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6476,高峰的里程碑
「哇!!恭喜!!太厲害了~~」隊員們互相致賀著,在梅樂峰晴朗寂靜的6476m山頂上,洋溢著歡欣鼓舞的氛圍,飄揚著尼泊爾的五色經幡、與中華民國旗。同行的尼泊爾嚮導(雪巴嚮導要另外請),也是第一次登上梅樂峰頂,與我們一行人共享這份圓夢的喜悅。而隊上一位年近70的大哥,更是開心的不得了,能在耄耋之際踏上這遠離生命的潔白荒境,毫無疑問已經為他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最奇幻的色彩。
高峰絕境,究竟為什麼迷人,我們或許得以從肉體拼搏的過程,和脫離文明的冒險所共譜的生命樂章來探其一二。
透過雙手雙腳,付出時間、汗水與苦痛而得來的收獲,最能感受其鮮美與細緻,藝術品亦如是,山行亦如是。因為你會知道那些身體與環境互動的每一刻、每一次呼吸、每一晚的輾轉、每一步的艱困,都是他人無法複製的獨特,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一種創作——無論用的媒材是獨攀、請嚮導,有氧或是無氧,我們總能述說這個努力過程所帶給我們的滿足與深刻,在平安下山之後,越是痛苦的記憶,總是讓人笑的越開懷。
而「環境的體驗」,是無法透過網路傳達的,也是這個資訊時代中最昂貴的享受:你必須付出無法回頭的時間,來換取某個環境的某個面向。登山,毫無疑問的是這種體驗的極致,而且需要付出身體的努力,才得以完成,使其在「體驗」的面向上,具備了屬於每個登山人獨一無二的故事性。
「高峰」,又是登山這種體驗裡的佼佼者,付出的時間與勞力倍於我們熟悉的,充滿生命的台灣山岳環境,而進入了毫無生氣,只有冰雪岩和藍天的異域之中。那裡毫無疑問是拒絕生命的地方,從任何條件來看,也只有人類這麼一種動物,會有這種閒情逸致反生命之道而行的往那裡去。
總是有不解的人問「為什麼要這麼神經病、這麼閒的折磨自己呢?」我們可以不回答這個百年大哉問,而思考這樣的追尋究竟賦予生命怎麼樣的意義:冰雪高峰,那是人類一生難以企及的領域,一個完全無法想像的生活體驗。它的獨特性,強烈到沒有任何尋常的旅遊、娛樂能與之匹敵,他的抽離性與痛苦,更是能把我們從苦悶窒息的日常循環中徹底抽離,甚至遠在「生命的舒適圈」之外。那是一個每一步、每一口呼吸都在挑戰的地方,那是一個以活人之軀穿越死寂的冒險之境。
當我們付出自己的肉體、時間,努力的在冰雪岩之中掙扎前進,並且在最後,獲得「峰頂」這個象徵完成旅途的標記,那當然是一件對於生命來說,最不可思議、最反動物性,卻也最詩意的一種旅行了。「我們正在做與生存無關的事,甚至追求靠近死亡但全身而退。」平凡的呼吸讓人忘卻了生活,大難不死的喘息卻讓我們跳脫生存,站在那無以復加的藍色蒼穹之下,思考人生。
它是旅行、是冒險、是哲學、是創作。
高峰攀登的路很無聊,只有冰雪岩,完全比不上台灣有玉山圓柏和水鹿的富饒山林。但那種只存在於夢境,卻真實佇立在天邊的異域,那種遠離生命圈的絕境感動、雪白山頭的迷幻景緻,總能讓人午夜夢迴,或者在某個炎夏正午的枯燥紅燈片刻,讓自己吸進一絲涼意。用自己的雙腳走向高峰,不一定要八千,只要舉目只有冰雪岩,這一趟旅途,都能毫無疑問的豐富你的人生;就如同富士山一般,它壯闊的身影本身就是一種美,但當山頂覆上一抹耀眼的雪白時,你將會看見它更加富有層次、耳目一新的優雅面容。
───
沈澱了兩年,終於能說出一點關於高峰攀登的感動與心情。雖然今年肯定也是出不去了,但回首當年梅樂峰給我的種種快樂、反思與感動的瞬間,我想未來國門敞開、又有能力的話,我依然會把握每一個機會,走訪那些心中嚮往的雪白高峰,帶回屬於生命舒適圈之外的美麗故事。
感謝大家包容我的任性,讓我以這麼緩慢的腳步,寫完一座山的故事。也最要謝謝野樵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幫忙,讓我能有機會走一趟如此難忘而快樂的旅程,也反轉了我初登高峰就嚐到的挫敗滋味,更加認識自己、認識尼泊爾。也非常謝謝老丹,幫我設計了一面如此小巧好攜帶的台灣小旗,讓我能帶著家鄉的元素走訪這人生的新高峰!
