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運談根部中心】
2020東京奧運終於在剛過去的星期天落幕。在環球疫情肆虐下舉行的這次奧運會,本身已經極具歷史意義,透過自身就已經盡顯不屈不饒、堅持不懈的奧林匹克精神。而更值得高興的,當然是香港與台灣皆獲得了前身未有的好成績,相信能夠在這動盪不安的大時代,帶給大家一點安慰與振奮。
能夠踏上奧運這終極舞台,並最終贏得獎牌的選手們,必定每位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士,擁有常人無法媲美的強大心臟(拳擊術語,代表無法阻擋的求勝意志,如何被擊倒都有力量再次站起來)。然而,看著選手們的精彩比賽,不禁讓我疑惑到,他們的Human Design 人類圖設計究竟長甚麼模樣?根據Human Design人類圖的區分系統,有說到開放根部中心的人(空根)比較不擅於抗壓,那奧運奬牌得主是否會比較偏重有定義根部中心的人呢?
在好奇心和市場調研職業病的驅使下,我決定做一個客觀的研究分析,挑選了6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歷屆奧運奬牌得主,跑他們的圖來看看他們的設計差異。
這60位選手皆曾經在奧運比賽中贏取過奬牌,也橫跨了不同的年代、國籍與比賽項目,以求盡量減低sampling bias(取樣偏誤)。此外,除了少數能夠找出準確出生時間的選手(依據 Astrodatabank),其餘大部份選手我都會替他們每隔6小時跑一張圖,確保得出的結果具可靠性。
在這60個樣本當中,有31位選手根部中心有定義,其中包括「台灣聖筊」麟洋配二人、為香港拿下第一金的張家朗、1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牙買加飛人Usain Bolt(保特/博爾特)、以及曾拿下三面奧運銀牌的「大馬羽球一哥」李宗偉等。
開放根部中心的則有16個,其中包括為香港拿下兩面銀牌的飛魚何詩蓓、被譽為羽球壇GOAT(Greatest of All Time)的林丹、曾於2016里奧奧運拿下四金一銅但這次因為精神健康而選擇臨場退賽的美國競技體操選手Simone Biles(比列絲/拜爾斯)等。
另外的13位,由於無法呈現出一致結果(同一天的部份時間為有定義,部份時間為開放),所以無法解讀。
➡️➡️ 如果有興趣知道詳細分析結果,歡迎前往網頁版並滑到最底下查看明細:https://bit.ly/3yK0xLS
驟眼看來,31比16(66% vs 34%),奬牌得主看來彷彿真的比較傾向擁有有定義根部中心。然而,當考慮到人口中根部有定義的本來就偏多(60-68%),剛好與以上選手有定義比例相符合(fair share的概念)。換句話說,根部中心有定義與否,似乎並不影響這選手在奧運做出好表現並贏得奬牌的機會。
若是如此,那我們又該如何理解有定義與開放根部之間的差別呢?
首先,開放根部中心,並不代表一定無法在壓力下發揮,只是代表他們比較沒有穩定的方法去面對壓力,因此在面臨壓力的情況下,反而會呈現出兩極化的表現,要不超水準,要不失場。
在近代NBA中,出現了三位歷史級超巨,分別是Michael Jordan(佐敦/喬丹)、Kobe Bryant(高比/柯比)以及 Lebron James(大帝占士/詹姆士大帝)。他們經常被球迷拿來作比較,而且就算不太懂籃球的人大概也聽過他們的大名,所以用來作例子正好。
Michael Jordan 與 Lebron James 兩者的根部中心皆有定義。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場均得分大約是27-30,歷史最高單場得分分別為69和61,而得分少於20的場次只佔總場次的14-18%。
相比之下,開放根部中心的Kobe則有著很不一樣的表現。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場均得分為25,略少於前者,但差異並不算太明顯。但有趣的是,他的得分更顯兩極化,他曾經單場砍下81分(1963年後的最高記錄),但得分少於20分的場次卻佔總場次的30%,比例明顯比前者高。
當然以上只是很片面的數據分析,既沒有理會數據的完整分佈(data distribution pattern),也無可避免忽略了很多難以量化的影響因素(傷患、職業生涯的長短、關鍵時間的得分)。
但無論空根也好,兩極化的得分也好,我以上所說的,並沒有意圖否定Kobe的偉大。剛好相反,我反而覺得Kobe的偉大,正正在於他能夠從自己的不穩定中,領悟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打球智慧。
面對壓力的不穩定性,只是開放根部中心的一個特質,並不代表比較不厲害,也絕非甚麼需要改善的缺點。現實是,只要能夠讓自己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開放根部中心的人其實也能夠減低壓力對他們的負面影響,在轉化壓力成為推動力的同時,不會被壓力壓垮。
擁有20-34通道的Kobe正正是這樣的一位偉大球員。他曾說過,當他專注在比賽中,他會忽然進入一個心流的境界(being in the zone)。時間會放慢,你再也聽不見週邊的聲音,只專注在當下眼前這事情上,彷彿一種入定的狀態。就是這樣的一套打球心法,讓開放根部中心的Kobe最終成為了籃球世界中的傳奇。
換句話說,根部中心有定義與否,影響的並非最終的表現或成就,而是你展現才能的模式。
