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博(4736) 營運觀察】
◎ 公司簡介:
泰博科技主力營業項目為醫療器材與診斷與監測儀器,泰博為亞洲唯一擁有HCT(血球容積)變化檢測技術的廠商,並提供血壓計、血糖機、耳溫槍、血糖測試片、血氧濃度計、體溫計,其中血糖測試片佔營收超過6成,而銷售地區則橫跨亞、美、歐全球地區。
◎ 財報簡要分析:
2019年營收41.38億元,年減4.8%,衰退主因為年初導入新材料發生品質問題,造成良率、存貨跌價損失,也影響製程調整、出貨,不過這些問題都已經在當年度解決;毛利率44.2%,EPS 8.03元。
相反地,泰博在2020年則是搭上了防疫概念股的熱潮,預計營收將創新高,且血糖檢測產品持續成長。2月營收4.12億元,月增25.3%,年增55.7%。
◎ 主力產品分析:
雖然被列為火熱的防疫概念股之一,但是其實公司主力獲利來源是生醫印刷製品的血糖試紙,主要產品營收比重方面,血糖儀營收占比約23%、試片約65%、其他(關鍵零組件與測溫產品)約12%。碳試片與新研發產品貴金屬試片,由於為自主研發,試片整體毛利率在近70%高檔表現,是創造高營收的高競爭力產品。
而新產品金屬試片部分,出給美國血酮量測客戶的價格是數倍高於其他用作血糖量測客戶,由於近年來生酮保健風氣興起,需要檢測酮體(Ketone bodies),藉由檢測血液中的酮體含量,來反映身體是否處於生酮狀態。金屬試片的年營收貢獻持穩在2~2.5億元之間,預估2020年金屬試片貢獻營收5億元以上,年增36%,未來需求仍有成長空間。
血糖機部分,由於糖尿病患者血糖量測需求並不會因疫情影響而減少,血糖量測產品訂單需求仍穩定成長,預估2020年血糖機出貨350萬台,年增17%,碳試片出貨2440萬盒,年增22%,預計2020年主力產品碳試片訂單需求會增加產能至3000萬盒。
◎ 展望2020年:
泰博身為台灣醫材大廠,在肺炎疫情於全球蔓延之際,旗下額溫槍、耳溫槍產品在今年2月出貨量在6萬支以上,帶動2月營收4.12億元,創下同期新高;而單以國內市場訂單來看,預計3月出貨就可達15萬支,另外在4月起政府解禁出口、開始外銷後,預估每月出貨可達35萬支以上,未來若疫情持續嚴峻,將繼續增加出貨需求。
除此之外,生醫印刷試片營收亦樂觀,在產能利用率提升下,未來其毛利率可達55%以上。受惠於疫情概念股的高需求,加上本身產品高成長與高毛利,預估泰博2020年營收可達51億元以上,年增25%左右,毛利率提升至近五成,稅後淨利11億元以上,年增約68%,EPS可望重回雙位數至13元,整體營運樂觀可期。
◎ 小結:
2020年泰博搭上了防疫概念股的熱潮,預計營收將創新高,且主力的血糖檢測產品、試片展品將持續成長,不論營收、獲利皆看好。
◎ 補充:
使用豹投資PRO,可以清楚地看到圖表化的財務報表,其中個股頁面中有提供三種分析功能,財務、籌碼及技術分析,而從財務分析的股利概況圖可以發現,近幾年泰博發放的股利都維持在4元以上,顯示出其高配息能力;而在營收概況方面,雖然營收波動較大,但具有高成長性;且因主力產品血糖試片多為自主研發,毛利率就能維持在高於同業的水準。
◎ 最新消息:
→ 泰博Q1金屬試片業績報喜,新客戶出貨增溫,全年營收逐季攀升
→ 測溫產品需求暴增,泰博Q1營運料受惠
→ 搭上防疫列車 泰博2月營收激增
(補充其他財務數字在下圖,圖片來源:豹投資FREE、豹投資PRO)
👉更多泰博的個股資訊:https://pse.is/QX4RR
👉想知道更多泰博的最新消息,可持續追蹤豹新聞:https://pse.is/P7MKB
🎯專業的台股投資工具,開放免費試用30天!
