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爭議要不要繼續戴口罩
當然~如果疫情獲得控制
能不戴口罩當然是舒服的
但只要疫情還有可能蔓延
不管打不打疫苗、打了幾劑
我還是傾向能戴就戴
畢竟經過兩年多的資料搜集
慢慢有文獻佐證,甚至WHO也已經提出
“Post-Covid Condition"或是"Long Covid"狀況
也就是無論您是否為無症狀或有症狀感染者
罹患新冠肺炎之後
你會出現呼吸短促、認知障礙、疲勞等
高達兩百多種的後遺症
甚至還有胸痛、言語障礙、焦慮、肌肉疼痛...
而這些症狀可能持續至少三到六個月
最長可能高達九個月
而疫情也不過兩年多
很多個案資料其實都還在搜集中
而治療新冠後遺症的方式
至今仍舊「無解」
畢竟人們對新冠病毒的掌控與治療尚未清楚
更不可能可在短時間內找出解決症候群的策略
(要解決症候群,至少要把罹患的機轉清楚確認)
(在前因未解之前,後果自然難解)
所以!千萬別以為打了疫苗就無敵
甚至以為「+0」就代表你身邊沒有病毒
疫苗只是在預防罹患後重症或病故的比例
+0只是讓你暫時可以緩緩壓力
病毒之戰尚未結束
請各位依舊臨陣以待,謹慎相對!
#口罩 #手部消毒 #社交距離
這三點!還是最有效
能預防病毒靠近你身的策略
既簡單!又能有效防禦!
你!還能不做嗎!😊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王定宇在2020年8月24日貼文表示:【#幫忙分享遏止亂搞 #彰化 說要負責的,出來負責吧!#彰化縣長 在嗎? #中國國民黨中央 發動藍營立委、#藍營縣市首長 要「#入境普篩」的,出來負責吧! 「#普篩幫」到...
19 個月 認知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22621-Q22640)
Q22621:
老師, 你好!學生有數個疑問,
1. 你上堂曾講數隻房託ETF,
最佳是否 領展0823/陽光0435/
置富0778,那較佳?
還是有其他另一隻呢?
原因?
2. 另外 曾經聽你提到 你會減持水桶1 增持 水桶2,是嗎?為何? 因年齡?
3. 課堂上 曾聽你多次提過小米1810,你是否認為佢會唔會同 比亞迪1211 一樣數年後 暴升呢?
祝健康!謝謝解答!
龔成老師:
1)領展(0823)、陽光(0435)、置富(0778)算是高質的,你可以考慮這幾隻,都值得投資,可成為投資組合的成員,現價都合理。
如果想增長多D,就領展,因為領展會不斷翻身物業,同時會買賣物業。如果想收息穩健D,就置富(0778),因為佢持有的物業,對象是民生類,受經濟影響相對較少。
其實,你可以睇翻課堂的筆記,買房託如同買樓收租,所以你要研究翻佢持有的物業,就知質素、風險、發展。
2)我當時表述的意思「當我日後年齡慢慢大,就會減持水桶1,增持水桶2」。
這不是今天,而是長遠,原因為財富配置,年輕食進取,年長就保守,所以當年齡慢慢大,就會調整,你可以睇翻第二堂的筆記。
3)小米(1810)有潛力的,我自己都有持貨,長遠正面,但能否象比亞迪(1211)股價升好多,就未知,我只可以話,企業價值前景正面。
佢的產品性價比高,相信在全球好多個國家都會有市場,佢長遠只會進一步增長。
同時,佢建立的平台是佢長遠的增長動力,先賣手機,再利用手機的平台延伸銷售小米家電。長遠正面的。
這股可長線,現價合理區頂,小注分注可以,但唔好入得太急,預佢股價仍波動。$15以下才是便宜區,所以現價不是大手時候。
------------------------------------------------
Q22622:
老師,你在《財務自由行》一書講過財務死胡同,有沒有實質例子供參考?
龔成老師:
如果一個人不斷增加「負債」(即是每月持續消耗現金流的項目),如養車,就算加入工都無用,這就會進入每月無法儲錢的情況。相反,一個年輕人若一開始集中累積資產,慢慢就能做到錢搵錢的狀態(資產產生現金流,現金流買更多資產),最後會進入財務自由的狀態。
------------------------------------------------
Q22623:
龔sir你好 如果係65蚊持有滙豐應該點做
大約30000股……
好迷茫
龔成老師:
匯控(0005)賺錢能力與增長力比過往年代弱左,但又未去到完全無質素。銀行業的賺錢能力比過往減左,因此不能視為增長股,但當經濟好轉,始終都會有錢賺,因此都有投資價值。
相信長遠是收息股,但股價增長就有限。
這股都有投資價值的,但就未必值得佔組合比例太多,同時明白佢是收息股,增長力有限。
如果你本身目標是增值,就應該減部分轉其他。
如果這股佔你組合比例較多,都應該減部分,轉其他。
其實,你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
Q22624:
老師,有兩個問題想問….
1. 2382 我$145 有貨,想加注應該等咩位置加好?
2. 技術問題,我地如果分三注,理想係每注跌10%加注的,但第三注的10%, 會係第二注加注後總和的10%嗎?
例如我第一注$100, 第二注是$90,第三注會係$81(90*10%)?還是$85.5(95*10%)?
龔成老師︰
1) 舜宇光學科技(2382)現價偏貴,最好等佢回到1,2成,才考慮開始再小注儲貨。如果係月供,現價開始都可以。
2) 最好係用對上一注的價位,去下調10-15%,作為下一注投入的水平參考。
若以下調10%計,即係第一注$100, 第二注是$90,第三注會係$81(90*10%).....。當然,分注有很多方法,有時要到時再調整。
------------------------------------------------
Q22625:
龔sir! 有問題想請教。本人28歲,睇番自己投資組合,發覺潛力股佔左55%,所以想揀多隻平穩增長型去平衡番。我睇中左中國平安2318(組合裡無保險股),但我本身有月供緊平安好醫生1833。
基於佢地都系同一集團,我再買2318合宜嗎?會不會風險大左?但現時佢股價跌左又覺得係好時機買入。
同埋想問買保險股應該點分析行業呢?同銀行股類似嗎?有無特別事要注意?謝謝!