回到這次的奧運賽事觀察體驗中,上星期看著小戴與陳雨菲的羽球冠軍戰,也同樣讓我得到很深刻的感受與領悟。
看著小戴不斷猛烈進攻,和陳雨菲的穩守突擊,讓我不禁好奇他們有著怎樣的Human Design人類圖設計。我本來最想看的就是小戴的圖,但偏偏因為出生時間不明,只知道她必定是顯示者,卻無法確定她根部中心是否有定義。但她的對手陳雨菲則一整天都是開放根部中心。這確實讓我感到挺訝異的。
雖然我也很想小戴可以擊敗陳雨菲,拿到金牌,但無可否認的是,陳雨菲的防守真的很厲害。尤其無論落後或領先,她總是一直能夠穩定地、不慌不忙地執行相同的策略,就是一直防守等待對手出錯。
這不禁讓我疑惑到,開放根部中心的人,面對壓力時真的能夠如此穩定嗎?壓力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然後我發現到,壓力其實是一件很個人的事,全看個人的心態。
同樣的一位奧運選手,如果他覺得自己能夠走到這裡已經很滿足,真心相信輸贏與否已經不再重要,因此只想盡情享受高手過招,那壓力應該會比較少;但如果他覺得自己非拿到奬牌不可,就會形成很大的壓力,再加上如果他更自覺能力比不上對方,那壓力就自然更大。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壓力絕非一個可以由旁人客觀量化的指標,也因此可以透過心態的改變作出調整。
一個空根的人,或許可以透過作出充足的準備,讓自己壓力減少。當他已經把對方的招數研習清楚,當他認定雙方實力程度有明顯的差距,那壓力自然會降低。
同樣地,一個空根的人,也可以透過接受抗壓鍛鍊,讓自己對壓力變得麻木,去提升自己的抗壓力。(當然這只是一種可以提升抗壓力的可能性,或許的確能夠讓選手在大賽中獲得好表現,但對空根的人來說,絕非好的做法,因為長期下來身體或許會付出代價)
當然,我們都不知道陳雨菲在背後經歷了甚麼,經過了甚麼鍛鍊,才能夠在壓力下保持穩定,但從她、Kobe和其它空根奧運選手的例子中應該能夠看出,空根絕非弱點,擁有這設計的人更不一定無法承受壓力,做出驚人的表現。
只要學懂跟自己的身體相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用適合各自的方法,把壓力轉化為推動力。
#東京奧運 #Tokyo2020 #小戴 #戴資穎 #陳雨菲 #Jordan #喬丹 #佐敦 #Kobe #柯比 #高比 #Lebron #大帝 #根部中心 #空根 #定義與開放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對走進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世界,對學習基礎知識很感興趣,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 靈魂事務所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nba歷史單場最高得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恭喜 CP3二度闖進西決舞台!第二輪面對金塊其神控場與攻堅高效表現簡直是無懈可擊。
-
還能說什麼呢?
Chris Paul一場比一場狠,想要盡快無懸念闖進西決的意圖很強烈,這晚37分3籃板7助攻2抄截,也不一直組織分球了,直接無情用教科書般的中距離跳投領銜敲碎金塊。
-
在他那菁英級別洞悉對手防線的智慧與技術下,金塊後場甚至前場還是拿他沒辦法,就是 #不斷被他透過擋拆滲透到罰球線與肘區一帶拔射得分,在同樣的位置、相同的姿勢屢試不爽,金塊只能看著球不停應聲入網。
尤其第三節他自己連進5球那波(中間摻插Booker與Ayton兩個小老弟進球),真的是把金塊死咬的士氣給一拳又一拳的越打越低沉,搭配兩個徒弟Booker與Payne後續接手,再加上Joker被驅逐出場,整個比賽的勝負也幾乎定調下來。
-
🏀Chris Paul這晚繳出自己季後賽生涯第二高的單場得分表現(37分),最高分是在火箭時期的41分,同時根據聯盟紀錄,CP3也追平Kareem Abdul-Jabbar,成為聯盟36歲以上在季後賽沒出手三分還能得到37分的最高得分紀錄。
🏀而加上Devin Booker這場也轟下34分,後場雙槍火力齊花的表現,也讓一同寫進太陽歷史中,成為2005年後Steve Nash與Amar'e Stoudemire後第二組能單場雙30+的隊史組合。
-
這系列戰Chris Paul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36歲帶著傷勢,在這系列戰繳出平均25.5分5籃板10.3助攻1.5抄截僅1.3失誤的無懈可擊成績,且投籃命中率62.7%、三分命中率75%、罰球命中率100%,這加起來是達到【#230俱樂部】的水平,簡直就是無法阻擋的地步。
🏀他如此瘋狂的表現也帶太陽創下聯盟紀錄,成為歷史上第一支 #連續10年未打進季後賽的球隊,在進季後賽後一舉就衝進分區決賽內的超高度,NBA歷史上就只有今年太陽達成。
真的恭喜Chris Paul二度殺進西決舞台,且是用如此證明自己的方式達成,真是只有欽佩與開心,完全 #打臉前幾年一些專打落水狗的酸民。
-
至於Joker那個惡性犯規看得出他情緒有點失控,這系列戰他打得相當辛苦,沒有Jamal Murray在一旁助陣真的差太多了,且也得肯定Deandre Ayton做足了他的任務,在這季後賽,#Ayton真的打得太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不僅防守做得出色,就連進攻端的選擇、擋拆執行都給人看到大幅的進步。
