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韓劇收視率很高的狗血劇《婚詞離曲》,感覺就像朋友周遭發生的故事,內容主要在敘述三名分別為30多歲、40多歲、50多歲的女人,有長相出眾的,有擅於做家事煮飯的完美老婆,有甜美體貼的妻子,他們都在同一家廣播電視台工作,在看似完美幸福的婚姻生活背後,其實隱藏著很多隱憂,三名老公實際上都外遇,導致本來穩定的生活出現變化,婚姻也產生了很大的問題,看似和樂的家庭其實早就出現裂痕。
在看這部劇時,我其實是在看夫妻相處的對話和互動,找出他們的問題所在,30多歲貌美的電台主持人,脾氣很強硬,個性很強勢,遇上了個性軟弱的丈夫,兩個人的不平衡其實早就出現了問題,婚姻不可能有一方一直無限度的配合對方,他們兩個的問題出在於無法溝通,一方太過強勢造成另一方很多話都不敢說,久而久之只要出現另外一個比較溫柔的女人,就很容易趁虛而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閱部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OMANPOWER 女力學院,優惠倒數中: 「花一年成就更好的自己」:https://www.woomanpower.com/course 「30歲的女人怎麼還這麼幼稚,你年紀也不小啦,就認命吧......」 前陣子有一部大陸影劇「三十而已」揭露女性在家庭、職場、人生的困境 誰說30歲了不能...
「40歲的女人 工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問題] 40歲女人還想轉職會不會頭殼壞掉-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40歲找工作(4/11更新在156)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40歲無工作經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 ... 的評價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40歲無工作經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 ... 的評價
- 關於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女人要活出自己,先想好這三件事﹞ | Facebook| By 洪雪珍 的評價
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融時報】如何打破孤獨的詛咒?
孤獨是我們的現代詛咒,解除居家隔離令也不能緩解疫情之前就存在的人際隔絕狀態。我們是否有婚姻之外的替代模式來打破這個詛咒?
對於我和所有其他人,情況是怎麼變得如此嚴重的?所有這些孤獨的人都從何而來?首先,請拋棄那種孤獨者都是養老金領取養者的刻板印象。2018年的這項研究發現,在以上三個國家中,超過一半自稱孤獨的成年人不足50歲。他們大概率也是貧窮和單身的。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他們也在面臨外部環境改變帶來的困難,比如近期失業或一種新的生活狀態。他們孤獨不是因為他們性格不好。
有些關於我為什麼孤獨的問題是容易回答的。我一直是那種典型的「無根」的專業人士。我18歲時從特拉華州搬到芝加哥,之後我的地址一直變來變去,我自己都數不清搬了多少次家。這換來了有趣的工作和許多給我帶來滿足感的冒險,而最簡陋的技術——電話——讓我保持與家的聯繫。不過,這種方式有其局限性。
疫情期間,我家開啟了一項每周日進行視頻晚餐的新傳統,但8月份我回家看父母,開車橫穿美國花的那13個小時提醒我,地理位置很重要。
地理位置對工作也很重要。今年1月,我離開芝加哥的新聞編輯室(那裡有好幾個記者同事是我的好朋友),加入英國《金融時報》,開始居家辦公。再多的群聊也無法取代現實中與人接觸帶來的親密感:每天見到同樣的人,和密友八卦,或者原本只是打算出去「喝一杯」,結果三個小時後醉醺醺地回家。我告訴別人,我比其他所有人早兩個月就討厭遠程工作了,他們笑了,因為我是笑著說的。我不是在開玩笑。孤獨令人感到羞恥,但這種孤獨往往是結構性的。我與人相處的時間變少了,就是這樣。
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原因就是這些。那麼友誼呢?這是一個小心翼翼的、令人困惑的問題,因為如果我說我感到孤獨,別人可能會笑。表面上看,我是那種朋友遍天下,從來不愁沒人陪的人。我總是那個提議喝一杯、去看場表演、過個節、吃個早午餐的人。我的公寓是大家聚會的地方,至少在疫情之前是這樣的。我舉辦派對、做晚餐,這種時候我每分每秒都很高興。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都確信友誼很寶貴。但這個我尋求情感滋養的地方,正是許多人傾向於偷工減料的地方。這種偷工減料也很有必要,因為一天只有24個小時,而且隨著工作佔據的時間越來越多,留給家庭、有意義的愛好或者友誼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更糟糕的是,友誼往往不在成年人生活的日程表上。人們一周工作40多個小時是因為這是僱主的要求。他們見自己的配偶和孩子是因為住在一起。(有家庭的人並非就不會孤獨。與親密伴侶之間的心靈阻隔是一種特殊的「地獄」,凱澤家族基金會的研究稱29%的人正生活在這種「地獄」中。)但友誼是需要額外規劃的,當你想到取消約會有多容易、多輕鬆時,友誼的廉價性就顯而易見了。
