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某日,從來不寫信的貓王(Elvis Presley)突然興致一來,在前往華盛頓的班機上提筆。隨後請人將信件寄往白宮,他在信中向時任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輸誠,表示自己願意成為聯邦調查局的間諜,希望能協助政府打擊毒品交易。
.
這封看起來很惡搞的信被白宮職員艾格爾.克羅夫(Egil Krogh)看見了,負責毒品監管的他,也許帶有一點私心成分(他是貓王粉絲),帶著信函遊說尼克森同意與之會見。對流行音樂一無所知的尼克森壓根不知道貓王魅力何在,心想這個世紀合體也許有助於他的支持率,便同意了克羅夫的提議。
.
隨後,貓王親抵白宮,一身招牌穿著,穿著喇叭褲、戴著墨鏡走進橢圓形辦公室,還掏出一把手槍(當時顯然沒有對他安檢),說是送給尼克森的見面禮。不過兩人的互動卻並未大家想像般尷尬,專業領域雖然相差甚遠,但他們分別位處各自領域的領導地位,一聊下來,反而共鳴不少,都向對方傾訴了自己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感。
.
隨後,貓王表明了自己真正的來意——他想要獲得麻醉藥物和危險藥物管理局(簡稱BNDD)的徽章。
.
著迷於警察徽章蒐集的貓王曾經與相關單位索取遭拒,心有不甘的他,於是決定親訪白宮向總統索討。尼克森聞之,立刻答應了他的請求。為了表達感謝,貓王給了總統一個豪邁的擁抱。有傳說指出貓王之所以特別想要這枚徽章,是因為他以為能夠以此徽章合法持毒。
.
這場世紀訪問原先被列為機密,但仍在13個月之後外洩。艾格爾.克羅夫作為主導這起訪問的人,在尼克森辭世當年出版了《The Day Elvis Met Nixon》一書,揭露了整個過程的秘辛。當時的克羅夫已經被驅出政壇,因為他後來以作為水門案幕後主使者身分聞名,被判處六年徒刑,又有「邪惡克羅夫」之稱。他在上週末辭世,享壽80歲。
.
基於艾格爾.克羅夫的著作,這場經典訪談的過程被影像化了兩次,分別是電視電影《Elvis Meets Nixon》(1997)和《當貓王碰上總統》(Elvis & Nixon ,2016),後者名氣較大,由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飾演尼克森、麥可.夏儂(Michael Shannon)飾演貓王,柯林.漢克斯(Colin Hanks)飾演克羅夫。這應該是極少數未把尼克森刻畫成反派的美國電影。
.
談及這場相遇之所以令人著迷,歷史學者凱莉.葛洛佛(Kelly Grovier)說:「人們往往會被這種不協調感吸引。一個是酷到極致的代表,一個是乾到極致的代表,兩人就這麼相遇了!」
.
.
(圖為真實照片,由左至右分別是尼克森、貓王、艾格爾.克羅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elvis meets nixon (1997)」的推薦目錄:
elvis meets nixon (1997)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70年12月某日,從來不寫信的貓王(Elvis Presley)突然興致一來,在前往華盛頓的班機上提筆。隨後請人將信件寄往白宮,他在信中向時任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輸誠,表示自己願意成為聯邦調查局的間諜,希望能協助政府打擊毒品交易。
.
這封看起來很惡搞的信被白宮職員艾格爾.克羅夫(Egil Krogh)看見了,負責毒品監管的他,也許帶有一點私心成分(他是貓王粉絲),帶著信函遊說尼克森同意與之會見。對流行音樂一無所知的尼克森壓根不知道貓王魅力何在,心想這個世紀合體也許有助於他的支持率,便同意了克羅夫的提議。
.
隨後,貓王親抵白宮,一身招牌穿著,穿著喇叭褲、戴著墨鏡走進橢圓形辦公室,還掏出一把手槍(當時顯然沒有對他安檢),說是送給尼克森的見面禮。不過兩人的互動卻並未大家想像般尷尬,專業領域雖然相差甚遠,但他們分別位處各自領域的領導地位,一聊下來,反而共鳴不少,都向對方傾訴了自己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感。
.
隨後,貓王表明了自己真正的來意——他想要獲得麻醉藥物和危險藥物管理局(簡稱BNDD)的徽章。
.
著迷於警察徽章蒐集的貓王曾經與相關單位索取遭拒,心有不甘的他,於是決定親訪白宮向總統索討。尼克森聞之,立刻答應了他的請求。為了表達感謝,貓王給了總統一個豪邁的擁抱。有傳說指出貓王之所以特別想要這枚徽章,是因為他以為能夠以此徽章合法持毒。
.
這場世紀訪問原先被列為機密,但仍在13個月之後外洩。艾格爾.克羅夫作為主導這起訪問的人,在尼克森辭世當年出版了《The Day Elvis Met Nixon》一書,揭露了整個過程的秘辛。當時的克羅夫已經被驅出政壇,因為他後來以作為水門案幕後主使者身分聞名,被判處六年徒刑,又有「邪惡克羅夫」之稱。他在上週末辭世,享壽80歲。
.
