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拾輔導室Q&A:住院治療期間為什麼要運動?】
/
許多血拾人都經歷過: 床躺太久腰酸背痛、肌肉曲線沒了、小腿肚肉團鬆弛晃呀晃的,或者藥物副作用覺得好懶好累(◞‸◟)
可是,
一直被叮嚀「不可以懶惰,你要盡量運動呀~」
⠀
聽多了就煩!心裡 厭世惡魔👿大崩潰:
「治療就累得要死,為何一定要我運動?哼?」
「身上掛滴管線、還有人工血管,怎麼動?」
⠀
本篇邀請 #血拾人👩🏻💼拾柒 來回答 #住院治療期間為什麼要運動
⠀
/
《Q1: 治療期間「運動」到底多重要?》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不論是苦於被關在病房不得動彈的「運動愛好者」
還是想到運動就像要了小命的「宅男宅女」
與癌症搏鬥的旅途上 #維持體力是重要的助力!
⠀
在化療、放療、電療及各種藥物的副作用摧殘
加上安裝人工血管、軟針等管線限制活動
體內能量被大量消耗+循環代謝下降
+怕拉扯又不敢動+ #懶
結果,體內機能運作緩慢,細胞得不到充足養分
當然越躺越累!肌肉流失!
⠀
住院時,做點 #緩和運動
可幫助治療期維持體力和肌耐力!
⠀
⠀
《Q2: 身體出現哪些狀況「不適合」運動呢?》
‼專科護理師提醒 #不適合運動的身體狀況
⠀1. 白血球太低,低於 3000/ul (個/立方毫米)
⠀2. 血小板太低,低於 50,000/ul
⠀3. 血紅素太低,低於 10 gm/dl
⠀4. 發燒
⠀5. 脈搏不規律
⠀6. 骨頭痛
⠀7. 有噁心、想嘔吐的感覺的時候
⠀ ⠀
⠀
《Q3: 病房空間那麼小,能做哪些動作?》
⠀
⓵ #能走就能做
繞繞護理站與走廊,一天 30 分鐘,享受陽光灑落的午後
如果需要推 「點滴架」理順管線,注意別纏繞勾到
👩🏻💼:走路速度依自身狀況調整,如許可建議稍微加快步伐,但不要奔跑
⠀
⠀
⓶ #能站就能做
雙腳輪流後抬腿、向前90度高抬腿,10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雙腳沒力可以把床圍拉起,扶著扶手比較安全
⠀
⠀
⓷ #坐著也能做
擴胸、高舉抬臂、手肘彎曲,10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進階版-增加重量:準備兩個 500c.c.寶特瓶,裝滿水變成簡易的啞鈴
⟡⟡如果太重也可以選擇小瓶 200~300c.c.的
(例如:桂 X 燕麥、喝完的倍 X )
👩🏻💼:上肢運動小心人工血管或軟針,動作放輕放慢
👩🏻💼:正在打藥或輸血者,避免做擴胸和抬舉的動作
⠀
⠀
⓸ #躺著也能做:
把床清空並完全放平,棉被枕頭可放到一旁或先收起來
左右輪流抬腿、大腿彎曲、橋式,10 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如果覺得脖子懸空不舒服仍可墊枕頭
👩🏻💼:橋式,由於床墊太軟,經由專業人士建議,不適合在床上做,最好能準備「瑜珈墊在硬質地板上施做」會比較安全
⠀
👆👆👆
這些運動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許多詳細且正確的執行方式
⠀
除了搭配本篇《簡易圖解懶人包》
提供幾個拾柒覺得教學完整的「進階版運動影片」給大家參考(留言處第一則)
/⠀
⠀
👩🏻💼拾柒 小叮嚀
:#所有運動均量力而為,注意安全最重要!
:#每個動作都要配合呼吸_不求快但求紮實,才能達到效果並且不會受傷喔!
:要做之前都要 #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諮詢醫師和專業醫療人員
⠀
祝福各位血拾人,重獲健康身心!
⠀
- - -⠀
👩🏻💼拾柒
16歲罹患血癌,17歲重生,藉由寫字、畫畫紀錄罹癌生活,出版繪本《癌!唉…哀?愛!》,換血又換肺,創立 寫癌writecancer 創作小天地,希望把得到的愛與溫暖傳遞下去
▴ FB: 寫癌writecancer
▴ IG: @17writecancer
- - -
📢血拾輔導室報告:以上內容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若有醫療上的疑問,請務必與您的治療團隊諮詢
- - -
⠀
#血拾輔導室 是什麼?
