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語人士沒告訴我們的秘密
【台灣正規教育體制的英文 vs. 真實英文】老美為什麼也說 "No, I like it."
很多人應該都在文法書裡、或是英文課裡聽過,中文和英文對於否定疑問句的方式是不太ㄧ樣的 (!?)。例如,當英美國人問我們 "You don't want it?" 時,英文要回答 No. / Nope. 這樣的句子中,以 Yes 當作開頭回答,在「正規英語教育」中會被視為是不正確的。
中文為母語的人,的確,也更容易因為 「 對,我不想要」這樣的「中文思維」,(誤) 講出 Yes.
(Note: 為了不要招引無根據的批評,我要先聲明,我沒有說 Yes or No 是我們可以亂選亂用的,這一切的複雜性,請繼續看下去。)
但這項規則,真的有這麼黑與白 (black-and-white) 嗎?其實當我們做 conversation analysis,看真正的對話語料後,會發現當母語人士說 "yea" (比Yes 更常) 時,也有很多時候是跟中文ㄧ樣,是在「同意整句話所表達出的概念」。
所以你也會聽到英語母語人士如此對話:
A: You don't like it?
B: Yea...I don't like it. (這時 yea 的「語調」是往下降的)
你也會在美國人嘴中聽到:
A: Don't you want it?
B: NO I want it!
(這個 NO 會很強烈,去反駁 A 說B 不想要的這件事情。)
在 Midnight in Paris 這部電影中,就有這樣的一個橋段:
1 A: 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2 B: No, not really.
3 A: No, you do.
4 A: How long have you been dating Picasso? My God, did I just say that?
5 B: Pardon?
6 A: I don't mean to...I didn't mean to pry. Are you born in Paris?
7 B: I was born in Bordeaux. I moved here to study fashion. But you don't want to hear this.
8 A: No, yes I do.
(你有發現第三個 turn 和第 8 個 turn 的奧妙性嗎?)
好啦,看了3個真實案例,大家應該有點霧煞煞,讓我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吧:
1️⃣ 按照文法規則回答、跟按照語意 (semantics) / 語用 (pragmatics) 回答,會導致答案有點不一樣。在教室裡,老師應該要用有趣的教材,解釋這樣的複雜性給學生聽。不應該使用選擇題或填空題,扼殺了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其實壓根也沒有呈現正確的資訊給學生)
2️⃣ 有時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用出來的,即便「表面上」(form) 看起來沒問題,實際上有沒有問題還是不知道。我喜歡我的教授常常跟我們分享的:我們要在乎的是我們在用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因為只看表面分析常常無法分析出這個使用者學會了沒。
3️⃣ 如果真的很怕用錯,記得口說當中「語調」以及「細節補充」佔有很大的重要性。英語母語人士通常不會只用一個 yes or no 去判斷談話者 (interlocutor) 的意圖 (intention) 和語意 (meaning),大多會用整個 context (上下文) 跟表情、語氣去判斷。
這也是為什麼我上課(尤其是口說課),喜歡用真正的大數據語料庫 (corpus) 當教材,以及讓學生討論語言的複雜性、變化性,以最後「提升學習意識」。
提升學習意識後,看美劇、影集時,我們才能真正對於 input 有感。這才是真正學習一個外語的好方法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ragmatics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pragmatics中文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ragmatics中文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ragmatics中文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ragmatics中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ragmatics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ragmatics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ragmatics中文 在 pragmatic中文語言學的蘋果、安卓和微軟相關APP,DCARD 的評價
- 關於pragmatics中文 在 Syntax, Semantics,... - Andy Sir English Chamber 英語密室 的評價
pragmatics中文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英美語人士沒告訴我們的秘密
【台灣正規教育體制的英文 vs. 真實英文】老美為什麼也說 "No, I like it."
很多人應該都在文法書裡、或是英文課裡聽過,中文和英文對於否定疑問句的方式是不太ㄧ樣的 (!?)。例如,當英美國人問我們 "You don't want it?" 時,英文要回答 No. / Nope. 這樣的句子中,以 Yes 當作開頭回答,在「正規英語教育」中會被視為是不正確的。
中文為母語的人,的確,也更容易因為 「 對,我不想要」這樣的「中文思維」,(誤) 講出 Yes.
(Note: 為了不要招引無根據的批評,我要先聲明,我沒有說 Yes or No 是我們可以亂選亂用的,這一切的複雜性,請繼續看下去。)
但這項規則,真的有這麼黑與白 (black-and-white) 嗎?其實當我們做 conversation analysis,看真正的對話語料後,會發現當母語人士說 "yea" (比Yes 更常) 時,也有很多時候是跟中文ㄧ樣,是在「同意整句話所表達出的概念」。
所以你也會聽到英語母語人士如此對話:
A: You don't like it?
B: Yea...I don't like it. (這時 yea 的「語調」是往下降的)
你也會在美國人嘴中聽到:
A: Don't you want it?
B: NO I want it!
(這個 NO 會很強烈,去反駁 A 說B 不想要的這件事情。)
在 Midnight in Paris 這部電影中,就有這樣的一個橋段:
1 A: 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2 B: No, not really.
3 A: No, you do.
4 A: How long have you been dating Picasso? My God, did I just say that?
5 B: Pardon?
6 A: I don't mean to...I didn't mean to pry. Are you born in Paris?
7 B: I was born in Bordeaux. I moved here to study fashion. But you don't want to hear this.
8 A: No, yes I do.
(你有發現第三個 turn 和第 8 個 turn 的奧妙性嗎?)