龔成老師︰
對年輕人來說,潛力股55%仍可以,不過當中都不能過份集中同類潛力股。
由於平保(2318)和平安好醫生(1833)係有關聯性,故投資比重不宜過多。
中國平安(2318)有質素的,佢有規模,有品牌,近年的發展都不差,不過,股價有時會有少少波動,這主要受投資市場表現影響。
要分析保險股,其實都幾複雜,簡單會睇佢新業務發展、現有業務狀況。另外,由於佢用浮存金去投資,所以都要睇埋佢投資回報方面。
而且,平保(2318)唔係純保險股,除了壽險和財險這2個主要分部,佢仲有銀行、資產管理、證券等等。
若要認真估值,你係要每個行業咁去睇。除非估值經驗好豐富,否則要完整和準確分析,其實唔容易。
簡單而言,這股有長線投資價值,是平穩增長型。現價算係合理區中下位置,你現時入首注係可以。只要控制好平保比重,不超過組合15%,咁就無問題。
------------------------------------------------
Q22626:
Sir, 上緊進階班中, 但投資實戰上有些迷思.
1. 如收到1000元股息, 股票共投入30000元, 股數1000, 分析個人投資時, 一般會計入股息嗎? (即共$31000 / 1000 = 當平均買入價為 31元)
2. 今年5月時看好3918, 組合上想加入博彩及有寡頭壟斷股, 已設定金額及中途趺5-10%就會加注, 但至上月就買夠, 平均 7.5元, 點知現會再趺;
全世界因疫情暫未有轉好情況, 看來要等疫情好轉後, 這企業才會轉好, 這情況是否耐心等待?
另一角度看, 當時因市場氣氛吸引, 加上計算估值約6.86 – 10.29, 在此範圍內買入, 想知道投資上有沒有做錯?
再另一角度看, 現下跌差不多 30%, 亦不再看好那地方會那麼快復甦, 是否賣出較好, 再買入其他更優質股票? 因這樣一直持有, 可能要數年, 值博率不高.
Thank you Sir.
龔成老師︰
1) 唔會,只會視初期投入的$30000為買入成本。就算你用$1000股息再投資,假設買入了30股。這樣你買入成本,只會變成$30000和1030股,即平均買入價為$29.12。
2) 金界控股(3918)係有質素的,但始終新興市場,因此點都有風險。
佢會因全球的疫情,而影響左生意,但這只是中短期。
長遠計,佢仍然正面,佢之前有項目獲當地政府批准發展5幢建築面積共逾580萬平方呎的物業,包括提供共4700個房間的酒店群、娛樂場所及公寓等。我相信長遠對佢仍正面。
這股股價較為波動,不過都有長線投資的價值,分注投資可以。
你現時平均價,係合理水平,但你預佢中短期一定會好波動,但長線持有係可以。雖然有質素,但始終係市場新興,風險較高,在注碼上緊記不能投資得過多。
你計算合理價都接近,調低多10%會較好。
記住,我地是否持有一隻股票,係用佢質素做分析,而唔係睇佢買入價,你要改變這個"賺差價"的思維。
另外,我地投資唔好估走勢,只會用估值平貴去做決定。此股現價有一定值博率,照持有係可以,除非你持股佔組合較多,否則照守住先。
我地唔會知疫情幾時變好,都唔會知市場幾時會對佢重新估值,令佢真正價值得以反映。可能係明天,可能係幾年後,無人知。
但我地知道的客觀事實,就是其真實價值,未被反映出來。所以長線持有,才是較好做法。
------------------------------------------------
Q22627:
你好,想問吓1799公司前景如何,手上未有貨,幾錢可以入貨?
龔成老師:
新特能源(1799)係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商和光伏項目承包商,主要從事中國光伏產業上游和下游環節的業務。
佢除左多晶硅生產外,亦從事電力銷售(透過自有燃煤發電廠供應電力多晶硅生產之用,並銷售多餘電力予當地電網);工程建設承包(根據EPC、PC或BT承包模式經營,為光伏及風電項目提供能源解決方案,包括工程設計、諮詢、建設、調試及運維);逆變器生產(用於光伏項目的一項關鍵部件)及光伏硅片及組件生產。
其實過往的生意與盈利唔算好突出,同埋有D波動,只是近期新能源有炒作,佢都炒起左。實質支持係咪好大,未知。但建議保守少少,暫時這股投資值博率不高。
------------------------------------------------
Q22628:
龔成你好, 這是我現時持有的股票,想問下你的意見。可以點樣優化我的股票組合?
0011
0435
0778
1177
1928
2800
8109
9888
9988
另外我應該再爭持9988嗎? 因為佢係我既投資比例已佔很多,比起爭持9988,定應選擇投資點700 騰訊?
我是一個投資小白,感謝你讓我明白投資的重要性, 我都好想快點賺到我的第一個一百萬
*8109 係我十年前剛買股票聽人講的教訓,我只放係度提醒自己
龔成老師︰
你現時持有股票(除了8109),都係有質素,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係合適的。恆生(0011)、陽光(0435)和置富(0435)增長力較弱,主要係收息,若你偏向年青,不建議持有太多。
另外,我地持股除左講質素外,都會考慮到平衡性。
任何股票、任何行業,我們都不應太過集中,因為一個行業就算更有優勢,也有機會面對行業週期及突發風險,太集中會對你整個財富組合不利。
因此,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當中有不同的類別、不同的行業,這是最好的平衡風險方法。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0%,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
特別係銀行業,佢營運模式較特別,風險會比一般行業為高。必需堅守30%這個準則,如果可控制在20%以內,會更好。
你現時阿里(9988)佔比已經好重,不要再加注。至於騰訊(0700)現價在合理區中間,係可以入貨水平。
但由於你本身已有不少科技行業股票(9988, 9888),再增持會令你太集中科技類,而造成風險。
如果你好想入騰訊(0700),你可以考慮沽少少阿里(9988),來換碼至騰訊,這樣會較穏當。
------------------------------------------------
Q22629:
想問什麼是平台股?
龔成老師︰
現時你聽到的平台股,相信都是指一些電商平台相關股份,例如阿里巴巴(9988)、騰訊(0700)、美團(3690)、滴滴出行等等。
由於近期中央出手打壓,令不少相關平台股都出現明顯下跌。
但我地作為理性投資者,係這個時候應該理性分析,到底中央係這些新政策裡面,有多大程度影響這些企業,而這些影響,又是否長線?
