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蔡心。
.
ADHD的症狀主要是「不專注」與「過動/衝動」,也常伴隨「情緒調適能力薄弱」(低動機、挫折容忍度差、易暴怒...等)以及「人際關係」的問題。
.
若ADHD未經治療,大約有三成的比例會逐漸好轉,但有六成個案的症狀不會自行趨緩,甚至可能是會更嚴重。因此若家中有ADHD的個案,我的建議一率是「去治療」。
.
ADHD治療的元素包含: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與環境策略整合(可以去我的部落格看更多);而在心理治療的部分簡單來說可以區分為「專注力訓練」與「其他的治療」。
.
我在工作時,很多用心的家長常會問我該怎麼在家裡練習增加孩子的專注力。因為專注力訓練需要家長每日在家裡帶著孩子練習,因此我整理了我常操作的「專注力訓練」方式,將在我即將開辦的講座(10/02上午:09:30-12:00)中鉅細靡遺的指導大家如何進行,也會提供我自行設計的專注力教材的檔案(會一直更新)。
(課程報名連結:請看留言區)
.
因為本課程強調實作,會稍微比較難一些,因此你需要具備一些先備知識,請把前導影片先看完(影片放在部落格上,部落格連結請看留言區)。
.
另外,本課程「比較少」會提到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行為或低動機的問題,若對想了解該如何處理這個部分,建議上我11月會開線上課程的「親職遊戲,療癒情緒力」的課程唷!
.
#有煩心找蔡心
蔡心line友與產品熱銷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
adhd人際關係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籍分享】《死過一次才學會守護自己:共感人的「小我」練習》
。
康德說過「物自身不可知」,即人所感知的世界皆源於「自身之經驗與主觀」,而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用了什麼主觀--「很容易以為大家跟我一樣,或我跟大家一樣」。因此若發現別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我卻學習不來,那麼一定是「我個人的問題」。
因為實務應用,我研究過AS與ADHD,發現「先天的生理因素」會「影響心理歷程」,讓自己在判斷世界、人際互動與做決策時會有根本不同的邏輯,而其背後更重要的,其實是「對情緒系統的難以掌握」,更導致在消化情緒這程序上遭受莫名的困難。
「一定是我的問題(只是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種想法,會讓自己陷入痛苦深淵,而且不知道怎麼發生、不知道怎麼改、不知道怎麼跟人傾訴,最後因長期壓抑而成憂鬱症。
當事人還不知道,這個困難,是先天的生理因素所致,他只是被困在這個看不見的限制裡,除非有人從外面以他能懂的形容轉譯給他,讓他知道「這只是特質」,只要多瞭解自己就能能夠對於自己的行為與情緒有更好的知覺,以不同角度重新審視生活上的決策。
。
本書提到「共感人」這個名詞,也是類似的生理限制,先天在情緒、情感上很容易被滲透而無法拒絕,我查了一下定義,如下:
『共感與高敏感有很多類似的特點,比如對刺激敏感、喜歡獨處、容易疲憊等,事實上,共感人與高敏感人的確有很多的交集,有些人他們既有高敏感特質,又有共感特質。
#高敏感人群往往具備極強的觀察能力,對於細節非常敏銳,所以,能夠獲得更多別人留意不到的資訊,共感人群往往可以直接跳過觀察的環節,因為具備超強的感受力,對於周圍的人事物極度容易感同身受。
#共感人具備的不僅是同理心,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別人的感受,他們一律照單全收,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因此比起高敏感人,共感人的“心累”程度是直接翻倍的。
共感並不是一種心理疾病,雖然感同身受的能力的確會給共感星人帶來超多困擾,與高敏感特質一樣,共感特質也是一種正常的人格特質,因此,瞭解自己可以讓我們能夠對於自己的行為與情緒有更好的知覺,從而避免生活上的錯誤決策。』
原文:https://reurl.cc/ogWvp3
。
有類似困擾的朋友不妨自己做個測驗了解自己看看(如下圖)
。
不管是AS、ADHD、高敏感、共感等,也包括內向、害羞等特質都是一樣,理解它所屬的限制,是讓我們更接受自己,絕非就停在「所以只好這樣」的結論,各種特質都有屬於自己較能吸收的學習途徑,選擇它較能事半功倍,然後人生還是要繼續前進,直到「達到你所想要的解讀世界、人際關係及決策的自由與調整」。
。
本書是提供作者個人經驗、看事物的信念,以及用冥想來調整情緒的接收。
歡迎有興趣的人一起看。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509
作者的傳奇故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1381
adhd人際關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ello,我是蔡心。
.
ADHD的症狀主要是「不專注」與「過動/衝動」,也常伴隨「情緒調適能力薄弱」(低動機、挫折容忍度差、易暴怒...等)以及「人際關係」的問題。
.
