灣社會給憂鬱症患者的二次傷害:
到美國留學不久後,我因為經濟、學業的雙重高壓,得了憂鬱症。剛開始我只覺得有異常的嗜睡問題,於是到校醫處做抽血檢查。結果出來後一切正常,醫生就說,或許我可以去跟學校心理諮商師談談。
接著,憂鬱症的其他症狀開始發作。除了常見的情緒低落之外,身體方面,有頻繁的惡夢、心悸、胸悶、想吐和呼吸困難;大腦認知方面,開始有間歇性失語症,閱讀書寫的能力也喪失了。在那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連閱讀中文文章都有問題,一個個從小熟悉的中文字,成為了沒有意義的符號。在和學校教授、主任與諮商師的討論後,我決定接受自己生病的狀態,暫時休學回到台灣休養,等康復後再回到學校繼續學業。
在本文,我想從我的經驗出發,探討台灣社會給予憂鬱患者的二次傷害。
社會大眾單方面拒絕接受患者生病的事實
回台灣後,我最常聽到的是「你確定嗎?你說不定只是暫時_____而已。妳想太多了。」
很弔詭的,生病的是我,在專業心理諮商師跟精神科醫師的鑑定下,我確定我得了憂鬱症,然而大家卻不相信。
相比之下,我在美國大學的經驗很不同。當我的朋友和教授知道我即將因憂鬱症休學時,反應都是:「這對你來說一定很難受。不過生病了就該休息,有什麼我可以幫上忙的都能告訴我。」又或者與我分享他們自身或朋友的憂鬱經驗,告訴我這很正常,每個人都會有生病的時候。
學校休學的程序也很簡單,只要跟自己的指導教授談過,上網花5分鐘填一個表單就可以了,其餘的事情學校會代為處理。因病休學的期限也很彈性,非病假休學有2年年限,病假則無。家裡有特殊情況和病假的學生可以申請把在修的課改成Incomplete(未完成),Incomplete則可以延長作業繳交甚至考試的完成期限,以避免生病學生因考試時身心狀況不佳,而落得成績太差被退學的處境。
憂鬱患者在生病時已有很多生活上的困難需要面對,這時候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社會大眾直接根本性拒絕承認我們生病的事實,被強迫繼續過著正常的生活。拒絕承認憂鬱症是件邏輯很怪異的事,難道當一位朋友說他發燒,需要請假休息的時候,會有人認為他一定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他根本沒有發燒,而應該要繼續工作嗎?
若從歷史追溯起精神病患就遭受到污名化,台灣社會對於憂鬱患者也有許多污名。常見的有:認為憂鬱患者是「太有空,才有時間憂鬱」、抗壓性低、找藉口偷懶、甚至是因為「有髒東西,快去收驚」。
並沒有人選擇要憂鬱。憂鬱症是一個大腦分泌情緒穩定物質功能失衡的狀態,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與是否被鬼神附體和抗壓性低沒有關係。關於憂鬱症患者的「低抗壓性」和「想太多」,我們常有誤解。事實上,很多憂鬱患者是因為一直以來有著高於常人的抗壓性,且需要單獨承擔很多家庭和經濟責任,才會在經年累月之下,一夕崩潰。
至於「太有空、想太多」,人在有創傷經驗或高壓之下,很難控制自己的頭腦去想和不去想什麼。我在憂鬱症之後被惡夢所苦,每每在尖叫中驚醒。我試圖實踐從諮商師那學來的情緒穩定技巧,比如說深呼吸,和想像一個令人安心的回憶。在我醒著的時候,有時這些技巧能有限度的控制我的情緒,但在睡著之後,沒有任何是我能做的。在這種情況下,大腦通常有兩種反應,一是過度去回想負面的回憶;二是完全隔離負面情緒,讓患者有選擇性心性失憶、或感覺麻木。與一般人認知的情況不同的是,憂鬱患者常常有腦袋空白和感覺不到情緒的時候。
由於台灣社會對於憂鬱患者的污名化,我必須隱藏自己憂鬱症的事實,才不會讓別人對我有錯誤的猜測。因為不想讓父母承擔被親戚說話的壓力,所以在回台灣之後,我搬出中部的家到台北與朋友租屋居住。過去一年半來,我跟父母達成了年節我不回家過節,而是他們來台北找我遊玩的共識。
我像是一個必須隱形的人一樣,在台灣社會中努力維持和照顧自己的生活。且作為一個年輕女性,外表精神狀態不佳,也帶給我了多次被性侵加害者意圖攻擊的可怕經驗。
缺乏精神醫療和社會支持資源,讓病患和家屬沒有喘息空間