如果只係中短期影響,我地就唔洗過份在意。相反,如果係有較長線影響,特別係一些核心性問題,我地就要調整估值和注碼,甚至調整成個投資策略。
------------------------------------------------
Q22630:
龔sir,近排入左隻光大綠色,之後同一位前輩討論,該前輩都係信奉價值投資,而且徧保守。結果佢問左一堆關於光大綠色業務同收入嘅問題,
但我嘗試從公司資料,官網同年報都揾5到一d好有説服力嘅答案,令我懷疑自己係咪入錯貨,所以嚟請教龔sir你嘅意見。該前輩對光大綠色的質疑如下:
1. 佢讀書時都接觸過能源相關產業,都知道生物質能依回事,但按佢所認知,生物質能嘅效率很低,可5可以有效發電賣電營利都係問題,年報d數字,
業務描述可能只係個美好嘅故事,嚟氹投資者入局。
2. 佢話公司資料無詳細提及所有客戶資料同相關收入,感覺主要客戶只有地方政府,雖然環保係一個大方向,但由於政策會變,
地方政府未必肯長期燒錢維持d無實際作用嘅項目(特別指生物質綜合利用)。而間公司無咩其他主要客戶,萬一將來政策改變就會對公司營收造成極大影響。
3. 最後,佢提及中國雖然係農業大國,但趨勢相信係由農業轉變成農產品/食品加工業,因為利潤同發展較好。另外沙漠化加上碳中和相關政策會令植樹造林係大趨勢。
最後因農業改革同植樹造林會令生物質原材料不斷減少,因此對其業務長遠帶嚟負面影響。
喺度先謝過龔sir
龔成老師︰
1) 太科學上的知識,我都解答唔到。有時我地分析企業,未必能100%完全理解當中運作,因為我地無可能成位每一行業的專家。
但我地可以從一些數、表現、同行比較等,去大致得出佢架質素。雖然無法100%,但有時都可以找到一個,令人覺得相對穏當的答案。
睇翻佢過去多年,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在營運收益上,都有一定增長。由於唔係1,2年,而係一個較長時間,我地會假設佢這個營運模式,係無問題。
2) 一般企業,都唔會完整列出所有客戶名單,係商業考量和私隠問題。但我地可以知道,2020年最大客戶係政府機構,佔營業額19%,頭5大客戶,則佔營業額43%,唔算過份集中。
好似光大綠色(1257)這類企業,以政府客戶為主導,其實係正常。當然內地政策變動,會為集團造成風險。但綠色能源和危廢處理,依然係大方向。
而且,集團在這方面,都有一定技術和優質,因此長線發展係正面。
但由於行業算係較新,加上政策風險問題,你會見佢市盈率係好低。某程度是反映,市場對佢營運模式,都尚有一定保留。因此,此股可以投資,但宜小注。
3) 你前輩的擔心,不無道理。但由於中國食物需求,依然未能做到100%自給自足,政府長遠都唔希望要依賴外國入口。故農業發展,相信會維持正面。
而且,集團除了生物質業務外,佢都努力發展危廢處理,去散收入來源,平衡風險。
整體而言,集團長線發展算正面,但風險略高,不宜大注投資。
------------------------------------------------
Q22631:
感謝龔sir回覆,但#2845同#3067暫時都未有息。。。#3067已經有3000股了
對於小朋友來講,唔係應該搵啲高息股咩?我成日都唔明點解有人講,炒股唔係賺股息,點解呢?
不過我都會聽龔sir建議主力擺左2800度,學你話齋,小朋友有長時間增值。。。
但我個人黎計,出糧戶口有003 每月供緊$1000,都已經有2千幾股了,想轉供其他,我應該都會聽龔sir教供2845了,但2845太貴。都唔知供幾耐先會有一手
龔sir你講得啱,我個人好心急
龔成老師︰
首先,我地真正投資增值,唔係做炒股這些短線操作。而係長線持有一些優質企業,透過佢地成長,以達至財富增值目的。
至於你要做增值,定係賺股息,就要睇你現時所處的人生階段。若你係退休人,因為已經無收入,所以我地就應以收息為主,用意係透過股息和利息收入,去支援退休生活。
相反,好似你這些較年青人士,其實應以增長為主,努力去累積一筆資金。到退休時,就用這筆資金換成收息資產,去創造現金流。
GX中國電車(2845)和安碩恒生科技(3067)都係潛力股,由於這些公司都在高速發展,所以好少會派息,因為佢地會將賺到的錢,重新投入業務上發展,去爭取更大回報。
所以,你投資這類潛力股,目標唔會放係股息度,而係係佢增長能力度。
由於這類潛力股波動性好大,雖然長線會升,但中短期點都會有一定波動性。如果你年紀大,快要退休,或者可投資年期較短,就不太適合。
相反,小朋友有好長時間去投資,可以足夠等到企業將佢質素,全面反映係股價上,所以投資盈富(2800), 安碩恒生科技(3067), GX中國電車(2845)都係可以。
煤氣(0003)和GX中國電車(2845)都係有質素,後者增長潛力高,但風險都高,你要自己衡量。
雖然GX中國電車(2845)現價唔平,但月供可以拉平均個價,所以唔算大問題。反而我擔心你會自己去定平貴,或者可能見某股票無乜升,供一陣又停,轉來轉去。
因為月供其實係要你"定期定額"去供特定股票,長線去供先做到平均價格效果,講緊係至少3年以上,並持有5年。
雖然股價貴時,我地的確可以減少供款。但問題係,若果你判斷錯誤,好大機會你最終回報,會受到嚴重影響。如果你投資技巧唔高,只要隻股票有質素,我建議你不理價格,一直長線供,反而會對你最有利。
------------------------------------------------
Q22632:
龔成老師, 我最近有一個好苦惱的問題,看唔清,想聽聽你既專業意見。之前未必想係香港買樓,但考慮到來緊五年都係香港,所以都想買樓,住左三年升。
我最近見到個樓盤我好鐘意,亦都覺得好理想: 長沙灣the campton. 想買400呎左右或以上既都要9百至1000萬,首期需約二百萬左右。
但無可奈何,不計我股票資產。我和男朋友二人最多可以比到150萬左右。我打算放晒手頭上的股票,當做首期,我會沽清所有。而我一年大約可以儲到三十萬左右,
我覺得一下子用盡,後再儲錢,唔太難。 因為份工年年都有加人工,一個月約五萬左右,個人和家庭開支約兩萬。 你覺得賣晒所有股票值唔值?