若ADHD未經治療,大約有三成的比例會逐漸好轉,但有六成個案的症狀不會自行趨緩,甚至可能是會更嚴重。因此若家中有ADHD的個案,我的建議一率是「去治療」。
.
ADHD治療的元素包含: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與環境策略整合(可以去我的部落格看更多);而在心理治療的部分簡單來說可以區分為「專注力訓練」與「其他的治療」。
.
我在工作時,很多用心的家長常會問我該怎麼在家裡練習增加孩子的專注力。有鑒於專注力訓練需要家長每日在家裡帶著孩子練習,因此我整理了我常操作的「專注力訓練」方式,將在我即將開辦的講座(8/19晚上:19:00-21:30)中鉅細靡遺的指導大家如何進行。(課程報名連結:請看留言區)
.
因為本課程強調實作,會稍微比較難一些,因此你需要具備一些先備知識,請把前置影片先看完(8/6前上傳)。
.
#有煩心找蔡心
adhd人際關係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在這邊用幾段形容,來形容一個人;你感受一下,他可能是一個怎樣的人,又或者是你會想到他可能是誰?
他容易分心、忘東忘西,經常在不同的活動之間切換。他很難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除非是從事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不然呢,他只要幾分鐘就會感覺到無聊。
他很難把注意力集中在組織運作,和完成任務或者是學習新事物。他很難完成或繳交指派的任務。
性格上有一點橫衝直撞,喜歡動手或者是把玩所有看到的東西。他的行為上,會有持續性的躁動。
當你聽完這些形容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這可能是一個病人?他可能是有「注意力缺失」,也就是所謂的「過動」這樣的一個症狀。
那如果再進一步的去想,他的社會成就可能會如何?如果他是你認識的人,那你又要該拿他怎麼辦呢?
我猜十有八九你會覺得這一個人,可能不會有什麼成就,而且很頭痛;他根本就是以現在的角度來說,活脫是一個「魯蛇」,幾乎沒有什麼機會。
可是呢,這樣的特質形容,我是在《好奇心》這一本書裡面,在作者的研究、整理跟分析裡面,他發現這就是史上最有創意的一個人,叫做「達文西」的人格特質。
如果把達文西放到現代,他顯然就是個病人,顯然要接受特殊教育。可是呢,如果我們現代有達文西這樣的人,可能我們會錯過,他能夠為我們帶來文明進步的美好;還有這麼多美好的藝術、創意、科學,各方面領域的成就跟前進。
其實呢,在今天研究「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學者裡面,他們就為我們解答了,關於像達文西這樣的症狀,為什麼他可以變成達文西?
其中呢,倫敦國王學院的學者,恩納.坤齊他就說:「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成人,在面對他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是可以集中注意力的。」
「事實上,即使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兒童,在玩吸引他們的電腦遊戲的時候,也會非常的專注。」
他進一步指出喔,有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患者,能夠把這樣的特質,從阻力變成助力。其中有一個例子,就是英國的奧運體操選手,叫路易斯.史密斯。
他把自己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嚴格的體操訓練相結合,變成了是他能夠贏得奧運獎牌的關鍵。
而且呢,「紐約兒童心智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麥克.米漢,他和坤齊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他說喔:「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高智商患者,擁有跳出框架思考的能力。」我們回頭看看達文西,他是不是就是一個標準的能夠「跳出框架」的人?
但我今天透過分享達文西的狀態,我更想要跟你分享就是,達文西在他的時代裡,事實上是沒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這個標籤。
也就是說,他這樣的特質是沒有被貼上,一個可能是毛病、可能是病態,的這樣的標籤。
所以當這個標籤被定下來的時候,回到我們的現代,有沒有可能我們錯過了好幾個達文西?
就好像是在我們的人生裡,當你已經在心中對很多事情,有了既定的標籤、有了刻板的印象、有了預設立場;是不是你也會錯過很多美好呢?
或許透過達文西的例子,我們都要好好的審視自己的標籤、刻板印象,跟預設立場。然而,透過認識達文西的過程,帶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好奇心」。
其實,如果你把我在今天,開頭的那些人格特質的形容,把它用「好奇心」的框架或標籤,去做理解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人你可以說他是「過動症」,但是你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
或許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我們能夠懂得真的很有限,但是我們都必須要懂我們身旁的人。
「好奇心」能夠讓你真正懂一個人,而不是用標籤看待他、不是用刻板印象框定他;更不是用預設立場,認為他是個好的人,或者是有問題的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adhd人際關係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你一定有聽過,要避免得癌症、高血壓、心臟病,
要儘量維持健康的飲食、少油、少糖,
可是你一定也有聽聞有朋友,作息正常、吃得超養生,
但還是罹癌了~
究竟癌症或重大疾病的原因,只是壓力或生活模式嗎?
在深井效應這本書中,你會發現很多你身上現在的疾病,
其實肇因於童年的創傷和逆境反應。
童年的傷,其實你的身體都記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