過去幾年裡,人們寫了無數故事,講述如何在不顯得粗魯的情況下取消約會,或者頌揚放棄約會在家看Netflix的喜悅。疫情爆發後,Twitter上的搞笑博主開玩笑說,他們想念還有約會可取消的時光了。當然,另一個永恆的流行故事是,為什麼成年人很難交到朋友。集體性的健忘令人嘆為觀止。
我懂。真的。我有時也犯同樣的錯誤。將遵守約定看得如此重要看起來很傻,或者顯得小氣。但實際上,這是對時間這一稀缺資源的分配。所有的關係都需要時間和見面,更新再多的Facebook狀態也無法代替見面。甚至無法代替接起你臨時打過來(而沒有提前一周安排)的電話。
我會在周六早上和一個朋友聊天,聊我們這一周的事情;當我在工作中情緒崩潰時,我會打電話給另一個朋友;還有一個朋友,最近我們在芝加哥一個公園裡轉著圈散步,聊了好幾個小時。這些互動是有趣的、有意義的。這些都很有用。但這些還是不夠。我不確定什麼才算「足夠」。
孤獨不是客觀的隔絕狀態,而是對隔絕狀態的感知。已故神經學專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以對孤獨的突破性研究而聞名,他在2016年一次採訪中表示,「失去與他人的連結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對有些人來說,這根本不算困擾;但對有些人而言,其痛苦程度甚至使之成為一種疾病。」對我來說,他人的關心就像星光一樣:看得見,但離得太遠了,無法溫暖我。
儘管我有廣泛的熟人圈子,但這並不能使一個人脫離孤獨。這場疫情讓我明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是他們情感框架中一個「錦上添花」的裝飾,而不是必不可少的組件。我們在3月份去除冗餘裝飾,回歸家庭,回歸那些住在我們家裡的人,但我之前說過,我自己住。
儘管我和很多人關係都很好——我和鄰居聊天,和教堂的教友聊天,和各種各樣的陌生人聊天——但此時此刻我卻很難說出誰了解我生活的微小細節。小說家安•帕切特(Ann Patchett)在2003年寫道,真正的親密「不是打電話告訴你『我有外遇了』的那個人;而是打電話問『為什麼我的冰箱裡有4罐腌菜?』的那個朋友。」也就是那個聽你講述你看啄木鳥抓蟲的事情的人。
現代美國社會試圖用婚姻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麼我沒有男朋友或者丈夫呢?我經濟狀況穩定,有自己熱愛做的事情。(基本上吧。)可惜,我還沒有找到我願意嫁給他、他也願意娶我的人,這讓我感到悲哀。帶有性別歧視的回答是,無論如何我都應該結婚——我很樂意把這個回答和用「傳統女性氣質」做成的餅乾一起,放在烤箱裡烤焦。
孤獨很可怕,但我寧願一個人過,也不願對一些基本的事情妥協:我要找一個喜歡的人,和他待在一起要很愉快,他要承擔家事,而不是理所當然地把他的事業放在第一位。二十年的戀愛經歷讓我能夠更快判斷出誰不適合我。(跟比自己小15歲的女人約會毫無問題,但跟比自己大哪怕兩歲的女人就不行?這樣的人但願我永遠不會遇上。)從理論上說這很實用,但這也意味著我有更多時間處於單身狀態。那也只好如此。
但是有一個比「她為什麼不結婚?」更好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婚姻是成年人唯一的一種長期、體貼的親密關係模式?」作家傑薩•克里斯平(Jessa Crispin)和布里艾倫•霍珀(Briallen Hopper)探討了這個問題,從過去發掘出了一些替代模式。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女性像伴侶一樣生活在一起,這種行為被稱為「波士頓婚姻」(Boston marriage)。
在中世紀的低地國家(Low Countries,通常指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譯者注),被稱為「beguine」的女性一起住在城市的單獨區域。她們可以工作、擁有存款、在沒有男人的情況下生活,但她們不是修女。她們沒有誓言一生貧窮、貞潔和服從,她們也不會一輩子都呆在那個單獨區域。我們不需要大規模地重建這種模式,但如果有更多模式讓不是情侶的人們也能結成夥伴共同生活,如果這種生活更常見,對我們這個孤獨的世界會更好。