→ 立即申請試用豹投資PRO:https://vip.above.tw/
亞泰金屬股利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堆連鴻海財報都沒讀過的人在嘴鴻海,而更多書生淺薄之見如同我幾天前的短文所言,這些人除了把郭台銘說成「不過是個商人」之外,其實連理解郭台銘成就的能力都不具備。
光是鴻海早年在塑膠模具方面的開發與管理對整個世界大量生產的貢獻,就打趴一堆嘴砲政客。
經濟學來看,唯有工業化大量生產,才能快速降低邊際生產成本,使得世界上更多人能以更低代價滿足生活需求,從而:1. 釋放多餘資金轉往滿足其他需求與投資;與2. 釋放多餘時間轉往滿足其他需求與投資。
此投資包含自我人力資源提昇、生產要素投資乃至於金融投資,毋庸贅言解釋。
換言之,整個工業大量生產創造的邊際成本快速且大幅降低本身是提昇了整體人類的財富與未來。
與此同時,我一再強調,人類財富增長才是真真正正改善人權與個人自由的重要因素,從言論自由到遷徙自由,從工作權到財產權。甚至同志婚姻或關係能公開存在,也是因為整體社會富裕程度夠,方可容忍這種「不再產出人力資源」的社會契約安排(socially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而上次我曾提供資訊:
"根據107年財報鴻海精密公司在台灣一年繳交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達$165億新台幣。郭董個人所得稅金額早在2002年見報就達$8億新台幣;2016年報導更是年繳$60億元。
捐款部分,被媒體大肆報導郭董光是台大就捐款$150億元!"
先甭提現在嘴郭台銘財大氣粗、只是商人的書生魯蛇哪個人繳了比他更多的稅、捐了比他更多的錢。
我們就單看鴻海2009年以來發放的現金股利(單位新台幣):
81.6億、172億、96.6億、160億、178億、236億、562億、626億、780億、347億。(共3,229億)
不看股價市值,單看鴻海對台灣股東發放的現金股利,試問貶低郭台銘者哪個人10年來為台灣股民創造3千多億財富的?
(也別跟我嘴股東有外資;鴻海股票並不貴,近8年來每張多在12萬新台幣以下,台灣多數人願意都能購買享受郭台銘團隊替你創造財富)
再強調一次:經濟學認為市場交易是租值耗損最低的一種資源分配方式;而透過市場交易創造財富也是對整體人類實質貢獻最大的一種方式。
因此以經濟學角度觀之,郭台銘對台灣、中國乃至於世界的實質貢獻遠遠超過檯面上所有政客總和。
另一方面,許多人智識與能力並不足以"理解(appreciate)"如此成就。這些人其實很可悲,卻也是我等專業投資戶的獲利來源。
補充:
忘了一個重點。
事業經營者都知道,無論事業規模放大亦或是服務產出項目擴大,對主事者而言都是「快速學習能力的考驗」,
鴻海從最早的塑膠射出代工廠到具備大規模開發與管理模具能力,到金屬加工、精密加工、電子加工、液晶螢幕、自動化機器人....等等各項領域的涉入,以及高達百萬員工的產銷人發財管理,在在都是考驗主事者。
這種學習能力,豈是只會在書本上打轉、靠著一兩個花拳繡腿理論訛誆學生一生的「學者」所能比擬?科科。
之前蠅蠅們說「假新聞要關三天」,我覺得可以關進去了,三天內不准用網路發文!(我不需要為郭護航,只是秀下限到我無語了,在此推一下)
開始攻擊郭的點都是郭從2007年一路到2015年沒做到的事─投資設廠,引用資料是CNN我想各位可以從英文版的WIKI大眾編輯版上找到相關資料,根據唐納德所說,CNN就是一個全球最大的假新聞製造商,這句話可以給覺青知道,不能要川普美國支持蔡台灣,又拿柯林頓媒體打郭,真的很瞎,如果要這樣,要不要質問一下蔡的前瞻計畫進度完成多少了?這也太巴爾幹主義了!
鴻海的合作夥伴都是大陸公司!