台北的精神醫療在台灣算是數一數二,有許多精神門診和專業諮商師的資源可以利用,然而我的經驗是:台北精神照護的醫療品質依然很參差不齊。而且比起社會的不支持,來自「專業人員」的傷害可能更大。
剛到台北,我接受在台大就讀的朋友推薦,到台大心輔中心合作的校外診所看診。在任何一個精神科的初診,醫生都會詢問患者的整體狀況。我簡單說我在美國學校看診的狀況,講到一半,醫生打斷我,說:「你不要跟我講壓力,現在城市人誰沒有壓力的?」過程中他多次否定我的感受,並質疑我的經歷和生病的正當性。看診出來,我馬上抱著我的朋友大哭。我以為專業的醫生會理解我的狀況,並給我專業的照護,結果完全相反。
除了上述家中狀況,還因為經濟原因,我沒有在家裡住。剛到台北時,我仍需要找工作,才能支付高額的醫療費和生活費。在台灣的心理諮商治療是沒有健保給付的。少數醫學中心有提供健保補助的心理諮商,然而名額少得幾乎排不到。雖然後來找到一間好的精神診所,和一位我負擔的起的心理諮商師。我的狀況仍時好時壞,照顧責任則落到了跟我一同租屋的朋友身上。
為了緩解在她身上的壓力,我很努力尋求外界的幫助。我查找過是否能聘請看護?不行,並沒有針對年輕心理疾病者的看護。即使我需要的只是有人可以陪我出門買生活用品、看醫生和張羅三餐,並在我情緒不穩、心悸和呼吸困難的時候幫我拿緊急用藥。我查詢過社會局醫療補助,台北市有針對台北市民的補助,然而在我的戶籍地政府並沒有提供。我打過所謂的自殺防治專線,然而夜深人靜時得連續打一小時才打得進去。打進去之後還是一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先生接的,他聽上去就跟我家鄉的長輩一樣,覺得我想太多,不接受我生病的事實。
最誇張的一次,是我有次情緒狀況非常不穩。我覺得我要失控了,很可能會在白天同住朋友去上班時做出憾事。於是我請朋友請假一天,陪我到台北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專門院區)。當時的我認為我需要專業人員照護我至少幾天,監控我的狀況和及時調整用藥,因為我的意識狀況已經差得無法自己判斷情況吃緊急用藥的地步,且快要失去所有意識了。我用盡了全身力氣和勇氣去找醫生,告訴她狀況,但她表示我不夠嚴重,不能進精神科專門病房,除非真的忍不住真的想死了,刀已經拿在手上了,或是已經做出自殘行為,不然現在只能按順序排普通病房。她說我只是缺一個人照顧我,幹嘛不回家讓家人照顧就好?那天晚上回家後,我的自殺慾望到達了高峰。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熬過來的。
當精神科醫生只是有什麼症狀開什麼藥,而缺乏同理心和完整照護病患的概念時,會給病患造成很大的心理和甚至身體上的傷害。在台灣我聽到很多人跟我一樣,因為忍受不了每天吃眾多藥物的副作用(因為同時要吃很多藥,醫生會同時開胃藥)自行停藥,而產生難以忍受的身體戒斷作用。當社會支持不夠,而尋求專業醫生也得不到全面的幫助時,憂鬱症患者和家屬只能孤軍奮戰。
我的結論是:面對當今社會的各種挑戰,精神疾病比我們想像的普遍。當我們想像自己生病時想要得到如何的對待,就能在面對憂鬱患者時,能多一份體諒、少一份批評。”
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台大城中校區生活板- 來自心輔中心的溫馨慰問分享給大家(下文 ... 的推薦與評價
來自心輔中心的溫馨慰問分享給大家(下文轉自來信) 各位同學大家好: 期末考週結束了,願大家在寒假期間,都能獲得充分的休息與滋養,保持身心的平衡安適。 ... <看更多>
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台大心輔中心預約ptt-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推薦與評價
找台大心輔中心預約ptt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台大心輔中心dcard,政大心輔中心,台大心輔中心評價相關資訊,找台大心輔中心預約ptt就在網路熱推信用卡刷卡 ... ... <看更多>