基於艾格爾.克羅夫的著作,這場經典訪談的過程被影像化了兩次,分別是電視電影《Elvis Meets Nixon》(1997)和《當貓王碰上總統》(Elvis & Nixon ,2016),後者名氣較大,由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飾演尼克森、麥可.夏儂(Michael Shannon)飾演貓王,柯林.漢克斯(Colin Hanks)飾演克羅夫。這應該是極少數未把尼克森刻畫成反派的美國電影。
.
談及這場相遇之所以令人著迷,歷史學者凱莉.葛洛佛(Kelly Grovier)說:「人們往往會被這種不協調感吸引。一個是酷到極致的代表,一個是乾到極致的代表,兩人就這麼相遇了!」
.
.
(圖為真實照片,由左至右分別是尼克森、貓王、艾格爾.克羅夫。)
elvis meets nixon (1997)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賀歲檔期的另類選擇,悄悄在誠品電影院獨家上映的《當貓王碰上總統》(Elvis & Nixon ,2016)。片商在中文片名中隱沒了尼克森,強調「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其實也是點出了本片的本質,即兩人並非對等關係,更能說這是一部貓王粉絲片。
.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在1970年12月21日,貓王親自跑去白宮求見時任總統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目的是希望能獲得「麻醉劑和危險藥品管理局徽章」(貓王是眾所皆知的徽章收集狂)。對流行文化一竅不通的尼克森勉強接受了貓王的要求,沒想到兩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而貓王竟真的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徽章(據說他以為擁有這枚徽章就能攜帶毒品暢遊各地)。
.
由於當時兩人的對話沒有文字記錄,唯有合影傳世(其中兩人握手的照片至今仍是美國國家檔案局最多人調閱的照片),反而使得這次會面引發諸多想像空間。然而,由麗莎.強生(Liza Johnson)執導的這部《當貓王碰上總統》竟也不是此會面第一次被改編上大銀幕。
.
阿倫.阿克魯治(Allan Arkush)在1997年就拍攝了電視電影《貓王碰上尼克森(暫譯)》(Elvis Meets Nixon),它的海報更為露骨,是貓王逼吻尼克森的畫面,情節明顯更為展開。
.
之所以這兩人的會面得以引起這麼多人的興趣,個中原因還是因為尼克森與貓王兩人所各自代表的領域實在八棍子撂不著。如同片中幕僚的尼克森所言,「總統跟我們是不同世代的人」,對他而言,搖滾巨星根本不具意義,持的可是徹頭徹尾的老保守派思想。而身為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先鋒人物的貓王,與尼克森代表的地位自然大相異趣(這種不協調,就好比並肩的川普與歐巴馬)。
.
但是好巧不巧,這兩個人就這麼碰上了,當下握手言歡就算了,據說兩人之後更結為密友。「到底他們聊了什麼?」自然成為引人好奇的歷史之謎。
.
然而,這樣一個沒頭沒腦的會面,作為茶餘飯後聊天的揣想還稱得上有趣,但是要拍成一部電影長片,再天馬行空的編劇也不免捉襟見肘,這確實是《當貓王碰上總統》的局限所在,也就是本片註定無法闡述一個道理讓觀眾明瞭,也不能提供任何反思。其實不過就是一個電視短劇格局的趣聞而已。
.
編導的確著力嘗試展現貓王扭曲的友情觀與高處不勝寒的悲哀,但大概也深知錯焦卻又鑿不深對故事本身的傷害,所以選擇適度帶過。一切都是為了最後高潮,電影前半段難免有湊時間之虞,但到了兩人的會面開始,該有的荒謬笑料也全到齊了,並不令人失望。
.
以富有掌控欲出名的尼克森,面對我行我素的貓王,幾乎別無他法,任其擺佈。但在編導的想像中,兩人確實找到了彼此之間的交集,即對槍械、毒品、嬉皮與披頭四(The Beatles)的見解。這果然讓尼克森對貓王大大改觀(但諷刺的是,貓王日後卻是因為吸毒過量而死的)。
.
最大的亮點,還是演員對這兩位歷史人物的詮釋/模仿,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真正捕捉了尼克森的氣韻,托化妝術與髮型設計的福,幾場戲拉遠,竟幾可亂真,比法蘭克藍吉拉(Frank Langella)更為貼近本人。而麥可.夏儂(Michael Shannon)所飾演的貓王,也一樣可圈可點。
.
《當貓王碰上總統》是一部取材特殊的平庸之作,搏君一笑而已,但是若定位為貓王粉絲電影來看,也是稱職之作了。此外,這也幾乎是影史上極少數將尼克森刻畫為正面角色的電影,尤其稀罕。
.
.圖文版:《當貓王碰上總統》(2016):槍械、毒品、嬉皮與披頭四
http://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1605831
.
.
(圖為《當貓王碰上總統》宣傳照。)
ifilm/傳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