當然,還有這張照片裡面我的防水外套、雪褲與手套的 登山補給站 的老人頭Norrøna,以及100mountain 百岳的
Zamberlan Denali 6000雙重靴、Grivel G12 全快扣12爪冰爪與Air tech racing冰斧、Pajak 4Z睡袋,還有ADHOC 艾德國際的雪地用有度數墨鏡、墾趣的MONTURA保暖層與登山褲、Mammut Taiwan的極限軟殼外套等等,讓我能平安舒服、游刃有餘的完成這趟旅途。
一起祈禱疫情早日結束,讓我們的生活中除了熟悉的台灣美好山林外,也能增添幾許從未見過的世界之山吧!
#梅樂峰的六千米旅途・高峰的里程碑(完)
「pajak 4z」的推薦目錄:
- 關於pajak 4z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ajak 4z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ajak 4z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ajak 4z 在 黑白馬戶外雜貨- #Pajak Radical 4Z ❄️舒適溫度-1度(歐規男 的評價
- 關於pajak 4z 在 [請益] Pajak 4z vs. Sea to summit FM3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pajak 4z 在 [問題] WM Ultralite vs Pajak Radical 4Z - outdoorgear 的評價
- 關於pajak 4z 在 [問題] WM Ultralite vs Pajak Radical 4Z - outdoorgear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pajak 4z 在 [問題] WM Ultralite vs Pajak Radical 4Z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pajak 4z 在 Pajak RADICAL down sleeping bag / Śpiwór puchowy 的評價
pajak 4z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未明,風已歇,聽不到啪啪作響的外帳,我起身看了看放在一旁的Fēnix 5X Plus,溫度計功能顯示「-4度」,錶帶上還結著一層霜。我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拍了拍我自己帶來的Pajak 4Z睡袋(就是卑南南峰被燒破那顆),「原來上面寫『最低溫-7度』是真的!晚上沒被冷起來,測試成功啦~」確實全隊只有我一個瘋子從台灣自己帶睡袋上來,隊友的睡袋是和雪巴人租的,以免帶錯規格。這是高峰攀登新手最擔心的事,記得半年多前我去列寧峰時也對睡袋溫標膽戰心驚,於是直接和100mountain 百岳借了一顆Pajak最頂級的16H… 結果溫暖過頭了,最低溫-43度的暖度真的是太誇張啦~~(也謝謝百岳願意出借如此神器,感恩)
睡袋這個東西,不管溫標寫幾度,別人怎麼講,終究只是個參考值。「到底這顆睡袋可以耐到多低溫」這個問題,只有自己在安全的狀況下親自睡過,才能得到真實的答案,因為每個人耐寒的程度不一樣,自然同一個溫標會有不同感受。而我之所以敢帶著一顆最低溫-7度的睡袋到5700公尺的帳棚過夜,全是因為這是有雪巴嚮導帶領的攀登隊,萬一不夠暖還是有人可以求救。
吃過早餐,在營地空位一個個整裝完、結完繩隊,並且把身體有狀況需要在營地休息的隊友們安置好後,他們和我們道別與祝福,我們則踏上前往梅樂頂峰:6476m的最後旅程。
幾列繩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因為考量到隊員對繩隊操作的熟稔度以及風險,一位雪巴嚮導帶領約莫4個隊員,結成5人繩隊在雪坡上緩緩前進;這是為了防止隊員不慎滑落雪坡與冰隙而做的確保手段,那是真正的一失足成千古恨。
對比上次被超強的前輩拉爆,這次因為我體能比隊員好一點點,所以稍微體會到了結成繩隊以後,隊友步伐比自己慢時的感受:要壓抑自己的腳步不要踩到前面的人,前面的人如果太喘了,你就算不累也要停下來等他喘完再走,人家要拍照你也要等他… 在將近六千公尺的低氧環境下,調整行進節奏配合別人,並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連結眾人的繩索,宛若生命線一般,攀登者在這個狀態下,成為了徹底的「生命共同體」,誰也離不開誰。
沒有包容心的人,無法以團隊為第一優先考量的人,是無法成就完美的高峰攀登隊伍的。而另一條高峰攀登的路,則要擁有如同那些傳說級人物,如波蘭登山家庫庫奇卡(Kukuczka)般的技術、體魄與精神,就可以獨攀或速攀巔峰,可以選擇不結繩隊、不受他人牽制。但你我很明顯不是這個等級的,台灣這種等級的人也是屈指可數;真要說,在我心中目前也只有阿果(呂忠翰)在這個位置。
在梅樂峰這一走一頓的路上,看著前後隊友的身影、時而繃緊時而放鬆的繩索,我更由衷感謝2018年時,帶領我、包容我探索七千高峰的秋豪與金臺,給了我一次那樣震撼而美麗的回憶。
#梅樂峰的六千米旅途・大雪坡上的繩隊
pajak 4z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雪羊個人裝備清單 ver.2021 》
在《墜落卑南南》發佈後,因為提到裝備時喜歡講清楚避免後續有人問,所以引起一些人對我用的裝備很好奇。為了滿足大家的求知慾,我直接用這篇文,一次業配配爆所有我「正在常年使用中」的裝備們吧!也十分感謝它們其中幾樣讓我在那個寒冷的夜裡能過得舒服。
請感謝那些看到公眾人物一講出完整商品名稱,就膝跳反射是業配而抵制的人們,沒有他們,我也不會突然有興致一個一個把我的好戰友們羅列出來,花了我不少時間呢...