因為我個人就唔係好想,因為當中長期hold 住,我知會有高回報,以下為我所有的股票。
小米 平均成本 $26.1 1200單位
安碩 平均成本 $14.37 500
煤氣 平均成本 $10.68 5738
地鐵 平均成本 $39.8 2500
完美 平均成本 $5.11 17000
太古 平均成本 $22.24 2000
港燈 平均成本 $8.05 7000
HSBC $81.4 400
恒生 $183.3 300
建行 $8.6 2000
如果我唔放股票既,你覺得我有無需要放左某啲佢,集中幾隻,因為依家感覺好散下~ 我知要分散投資~ 但好似分得太多
因為真係好鐘意果個物業,覺得地理位置都好好,好驚自己做左唔理性既野,所以想來問下你意見
十分感謝老師,已報進修班,因為唔想係現場透漏太多個人資料,所次message 你。
龔成老師︰
首先,要盡沽股票,去投入一個物業,會令成個組合偏晒係物業一方,造成風險,最好唔好咁做。
因為我地無人知,未來幾年樓時係唔係一定升得快過股市,如果係相反,你就會因為而個動作,而減弱左財富增值效率。
另外﹐你5年後都會移民,其實我唔太建議投資樓市,除非你個物業係會保留,用來之後放租,就另作別論。(不過個呎價唔平,租金回報率未必好理想,你要研究清楚。)
因為除左我講,唔知樓市定股市升得快之外,係香港每次做物業買賣,成本都好高昂。你一來一回,其實唔見左好多錢。
所以,如果你好鐘意,我建議你租住就算。餘下5年,好好用你的優質股,去進行增值,相信會較好。
若然你真係堅持要買的話,你可以優先沽出一些增長力無咁高的股票,包括港燈(2638)、匯控(0005)、恆生(0011)和建行(0939)。
其次就係佔比較重的完全醫療(1830)和煤氣(0003),可以沽部份,其餘就長線持有。
如果你放棄置業,你現時投資組合,大致無問題。除了港燈(2638)、匯控(0005)、恆生(0011)和建行(0939)係收息股,增長力不高,以你31歲計,不宜持有太多。
另外,完美醫療(1830)佔比太重,建議沽少少,換至其他有增長力股票較好。
記住任何股票、任何行業,我們都不應太過集中,因為一個行業就算更有優勢,也有機會面對行業週期及突發風險,太集中會對你整個財富組合不利。
因此,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當中有不同的類別、不同的行業,這是最好的平衡風險方法。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0%,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
------------------------------------------------
Q22633:
Hello 龔老師! 你好! 现手上有90%也是hold 股票,大多也是不差股票,不知賣出,或是作長期收息股吧?因本人年纪近50,是否該賣出30% 留下現金。现仍有工作,未退休。
謝謝给点意見!!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時,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方法。年輕人應著重於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就應著重保守類別。因年輕人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以承受較高風險,所以應以增長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股票,令財富增值較快,到一定金額後,可轉較平穩增值的股票。最後有相當財富時,才換成收息股去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由於你已近退休之年,你要將開始審視手上股票,將一些較高風險的持股,慢慢轉成收息類股票(而唔係轉成現金)。
因為你退休時,就會靠收息資產(如收息股、年金、A級債券、收息產品等)創出的現金流,去支援你退休生活。
所以,你唔洗沽出持股換現金。純粹係睇翻你組合,有無調整投資選股的必要,咁就可以。
如果你尚有5年左右,才正式退休,你現時組合,可以持有一些平穏增長股和收息股。但若你只有1-2年就退休,收息股應佔大部份。
到退休時,收息股佔比應為100%。
------------------------------------------------
Q22634:
銀行股:工商 1398
地產股:恆基 12 領展 823 置富778
物管股:雅生活 3319
保險股:中國平安2318
公用股:電訊 6823 粵海270
醫療股:中生製藥1177
ETF:盈富 2800 安碩 3067
以上持股共30萬左右,單一股票不超過5萬元,另外還有20萬現金想投資,本人30歲,請問有沒有什麼建議和改進?
自上年follow 你的page後,已經買左你6本著作閱讀,十分欣賞年報勝經,這本書是我個人認為學習得最多的(可能是第一本看)好認同你的投資方法,謝謝你。
龔sir你好,多謝你的教導,每天睇你的專頁已成為習慣
龔成老師︰
先多謝你支持我的書和專頁,如果你對估值有興趣,可以睇埋《股票勝經》和《選股勝經》。
當然,最理想係上我股票班,因為課堂中會較具體教你點去運用不同方法選股和估值,而且絕大部份內容,在書中都無提及。如果你想認真學好投資,建議你抽時間來上堂。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你30歲,應以增值為主,建議你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作組合,去創造一個增值平台。
你上述持股,都係有質素,可長線持有。但工行(1398)、置富(0778)、香港電訊(6823)都係收息股,增長力唔高,主要只係收下息。以你年紀,不宜持有太多。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水平,資金不宜盡用。建議你餘下20萬,等大跌市出現,才去掃貨。
另外,你可以考慮用每月儲蓄,去進行月供股票,去加快資產累積速度。
策略上,你每月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同樣都係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出手掃平貨。
你可以考慮一些優質的平穩增長股,再加潛力股。潛力股,可選: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如果有投資美股,可投資QQQ。但佢地波動性和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平衡。
如果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2-3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若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3-5成,視乎你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
Q22635:
呀Sir您好呀 我係之前報過您投資班既學生。我想同你分享下宜家我既情況。
其實我宜家暫時係做緊啲短期兼職,同時做緊保險,收入不穩定,但好彩係搵到番黎既我都可以至少儲到6-7成,我平時冇乜駛費,又有記帳習慣,
之前大學幾年搵搵下,宜家有$200000現金,同一份$200000的儲蓄保險,黎緊希望繼續係保險呢行做好,如果真係唔得,先轉。
呀Sir,我真係好想好似你咁財務自由,上完您堂之後,都買左唔少股票
9988 @$203 1手
2638 @$7.83 1手
1928 @$27.6 1手
1810 @$28.7 1手
1448 @$7.45 1手
1177 @$6.95 1手
285 @ $40 1手
270 @11.12 1手
月供VOO @385.75 5股
我想請教呀Sir您 呢個組合 您覺得可以嗎?
我諗住港股暫時咁樣擺係到,長揸果啲股票,同時繼續月供VOO,長遠應該可慢慢致富
我今年23歲. 我同我自己講28歲我要有$100萬. 我真係希望可以做到. 呀Sir,根據我宜家呢份保險工作同買股票既情況. 您可唔可以指點迷津,比啲建議我?
唔該您多謝您呀Sir.
龔成老師︰
以你23歲年紀,這個組合係可以。但港燈(2638)係收息股,增長力唔會明顯,主要係收下息,你現貨可持有,但暫時唔建議你加注。
我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現時投資組合約值10萬+20萬現金,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48萬。
如果想達至你的財務目標,你每月月供金額要有最少$8000,才會較大機會做到100萬目標。
月供方面,除了保持月供VOO外,你都可以考慮加入其他「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作組合,去創造一個增值平台。
僎設你係月供$8000,你每月先用$4000做月供(連埋VOO計),其餘$4000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指數基金、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潛力股︰安碩恒生科技(3067)、中生(1177)、福壽園(1448)、小米(181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阿里(9988)、騰訊(070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如果有投資美股,可投資QQQ。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你現有20萬資金可以再投入多5-10萬,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資和每月所儲倒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另外,係財富增值時,"保險"主要係用來防守,買足夠保障就可以。儲蓄成份架保險,唔係唔可以買。如果你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好低,或者完全無投資能力,這類保險都有持有價值。
但始終係財富增值角度,佢幫助好有限,一般我都就唔建議太多。做財富增值,應集中投資在優質資產(如優質股、物業等),效果才會理想。
而工作上,你應該才剛剛畢業,其實可以多作不同嘗試,慢慢去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保險都係一個值得一試的行業,你可以看看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加油!