羅列一下!美國公司:亞馬遜、蘋果、思科、谷歌、戴爾、惠普、英特爾、微軟、摩托羅拉移動,加拿大:黑莓,日本:任天堂、索尼移動、東芝,芬蘭:諾基亞HMD,台灣:宏碁,大陸:小米、華為。都是大陸嘛?就兩家!就是全部了,不然當美國公司都是塑膠的?
設廠都在大陸會被中共掌控!
我從其他地方講起,沒有錯!鴻海投資最重的地區都是大陸,從美洲巴西開始。
巴西:聖麗塔-杜薩普卡伊、索羅卡巴、容迪亞伊是螢幕生產基地,馬瑙斯、因達亞圖巴是手機工廠,鴻海本部也聲明將加大在巴西生產線,除了馬瑙斯是亞馬遜邦的首府擁有兩百萬人的城市外,其餘都是在廿萬上下人口的城鎮,現招募六千人。
墨西哥:奇瓦瓦州有摩托羅拉移動的手機基地、思科的網路機上盒工廠、索尼液晶螢幕基地,已經全部收購,並且重組改編為在華瑞茲城、聖赫羅尼莫有手機和電視生產基地,華瑞茲城與最靠近德州埃爾帕索形成擁有兩百萬的大都會區,而且還是大農莊,聖赫羅尼莫是靠近新墨西哥州雷斯,為USMCA重點出口城市,成為一日生活、工作圈。
美國:威斯康辛州和賓州皆有投資,可惜,兩州皆由民主黨執政後,就以環保理由擋下,可鴻海在威州是一英里生產地協助建立兩英里濕地或生態保護地為代價,威州起初以1.3萬人招募,而後再擴大,投資威州一百億美金,至於賓州最初想法就是只與賓州卡內基美隆大學簽產學研究協議,大學研究結果是鴻海與該校資產,鴻海每年都要投資研究預算,可雙方都不能將技術轉出任何國家、企業,投資招募哈里斯堡的五百名員工是先暫停了,投資賓州四千萬美金,美國的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都有向鴻海示意。
印度:鴻海2006年開始在清奈、泰米爾納德邦生產部門的工廠在2014年出售,2.5萬人的失業,可是在2015年分別與蘋果和印度阿達尼集團合作共同擴大在印版圖,後續阿達尼沒有後續,可蘋果在印度的部分,鴻海是招募了各部門人員達一百萬工作機會,工廠達12座,皆已完工,重點城市仍放在清奈,目前因全球手機需求量下降原因,只招募一萬人的需求。
馬來西亞:在柔佛州有七座工廠,目前完工四座,並開發一座鴻海園區。
印尼:目前並沒有下一步動作,原因在於政府不給土地許可。
澳洲:目前在西部設有工廠和倉庫。
歐洲:在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芬蘭、土耳其均設有工廠,在捷克帕爾杜比采設有歐洲營運總部暨製造中心,土耳其伊斯坦堡設有第二大歐洲基地,原因在於關稅同盟與歐洲經濟區的環顧效應,以及德、英、法的工業公司均有設東歐總部或營運中心,近期歐洲需要大數據超市,螢幕等消費性電子大量需求,可從鴻海出貨。
大陸:從北京到廣州,從上海到鄭州,從南陽到貴州,均有鴻海旗幟,總共9座城市12座工廠,員工超過五十萬人,不過從2016年開始,鴻海已經解雇了六萬人,另外要撤資有關低廉生產基地轉投馬來西亞、印度和加強墨西哥,目前鴻海在大陸有生產群、設計群和伺服器,將逐年將勞力密集最高和人工費用最高的生產群全部撤出,美歐相關經濟研究指出每六萬人一同失業等於折損1%GDP,而鴻海在大陸佔有最大比例是生產,現在設計群又有美國和歐洲的新投資標的,又可再移出,如此就只剩貴州的伺服器基地。
自經區會讓大陸製造變台灣製造!
