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_雨露】www.oright.inc
最近常接獲企業友人詢問,除了綠電、淨零碳排,還會好奇順帶一提,什麼是「生物多樣性」?深怕一不注意,就錯過了關鍵趨勢。
的確,生物多樣性一直是隱藏在後的議題,直到去年疫情當道,聯合國仍堅持召開生物多樣性峰會,全球64個國家領導人立下30x30目標,承諾2030年以前保護30%的陸地和海洋,以挽救未來10年內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機,並以此因應氣候變遷。
若能恢復30%的生態系統,對於挽救大量物種將有相當大的幫助,也有助於吸存過去200年間累積在大氣中近半的二氧化碳含量。
▍保護北極熊與興建太陽能廠,哪一個重要?
看更多文章👉 https://reurl.cc/j8n5L1
----------------------------------
#歐萊德2020驗證通過全球美妝第一個零碳企業
#歐萊德受邀2021聯合國COP15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閉幕演講
#歐萊德正式成為2021聯合國COP26全球氣候峰會夥伴
#從沙龍到聯合國 #遠見天下文化
#溫室效應 #氣候變遷 #物種滅絕 #高溫
#全球暖化 #冰川融化 #極端氣候
#零碳 #永續 #碳中和
#ZeroCO2 #Zeroimpact
#TogetherGreener
#一起更美好
#Oright #歐萊德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30x30生物多樣性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14鯊魚關注日,和我們一起關注鯊魚保育】
猜猜看,近50年來,鯊魚數量總共減少了幾個百分比?
A. 25%
B. 50%
C. 70%
(想好答案後再繼續往下看,答案在貼文中)
鯊魚是海中的高端獵食者,時常在電影中被塑造成兇惡殘暴的形象。但其實鯊魚是海洋生態裡重要的「關鍵物種」,由於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對於維持與平衡其他魚群的數量有著重要貢獻。
每年遭人類殺害的鯊魚高達一億隻,其中包含破壞性漁法誤捕、甚至是直接獵補,漸漸褪去鯊魚在海洋中狠角色的光環。
更殘忍的是,有些違法漁船業者為了讓船上冰艙承載更多的高價值漁獲,活生生割下鯊魚鰭後,再將鯊魚身拋回大海任其身亡,只為滿足人類的虛榮和口腹之欲。
受過度捕撈與海洋污染等因素影響,自1970年至今,「鯊魚數量已經減少了70%」,更有三分之一的鯊魚物種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入最緊急的紅色瀕危物種,過度捕撈是影響主因。😢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演化多年得到的珍貴寶藏,失去鯊魚,將造成海洋食物鏈不可逆的失衡。
過去在臺灣海域被捕獲的溫柔海洋巨獸「鯨鯊、巨口鯊、姥鯊」等濾食性鯊魚,已被列為禁捕。但其他鯊魚仍面臨著過度捕撈的壓力,2019年有超過4000公噸的鯊魚在臺灣沿近海被捕撈,遠洋漁業的鯊魚漁獲量更高達3萬公噸。
只靠保育類禁捕並無法解決鯊魚整體數量持續下降的問題,擴大臺灣海洋保護區,通過海保法讓海洋生生不息,請和我們一起推動擴大臺灣海洋保護區👉https://act.gp/3yKp2rK
#臺灣海洋保護區 #行動代號30X30
30x30生物多樣性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命的起源,在數十億年前由海洋孕育而生。然而,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正面臨到各種海洋危機,不只海洋生物受害,也對整個地球自然環境帶來影響。
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70個國家政府展現意願支持30x30海洋保護區,目標於2030年前,達到30%的海洋保護區,目的是為了恢復海洋生機,也希望減緩海洋環境遭破壞所引發的自然災害。然而在臺灣,能有效擴大海洋保護區的《海洋保育法》草案至今仍躺在行政院,看不見立法曙光。
在臺灣,也有許多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呼籲大眾關心環境的名人、用科學研究找出解決方法的學者們,以及許多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守護海洋的工作者,都持續努力守護著美麗的海洋生態。
陸域面積不到全球萬分之三的臺灣,登錄的海洋生物種類占全球近十分之一,標準化後,臺灣單位面積的物種數比其他國家要高出400倍,足見臺灣海洋生物多樣性是如此難能可貴。
不幸的是臺灣海洋仍然因爲過度捕撈、棲地破壞、環境污染等各種問題,海洋生物物種與數量持續減少,海洋生態系面臨崩潰。
6/8世界海洋日這天,邀請你和我們一起推動臺灣的30x30,2030年前達到30%海洋保護區,讓海島子民也為地球盡一份心力:https://act.gp/3x3CBBA
這裡也分享給大家平時可以保護海洋的方式:
👉 減少使用化學防曬品,盡量以物理防曬替代(如衣物、潛水衣)
👉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降低塑膠進入海洋的機會
👉 分享氣候變遷、自然生態訊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 少肉多蔬、尋找代替品或選擇永續海鮮
#世界海洋日 #海洋保護區 #臺灣海洋保護區 #行動代號30X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