:曾患血液疾病的我們,都經歷過罹癌時出現一大堆艱澀複雜的問題,希望集結「血液疾病的治療」有經驗的前輩、及具醫學背景專業人員,以一問一答的型式,統整大家的知識精華,方便後進癌友找尋繁雜問題的答案。
⠀
如果你有興趣想加入,分享經驗幫助其他病友
歡 迎 留 言 報 名!
gm醫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股盤後〉美股獲利了結 四大指數集體收黑
儘管國際貨幣基金 (IMF) 樂觀看待全球經濟復甦,華爾街觀察美股處於超買階段,十年期美債殖利率跌至約 1.65%,週二 (6 日) 美股自歷史高點回落,航空和郵輪股續漲,科技股和能源股走低,台積電 ADR 下跌逾 1%,四大指數集體收黑,道瓊跌近 100 點,標普結束連續三日漲勢。
IMF 26 日上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從 5.5% 上調至 6%,主要反映美國經濟前景的迅速好轉。
IMF 和世界銀行 (World Bank) 於 4 月 5 日至 4 月 11 日間聯合召開 2021 年春季會議。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 (Janet Yellen) 於該論壇中表示,美國經濟的快速復甦將提振全球整體增長,但仍需做更多工作,以彌補新冠病毒危機在非銀行金融部門、全球供應鏈和社會保障中暴露出的弱點。葉倫預測,2022 年美國經濟將實現充分就業。
美國總統拜登提出逾 2 兆美元基礎建設方案,共和黨參議員 Roy Blunt 稱規模應縮減至約 6150 億美元,而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曼欽 (Joe Manchin) 反對企業稅調高幅度。
白宮新任新聞秘書莎琪 (Jen Psaki) 表示,拜登不會容忍美國在基礎建設計畫上無所作為。
地緣政治消息方面,美國國務院週二表示,美國及其盟國考慮聯合抵制中國主辦的 2022 年冬季奧運,但尚未做出決定。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發燒,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1.32 億例,死亡數突破 286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081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55.6 萬。
美國總統首席醫學顧問福奇警告,美國正處於爆發新一波疫情邊緣。
拜登稱,美國已經實施 1.5 億人次的疫苗注射,宣布所有美國成人可以在 4 月 19 日前獲得新冠疫苗的接種資格,而不是原定的 5 月 1 日。拜登警告,隨著新冠變種傳播,美國仍處於與疫情對抗的生死關頭。
週二 (6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96.95 點,或 0.29%,收 33,430.24 點。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3.97 點,或 0.10%,收 4,073.94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7.21 點,或 0.05%,收 13,698.38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39.33 點,或 1.19%,收 3,266.10 點。
標普 11 大板塊有 6 大板塊收紅。
標普 11 大板塊有 6 大板塊收紅,公用事業 (+0.53%)、必需消費品 (+0.33%) 和非必需消費品 (+0.33%) 板塊領漲、資訊科技 (-0.38%)、醫療保健 (-0.36%) 和工業 (-0.26%) 板塊領跌。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僅蘋果獨強。蘋果 (AAPL-US) 上漲 0.25%;臉書 (FB-US) 下跌 0.86%;Alphabet (GOOGL-US) 下跌 0.44%;亞馬遜 (AMZN-US) 下跌 0.090%;微軟 (MSFT-US) 下跌 0.49%。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見。嬌生 (JNJ-US) 下跌 0.024%;家得寶 (HD-US) 下跌 0.51%;聯合健康 (UNH-US) 下跌 1.57%;默克 (MRK-US) 下跌 1.57%;Nike (NKE-US) 上漲 1.51%;麥當勞 (MCD-US) 上漲 1.34%。