目前經濟部無論本資或外資在台投資設廠開公司都必須向經濟部商業司和工業局開辦營業登記、工業登記,還要向財政部國稅局登記公司營利所得稅及從業項目,還有向一般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分別遞出相關的技術、商標等智慧財產權、專利權、商標權等文件向經濟部智財局申請,會計會處理公司帳本送往商業銀行、投募平台和財政部國稅局,勞動部會要求員工數量、工作時數、提高基本薪資、投入資本額是否成正比,如果沒有,就必須增加員工、輪班機制、休假時數、投入械具資本,如若不照將開罰,以上,對知名大企業商譽會有受損幾乎不敢,對中小企業來說,沒有那個屁股是不會吃那種瀉藥,兩者大部分都取向增加輪班機制和投入械具資本來補償公司營利成本。
經濟部也對大陸資本來台投資,是不能註冊營造、生產等相關事業或影響台灣出口外銷品質的從業別,也併禁止從第三地來台註冊之大陸資本,外資來台投資生產、營造必須符合台灣品質標準、聘僱人員與投入資本要符合台灣法規,查證外資來源會與當地國聯絡查詢該公司營運狀況和財務狀況以及申請過專利權、智財權等知識保護產權文見過,大陸假外資也會從第三地得知。
大陸來台投資都是電商、網路、運輸商和快遞,例如:順豐快遞。這也是大陸較擅長並能向海外擴張,再比如在台灣比較大的新加坡商的蝦皮即是。
所謂的自經區就是免關稅、免消費稅,大部分國家開辦此類的港口,外資和本資都只會做生產轉進出口的從業,並不會有太多經濟成長,只是解除勞動密集之失業率,並沒有帶來資本密集產業,而大部分包括台灣在內的審核部門都會納入上述申請手續和障礙,防止本土技術或製造遭到污染或貶低,自經區是屬非國土境內,大部分國家開辦此類的自由港也會搭配避稅港的功能,所以,要以台灣製造必須在自經區之外設廠開公司才能算台灣製造!
#歡迎各位轉貼分享!
#還有假新聞是不是要先關三天禁止使用手機三天呢?
#這叫作腦不行人也不行!
#非商學院的人不要置喙企業管理等相關知識避免又再誤導
#商學院不出聲社會學院的人真把商學院當塑膠的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5115669253/posts/2197680663587679/
亞泰金屬股利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復盛應用 私訪
公司主要從事高爾夫球桿頭等金屬製品之製造加工及銷售業務、高爾夫球具(桿、握把、頭)之裝配及銷售業務。截至2018年第三季,產品營收分別為高爾夫球桿頭佔83%、球桿頭配件佔4%、碳桿佔4%、航太及車用配件佔5%、棒球棒佔3%。
2016 Oaktree出場,8年很難算報酬率,因為中間有減資。之前重新上市一直延宕,因為主管機關規定要把商譽打掉,不斷遊說沒有用,所以就拖著。 2016家族買回,因為三個部門差異大,很難合起來賣。Oaktree給我們很多好建議,他們每次開會都很認真。因此我們組織重整過,依客戶分部門,客製化服務。
2017我們賣40%股權給國內投資人(壽險、金控創投,有閉鎖期,50%大集保,價格120多元,2017Q1 YOY -20%,投資人嚇到,還好那年後面逐季變好),再加上現在的現增,現在創辦人家族剩51%。
2012年成長20多%,2013年最高,2014~2016營收掉,但獲利沒什麼掉,因為毛利率變好,產品組合變好。毛利率約24%,營業利益率約14%。明年毛利率可能高一點點,營收 YOY 3%。股利可能發6~7成。
訂單能見度2個多月,model從有概念到量產約9~10個月(會跟客戶共同設計)。我們都知道每個產品我們和對手的訂單情況。
今年全年應該158億,Q4是旺季(Q1一般來說最旺),營收應該有45億,YOY 10%,EPS約17元,稀釋後約15.4元。今年匯率有幫忙,出貨以美金為主。成本也控制很好。我們也會策略性備料,原料低價囤多一點。料工費 30多% 20% 30多%。
貿易戰對我們有利,球頭反而降稅,從4.4降到3%,不過利益是給客戶(我們是FOB),但我們就比較不會被壓價。