👍或許無法與CP3和Booker去相提並論,但Ayton的成長對於太陽而言是太重要太重要了,是絕不可忽略的贏球基因。
-
Joker賽後也在球員走道上很有風度的與CP3抱在一起,就以今年金塊所打出的凝聚力與韌性,來年太陽與金塊仍是聯盟在西區最值得期待的球隊之一。
明年走勢如何對於金塊挺重要的,因為之後他們有大刀闊斧或是維持現狀做小補強的兩個選擇權,就看明年能打出怎樣的高度了,只要Joker仍在陣再搭配Murray,他們就是具有季後賽的競爭力。
而明年也是Michael Porter Jr.新秀紅利的最後一年,真的要把握機會衝刺一下。
—————————————
🔔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HBKMAMBA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bkmamba/
✏️ HBK
nba歷史單場最高得分 在 籃球地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你的心頭好嗎?
#fanpiece
-----------------------------------------------------------------
我們已開設 MeWe 專頁和群組,快加入我們吧:
專頁: https://mewe.com/p/fanpiece籃球地帶
群組: https://mewe.com/join/basketballfanszone
nba歷史單場最高得分 在 詹姆斯登顶历史总得分王!却仅获一次得分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詹姆斯登顶历史总 得分 王!却仅获一次 得分 王, 单场最高分 是多少? ... 《封神誌》"籃球"皇帝【詹姆斯】 | NBA歷史得分 王| 籃球史最強運動員| 4旬老漢不老神話. ... <看更多>
nba歷史單場最高得分 在 歷史回顧- Jermaine O'Neal攻生涯最高55分(2005年1月4日) 的推薦與評價
隊史 單場最高得分 57分的紀錄保持者Reggie Miller,也與他同場並肩作戰,一同見證這項里程碑。 | By NBA Taiwan | Facebook | Williams and he has not ... ... <看更多>
nba歷史單場最高得分 在 [情報] 各隊隊史球員單場最高得分- 看板NB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basketball-reference.com/
季後賽+例行賽 包含前身隊伍 現役球員名字上色
┌─┬──┬──┬─────────────────────┐
│RK│TEAM│ PTS│PLAYER │
├─┼──┼──┼─────────────────────┤
│ 1│勇士│ 100│Wilt Chamberlain │
│ 2│湖人│ 81│Kobe Bryant │
│ 3│金塊│ 73│David Thompson │
│ 4│馬刺│ 71│David Robinson │
│ 5│太陽│ 70│Devin Booker │
│ 6│公牛│ 69│Michael Jordan │
│ 7│七六│ 68│Wilt Chamberlain │
│ 7│爵士│ 68│Pete Maravich │
│ 9│魔術│ 62│Tracy McGrady │
│ 9│尼克│ 62│Carmelo Anthony │
│11│熱火│ 61│LeBron James │
│11│火箭│ 61│James Harden │
│11│拓荒│ 61│Damian Lillard │
│14│賽提│ 60│Larry Bird / Jayson Tatum │
│14│黃蜂│ 60│Kemba Walker │
│14│巫師│ 60│Gilbert Arenas / Bradley Beal │
│17│鵜鶘│ 59│Anthony Davis │
│17│國王│ 59│Jack Twyman │
│19│雷霆│ 58│Fred Brown / Russell Westbrook │
│20│老鷹│ 57│Lou Hudson /Bob Pettit / Dominique Wilkins│
│20│籃網│ 57│Deron Williams │
│20│騎士│ 57│Kyrie Irving / LeBron James │
│20│活塞│ 57│Jerry Stackhouse │
│20│溜馬│ 57│Reggie Miller │
│20│公鹿│ 57│Michael Redd │
│26│灰狼│ 56│Karl-Anthony Towns │
│27│暴龍│ 54│Fred VanVleet │
│28│小牛│ 53│Dirk Nowitzki │
│29│快艇│ 52│Bob McAdoo / Charles Smith │
│29│灰熊│ 52│Ja Morant │
└─┴──┴──┴─────────────────────┘
以上都在例行賽達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33.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645964787.A.39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