幸好我本來就是個惜物的人,東西不多,加上都用很久,以壞掉再買下一個為原則,所以花點時間還列得完,而且幾乎都記得開始使用的年份。假如我是個裝備控,大概要花一天一夜吧...
誠心推薦的東西,不管是自己買的還是跟廠商凹的(對,我都主動出擊我喜歡的品項,被動邀請的反而不常成功),反正不管什麼時候,一講清楚名字都會被說是業配,那不如一次公開全部,這樣比較乾脆~它們都是經年累月陪我走遍山林的好東西們,有什麼好躲躲藏藏的呢?還是說我連家樂福賣場牌保冷袋都能業配,那也太強了XD
在這個時代,業配有時候之所以令人討厭,是在於太過刻意,或者有意置入。
但如果推薦或提到的東西,是自己經年累月在用的好戰友,有些甚至已經變成正字標記(比如說迷彩大農場和小狐狸盤帽),可能清單裡還有互相是競品的款項,那又有什麼好質疑的呢?
任性如我,只推我喜歡的、覺得好用的東西。
因為說謊很累,收錢推一套,自己實際用另一套的話,還要躲躲藏藏怕人家看到,太麻煩了,我懶惰(小海豹躺)
這裡也邀請大家玩一個遊戲,過去三年有在山上認出我並邀請我合照的朋友,歡迎在留言貼出我們的合照,你一定找得到清單裡的裝備喔~
#萬分感謝所有曾在裝備上支持我的好朋友們
#好東西我也會一直支持下去的
就像那個Pajak 4Z睡袋,我明明可以換一個牌子(比如說眾大大狂推的三小廠),卻堅持要再買一個一模一樣的,為什麼?
因為有感情和回憶。
下次在山上遇到,歡迎來檢查,或者試躺喔XD
那麼,來囉!
看好你的荷包君吧!
這些裝備算一算,金額還真不小啊...(汗
另外,我的裝備選擇標準,是「堅固、好用、好看」,越耐用的我越喜歡,所以往往就沒那麼輕量化。所以負重能力沒那麼好的朋友,請三思啊~
還有!!!
裡面有些東西已經絕版了~絕版了~絕版了~
所以這些真的是僅供參考喔!
業配絕版商品,超壞XD
---
1. 背包:
Mystery Ranch Taiwan Marshall 105L(2017~)
HANCHOR MARL 50L(2019~)
The North Face HYDRA 26L(2019~)
HANCHOR CINDER 18L(2021~)
2. 登山鞋(固定一年報銷一雙):
Hanwag Taiwan Alaska(目前為二代目)(2020.09~)
Zamberlan Tofane 1025(一代目半退休,目前當都市靴)(2017~)(二代目正在船上,到貨就會正式開始服役)
LA SPORTIVA Blade GTX(2019~)
Zamberlan 6000 DENALI EVO RR(2018~)
3. 綁腿:
Outdoor Research Crocodile GTX(不斷操壞不斷買新的)
4. 襪子(消耗品不計年限):
Enforma
Darn Tough 強悍羊毛襪
Icebreaker Taiwan
5. 登山杖:
FIZAN Taiwan Lhotse(2018~)
Komperdell HIKEMASTER POWERLOCK(2020~)
6. 帳篷:
Hilleberg Taiwan Anjan 3GT(2017~)
HILLEBERG Anaris(2020~)
HILLEBERG Tarp 10(2020~)
HILLEBERG 原廠地布for Anjan & Anaris
百岳戶外裝備自家地布(2人&3人)
7. 睡袋:
PAJAK 4Z(2017~2021~)(一代目燒破,二代目已上工)
8. 睡墊:
Therm-a-Rest Z-lite(2019~)(目前為三代目,但一二代也仍在服役)
9. 頭巾:
Buff(消耗品不計年限)
10. 保暖帽:
NORRØNA /29 LOGO BEANIE(2018~)
11. 遮陽帽:
Fjällräven Taiwan Abisko Summer Hat(2017~)
12. 手套:
Outdoor Research Vigor LW(2020~)
NORRØNA trollveggen dri PrimaLoft(2018~)
13. 太陽眼鏡:
ADHOC 艾德國際 RAIDER(2018~)
720armour運動眼鏡 Mantis(2020~)
720 Armour Adonis(2020~)
14. 上衣底層:
Mammut Taiwan Aegility AF(2020~)
NORRØNA /29 tech(2019~)
NORRØNA equaliser(2020~)
Montura Taiwan(黑藍白短袖,洗標洗到看不到名字)(2018~)
NORRØNA Super Hoody黑、藍各一(長袖)(2018~)
15. 上衣中層:
Klättermusen Taiwan Atle 2.0(2018~)
NORRØNA Lofoten warm 2(2018~)
MAMMUT Eigerjoch Advanced IN(2020~)
