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甜語錄 #有些人的寬容是高傲 #有些人的寬容是溫柔
寬容的背後如果是「傲慢」,那是假溫柔;
寬容的背後如果是「溫柔」,才是真體貼。
──柚子甜
***
「我明明就對他們很好啊!為什麼他們會覺得我很兇?」曾經有案主這樣對我抱怨道。
「組員犯了錯,我都會跟他們說算了,甚至悶不吭聲地收拾爛攤子。為什麼他們沒有感激我,反而還背地裡說我難搞?」也有一位案主這樣義憤填膺地說道。
我想了一想,問了他們一句:「當你們說『算了』的時候,心裡是真的覺得沒關係,還是背地裡其實看不起他們,覺得乾脆自己來比較快?」
他們想了想,多半有點不好意思地承認:「#其實是有點瞧不起,覺得這種檔次的人,不能用高標準要求他,乾脆自己扛起來做比較快,所以每次都把自己累得半死。」
但他們問,這是自己背地裡想的話啊!難道那些人真的知道嗎?
「當然知道啊!」我說:「自己是被真的原諒,還是被瞧不起的原諒,是人一定有感覺的。就算你沒說,能量場也會帶著針一般的刺,久了別人也不想待在你身邊。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看起來『負責任』的人,大家雖然工作很需要他,私底下卻很怕他──#因為別人知道他瞧不起自己。」
***
但我發現,其實那些會用傲慢來「寬容」別人的人,私底下都是對自己很嚴厲的人。
因為對自己毫無寬容,所以沒辦法寬容別人犯錯,折衷之下,只能在別人犯錯時告訴自己「啊,不能用同樣的標準要求他啦!」「算了算了,他的能力也不過如此而已。」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輕蔑,才能讓自己不至於拿嚴厲的刀子劃傷人。
只不過,這樣的寬容形成了「假溫柔」,以為自己真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實際上卻讓人逃得更遠。
***
我曾經跟別人說,「嚴以律己」的「嚴」不是嚴厲,不是一犯錯就把自己往死裡打,把自己刮得無地自容的嚴。那種嚴會讓自己變成一種沒有彈性、沒有空間、甚至疲憊又憤怒的人;
真正有空間的「嚴」是一種自律,出發點不必是自我厭棄和批評,它可以是一種對自己的照顧和期許。
例如,我最近都幫自己調晚上十點的鬧鐘,鬧鐘一響就規定自己要放下手邊的工作去洗澡、關機、準備明天的東西、靜坐,才能準時上床睡覺。
我的出發點是單純的「#照顧自己的身體」,因此在做這件事的時候,雖然看似執行嚴格,出發點卻是充滿自我養成的溫柔。因此這種「嚴格」做起來並沒有狠勁,反而是在充滿愉悅的情況下達成,當然更不會覺得「沒有早睡早起的人都該死」。
但如果我的出發點是成為一個「#作息嚴謹自律的成功人士」,在做不到早睡早起的時候,我就會充滿挫敗感,甚至會想盡各種辦法狠逼自己,一做不到就覺得自己是廢物,做到了就得意洋洋,到處宣傳早睡早起的好處,甚至覺得作息不自律的人都是廢物。
這種就是沒有自我溫柔的「嚴」,出發點是鬥爭與自我厭棄,久了很容易養成緊繃又憤怒的個性。當然這樣的人,生活中也會非常難以寬容別人。
***
你/妳對別人的寬容,是假溫柔,還是真體貼呢?
如果發現自己的寬容裡包藏著「傲慢」,也請對自己多一點耐心。
因為高傲的寬容裡面,其實藏著一顆被「自我嚴厲」折磨許久的心。
#最近也慢慢變成真體貼了
#以前我也是常常是假溫柔
#最近買了厲害的自拍腳架
#自拍恥力越來越無上限了呢ヾ(*´∀`*)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彼得爸與蘇珊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
以前我也是常常是假溫柔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
每年聖誕節都希望給孩子們不同的驚喜
去年我們在美國假扮聖誕老公公
今年我們來聖誕露營拉
我們今天來到了逗點露營區
這邊也是觀眾推薦我們可以來的
很多親子設施很適合小朋友
廁所也很乾淨
結束的露營行程,回家一堆要洗的超髒臭衣服才更可怕~常常洗完還是臭臭的
還好有日本連續7年銷售NO.1的媽媽的洗衣神隊友-ARIEL,
最近推出了全新升級的ARIEL抗氧化系列,
不只99.9%抗菌,更首創添加全新抗氧化配方,可以防止殘留的皮脂氧化發臭
所以全新ARIEL 有抗菌+抗氧化才能夠真正除臭
就不用擔心像以前洗好的衣服常常還是會有股悶臭味
在又忙又累的時候,洗去衣服悶臭味 一次就夠!