台大心輔中心城中 在 Re: [校園] 台大相關輔導資源- 看板NT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這樣的事情,心裡滿複雜的,有些想分享但又不知從何說起。
在Dcard那邊看到有人提學習調整制度,就去查了相關資源,
最近遇到困難的同學可以去這些地方尋求幫助。
24小時可用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
臺大關懷專線 :(02)2717-1995
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協助專線:1995
校安中心 :(02-33669119)
學務處
心輔中心: (02)3366-2181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地點:校總區 https://goo.gl/maps/h7ZZoKwcMezbiqd77
城中校區 醫學院C區講堂204-1室
學輔中心: (02)3366-7173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地點:第二行政大樓 2 樓 222 室 https://goo.gl/maps/XLtN4efsC7ZaAwi59
學輔中心的諮詢可以到以下網站預約,或直接到現場,但要看現場及學輔專員狀況
https://csw.ntu.edu.tw/ 進入網站後點頁面上方的預約連結
(但我登入後出現錯誤@@ 是因為我是研究生嗎??)
目前有四位學輔專員
文學院
王昱勻 學輔專員
信箱: [email protected]
電話:(02)33667312
法律、 社科學院
王培根 學輔專員
信箱: [email protected]
電話:(02)33667313
生農、生科 學院
王嘉宇 學輔專員
信箱: [email protected]
電話:(02)33667314
管理學院
曾昱豪 學輔專員
電話:(02)33667173
電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醫學院
(02)33667173
另外各學院都有駐院兼任心理師,有的學院可以直接聯絡,有的則透過心輔中心轉介
關於心輔中心和學輔中心的差異 根據心輔中心的懶人包
心輔中心:透過初談轉介與安排個別諮詢/諮商與心理測驗
駐院兼任心理師:由各學院自聘,提供所屬院系師生諮詢,以及學生的個別諮商(需經心
輔中心初談轉介)。
學輔中心:協助學生透過校、內外資源的連結與轉介,落實日常關懷,紮根學院,彙整
學生需求。
ref:
https://csw.ntu.edu.tw/archives/885 學輔中心介紹.pdf
https://scc_osa.ntu.edu.tw/tt
https://sec.ntu.edu.tw/administration_109-2-2minute.html 11006F3.pdf
https://sec.ntu.edu.tw/001/Upload/18/ckfile/ac9d7d9a-6c55-486e-bcfb-fadeb6fdfa2a.pdf
※ 引述《pig8409 (Grinbear)》之銘言:
: 轉自Dcard
: https://www.dcard.tw/f/ntu/p/238659025
: 當事人口述
: https://youtu.be/aPZ_T4srdX8
: 他已經變成一位天使了
: 然後他最後的遺願
: 是希望我能夠把幫她在這個版面上發出這些文章
: 以下就是他是想表達的
: 底下可能會充滿蠻負面的情緒那麼請大家小心觀看
: -
恕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04.44.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M.1650398313.A.8A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