高爾夫球桿市場微幅成長,年化2%多。一年3500顆球頭(其中有500萬顆低端),我們賣1500萬顆中高端,我們有一半只出球頭(毛利率高),有一半有加桿子。今年有85%純球頭,營收掉但利潤不怎麼掉,愈高端的球頭比例增加。球頭設計愈來愈複雜,大部分要人工,且好量多樣,很難自動化,單價愈來愈貴,但良率很重要(有些同業去搶一些超高單價的超複雜球頭,但不一定賺錢,因為很多工序都要外包掉,而我們都是一條龍自己做,台灣其他三家對手沒有鍛造產能)。我們只會針對幾個工序自動化(磨光),幫助人力,畢竟人工在漲,這行業淡旺季很難控制人工數,關鍵工手淡季會留著。努力擴越南廠(客戶也鼓勵),但以後人工也是漲,除非去非洲,還是要靠自動化。
前三年Nike退出(原本給大田做,但品質不夠,後來轉單給我們,但我們也只高興三季,因為他球具虧錢,後來只專注高爾夫服飾),Adidas賣掉Taylor Made給私募基金(一開始狂推新產品,刺激營收,但後來導致舊產品庫存太多,降價求售,消費者也在等降價才買,也打到同業,Adidas後來有高價賣掉),所以市場有萎縮(Callaway Golf、Taylor Made市佔率共約5成),但這兩年市場有恢復。以後中國市場應該有潛力。
金融海嘯那年我們損平,但那是例外,其他年算穩定。這行業也算寡佔,沒有什麼新對手。對手目前只有大田、明安,就比管理能力。Taylor Made現在扶持鉅明,希望我們不要太大。大田跟我們客戶重疊性最低,他們有輪胎廠Bridge Stone,大田的股東是晶華酒店,實力不差,但大田選江西廠應該是錯的,冬天太冷,手工很難做。目前中國對手都是做低端球頭。
麥肯錫建議我們切入航太。我們也跟政府合作,跟國外大廠技轉到國內,桃園廠正在驗收,明年可小量產。國內比較缺航太鑄件廠,量都很小,所以我們買嘉華盛,我們缺的是航太認證。
嘉華盛一年營收700萬美金,不大,但有很多航太供應商認證,他以往缺乏資源,客戶擔心財務狀況,所以才需要我們的資金支持。他們之前做鋁,也沒有鈦合金,需要我們。
例如做油路控制系統,直接給GE這種引擎商。台灣之前不是Tier1,利潤率都不高。嘉華盛的毛利率有30%,成長性也很好,訂單能見度也很遠。長遠目標成為亞洲的PCC(波克夏子公司)。台灣純粹航太機加工的公司目前稼動率很低,機器又貴,一台一億。
----
近期新增筆記:
農林(拚老埤農場全自動商業茶)
櫻花(拚智能廚具、拚中國、越南)
寶成(希望放在通路)
建大
全球傳動(拚非中國、主衝螺桿、花鍵)
泰碩(拚中興5G、三星熱管)
創業家(繼續Costco路線)
千附(追美商應材狀況)
訊連(觀察訂閱制狀況)
訪談公司筆記都放在社團,入社辦法:
https://goo.gl/SL12VZ
筆記盡量只寫事實和管理層口述,不寫個人評論,對個股有研究的朋友,歡迎交流。
亞泰金屬股利 在 亞泰金屬主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亞泰金屬 (6727) 即時股價最新爆料,掌握股友們對亞泰金屬(6727) 即時股價、技術分析、新聞、股利、營收、每股盈餘(EPS)等個股資訊的第一手消息,還有眾多股市達人協助 ... ... <看更多>
亞泰金屬股利 在 亞泰(4974):6%高殖利率、低本益比便宜股,全球第二大模組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亞泰 (4974):6%高殖利率、低本益比便宜股,全球第二大模組廠進軍小米供應鏈,高獲利型公司產能滿載營收有望再創高?!|《老牛夜夜Talk》EP59. ... <看更多>
亞泰金屬股利 在 亞泰金屬主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亞泰金屬 (6727) 即時股價最新爆料,掌握股友們對亞泰金屬(6727) 即時股價、技術分析、新聞、股利、營收、每股盈餘(EPS)等個股資訊的第一手消息,還有眾多股市達人協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