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市場等待CPI數據,美股呈個別發展,道指跌126點或0.36%,標指跌0.08%,納指升0.49%。標指攻前頂前靠穩,市場需求更佳理由才有機會破頂,若升破前頂4238,下級阻力為4255,向上值搏空間仍不足1%。3大指數中以納指最落後,在追落後下,上週四曾回試13500支持後回升,準備挑戰14000心理關口。
非農數字差過預期,降低了縮減QE可能性,市場靜待週四的5月份CPI數字,4月CPI升至4.2%,曾引發美股回調。隨著炒家離場,資源價格從高位回落,十年債息回落至1.57%,通脹壓力開始減退,料美聯儲會下週議息不變應萬變居多,年底才縮表機會較高。
美股普遍淡靜,焦點都落在WBS的迫空股身上,其實股份變得冷清。美國散戶已成為中流砥柱,正所謂蟻多摟死象,影響力之大連SEC也大表關注。比亞迪(1211)新能源車大賣,刺激中概股電車3寶炒上,均升超過3%。此消彼長下,Tesla在華銷售再遇冷風,早段曾跌3%,最後竟能回升1%,重返600美元水平,電動車及電池股這個兩個板塊可多加留意。
中國公佈5月份進出口差過預期,反映歐美疫情令需求減少,雖說差過預期,但環比仍然是有增長。上週新興市場ETF再錄得14.2億美元淨流入,是連續3週流入超過10億美元以上,年初至今資金新興市場吸金力十足,已有293億美元流入,其中以A股及港股吸金能力最強。
A股靠穩偏軟,上週熱炒板塊如醫美股及電池股均遇上壞消息回軟,打擊了市場人氣,成交再次低於萬億元,外資亦見淨流出14億元。阿爺出手整頓美容行業,醫美股繼續受壓。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迎來最大解禁潮,加上Model Y可能改用LG NCMA四元鋰電池,股價大跌5.72%。
回說港股,上週五美股回升,恒指卻繼續自殘,上週恒指在缺乏成交下,上衝29500不果,卻因超買而回吐,失守了29000需提高戒心,28650是20天線及60天線的交匯點,有很強支持,一旦失守便要小心轉勢。
其實恒指並無特別方向,說穿了只是大戶向上向下不斷殺倉,由於入市資金不足,大戶控制能力更強,結果近月多出現一些應升不升,應跌不跌的局面,若信走勢而入市,往往很易中招。其實成交細並不代表後市必然看淡,只能說波幅會更大,大戶殺倉控制能力更高。
板塊方面,A股醫藥股繼續調整,港股醫藥股卻先低後高,多隻B仔股出現長腳走勢,是調整見底形態。若今日能以陽燭回升,這一波調整浪有望完成,暫時看醫藥股仍是較強板塊,仍是低吸對象。
比亞迪5月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加190%,環比增長28%,其中新款DM-i大賣獲得成功。比亞迪已開始向歐洲銷售新能源車,意味下半年開始會有海外收入。隨著越來越多人買電動車,旗下電池業務增長更可觀,首5個月電池裝機總量已達9.9GWh,同比增長超過2倍,業績增長看高一線。
比亞迪電子(285)去年工廠變身造口罩帶來了巨利,反映工廠管理質素之高,轉型能力之快無人能及。早前宣佈進軍電子煙ODM行業,下半年將投產,預計可帶來10多億元營收。股價噚日一度突破54元阻力,此股正處於旗型突破走勢邊緣,若成功將見62元,值搏率很高。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i share etf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初到美國、或即將來美國的朋友的各式生活建議
去年年底的時候, 親愛的老婆的弟弟及弟妹從台灣搬到美國來工作。 那時候為了幫助他們安定下來, 我們回想了一下什麼建議是我們希望剛來美國的時候會想知道的,整理了一些清單分享給他們,後來我想到之前有讀者也有問我類似的問題, 所以想說把這份清單也分享給大家, 同時也看看有沒有讀者有建議讓我這個清單可以更完善。
(以下許多連結是我的推薦連結, 如果你使用的話我會得到推薦獎勵, 如果你願意使用的話我會很感激,如果不用的話也可以參考, 再找朋友幫你推薦)
駕照:
在美國,駕照就像是身分證一樣的重要證件,而且除非你是住在紐約或是在大城市中很中心的部分, 不然在美國出門大部分都是開車比較方便。 如果在台灣已經有汽車駕照了,在美國很多州都可以不需要考試, 直接換當地的駕照。 相比於美國各地 DMV 要線上預約等待筆試、路考,常常有的時間至少要 1、2 個月後, 可以直接換駕照開車省下超多美國時間呢!目前台灣駕照可以在美國面試換照的州及細節可以參考這個文件列表。
醫療保險:
在美國看病可以是很驚心動魄的, 不是說看病的環境,而是看完病收到帳單後的情況, 如果不清楚的讀者可以看看我上一篇文章 "美國住院住院兩晚: 天價醫療帳單及後續帳單協商" 提到的經驗。 我們的心得是如果能力許可的話, 買當下可以買到最好的醫療保險,這樣在遭遇到比較大的醫療事件,有時候可能僅是急診或是住院個一兩天,自己需要付的錢才不會無法負荷。
如果有一些個人病史的話, 在台灣可以先準備醫療報告英文版,必要時可以在美國和醫生討論, 省下重做不必要的檢查的時間及金錢。
線上購物:
我們在美國買東西大部分都是線上購物, 不僅方便比價找最便宜的 deal,Amazon 購物如果是 Prime 的商品, 大部分都可以 2 天寄到, 而且在很多都會區熱門商品現在還可以 1 天就送到。 如果是家人或是很親的朋友的話, 可以在同一個 famiy plan 分享 Prime 會員。 如果你還沒有 Prime 的話, 歡迎試用看看, 我認識幾乎所有在美國的人都有 Amazon Prime, 而買東西大部分都很直覺直接打開 Amazon 來搜尋。Amazon Prime 除了 2 天送到貨的福利之外, 還有像是 Amazon Video, Music 等附贈的資源。
https://amzn.to/2SvLm4Y (Amazon Prime 我的推薦連結)
CamelCamelCamel
一個線上網站紀錄 Amazon 上商品的過往的價錢,可以看到商品售價的走勢, 我如果不是特別急迫要買的商品的話, 就會設定 price alert , 當價錢低於目標價錢的時候就會得到通知, 算是可以幫助我省錢的網站,現在也有 Chrome Extension, 方便在 Amazon 商品頁面看到價錢資訊。
Rakuten
一個線上 cash back 的網站, 除了信用卡的回饋, 可以多賺的現金回饋的方式, 不時特定網站還有比較高的現金回饋, 有時候可能可以到 10% 或更高。 以往都要先從 Rakuten 網站搜尋要買的網站, 再從那裡連過去, 現在有 Chrome Extension , 讓整個使用者經驗變得很好, 不論在什麼購物網站,都可能有額外的回饋,像我們用 Priceline, Expedia 買機票或是訂旅館,都會用 Rakuten 來賺取額外的回饋,線上課程 Udemy 也有回饋,不時連 Amazon 也有 cashback, 有 Chrome Extension 後到開啟購物網站都會得到提醒, 按一下就可以累積回饋,超方便!
http://bit.ly/2SeLuXL (我的推薦連結, 使用註冊可以得到 $10 獎勵)
租房子:
我在 2013 年寫了一篇租房子的介紹, 第一次在美國租屋 ”找房子"就上手- Renting a house for dummies!“ 雖然已經時間有點久, 但是大部分的概念都還是沒有變的。
吃飯找餐廳及生活各式服務商家:
Yelp
在美國吃飯大家都會把手機上的 Yelp 打開來看附近的餐廳評價, 雖然說對於亞洲菜的評價不一定準確, 但從人氣的留言評價還是可以看出餐廳是否熱門。 如果生活上有其他找商家的需求,像是找理髮店、汽車修車廠、按摩等等, 也都可以在 Yelp 上來搜尋。
銀行:
我之前寫的 “閱讀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心得, 平凡人的理財方法” 提到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方面。 一般人會大家都有 checking account 及 saving account。 checking 是讓你可以開支票的帳戶,幾乎沒有利息, saving 是利息比較高的帳戶,鼓勵大家存錢, 許多 saving 帳戶也有像是一個月最多只能轉出 6 次的限制。
書中很不推薦大家在常聽到的大銀行像是 Bank of America、Wells Fargo 開戶 (怎麼我都有 XD)。 原因是這些銀行常常有許多條件, 常常一不小心就要扣你各種費用。 雖然好像在各地都有分行很方便, 但是有許多網上銀行也可以提供同樣的服務。
目前我最推薦的 checking 帳戶是 Sofi Money, 它是 Checking account,但有比較高的利率,目前有 1.6% 的利率, 水準接近很多 saving account 。 另外最大的優勢就是全世界任何 ATM 提款都免手續費 (手續費會退回), 平時不需要特別找自己銀行的 ATM 領錢, 出國旅遊也可以在異國領當地貨幣, 目前我皮包就是放 Sofi Money 這張卡片來領錢。之前它推出開戶放 $100 得 $25 的佛心開戶獎勵,讓我認識超多朋友大家都前仆後繼的開了它的帳戶!