費半成分股多挫跌。應用材料 (AMAT-US) 下跌 2.45%;美光 (MU-US) 下跌 0.28%;AMD (AMD-US) 上漲 0.012%;英特爾 (INTC-US) 下跌 1.47%;NVIDIA (NVDA-US) 下跌 0.90%;高通 (QCOM-US) 下跌 1.62%
台股 ADR 同步下滑。台積電 ADR (TSM-US) 下跌 1.65%;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0.51%;聯電 ADR (UMC-US) 下跌 3.15%;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下跌 0.051%。
個股消息
富比士全球富豪榜出爐,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連續四年拿下全球首富,身價高達 1770 億美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居次。排名第 3 到第 5 名為法國 LVMH 執行長阿諾特、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以及臉書執行長祖克柏。
亞馬遜下跌 0.090%。即將卸任亞馬遜執行長的貝佐斯週二公開表示,亞馬遜支持美國提高企業稅,支持拜登政府對在美國基礎設施上進行大膽投資。
特斯拉 (TSLA-US) 上漲 0.082% 至每股 691.62 美元。第一季交車量超出市場預期後,投行紛紛上調特斯拉目標價,投行 Roth Capital 週二資深研究分析師 Craig Irwin 稱,特斯拉股價明顯被高估,合理股價是 150 美元。
蘋果 (AAPL-US) 上漲 0.25% 至每股 126.21 美元。摩根士丹利提高蘋果 2021 年和 2022 年服務營收預期,但將蘋果目標價下調至 156 美元。
美國避險基金 Archegos 爆倉事件後,瑞士信貸宣布損失約 47 億美元,目前已有高管辭職、執行董事會放棄獎金,削減了股息及中止庫藏股計畫。瑞士信貸 (CS-US) 上漲 0.92% 至每股 10.97 美元。
摩根士丹利 (MS-US) 上漲 1.40%。財經媒體 CNBC 報導,Archegos 爆倉前夕,摩根士丹利以折扣價拋售 50 億美元 Archgos 相關股票。
阿斯特捷利康 (AZN-US) 下跌 0.63%。歐洲藥物管理局 (EMA) 表示,英國牛津大學與阿斯特捷利康共同研發的 AZ 疫苗與罕見血栓明顯有關。
通用汽車 (GM-US) 上漲 1.51%。該公司傳出,計劃明年年底將在底特律 - 哈姆特拉克 (Detroit-Hamtramck) 組裝廠生產開始生產雪佛蘭 Silverado 電動輕型卡車。
英特爾下跌 1.47% 至每股 65.56 美元,該公司週二推出 10 奈米的 Ice Lake 處理器,與 AMD 一決高下。
經濟數據
美國 2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報 737 萬,預期 690 萬,前值 710 萬
華爾街分析
金融股財報季即將開跑,投行 Wedbush 稱:「我們仍看好銀行類股,儘管預期隨著美企第一季財報業績將於 4 月 14 日開始,市場將出現短期波動,反映出貸款增長疲弱、利潤率壓力、抵押貸款銀行營收下滑,以及季節性因素。」
投行 Janney Montgomery Scott 稱:「關注標普 500 指數未來幾天是否有可能盤整,目前在短期交易圖表上處於超買區,可能會出現一些獲利了結。」
然而,摩根士丹利認為,過去 30 年裡,4 月一直是全年股市表現最好的月份之一,4 月投資回報率比平均高出約 2%,預測 4 月份市場表現將強勁。
Raymond James 首席投資長 Larry Adam 提到:「有很多錯誤的說法認為美債殖利率會讓市場走低,通膨會嚇到市場和聯準會,但事實是,經濟運行得很好。」
Larry Adam 稱:「不僅是經濟狀況好轉,而且這實際上導致企業獲利預期更高,從而推動市場走高,人們將在夏季繼續看到經濟強勁勢頭,今年全年企業財報獲利持續顯著上升,我認為漲勢還沒結束。」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24477?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4-06(美國時間)
接收投資重要資訊,阿斯匹靈官方的Telegram頻道-「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https://t.me/stock_aspirin
阿斯匹靈新書
https://bit.ly/3cBMD5Q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gm醫學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四年聞不到味道
