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幾乎不會刻意早起看 NBA 賽事,更不會像大學以前那樣每一場活塞隊的比賽都追-是的,我是活塞隊球迷,國中時,同學都在瘋麥可喬登時,我最愛的卻是藍比爾領軍的壞孩子活塞隊。
我想我不再關心 NBA,不再關心活塞隊的轉捩點,除了與 2004 年活塞最後的藍領硬漢黃金陣容解體有關外,更關鍵的就是奧本山大亂鬥後,NBA 總裁史騰一手控制的 NBA 球員形象與球風實在有夠無聊。
奧本山大亂鬥發生的那天,是我當兵下部隊通過港務指泊驗收後第一次的連放,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天一早,看著直播,看著溜馬隊打得意氣風發,活塞整個被壓著打,看得實在洩氣。比賽結束前,阿泰 (Ron Artest) 對班蛙 (Ben Wallace) 毫無必要的籃下惡性犯規,第一時間,我氣到在電視前咒罵,也完全認同班蛙的反擊,也期盼雙方打個群架吧。但,當阿泰衝上觀眾席,引發球迷與球員兼的鬥毆,我真得完全看傻了眼。印象中,當時轉播畫面停留在阿泰衝上台,爾後,則是拉全景,沒給電視前的觀眾看到細節。事後的新聞報導畫面也都只有阿泰衝上觀眾席的瞬間,直到 Netflix 奧本山大亂鬥紀錄片《體壇祕話:NBA 球場鬥毆事件》(好爛的片名翻譯) 問世,我等球迷總算知道整起事件的完整過程。
看完《體壇祕話:NBA 球場鬥毆事件》,我真心替小歐尼爾 (Jermaine L. O'Neal) 感到悲傷,更為曾經非常討厭但如今非常尊敬的大嘴米勒 (Reggie Miller) 感到哀傷,這是雷米最後一次拿總冠軍的機會年,卻因為奧本山大亂鬥而導致球隊戰力大損,只能認命退休。
能終其一身都待在同一支球隊的球員我絕對尊敬,從湖人 F4 開始的抱大腿求冠風氣我真得無法苟同。
《體壇祕話:NBA 球場鬥毆事件》對於當年 NBA 總裁史騰一手主導的禁賽判決提出質疑,身為活塞迷,當時聽聞溜馬三位先發被禁賽絕對是叫好。然而,在奧本山大亂鬥之後,史騰為了滿足社會輿論要求重新檢討 NBA 球員形象,又一手影響了整個 NBA球風從 90 年代的中鋒當道轉為摸到毛就犯規的後衛年代,連中鋒都要像後衛一樣投三分,整個 NBA 賽事越來越無聊。
或許這就是這個年代的籃球球風吧,但在看完《體壇祕話:NBA 球場鬥毆事件》後,我更懷念 2004 年當兵前的 NBA 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