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信銀行 春遊世外桃園
【桃園農博】期間限定 探訪桃園私房景點
農博6大主題 25項主題展館
還有浪漫愛情鐘塔、觀賞藻礁、草漯沙丘踏沙、品茗舊時光、古剎齋明寺清水模迴廊…
精彩行程玩不完,邀你一起春遊探險趣!
看見桃園 四大特色
►循環經濟►綠色生活►地景藝術►科技農業
還有3大主題共9條精彩行程的特色觀光!
適合大朋友和小朋友一同 納新知 享樂趣!
【IG必拍攻略】https://goo.gl/QM3cxS
【桃園農業博覽會】
活動資訊:https://goo.gl/jkFQHQ
時間:107年04月04日(三)-107年05月13日(日)
地點:桃園市新屋區東興路二段888號農博基地(桃園市新屋氣象站旁)
交通資訊:https://goo.gl/pNGQGb
【農博小旅行】https://goo.gl/NefEMF
#板信商銀
#板信商業銀行
#板信銀行
#板橋
#桃園
#農博
#農業博覽會
#桃園農博展區
#桃園農業博覽會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
#親子旅遊
#免費入園
#學習新知
#夏禾風
#農禾樂
#大地的旋律
#風之歌
#陶醉於自然
#農博小旅行
#愛情鐘塔
#桐花古道
#品老茶趣
#沙丘機器人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齋 明寺 古道 交通 在 齋明寺古道桃園十大熱門古道大溪百年景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齋明寺古道 地址: 335桃園市大溪區齋明街歐亞哥評分難易度:☆坡度: ☆長度:五百公尺推薦上班族指數桐花祭 ... ... <看更多>
齋 明寺 古道 交通 在 [遊記] 桃園大溪御成古道/齋明寺古道- 看板Hiking 的推薦與評價
御成古道/齋明寺古道健行資訊
健行日期:2019.1.27
本次健行路線:
從桃園大圳處開始走御成古道---接柏油路---中正嶺公園---國防大學中正嶺---
齋明街---齋明寺---齋明古道---沿桃64走回出發點停車處
走一圈約3公里,路程1.5小時
圖文詳細版:https://wonderfood.pixnet.net/blog/post/227570435
御成古道和齋明寺古道是兩條位在桃園大溪的古道
登山難易度近乎零
又短又好走
但古道蘊含著濃濃的歷史、經濟、文化和宗教
很值得一訪!
先來看看本日健行路線圖吧!
GOOGLE地圖上打御成路古道即可
御成路古道的起點始於大溪區員樹林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後門
終點則在粟子園大溪加油站,全長約1公里
我們這次直接把車停在御成路古道供養塔處
走石板步道至終點
經過國防大學中正嶺到齋明寺
走齋明寺古道回到桃64縣道接至停車處
完成一圈O型健走
這天公司於桃園舉辦尾牙
獸大吃完後就開始查哪裡可以走走
查到了桃園大溪這兩條很有名的古道
古色古香又好走
照片左邊是桃園大圳的供養塔
右方則是土地公廟
再往前走的石板路就是御成路古道囉~~~
桃園大圳為台灣日治時期重要水利工程之一
由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與狩野三郎等設計
興建幹線及12條支線串連埤塘
1916年(大正5年)動土,1924年(大正13年)竣工
灌溉區域涵蓋桃園市大溪區、八德區、桃園區、中壢區、楊梅區、新屋區、蘆竹區、觀音
區、大園區
供養塔前立有桃園大圳圖文看板
簡介建圳緣起、建圳經過、工程概況
桃園大圳為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在台首次參與規劃的工程
興建當時因工程困難度高,殉職者多達55名
古道上的供養塔記載著殉職名單與開鑿歷程
一項偉大工程後總有光榮的犧牲者被永遠紀念
這條古道於1788年搭建
原本是一條曲折難行的山中小徑
為當地居民通往新竹、龍潭互市之徑
1923年因東宮太子訪台,當地仕紳募資將其修築為今日所見的石板道路
不知道當時的日本皇太子究竟有沒有踏上這條路
抑或是當地人藉由太子要來的名義順便把路修一修
總之這條路讓當時的交通更為便利
也成為了現代人尋幽訪勝親近大自然的好所在
古道路程很短
大概15~30分鐘左右就走完石板路了
雖然路程短
但沿途享受的寧靜清幽才是重點阿!
兩條古道都有著古樸的石板路
幽靜茂密的樹林
蘊含著先民的歷史文化
來到大溪不一定要去老街人擠人
來趟古道巡禮也是很棒的選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13.1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oyuan/M.1560403858.A.02E.html
※ 編輯: wonderfood (1.163.213.112 臺灣), 06/13/2019 16:40: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