解除居家隔離令也不能緩解疫情之前就存在的隔絕狀態。這場疫情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好地說明了導致孤獨的原因,其實常常是與我們的個人價值毫無關係的一些狀況。我們的社會認為每天工作10個小時有價值、認為婚姻的價值高於所有其他關係,我承擔著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的後果,雖然這是我面臨的問題,但這並不是我的錯。這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忽然之間,這場情感飢荒看上去有了不同的潛在解決方案。也許是我們自己做更多,約好了就不要放鴿子。也許是我們要求我們的僱主做更多,奪回我們時間的所有權。也許是降低對我們配偶的要求,不再期望親密關係來承擔我們整個情感生活的重擔。
也許如果孤獨不是我的錯,那麼我就不必感到羞恥了。也許大家都不必感到羞恥了。
#人生 #生活
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各位魔粉,今天江魔跟大家談談『我』字對尊嚴的影響。
我從馬來西亞受中文教育為主對比受英文教育的,到我在馬來西亞對比我在加拿大看到的人際互動,甚至西方學者對比東方學者的風骨,包括一些政治取向的發展,我有看到有一個一脈相承的現象。
東方的父母老師被孩子盤問了一些回答不到的問題,會容易動氣。
我的一些華人朋友也跟我說過他們有時候在朋友圈裡提出了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如果朋友不認同的時候,其實自己是會動氣的,但做人又不可以那麼小氣,所以就會講一些模棱兩可的話來圓場。
華人做老師的,被問關於他的資格的時候,會動氣;自己發表的言論被學生發現有漏洞,會動氣;被反饋教得不好,會動氣。
而且,很自然的有一個華人國家的領袖,是不准許全世界對他或他的國家有任何的批評,你一批評就會被標籤仇華。你是批評這國家領袖的華人,你幾乎會標籤為如同漢奸的角色。
我在加拿大的時候,看到老外的教授和學員的互動,學員是可以很理性的針對教授論點中的漏洞提問(沒有講任何客套話),教授也很坦然的說 Good Question 而承認他目前沒有答案,他會再去探討後,有答案了再給他知道。
教授這樣回答,也沒有特別的情緒,只是一個交代。學生聽了後也沒有臉露鄙視之色而私下說『哼,都不懂還做人家的老師。』
整個互動都是很理性的求知。
至於西方國家的領袖,例如美國,是准許任何人批評美國總統,他們也准許外國人批評自己國家的總統,因為自己國家的人也會批判自己國家的總統。
這兩個文化的發展,我相信有很多因素牽涉其中,我今天要探討的是詞彙。
不少人應該知道詞彙對我們腦袋是有影響的,例如在華人的詞彙裡面,對於烹飪味道的描述,詞彙非常的豐富,所以也導致華人的料理發展得博大精深。
反觀一些文化對味道的描述只停留於基礎味覺的話,它的料理發展也相對的比較粗略。
我本身是通英文和華文,我發現到中文和英文裡面,對於『我』這系列的字,數量上有很明顯的不同。
我這裡要做到對比,不是從古文來看,而是從我們目前慣用的字眼中做對比。
中文有『我』和『自己』。(我暫時只想到兩個,如果你們有留意到我忘了一些常用的,可以留言處提醒我)
英文中和『我』相關的字,計有:I、Me、Self、My、Myself、Mine。而且每一個字的意思和用法都不同。
例如,Mine 的意思大概是『我的』,中文是把『我』字再加多一個字,它沒有一個獨立的字來代表『我的』。(如果我孤陋寡聞,請在留言處提醒我)
我的個人看法是如果一個語言是對『我』的相關概念都有各個不同的的精準描述,其實那個人『自我』的界線會比較明確。
明確的好處是他不僅容易釐清甚麼是群體需求和自己的需求,這兩個他也比較容易分得開。
而且也因為他對『自我』的界線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面對你不認同他的意見,甚至是抨擊他的意見時,他比較容易明白你不是抨擊他的人。
舉例,前陣子有一新聞是一年輕工作人員見到一40歲女人而稱她阿姨,結果被摑。這就是一個很經典的例子,人家也不算是評擊妳,她只是稱長輩為Aunty就已經對那位40歲的女人構成主觀的人身攻擊。
如果你第一次見到我就稱我『肥』『醜』,我會說Tell me something I don't know。
而華人圈裡面對於這個『自我』的界線,是可以混淆到很誇張的地步。批評皮蛋很難吃,就是對全世界華人不敬,同時我也是華人,所以也是對我是人身攻擊,所以我的反應會如同你侮辱了我父母般憤怒的要求你道歉。(那位鬼佬記者最後也道歉了)
實際上,如果你批評鬼佬的乳酪很難吃,你沒有甚麼機會遇到鬼佬會生氣,因為他們明白你就是吃不下乳酪,乳酪難吃跟仇洋無關,也不是對那位鬼佬人身攻擊。
心的玻璃脆弱,可能也跟『自己對自己的自我界線認知的清不清晰有關』。
(翻譯:How clear I am aware of my self boundary.... 很明顯的,英文翻譯裡的『自我』相關的字,各個不同而且意思清晰井然)
自我界線清晰的人,面對很多事情時,比較灑脫。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WOOMANPOWER 女力學院,優惠倒數中:
「花一年成就更好的自己」:https://www.woomanpower.com/course
「30歲的女人怎麼還這麼幼稚,你年紀也不小啦,就認命吧......」
前陣子有一部大陸影劇「三十而已」揭露女性在家庭、職場、人生的困境
誰說30歲了不能像個少女?不能兼顧事業和家庭?