------------------------------------------------
Q22636:
Sir!成手恆大中國,蝕到入肉。同版塊的融創中國8月11號除淨,唸緊換唔換馬!股息派成$2,好似好吸引!但問題現在內房版塊比政策打到咁,又驚中伏!
驚收完股價急插,因為融創都係3幾蚊炒上去。所以想聽下你意見。現在持恆大中國25萬股,均價$8.3
唔該呀sir,現在帳面虧損35%
龔成老師︰
你對派息運作,似乎有點誤解。
如果你要收到股息,必需在「除淨日」前一天,依然持有股票。「除淨日」,其實就是用來確認那些股東收到這權益的日子。等到「除淨日」當天才買,派息就唔會有你份。
「除淨日」那天,股價就會扣除派息部份,例如原來股價$10,派息$1。那麼「除淨日」就會將股價,從$10下調至$9,以反映派息動作。
「派息日」,就係合資格股東,正式收到股息的日子。
由於「除淨日」股價會下跌。而下跌比重同收到息係一樣,所以只係左手交右手動作,你唔會在此期間因買/沽貨,出現任何著數。
至於換不換碼,你要睇翻企業本身質素。
融創中國(1918)業務不差,有規模、品牌、銷售網絡,但同時有一定風險。
這股同中國恒大(3333)一樣,負債偏高。無事就無事,有事就似中國恒大(3333)咁大件事。(當然負債水平,恆大比融創高得更多。)
而且,近期中央有時會出打擊樓市政策,相信會對佢有一定的影響。此股都有投資價值,但只宜小注,可以,但都要明白風險。
至於中國恒大(3333),負債問題唔細。現時風險很高,你最多只可以小注持有。
若現時持股佔你組合好高,我建議沽出部份,換碼至其他類。
------------------------------------------------
Q22637:
龔先生你好,本人50歲,有一個約850萬物業已供完。強積金及基金約400萬 (中/高風險收益基金為主)。股票約120萬(中風險龍頭股為主),另現金約200萬。
希望約五年後退休。全球放水估計未來通脹將會加劇,如何運用二百萬現金?有咩高見?
其餘嘅配置有冇問題?
另外想請教你對基金同股票有咩睇法? 有啲朋友講,買基金不如自己買股票,唔使畀保險公司賺,又唔洗綁死咁多年。
龔成老師︰
由於你距離退休尚有5年,都可以進行適度增值,但選項就要相對保守。
其實基金,唔一定無投資價值。你可以衡量基金的投資策略,所投資的資產類別、投資策略、風險程度、市場、費用成本、以及過往的表現(可以睇佢過往5-10年,如果回報係比主要投資市場高,有機會值得繼續投資)。
另外,你現時基金風險水平,其實係有點高。因為係你退休時候,我地係會將這些有增長力資產,轉換成收息類資產,用來創造平穏現金流(如股息、利息收入),去支援退休生活。
所以,建議你將高風險基金,部份換至一些風險較低基金或優質股。其實最簡單,就係買指數基金。
而現有資金,你可以將佢地投資一些「平穩增值股」+「收息股」。若你想進取少少,可以較集中「平穩增值股」。相反,則以收息股作為主力。
平穩增值股,例如長建(1038)、中銀(2388)、港鐵(0066)、恆基(0012)、粵海(0270)、領展(0823)。如果有投資美股,可投資VOO。
同時,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富豪產業(1881)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200萬資金,你可以多用50-80萬,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一半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到你退休前一年,就慢慢將你增長類資產,換成收息類資產,去為退休創造一個收息組合,咁就可以。
------------------------------------------------
Q22638:
老師你好,我之前誤打誤撞買股票,輸咗好多錢,差不多輸咗有20萬 ,我而家對股票完全冇期望,但係手上仲有以下股票,
可唔可以俾啲意見我睇吓我手上股票應該要長期揸住定係沽出?
66號,共有835股 @46.536 (月供$1500)
788號,共有4000股 @2.084
823號,共有835股 @76.805 (月供$1500)
2800號,共有835股 @27.888 (月供$1500)
9988號200股 @188.72
龔成老師︰
你必先要了解翻,自己輸左20萬的原因。係買錯股、買貴貨、定係誤把短炒當投資? 你要了解清楚自己問題所在,避免將來再發生。
我地做財富增值,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你現時持有股票,都係有質素,只係中國鐵塔(0788)買入價偏貴,但由於有質素,你照長線持有就可以。
這個組合,算係一個增長型配置,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這個組合係可以。
若你投資經驗不多,建議你先維持用月供方法去儲貨,以減低買貴貨的風險。另外,現時大市只係合理區,每月儲蓄唔好盡用,要留有部份,用來等大跌市機會。
------------------------------------------------
Q22639:
龔sir,想問下如何分辦股票的股價是便宜或贵?是否處於合理區?
龔成老師:
要計企業的價值,過程比較複雜,好難三言兩語就講到,就算在我的股票班,都要講5小時,裡面會講3種估值方法,有難有易,但同學都用到的。
簡單來說,你要考慮企業的生意、盈利、現金流、資產、負債等財務數據,同時要比較行業,考慮這企業的經營情況,之後的環境又會如何。這都是計算的基礎。
例如,我地會考慮佢有多少生意,有多少盈利、現金流,有多少資產,從而計算該業務值多少錢,同時會推算將來的盈利情況,去推算這企業長遠的價值。
如果要深入計算,基本上要好仔細的研究企業,要分析好多財務數據用比率,先至有較完整的答案。
------------------------------------------------
Q22640:
你好成哥,我今年36歲,單身
最近想開始學投資增值,希望60歳可以有3-5萬現金流,想下個月開始買入以下5隻股票,(2007,3988,6823,0823,303)平均每月可投資$12000以上,你覺得可行嗎?