http://bit.ly/32jt4YV (我的推薦連結,開戶有 2 次 $500 的 direct deposit 就可以得到 $75 的開戶獎勵)
http://bit.ly/37KSdNz (親愛的推薦連結,開戶有 2 次 $500 的 direct deposit 就可以得到 $75 的開戶獎勵)
信用卡:
在美國做很多事情都會需要看信用分數。 不論是租房子, 買車買房子的貸款,好的信用分數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利率,更好的機會得到貸款。 累積信用分數的方式,可以從一些入門的信用卡開始辦。
Discover it
開戶消費有 $50 開戶獎勵。每一季有一個 Category 5% cash back (1-3 月目前是 Grocery Stores, Walgreens and CVS)。 信用分數要求很低, 沒有年費,幾乎是人手一張的卡。 首年 cash back 最後結算會再雙倍給你 , 比如說你第一年賺了 $500 cash back , 第 12 個月結算後會再給你 $500。除了我一開始有的 secured credit card (需要有押金的 credit card), 這是我第一張信用卡。建議一開始一個人先申請, 幫另一個人辦副卡, 兩人一起刷最大化可以 double 的第一年 cashback, 第二年在由原本的持卡者推薦另一人開戶, 賺開戶推薦獎勵,並且還有第二年一整年可以 double cashback。
http://bit.ly/2H5jxuL (我的推薦連結)
Chase Freedom and Chase Freedom Unlimited
Chase Freedom 開戶獎勵花 $500 得 $200。 每一季有一個 Category 5% cash back (1-3 月目前是 Gas stations, internet, cable & phone services)。信用分數要求很低, 沒有年費,是人手一張的卡,因為 5% category 常常會和 Discover 不同,大家通常都會和 Discover 搭配使用 。 Freedom Unlimited 是所有類別有 1.5% cash back,方便在沒有任何其他更高的回饋類別信用卡使用。
http://bit.ly/3bpyC8s (我的推薦連結 )
http://bit.ly/38alKB6 (親愛的老婆推薦連結)
America Express Blue Cash Everyday
開戶前 3 個月花 $1000 賺 $150,沒有年費。超市購物有 3% cashback,加油及百貨公司有 2%。 我和親愛的老婆都有一張。一開始我們信用分數還沒有太高的時候, 這張就是我們超市的買菜卡。
http://bit.ly/2w4cGzJ (我的推薦連結 )
http://bit.ly/2tHGSzP (親愛的老婆推薦連結)
America Express Business Plus
前 3 個月花 $3000 有 10,000 MR 點數,沒有年費, 所有的消費都是 2x 點數累積。 我們如果消費沒有特別比較高的回饋、並且可以使用 Amex 的話就會用這張 (如果不行的話,就會用 Chase Freedom Unlimited)。
http://bit.ly/3bpFPFy (我的推薦連結 )
http://bit.ly/37arFos (親愛的老婆推薦連結)
如果信用分數開始變高之後, 可以考慮其他的卡片, 像是 Chase Sapphire Preferred, 之前的介紹文章在 “最省腦力的換機票方法” 或是很紅的 American Express Gold (吃飯及超市 4 倍回饋,現在是我們買菜的主力卡), 介紹文在 “用最少的錢換美國亞洲來回機票- 信用卡換機票之小小心得”。
日常朋友之間的轉帳:
Venmo:
有著像是社交網路一般的小額手機轉帳服務, 發生的交易都可以設定公開的模式, 讓朋友間付款有跡可循, 因為社交的特性, 讓 Venmo 很受年輕人歡迎, Paypal 後來就買下來了。 因為出去吃飯可以掃描 Venmo 的條碼, 讓就算不是朋友的轉帳也很方便。
Facebook Pay:
美國的 Facebook 可以在 Messenger 設定銀行的 debit card, 用法其實和 Venmo 一樣, 因為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 Facebook 朋友, 比 Venmo 來說很多時候更方便一些。
投資:
從 2019 年年底開始,許多公司都提供 $0 fee trading,現在投資股票、ETF、基金都很方便, 看你公司股票放在哪個券商, 可以就在那裡投資方便管理。 另外有幾個我自己用的券商推薦。
Sofi Invest:
開戶放 $1,000 賺 $100 股票獎勵, 股票獎勵得到後可以立刻賣掉。 帳戶的特點像是股票交易免手續費、可買 fractional share,解決每次買 ETF 都會剩下零碎現金的問題。 $100 的開戶獎勵可以選擇各知名公司股票 (Apple, Microsoft, Facebook, Google, Netflix, Disney, Tesla 等等) , 也可以選擇 ETF。其實我這個帳戶是開戶完賺完開戶獎勵 1 個多月後就把錢領出了,XD。
http://bit.ly/2O9y9MS (我的推薦連結, 開戶放 $5,000 賺 $100 股票獎勵)
http://bit.ly/32K0nmy (親愛的老婆推薦連結, 開戶放 $5,000 賺 $100 股票獎勵)
Robinhood
幾年前首開股票交易免手續費的公司。 手機 App 介面做的不錯,很好用, 算是一個好上手投資的平台。 因為比較容易操作,我放一點小錢, 方便有時候想到要買個小投資。使用推薦連結開戶可以得到免費的股票,目前最多有可能可得到 $211.5 的股票 ( 看運氣得不同公司的股票)。
http://bit.ly/2UBsEvj (我的推薦連結, 抽最高 $210 的股票)
床:
美國路上有許多專門賣床的店, 最好進去實際躺躺看, 一般來說, 美國大部分的床都很軟,所以我們都是直接看店內最硬的幾張床來考慮。 決定好之後,可以網上查詢有沒有同樣型號更便宜的價錢, 通常店家為的得到生意都會 match 網上的價錢。
Ride sharing:
台灣有 Uber 沒有 Lyft, 其實兩家在美國都差不多方便。 Lyft 是 Uber 的競爭對手, 我們每次叫車都會把 2 個 app 打開比價, 選擇比較便宜的來叫車。
https://lft.to/3bl9C2e (Lyft 我的推薦連結)
外賣:
在美國常常要開 10 ~20 分鐘以上的車程才有辦法到餐廳, 距離可能至少都要 10 幾公里以上, 在台北的話大概是超過從西門町到內湖的距離。 因為沒有那麼方便, 有時候也是很依賴外賣送食物到家裏。 我們常用的外賣平台有 Doordash 及 Uber Eats。 Doordash 的選擇很多, 介面也做的很棒, 而 Uber Eats 在我們這區選擇稍少, 但因為所有的交易都是線上信用卡付款, 就不用擔心還要準備現金給送貨員小費。
http://bit.ly/2SylMfE (DoorDash 我的推薦連結, 前 3 次點餐,每次可以折抵 $5, 總共 $15 優惠)
http://bit.ly/39mBtxa (UberEat 我的推薦 code 是 eats-6uy7k , 第一次點餐可以折抵 $7)
停車
如果我們要進到舊金山城市裡, 我們通常會用 Spot Hero 來先找好預約停車的地方, 不僅不怕到時候沒有位,先預約通常都有比較好的價錢呢。
以上是我們想到可能會對剛來美國要安頓下來有幫助的資訊。你有什麼推薦沒有在以上的名單中嗎? 歡迎留言分享。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html
i share etf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three events that have been in progress for couple years.
1. The dark cloud on the immediate horizon is the Exchange-trade funds, which have grown exponentially in size in the past five years, but never been crucially examined by panicked selling. If the market turns around and the ETF investors decide to abandon their shares out of fear, ETFs would be forced to dump stocks and such behaviors could begin a vicious circle and drag the stock prices into a deeper valley.And I believe the algorithmic or AI trading could deteriorate such situation.
2. The S&P 500 has reached 19 times of P/E ratio, higher than the historical average of about 15.Readers might read my article on P/E ratio first— “談本益比觀念的對與錯 http://wp.me/p9ffS3-qh”
I think the 19 times of P/E ratio is not the problem itself. It simply reflects the reality of extremely low interest rates for almost a decade. The artificial manipulation of interest rates can mislead the prices of time of the markets, distort the anticipates of incomes, and increase the information costs. Therefore, the interest rates are the causes and the high P/E ratio is nothing but the unavoidable effect. “Action and reaction,” as they said. You shall not explain facts by facts.
3. The low interest rates also have encouraged a lot of corporate-share-buyback plans by borrowing, which has been one of the factors boosted the stock price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I wouldn’t say it is a healthy phenomenon, despite Warren Buffett’s preference.
All these factors imply that the intrinsic economic progress might be left behind the raising prices of the capital markets. The diversion of these two, the reality and the artificial finance system, is the major cause of most financial crises.
As I said in the last article, “榮景或低成長的十字路口 (We are at the crossroads of prosperity or low progress) http://wp.me/p9ffS3-qB,” the monetary policy of Fed and the uncertain success of the economic reforms by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re two key factors in my prediction of the US econom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ts stock markets. Once either one went wrong, the bear could show up all of a sudden.
文章連結:
http://wp.me/p9ffS3-rW
i share etf 在 台灣上市櫃230檔ETF怎麼挑? 1判斷法「秒選它」!|懶錢包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