「都說三十而立,我只不過三十而已。」
今天我們邀來的來賓就是我們woomanpower女力學院創辦人「江湖人稱S姊」的S姊~~
今天將要跟我們想自己從原本工程師的工作,如何踏上獵人頭的斜槓人生,
並利用自己的人脈經營術,一步一步的開創自己的創業道路:「WOOMANPOWER 女力學院」!
#創業家 #江湖人稱S姊 #獵人頭 #女力學院
03:21 字幕誤植,應該是sales
刀刀的解憂信箱✉️: [email protected]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
:::::::👊上一集!:::::::
《金錢心理學》
https://youtu.be/pFbeBP5cpKE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學習的知識▊https://goo.gl/hnGHH1
心理學的知識▊https://goo.gl/PsWGn9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我們關注「人生x學習」,並樂於分享知識、傳遞價值,
希望讓生活更聰明、生命更精彩!
閱部客靈魂人物: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有趣的學習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特別感謝以下成為會員的朋友►►https://goo.gl/pZfqoW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
https://goo.gl/8W3K2S
Youtube
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wYJoZU
B站
https://goo.gl/MaZ6iw
微博
https://goo.gl/ehj6gh
知乎
https://goo.gl/Gy3B2q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L64zXagJjA/hqdefault.jpg)
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懷孕第一胎:34歲,很快外表恢復,雖然體重還沒回到產前體重
馬上懷第二胎:孕期常常低血壓,所以整個孕期很少活動,比第一胎重。生完也沒有恢復那麼快,尤其肚子多出了妊辰紋
馬上懷第三胎:這次調整活動多一點,持續忙碌上班生活直到生產前
沒有很急於瘦身:心態轉換,因為腳受過傷,經歷半年無法正常行走,媽咪的本能知道現在不能受傷,需要照顧小孩
以前知道的運動方法:20幾歲確實讓我瘦下來,也維持了好多年,但最終受傷了
在生完第三胎37歲:自己健身房做循環器材訓練,沒有很規律的頻率,但整年下來脂肪慢慢下降,但因為很無聊,所以開始覺得怎麼會對運動沒有動力!
想找有什麼運動方式是讓我能一輩子都願意去做的,而且能安全有效的讓我維持體態
2018年:邁入40歲,發現了紐約P教練開發的功能性訓練
🚨最新消息 - 現在開放𝟸𝟶𝟸𝟶女超人自願者 🙋🏻♀️
超級無敵興奮發表「𝐆𝐔𝐓𝟗𝟎天療癒腸胃道|平衡荷爾蒙」華人女性必修課2.0。在我正式發佈前,我只開放10位華人女性 ➡️ 加入高效工作生活表現支持圈(妳會享有本次最大折扣)
☑️ GUT90天 會讓妳在90天中得到「所有妳需要的『減脂減重增肌、療癒身心靈、反轉發炎過敏腸道』終極高效習慣養成解方」。去除小腹婆、掰掰情緒壓力、健康自信由內而外閃耀!
我的女客戶用這全方位療癒系統:成功減脂增肌,達成她們的夢想目標 ➡️ 是因為我把多年來的經驗完整成療癒身心靈終極解方。女超人客戶們也分享擁有更棒的消化道、感受身體輕盈自在、心理上更活力自信、工作生活更加高效、習慣養成不再是痛點,更是精通心態致勝/潛意識,體驗生命蛻變在呼吸之間。
我自己更是透過GUT90天成功反轉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與紅斑性狼瘡(蝴蝶病),30的我比20還美麗由內而外 🦋
🙋🏻♀️ 這一輪是採先報名,先入選的方式。一旦額滿就不再接受報名。因此,如果妳想要,請立刻私訊我!⚡️
✔️在課程中,妳會擁有我…指導妳「成為妳的最佳教練」:妳會讓是妳的身體類型、什麼食物是妳的閨蜜、如何用妳獨特荷爾蒙和身心能量減掉頑固脂肪、永遠脫離腸道和肌膚困擾、釋放壓力好睡、迎接活力滿滿能量的新生命!