我目前收入$40000,但之前經歷生意失敗,輸咗幾百萬,所以冇乜積蓄,仲有你覺得我應該先儲首期買樓定收息增值好?謝謝
龔成老師︰
每個人都有自住需要,但現時香港樓唔平,大致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如果你係無買自住屋的迫切性,建議你先用優質股去增值,會較好。
若你希望60歳退休時,每月有3-5萬蚊現金流,以股息率6%計,你需要本金600-1000萬。
故你現時要做,就係透過一些有增長力股票(而非收息股),去先累積起這筆財富。到足夠時,才慢慢換成收息股,去創造現金流,支援退休生活。
你上述提到的股票,都有質素,領展(0823)係合適。但中行(3988)、香港電訊(6823)、偉易達(0303)係收息股,增長力唔高,唔適合。
碧桂園(2007),業務都算不差,但負債高,風險略高,雖然都可考慮,但不宜大注。
你現時無投資知識和經驗,對企業估值,點去定平貴未必會太了解。所以你最好先利用月供模式,去做增值,可以減低買貴貨風險,對你而言會較理想。
策略上,你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你每月5成儲蓄,即是最少用$6000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選股上,你可以投資在平穏增長股,加少少潛力股。
由於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不多於3成)。最好是你先提高投資知識,等到你有一定知識和經驗,才慢慢增加潛力股比例(大約5成)。
餘下的另一半現金,我地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較大回調,就加大力度掃貨,然後作長線投資。
我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12000,24年後大約會增值至1300萬,故這樣安排相信很大機會達至你的財務目標。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19 個月 認知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後疫時代:除了「戴口罩」成為一個新常態,你更需要「運動」▣
歷史洪流中始終帶不走疫情陰霾,當提到 SARS 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和平醫院封院,如果二十年後講起「新冠肺炎」你會想起什麼呢?
奧運不可能延期、不可能不讓別的國家的人進出國門、不可能只在家辦公、不可能封城,如今太多的不可能都發生了,而且是在全世界發生。中研院賴明詔院士形容:「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過往很難想像街上的人全都戴起口罩,也很難想不管到哪都要量體溫,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說:「新冠給我們的一個事情,就是人要改變思維!」如同有可能口罩就成為「日常」,甚至成為一種裝飾品,這些都是一種新的常態,但長怎樣我們正在創造當中,也還不知道[1]。
疫情的擴散著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留在家裡的時間增加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地旅遊、聚餐、逛街,連運動習慣也被迫改變。因為學校、運動中心、球場、健身房的關閉,讓原本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突然無法運動。對於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更長時間的宅在家會導致更多因為缺乏運動所產生的後遺症。
■後疫時代:你更需要的是運動:沒運動習慣,若染疫死亡率多2.49倍
免疫系統在預防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要增加自身的免疫功能,就要從改善整體健康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改善整體健康包括增加身體活動量(運動)、營養、心理健康、行為和個人的健康應對策略。
2021年4月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有一篇針對不運動和新冠病毒病情嚴重度的研究,研究者針對4萬8,440位美國南加州的新冠病毒染病者做回溯性調查,結果發現:不運動的人如果罹患新冠病毒,其住院機率比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增加了2.26倍,進入加護病房比率增加了1.73倍,死亡比率增加了2.49倍。研究還指出,除了高齡和器官移植史外,不運動是導致嚴重新冠病毒病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這比吸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影響度都還高!
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已經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共識,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是做到的比說到的少太多!這個研究結果對這個時間的我們有更大的啟示,你不運動,如果你不幸染疫,你住院的機會、進加護病房的機會、死亡的機會就會比有固定運動的人多好幾倍[3]!
■運動讓你防疫更有力
2021 年 7 月南韓團隊發表涵蓋了 20 萬人的研究發現,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較低,即使染疫,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也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原因可能是運動使免疫系統調控更好,減少過度的發炎反應、並且增加 T 細胞及抗體的活性,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減少肺部發炎及病原體在呼吸道增生。
針對運動的方式,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週做到累積 150 ~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簡單的判斷法是跑步還能夠簡短對話交談的狀態;此外還要有至少 2 個時段肌力訓練[4]。
■隨著美國進入後疫情時代,想與口罩「和平分手」、重新拉近與他人的距離,似乎沒想像中容易: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是過去15個月生活在全球最大疫區美國的保命口訣。
Delta變種病毒入侵美國,最新統計每5例新確診就有一例是感染Delta病毒。儘管已經解封,洛杉磯郡衛生局仍公告,建議居民只要進入室內就要戴口罩[5]。
■接種疫苗後不能鬆懈,持續戴口罩2個主要原因、5大重要理由
接種了疫苗,不是應該受到疫苗的保護嗎?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
➤打完疫苗仍需要配戴口罩的2個主要原因
台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醫師指出,主要不是變異病毒的問題,施打疫苗仍要配戴口罩的主要原因有兩項:
1、接種疫苗仍然會感染,只是感染率較低。
2、疫苗接種後,對於無症狀感染的保護效果較低,會有短時間的帶病毒狀態,仍可傳播病毒。即使再打第三劑還是一樣[6]。
➤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克里斯汀·英格蘭(Englund)博士說,在擁有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力前,疫苗是針對新冠疫情的另一層保護,但是接種疫苗並不意味能立即以前的生活,強調需要再戴一段時間的口罩。
Englund博士解釋為何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1. 疫苗生效需要時間
第一劑後確實會獲得部分免疫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針頭進入手臂後就立即受到保護,而且接種完疫苗需要兩週以後才會產生保護力。
2. 疫苗不能提供100%保護
儘管疫苗有效果,但是只能提供某限度的保護力,就算接種疫苗後仍有感染新冠的風險。
3. 接種過疫苗的人可能是無症狀傳播者
接種疫苗意味著發病和出現症狀的可能性減少,因為接種疫苗的人可能在無症狀的情況下被感染,並將其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者,如果接種疫苗的人認為不需繼續戴口罩,他們可能會導致病毒繼續傳播。
4. 保護免疫系統受損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如果你完全接種疫苗,建議避開心臟病、癌症沒有接種疫苗的高風險人群。
5. 疫苗的劑量仍然有限
達到群體免疫需要50%到80%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達成,因此我們必須在他人等待接種疫苗時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7]。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台三級警戒(已於110年7月27日起降為二級)。我們都知道運動能帶來健康,也可以增進免疫力,甚至沒運動習慣的人有更高機率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重症。然而,這時候想要運動卻面臨了一個很大的抉擇:要在家裡甚至狹小的房間中居家鍛鍊,還是要戴起口罩到空曠戶外揮灑汗水?