週末寫一篇簡短的醫案,輕鬆一些,當然,任何病症對病人而言都不輕鬆。
這位女病人,三十歲左右,四年前有一天早上起來突然發現聞不到任何味道,嗅覺喪失了,味覺倒是依然正常。這讓病人很苦惱,看了耳喉鼻科醫生,也找不出什麼問題。耳喉鼻科醫生表示,或許可以做個手術,把額竇(frontal sinus)清乾淨,看看嗅覺能不能恢復,但是醫生也誠實地告訴病人,不能確定額竇阻塞是導致病人嗅覺喪失的原因,要病人自己決定是否願意承擔手術的傷疤及風險。病人當然不願意在臉上動手術,只好一直拖著,幾年下來,嗅覺還是沒有復原。
病人和診所約診時,診所同仁不確定病人嗅覺喪失和新冠肺炎有沒有關係,為了保障其他病人的健康,只允許病人視訊看診。初診時,我認為病人只是寒濕積聚,耳喉鼻科醫生建議的額竇手術或許是有用的,只是中醫不需要手術就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當然,病人也不是感染新冠肺炎,下次可以直接到診所看診。
怎麼治療?葛根、白芷引藥上行,同時也提水上頭,好的水不來,壞的水去不掉。茯苓、白朮、蒼朮利水,辛夷、菖蒲開竅。另外,依據病人的情況,加了一點點炮附子溫中下焦,一些通腸利便的中藥來確保大腸通順。
一周左右後,病人來診所複診,戴了口罩,我一時還沒想到是哪位病人,病人已經告訴我她可以聞到味道了,雖然還沒有達到正常的靈敏度,她很高興四年來總算可以有嗅覺了。而針藥並施效果更好,所以,這次除了要病人繼續服用原方外,我還幫病人下針合谷、迎香透內迎香,病人的嗅覺應該可以近期內恢復正常,省掉了臉上動手術的痛苦及風險。
雖然中醫和西醫有不一樣的觀點,對病人的責任卻是一樣的。病人諮詢的耳喉鼻科醫生是一位好醫生,依據他所學的知識來認定病人可能需要額竇手術,卻很誠實地告訴病人其中的信心程度及風險,對病人是負責任的。 越來越多的西醫願意承認現代醫學的侷限,對其它治療方法也保持開明的態度。最近有位病人血紅素掉到5gm/dl(女性參考正常值為11.0~16.0 gm/dl),她的西醫嚇壞了,除了要求病人立即服用大量的補充劑外,也考慮以緊急輸血的方式來治療。然而,病人服用中藥一兩周,血紅素回到正常範圍。病人告訴醫生是服用中藥的結果,這位醫生很驚訝,直接和病人拿了我診所的聯絡方式,想要轉告給其他類似問題的病人們。
當然,依然還有很多西醫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他們知道一切。前幾天一位史丹佛醫學院的教授朋友轉給我一封電子郵件,另一位醫學院教授在電子郵件中全面否定mRNA型新冠疫苗可能的危險性,他直接說外面對mRNA的負面討論都是BS(bullshit),他不但立即要幫他高齡的父母打mRNA型新冠疫苗外,也告訴其他人趕緊幫高齡的父母施打,來保護他們的健康。結果,昨天挪威政府公佈,有23位高齡長者施打mRNA型新冠疫苗後死亡,雖然挪威政府仍在調查,其中的關聯性是必然存在的。像這樣的醫生是很自大及不負責任的,目前沒有一位醫學專家能百分之百確定mRNA型新冠疫苗的風險,負責任的醫生應該告訴病人打與不打的利弊得失及不確定性,而不是在每個人知識範圍都有侷限下,堅持己見,強硬告訴病人:「我是醫生,所以我知道各種健康問題,你就該都聽我的」!
(http://andylee.pro/wp/?p=9484)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gm醫學 在 Bipolar prostate enucleation, Adenoma 57 gm, 攝護腺剜除術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腫瘤外科部/台大醫學院泌尿科呂育全醫師攝護腺剜除術Prostate volume 82 ml, Adenoma 57 gm, enucleation time 15 minsPerformed by ... ... <看更多>
gm醫學 在 中國[醫聖]-傅青主.(友善分享)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医学 上,被时人称为“医圣”,在内科、儿科、妇科、男科上均有造诣,是大师级人物。 《辞海·医药卫生分册》共收录中医中药学界重要人物71人,其中山西仅有 ... ... <看更多>
gm醫學 在 FMS-Taiwan 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 [2016 EAMSC東亞醫 ... 的推薦與評價
2016 EAMSC東亞醫醫學生會議-GM招募] 2016 Taipei EAMSC in Taiwan 一年一度盛大的EAMSC東亞醫醫學生會議,即將在2016年1/24~1/28登場! 每年由不同國家主辦的EAMSC,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