𝐆𝐔𝐓𝟗𝟎天必修課𝟐.𝟎包括一對一教練每週視訊、女超人社群支持、5步驟系統化教練課程(影片、作業、高效遊戲、驚喜)、妳這一生中需要的健康蛻變工具
如果妳準備好終止惡性循環、充滿意志力/動力、療癒腸道、減脂減壓好睡、重回自信與真正了解妳獨特的身體荷爾蒙運作如何影響心理,也準備好把這90天所學繼續運用在一生中,這計畫完全是妳夢寐以求的!
👇🏻如果妳想要預留名額?在下方留言「2020」,我會私訊妳下一步!
⚡️妳會在GUT90天必修課2.0中學到的一些例子⚡️
1️. 心態致勝/潛意識 - 戒斷所有壞習慣、設定簡單環境:深入檢視妳目前運動營養睡眠、愛自己模式,放入新的習慣,去除阻礙因素
2️. 願景與目標/預演未來 - 健康、高效工作、生活、家庭目標全得意:妳要知道方向,才能有效率地抵達
3️. 療癒金字塔 - 睡美容覺、釋放壓力、荷爾蒙平衡飲食、聰明功能性訓練:訂定妳的優先順序,享受美食,快樂運動/動起來。妳「為什麼」要做、什麼在妳身上是最佳永續策略、不再忙碌接收網路上各種錯誤訊息
4️. 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科學:每天進步𝟏%、慶祝每一個小勝利,妳學會傾聽身體聲音、連結身心 ; 妳學會最大化時間分配(也就是能量分配)妳會擁有夢寐以求的每日致勝習慣
5️. 女超人支持圈:人類生物本能不喜歡改變,這次,妳不需要孤獨面對。在這裡,我給予妳𝟗𝟎天𝟏𝟐週3個月的支持、每週視訊追蹤進度、共度妳的成長痛😛讓蛻變在90天後持續發酵
^^ 以上只是冰山的一小角….
我很自信地宣布 - GUT90天必修課2.0是妳遇過唯一全方位的女性健康線上課程,從根源「高效」解決妳長久困擾!
如果妳想要加入, 👇🏻留言「𝟐𝟎𝟐𝟎」,我會告訴妳如何開始✨
超能力夢想學校 Gift x Super Power School
Episode 60
February 3, 2020
★ Episode details: https://share.transistor.fm/s/b0f1e17d
★ Additional episodes: https://lolalinocean.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uwpS4CzyVk/hqdefault.jpg)
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40歲找工作(4/11更新在156)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又失眠了...過年前因跟公司的採購課長及業務經理(夫妻),在工作上長時間摩擦,所以被迫自動離職,搬回台北...本想過年休息後,收拾心情再出發. ... <看更多>
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40歲無工作經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 ... 的推薦與評價
在40歲的女人工作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330也提到一、性別:2歲男、7歲女、40歲男二、年齡:如上三、職業/工作內容:工程師四、保障需求:醫療實支實 ... ... <看更多>
40歲的女人 工作 在 [問題] 40歲女人還想轉職會不會頭殼壞掉-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我知道大部分人
年輕時追求的是高薪,中年後追求的是穩定及福利
我朋友單身女的,最近卻告訴我她想離職
她現在在一家上市公司當客服
年薪大約有60萬
她表現不錯,公司也不裁人,以她的聲音年齡做到50歲可能都沒有問題
問她想離職的原因
她說:她找不到樂趣,而且重點是這個工作只是個以她的能力可以做,
但卻不是她才能發揮所在,與真正的性格不符
她覺得一直在壓抑自己,裝的很辛苦
雖然她也裝得來
她的優點在她充滿創意,文字幽默
但在這個工作上完全不能發揮,(公司是金融業,一切按照SOP)
但她已經40了,好處是單身未婚,沒有嚴重的經濟壓力
(沒有子女及父母要奉養)
缺點當然是這個年紀要找工作現實面應該不容易.....
人生其實已過了2/3,她一方面覺得生命可貴,一方面又不得不考慮現實
請我上來幫PO,請教各位有中年主動離職而轉換跑道的經驗嗎?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161.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435761373.A.B9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