■戶外運動戴口罩,汗水沾濕記得換
隨著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病毒可以透過氣溶膠漂浮在空氣當中進行傳播。在戶外不戴口罩,其實還是相當危險的。對於健康的成人,戴口罩與否並不會影響運動的表現,更不會造成大家擔心的休克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
對於防患新冠疫情,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對於戴口罩的建議是,戶外運動仍必須戴著口罩。如果在高強度運動下,覺得呼吸困難真的戴不住,也要保持至少6英呎(約1.8公尺)的安全距離,並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運動,否則可選擇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走或瑜伽。
如果選擇在戶外跑步、騎腳踏車、快走,都務必戴著口罩。尤其是當運動的汗水沾濕了口罩時,請你換一個新的,因為口罩中的過濾層潮濕後,口罩過濾病菌的效果就會變差,降低口罩的保護力。
另一篇刊登在《美國胸科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的文獻回顧研究指出,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無論是衣服遮掩口鼻、戴著手術口罩或是隔絕效果更好的N95,所有生理指標如心跳、血壓、呼吸所需做功與主觀感覺疲勞指數其實都差不多,甚至在很高強度下的運動也是如此。因而,戴口罩對於一般健康人的運動表現來講,事實上是沒有影響的。
對於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由於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因此建議在三級警戒的時刻,還是留在家中,避免外出運動。在室內單獨一人不必戴口罩,可選擇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進行如靜態拉筋伸展、固定式腳踏車/跑步機、跳繩、啞鈴肌力訓練或瑜伽等運動,並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與保持水分充足,這才是安全運動的不二法門[8]。
■#HealthyAtHome 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的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HealthyAtHome 的概念,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有幾個好處:
►控制體重,並且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中風等慢性病的危險性,以上疾病都會增加染上新冠病毒的風險及嚴重度。
►增加肌肉骨骼的力量及強度、提升平衡度,並且減少老人的跌倒風險。
►維持認知心理功能,降低憂鬱症及失智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成年人的運動建議
►一週至少做到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快走、來回上下樓梯、跳繩),或是 75 分鐘的劇烈運動;做到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會更好。
►大肌群的肌力訓練(例如深蹲、伏地挺身)一週至少做兩次。
►工作時注意姿勢,每 30 分鐘要起身活動一下。
►年長或活動力不佳的人,要加上一週至少三次的平衡訓練(例如腳跟對腳尖走直線一字步)[4]。
運動已愈來愈被醫學界認可,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EIM)說明了運動對這些慢性患者的重要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不能輕忽。研究也發現,各國許多慢性病患者,封城居家隔離之後,心肺相關症狀加劇,不見得是感染,許多反而是來自長期缺乏運動後的肌肉無力萎縮。
新冠肺炎大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家中居家鍛鍊時,也要注意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空氣流通。在外選擇可以保持距離的戶外運動,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武器!持續的運動能帶給我們更健康的身體與快樂心情,也為疫情籠罩的黑暗帶來一絲曙光!而當疫情解封的一天,仍可保有一個健康如新的自己[8]。
疫病下人類顯得渺小、卑微,我們無法拒它於千里之外,只能更加謹慎、戰戰兢兢迎接疫情下的新生活面貌[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Heho健康) 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十大學者分析改變了這些事 -
https://heho.com.tw/archives/93094
[2]Sallis R, Young DR, Tartof SY,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severe COVID-19 outcomes: a study in 48 440 adult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pril 2021. doi: 10.1136/bjsports-2021-104080
[3](康健雜誌)「疫情當前,更需要的是運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296
[4](Heho健康)抵抗新冠肺炎就靠「規律運動」WHO建議疫情期間維持運動好處多!:https://heho.com.tw/archives/184608
[5](中央社新聞粉絲團)「洛杉磯抗Delta變種病毒 重新建議室內戴口罩」: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300028.aspx
[6](媽媽經)「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台大醫師告訴你2個主要原因」:
https://bit.ly/3AkS2aI
[7](健康醫療網)「接種疫苗後仍要戴口罩 5 個理由 你知道為什麼嗎?」: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96
[8](康健)「新冠肺炎來襲!戴著口罩運動安全嗎?」: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76
➤➤照片
(udn.com 聯合新聞網)「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運動?」:https://udn.com/news/story/7879/551930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疾病管制署 #後疫時代 #戴口罩 #運動 #HealthyAtHome #運動即良藥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19 個月 認知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王定宇在2020年8月24日貼文表示:【#幫忙分享遏止亂搞
#彰化 說要負責的,出來負責吧!#彰化縣長 在嗎?
#中國國民黨中央 發動藍營立委、#藍營縣市首長 要「#入境普篩」的,出來負責吧!
「#普篩幫」到底是為了「門戶學派之見」?還是為了「龐大的 #篩檢利益」?竟然要拿台灣整體防疫安全來測試,自己違法、違反研究倫理弄了半年,反而證明中央指揮中心正確,也幸好沒有因為破壞「居家隔離」、「檢疫隔離」的天數要求而導致災難破口。
現在...科技進步的德國,用錯誤決策試驗給「普篩幫」看看,結果只試了二週「#入境普篩」,#篩檢實驗室、#醫療資源 就已經 #瀕臨崩潰,結論是「#嚴重錯誤」!】
而根據mygopen事實查核團隊在三天之後2020年8月27日的查證,是誤導型的錯假新聞:【網傳「德國入境普篩上路兩週『檢測實驗室已瀕崩潰』漢堡市長:嚴重錯誤」這樣相關的新聞,部分報導指出德國漢堡市長直批入境普篩是嚴重錯誤。對此實際請德國事實查核單位協助,查核記者表示市長並沒有直接說入境普篩是嚴重錯誤,訪談報導原文主要是針對檢測工作量能以及負擔費用,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MyGoPen查證參考:
https://www.mygopen.com/2020/08/Peter-Tschentscher.html】
結果拖了這麼久,台灣至今還是入境都不篩,不是不普篩,是你不自費就不篩,很帥吧,完全靠運氣吧!而且各種變種都不怕不擔心,所以英國變種B117就這麼快樂的進台灣啦!然後根據ETTODAY今天的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至今還在延燒,由於病毒變種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將實施入境全篩檢,針對所有入境居家檢疫者做期滿前篩檢。發言人莊人祥也表示,此措施主要是因應印度變種病毒Delta,這週做討論出結果。】等等,王定宇要求追究的普篩仔責任呢?眾多假鬼假怪說了一年的全世界都是笨蛋不知道的偽陰偽陽理論呢?