MONTURA Iceland Anorak(2019~)
The North Face 1996 RETRO NUPTSE JACKET(2019~)(日用非登山)
The North Face 1996 RETRO NUPTSE VEST(2020~)(日用非登山)
16. 軟殼外套:
NORRØNA Trollveggen Flex1 Jacket(2018~)
MAMMUT Ultimate Eisfeld SO Hooded Jacket(2019~)
MAMMUT Ultimate VI(2020~)
17. 防水雨衣:
NORRØNA Lofoten Gore-Tex Pro(2017~)
MAMMUT Nordwand Hs Flex Jacket & Pants(2018~)
The North Face Summit L5 FUTURELIGHT™(2019~)
The North Face Dryvent(2020~)
18. 內褲(消耗品不計年限):
Mountneer
Icebreaker
BN3TH Taiwan - 畢尼適3d囊袋內褲
19. 褲子底層:
NORRØNA falketind warm1(2018~)
20. 褲子外層:
MONTURA 薄軟殼(2016~)厚軟殼(2018~)
NORRØNA bitihorn彈性軟殼(2019~)
MAMMUT ZINAL GUIDE(2020~)
Klättermusen 軟殼褲(2018~)
Fjällraven Abisko Hybrid(2015~)
Fjällraven Abisko Lite Trekking(2018~)
21. 雨褲:
100mountain 百岳 百岳牌、迪卡儂牌等交互應用
NORRØNA falketind Gore-Tex(2018~)
22. 頭燈:
FENIX HL55(2015~)
23. 登山錶:
Garmin Fēnix 6X Pro Solar(2019~)
24. 爐頭:
SOTO Taiwan SOD-300(2016~)
SOTO SOD-310(2018~)
MSR Taiwan Reactor 1.7L(2018~)
25. 鍋子:
犀牛套鍋(2016~)
EVERNEW鈦鍋套鍋(2018~)
26. 煎盤:
MSR Ceramic Flex(2017~)
27. 刀子:
Morakniv Taiwan Companion(2017~)
28. 保冰袋:
家樂福賣場牌
29. 防水袋:
100mountain 超輕量防水袋(2017~)
30. 濾水器:
KATADYN Befree(2017~)
31. 水袋:
MSR Dromedary 6L(2017~)
32. 水壺:
montbell TW Clear Bottle 1.0L(2019~)
Nalgene Taiwan 32oz Wide Mouth Nalgene Tritan Water Bottle(2019~)
33. 椅子:
Helinox.Taiwan Chair Zero(2019~)
34. 雨傘:
雨傘王 BigRed 不戳人PLUS(2020~)
35. 背包套:
Bonus Bouldering Gym 崩岩館 的背包套(2020~)
36. 枕頭:
百岳戶外裝備打樣樣品(2019~)
以上,僅供參考。
一次業配全身,叫我登山界How哥,謝謝大家(欸
pajak 4z 在 [請益] Pajak 4z vs. Sea to summit FM3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因為比較怕冷想找個輕、暖的三季睡袋,主要爬百岳使用以下兩個睡袋猶豫不決,請教網友們的建議,謝謝!1.Pajak 4z900FP,總重720g, ... ... <看更多>
pajak 4z 在 [問題] WM Ultralite vs Pajak Radical 4Z - outdoorgear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想要找個輕又暖的三季睡袋,目前篩選到以下選手: - Western Mountaining - Ultralite - Pajak - Radical 4Z 兩款各有擁護者, 依單純看specs, ... ... <看更多>
pajak 4z 在 黑白馬戶外雜貨- #Pajak Radical 4Z ❄️舒適溫度-1度(歐規男 的推薦與評價
Pajak Radical 4Z ❄️舒適溫度-1度(歐規男-7度,女-1度) ❄️填充密度FP900 高品質羽絨睡袋❄️黃金尺碼#M,內部長177CM Radical 4Z 採用更輕量的Z 結構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