想體驗全新ARIEL抗氧化系列洗衣精/洗衣膠囊
現在MOMO都可以買到囉 https://lihi1.com/DubU6
@ARIEL日本抗菌洗衣專家 #日本熱銷No1 #ARIEL全新抗氧化系列 #MOMO熱銷搶購中
=========================================================
Youtube官方為了避免小朋友看到不該看的留言
所以把我們的留言區鎖起來拉
歡迎大家可以到我們的IG、FB分享你們想說的內容唷
=========================================================
熱門影片:
彼得爸與蘇珊媽水中生產 | 溫柔生產 | 全紀錄 :https://youtu.be/6SqVOTw5buk
蘇珊媽懷孕日記Ep33|Kyle真的來了|水中生產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0kszriBAaA&t=1s
蘇珊媽懷孕日記Ep25|孕婦肚模DIY|Belly Casting|彼得爸與蘇珊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37mDnZt5No
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Ep87|帶kyle出院兄弟倆被迫分開了:
https://youtu.be/v43QC1tMB3M
Cody爸比媽咪先回家囉:
https://youtu.be/WoS_mr07qIE
susan水中生產經驗分享:
https://youtu.be/sQSXpYOifmY
彼得爸與蘇珊媽婚禮mv:
https://youtu.be/pz3mfpYxj0I
彼得爸與蘇珊媽求婚紀錄:
https://youtu.be/dEQhWmkiDiE
=========================================================
拍攝工具⬇︎
相機: Osmo Action Sony rx100m7 Gopro6 canon 70D iphone 8 Gopro5
麥克風:RODE video mic pro
空拍機:dji mavic pro
=========================================================
剪輯工具⬇︎
final cut pro
=========================================================
合作邀約⬇︎
petersusan0625@gmail.com
=========================================================

以前我也是常常是假溫柔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也跟進提出類似概念。那川普政府為了跟之前的歐巴馬政府做出區隔,也在2017年時正式推出一個新的對亞洲政策。歐巴馬時期是叫做亞太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太平洋週邊的國家,大家一起來當好朋友賺錢的戰略。
而印太戰略除了字不一樣以外,整個方向也跟亞太戰略差很多,印太戰略的重點就是一定有印度,跟亞太強調太平洋地區不同。大概就是說,我們太平洋週邊國家,跟印度洋週邊國家,一起當好朋友來排擠中國。
至於為什麼是印度?印度有什麼厲害的,厲害到直接拿出來當成名字講?這就有很多理由,一個當然是距離。除了國境直接接在一起之外,還跟中國最近一直在蠢蠢欲動的南海也很近,可以最直接的牽制中國。另外就是人口啊,印度現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耶,盟友當然先從理念差不多的找起。現在整個世界局勢就是,印度會在抗中這件事上,有很關鍵的地位。
美國也不是最近才開始爭取印度的支持,以前也是有交流,但關係實在不算緊密,因為印度有個傳統就是都不選邊站。當初在美蘇冷戰的時期,就是跟兩邊都有來往,中立不偏袒。是一直到最近印度跟中國的邊境衝突越來越激烈,莫迪才開始向美國靠攏的,所以講「印太戰略」,就是說印度是美國最新一個在爭取的盟友啊。
去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的時候,川普還跟他手牽手去參加一個特地幫莫迪舉辦的造勢活動,現場有五萬多人參加之類的,一堆印度後裔也來現場為他歡呼。莫迪那張臉看起來可是非常開心。而10月的時候換習近平去訪問印度,看起來也是兩邊感情很好。但中國跟印度的邊境衝突一直沒有解決啊,弄到今年6月的時候,莫迪直接把他官方的微博貼文都刪光光。什麼跟習近平的合照,也通通都不見了。
雖然說我就是不喜歡川普啦,但是他在抗中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做出成果。除了之前常常討論到的貿易啦、晶片禁令啦,這個印太戰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還有一個聯合美國、澳洲、印度、日本的「四方同盟」嘛。本來這東西就是說,這四個國家要聯合起來,一起抗衡中國。
最早是2007年由日本提出來的,結果因為中國反應很大所以後來就變成一個有名無實,大家講好玩的東西。然後這個四方同盟在美國的印太戰略裡算是個滿重要的一部分,就在去年整個參與會議的人員層級一下子拉到超級高,是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會來參與的等級。之前不是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訪問亞洲嗎,然後大家在討論要不要順便經過一下台灣。他就是要去日本參加這個「四方安全對話」。反正就是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現在看起來有點搞頭,但如果是拜登當選,這個戰略會怎麼樣?
拜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把他的對中政策講得很清楚,大家就只好拚命去翻他舔中的舊帳。所以我覺得要討論拜登的對中政策,看他幕僚的立場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判斷方向。大家推測,最有可能擔任拜登亞洲策略幕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之前歐巴馬的副國務卿,專門處理亞洲事務的 康貝爾(Kurt Campbell) ,另一位是拜登當副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之前希拉蕊競選幕僚的蘇利文 (Jake Sullivan) 。
不過康貝爾有說過,他覺得民主黨內部其實也是覺得,川普說中國很壞也是沒有講錯。然後蘇利文就是直接建議美軍應該增加在南海巡航的次數,也建議南海的週邊國家也一起來巡航,一起對中國施壓。雖然這兩個人也是覺得要對抗中國,但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歐巴馬的幕僚啊。不是就說歐巴馬對中國很軟了嗎?這會不會比較讓人不放心?
其實大家都對歐巴馬太苛責了啦。大家想想看,當初歐巴法選上的時是金融海嘯才剛過耶,別的事情先不管先振興經濟很合理吧?而且大家都忘了,那時候中國的總書記還不是習近平耶,歐巴馬任期的一開始還是胡錦濤,而且習近平把任期改成無限期也是歐巴馬卸任之後的事情,中國最機車的時候歐巴馬完全沒遇到耶。
有一位澳洲專門研究印太區域情勢的學者 John Lee 有說啦,他覺得拜登上台之後,牽制中國的路線不會改變,只是在政治上會用比較柔性的方法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會比較圓滑啦。剛剛說的蘇利文其實也有提到,如果是拜登的話,應該會讓美國不要那麼強調"利己主義",重新和盟友交流。
所以現在有些人的見解是,就算拜登上任了,美國的對中策略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就只是講話比較溫柔一點而已,做的事情還是一樣。不過假設拜登勝選了,我想還是要看他上台後的實際作為,才能算數。川普四年前在競選的時候,雖然常常罵中國,但也很少人預料到,他對中國會做到這麼硬。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