另外,本周美國爸爸給的Moderna救援呢,鐵定會造成接下來的各種變化,讓我在這邊先預測一下。第一個,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都是相當嬌貴的。以下都是根據美國CDC的公開說明資料。Moderna未開封前的運輸長期儲存必須在零下五十度到零下十五度之間(Unpunctured vials may be stored in the freezer between -50°C and -15°C)。而且用低於零下五十度的乾冰儲存有可能危及疫苗。
解凍後短期儲存未開封的小瓶可以儲存於攝氏兩度到八度的冰箱三十天(Unpunctured vials may be stored in the refrigerator between 2° to 8°C (36° to 46°F) for up to 30 days.),一旦解凍之後就不能再回冰。而包裝有每坪十二劑或是十五劑兩種,一旦開瓶十二小時之內就要打完,而且溫度還必須控制在攝氏兩度和攝氏二十五度之間。
這跟AZ的規定有點細微的差距,AZ每瓶官方說法是10劑,官方容量是5CC,不過實際上裝了6.5CC,所以可以硬抽出最多到12劑的容量,不過這有點爭議就是了,再說扯遠了。除了AZ可以在冰箱蔬果冷藏溫度放六個月之外,AZ移出冷藏的儲存時間較短,只有六小時,開瓶之後也只有六小時的安全儲存時間。(這是英國衛生局的標準因為美國沒有使用AZ)(Maximum shelf life is 6 months stored in a refrigerator between 2 to 8°C,Once removed from the fridge, may be stored between 2 to 25°C for up 6 hours,Once punctured, the vial must be used within 6 hours)
兩種不同疫苗的開打後儲存時間不同和規範不同,勢必會造成浪費,接下來這件事情勢必會混亂,我那麼好心就先講啦。
另外,Moderna進來之後,對很多沒有那麼愛國只打國產的孕婦來說是好消息。因為疫苗臨床實驗是排除孕婦參與的,因此沒有他們的數據,但實際施打之後就有數據啦!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六月一號才出的報告指出,信使核醣核酸的疫苗對孕婦來說是安全,有效的。Studies Confirm COVID-19 mRNA Vaccines Safe, Effective for Pregnant Women, https://directorsblog.nih.gov/2021/06/01/covid-19-vaccines-safe-effective-for-pregnant-women-two-studies-confirm/ 所以預計孕婦們如果不堅持一定要愛國,應該要優先將他們排入Moderna的施打順序中。(BNT未來近來也是一樣)
至於美國爸爸愛不愛台灣呢?就一個單純的數據來說,這個資本主義國家真的還很愛台灣。因為你會看到最近在探討副作用的洗地資料中,很多國家MODERNA的注射數量很少,甚至不到輝瑞BNT的十分之一。原因很簡單,因為MODERNA原先根本是家小公司,是美國聯邦政府去年給了它24.8億美金(今年一定更多啦)才開始有大產能,所以它跟輝瑞不一樣,產量擴充一直不夠快。2021年年初,MODERNA在歐盟、加拿大等國的預定到貨量就減少兩成以上。今年到三月為止,他們也才給歐盟一千萬劑的量,而一切順利的話整個歐盟六月底才能收到三千五百萬劑的量。所以,美國爸爸這次一下子就送了兩百五十萬劑來,你說多不多,當然多啊!但是這表示台灣執政黨狀況危不危急,當然危急啊。不過要用甚麼東西換取資本主義美國爸爸的好心,路透社從華盛頓直發的獨家引述華府資深官員的說法講得很清楚啦! 【我們不是為了政治或經濟的條件捐出這些疫苗,而是單純的只為了拯救人命。】(We are not allocating these doses, or delivering these doses, based on political or economic conditions. We are donating these vaccines with the singular objective of saving lives,")
既然他都這樣說了,那你也知道意思啦!【眨眼】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i8Hg_o7dms/hqdefault.jpg)
19 個月 認知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直播倒數
4:09 打招呼、民眾黨文宣部主任小牛自我介紹!
8:38【討論】面見總統,郭董、台積電買疫苗有望?
17:54【小牛看法】陳時中以目前這樣的聲量還可以撐多久?
23:30【討論】民進黨慣用造神手法,接下來是羅一鈞、陳其邁?
28:20【小牛回覆】網路宣傳羅一鈞捧得起來嗎?認知作戰又開始了嗎?
32:02【討論】民進黨風向,去看蔡總統臉書發文就能知道!
39:33【小牛說明】3+11是柯P聲勢大漲的關鍵!民眾黨議題抓得好!
47:04【主題討論】行政官員優先施打國產疫苗議題通過了?
53:18【小牛回覆】目前在野黨對於疫苗方面立場怎麼樣?
58:06【討論】超毒!莫德納、AZ疫苗保護力都一樣、挺醫護不要選?相信政府就不用信科學?
1:04:02【討論】任何疫苗都要有完整的程序!
1:10:01【討論】民進黨一整年超前部署的騙局!
1:17:10【討論】目前風向逐漸對執政黨不利?柯P一個月清零有可能嗎?
1:26:49 感謝超級留言
1:40:42【小牛看法】不要再吹超前部署在陳時中臉上,別汙辱這幾個字!
1:47:20【小牛說明】同心圓掃描精準篩檢是頗有別於指揮中心疫調?
1:58:04【小牛回覆】陳柏惟、林昶左等等側翼委員去哪了?
2:17:31【討論】民進黨網軍為我們創造許多好笑、有趣的梗!
2:22:46 感謝超級留言part2
2:32:21【民調分析】郭董、台積電、蔡英文會談,政府答應授權?最終買的到疫苗嗎?
2:36:45 新竹顏黃同學CALLIN*
2:52:55 珀寬同學CALLIN
2:59:59 怡安同學CALLIN
3:05:31 澄清唬新聞
3:07:03 邦仔小彩蛋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台灣民眾黨 #柯文哲 #高虹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SKKX5x-K1U/hqdefault.jpg)
19 個月 認知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近來因為疫情,各種認知作戰等假消息流竄台灣。不論是疫苗,甚至是國軍收假、防疫都有假訊息的痕跡。我希望相關單位能明確精準地處理這塊,除了充分傳達確實資訊之外,現在因為疫情,服役軍士兵的親友家屬,對國軍內部的防疫狀況似乎都不是很清楚了解,有關單位應該要讓國軍放心,也讓國軍的親友家屬安心,對於防疫的措施應調整加強,防疫的手段也該讓國軍和親屬了解,而不是讓他們在資訊不透明的狀態下,一直很焦慮。
美軍四個月內通過台灣海峽五次,我們留意美軍聲明是執行「自由航行地區的例行演練」。美國一直把台灣海峽跟南海領域,定義為「自由航行地區」,跟中共的認知有滿大差異,希望相關單位觀察美國跟中國,特別是跟台灣相關的鄰近海域,這方面的軍事戰略意義,並準備好台灣的備案。
說到海洋,就要提到台船潛艦國造,最近聽聞薪資、士氣似乎有點狀況,不少潛艦相關技術人員陸續離職,當然台船是經濟部主管,並非國防部主管,但是士氣的部分,其實跟主官有無能持續帶領的延續有很大的關係。年初的時候邵主任順利留下來了,至於黃總長未來的離開與動態,是否對潛艦國造的案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很值得留意,畢竟好不容易篳路藍縷走到這,不希望有任何的可能打擊到案子的成功!
同島一命
2021-05-19,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國防部 張哲平副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一 14:00-15: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9Bbn-dtpn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