好啦,看了3個真實案例,大家應該有點霧煞煞,讓我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吧:
1️⃣ 按照文法規則回答、跟按照語意 (semantics) / 語用 (pragmatics) 回答,會導致答案有點不一樣。在教室裡,老師應該要用有趣的教材,解釋這樣的複雜性給學生聽。不應該使用選擇題或填空題,扼殺了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其實壓根也沒有呈現正確的資訊給學生)
2️⃣ 有時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用出來的,即便「表面上」(form) 看起來沒問題,實際上有沒有問題還是不知道。我喜歡我的教授常常跟我們分享的:我們要在乎的是我們在用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因為只看表面分析常常無法分析出這個使用者學會了沒。
3️⃣ 如果真的很怕用錯,記得口說當中「語調」以及「細節補充」佔有很大的重要性。英語母語人士通常不會只用一個 yes or no 去判斷談話者 (interlocutor) 的意圖 (intention) 和語意 (meaning),大多會用整個 context (上下文) 跟表情、語氣去判斷。
這也是為什麼我上課(尤其是口說課),喜歡用真正的大數據語料庫 (corpus) 當教材,以及讓學生討論語言的複雜性、變化性,以最後「提升學習意識」。
提升學習意識後,看美劇、影集時,我們才能真正對於 input 有感。這才是真正學習一個外語的好方法呀!
pragmatics中文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法Q&A] 準備英文考試,文法是關鍵嗎?
許多學生常問我,在準備像TOEFL、IELTS之類的語言考試,文法是不是極為重要?
在回答此問題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什麼是「文法」。在語言學中,文法即是一套語言的使用法則,一般用來指以字彙 (words)、子句 (phrases)、短句 (clauses)、句子 (sentences) 編排而成的完整語句及文章架構的合理性。此學門其中有包含了語態學 (morphology)、句法學 (syntax)、語音學 (phonology),通常也搭配了發音學 (phonetics)、語義學 (semantics) 及語用學 (pragmatics)。簡而言之,文法就是語言裡的基本規則。
在文法的範疇裡,分為二類:描述性語法 (descriptive grammar) 及規範性語法 (prescriptive grammar) 。
前者 (descriptive grammar) 採取比較相對的態度,單純是描述現有語言的狀態,也就是說,現在的人怎麼說語言,語言就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沒有一定的法則去規範它的正確性,比方說,當你在和美國人對話時,你憑一時的直覺而回答了 “I don’t have nothing.”,基本上這句子包含了雙重否定,不過根據對話的前後關係,對方會了解你的意思而不會認為你是錯的,這就是因為語言會隨著人事時地物而有所改變,而人類不會對語言做出絕對的制約,因為某些不規則的語言還是存在相對的邏輯性。
後者 (prescriptive grammar),此學派主張語言要有一套完整、絕對、正確,而不容被改變的規則,以絕對正確的語法來約束我們的語句,無論是聽說讀寫,都是依照此規定進行。以同樣的例句 “I don’t have nothing.” 來說,單看此句,它並沒有合乎文法規則,此句子也許是 “I don’t have anything.” 或是 “I have something.” 因此,主張 prescriptive grammar 的語法學家就會認為這種語法會造成更多的混淆而應該避免使用。總之,對於英語學習者,descriptive grammar 相對來說,遠比 prescriptive grammar 來得有彈性。
✰✰✰✰✰✰✰✰✰
一些 descriptive 和 prescriptive 語法區別: http://www.ling.upenn.edu/~beatrice/syntax-textbook/ch1.html#prescriptive (考生可參考)
✰✰✰✰✰✰✰✰✰
回歸到問題本身,TOEFL和IELTS會測驗文法嗎?當然,在考試題目中,並沒有「文法測驗專區」,不過在口說及寫作的部分,文法仍是會被評估的。針對描述性語法 (descriptive grammar) 及規範性語法 (prescriptive grammar),這兩類的語法學派,到底哪一類才是TOEFL及IELTS需要的呢?
如同許多語言學家所闡述的,只要人們持續使用語言,語言就會隨著時代而改變。雖然在TOEFL和IELTS的評估準則裡,沒有清楚陳述哪一類別的文法才是他們評分的標準,不過它們都強調在學術英語應該使用慣性的語法,因此規範性語法 (prescriptive grammar) 在TOEFL和IELTS學術寫作裡是基本的要素。
所以,我們在學習語言時,必須兼顧兩者並且探討哪一類語法的使用適用於特定的場合。比方說,在學術及專業的場合,規範性語法 (prescriptive grammar) 的使用也就較為合宜。我們可以整合這兩種語法來加強我們的口說及寫作。除此之外,我們也需要多翻閱字典,善用文體,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更頻繁地接觸英語來了解現代人語言使用的方式。
Sources:
http://www.ielts.org/researchers/score_processing_and_reporting.aspx
http://www.ets.org/toefl/ibt/scores/understand
http://faculty.washington.edu/lauramcg/courses/ling200/ppt/lect2_intro2.pdf
http://www.pbs.org/speak/speech/correct/prescriptivism/
http://grammar.about.com/od/basicsentencegrammar/a/grammarintro.htm
http://www.ling.upenn.edu/~beatrice/syntax-textbook/ch1.html
pragmatics中文 在 Syntax, Semantics,... - Andy Sir English Chamber 英語密室 的推薦與評價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 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語法學(syntax)研究語言形式之間的關係,它們如何順序排列以及哪些序列格式正確。語法學著眼於建立正確語言結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