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的蠟燭,臭臭的故事】
看來昨天的節目內容似乎是太刺激了
我收到很多反饋表示今天吃午餐的時候不敢聽
好啦除了吃飯以外一天不是還有22小時嘛哈哈哈
今天讓大家先緩一口氣
來親眼看看古人的洗澡環境吧
羅馬人常常洗,所以澡堂有多華麗就不必說了
可別以為其他古人澡少洗,就會將就著洗洗了
大概就是因為少洗,洗的時候一定要洗個爽
準備的「ㄍㄟ西」還不少
以防你穿越的時候不認得澡該怎麼洗
還是趕快來認識一下的好
#並不用擔心
到中世紀之後,與其說洗澡是為了乾淨
不如說大家洗澡是為了不要發出味道
在都鐸王朝宮廷,身上有味道保證讓你成為邊緣人
(好啦在現代也會)
為了不要出門時自帶社交距離
所以他們洗澡的時候會用很多種不同的香料
到太陽王時代他們更毛病
還會直接在洗澡水裡倒精油,有夠尊爵不凡
所以別嘲笑他們衛生水準差
他們洗一趟澡的成本搞不好夠我們洗一年
但是想要活在有香氣的世界裡,也是不用這麼捨本
對我就是要再把品牌爸爸 Vana Candles搬出來
我就是這麼愛他還精心特別製作了今天的圖集
有多精心你們自己點進去看
但我到底在愛他什麼不就是個香氛蠟燭嗎
第一次接業配有需要這麼使用靈魂推薦這個東西?
身為一個對所有臭味怪味假香味極度反感的鼻敏人
(鼻子敏感的人簡稱鼻敏人)
其實我收到產品以前也覺得阿不就香氛咩so what
甚至還擔心要是很難聞那我不就要昧著良心了
(對我也是考慮過是否該昧著良心)
結果真的收到以後覺得良心得到釋放
暴躁的心情和想叫樓下嬰兒住口的心也得到釋放
因為它真的一個好聞!不甜不膩不煩人!
我本來是個香氛愛用者,但多年來被大量產品欺騙
家裡堆滿很多精油香水和蠟燭
為什麼堆滿因為用不完,買來用兩次就覺得啊好膩
只要我不小心說出又買了什麼新的香氛品
神隊友還會露出一個「唉又來了」的表情
(對你為你藏得很好嗎我都看見了)
但Vana的蠟燭來了之後世界就從此被改變
神隊友有天竟然破天荒問了我一句:
「欸你今天不開一下那個蠟燭燈嗎?」
#獲得直男認證 #各族群均適用的味道
#拿去媽媽家用貓咪也沒有走開哦
自從我跟Vana接觸之後,我也跑去看了很多品牌
身為一個研究型人格(aka毛病多人格)
我非常確定Vana Candles絕對是一個高CP值產品
香氛是一個要很用心挑的東西,事關你的肺
外面很多宣稱天然香氛蠟燭的標示都未必見得──
蠟是天然,但香氛來源就很神奇的剛好沒有提到
其他有標榜完全天然的都要價十分不斐
我因此不停追著Vana的公關小姊姊狂問
她再三向我保證蠟燭罐裡的每一滴東西都是天然的
(而且其實盒子根本有寫)
由於來自瑞典,所以受歐盟REACH規範的核可
孕婦嬰兒毛孩等全體可用,快樂香氛不分彼此
而且Vana的燭油是特別設計的獨家植物蠟配方
天然香精揮發的穩定度高,燃燒速度也很慢
不但價格比人家划算,還可以用比人家久
而且這個配方只有Vana家的瑞典供應商能做
(真不愧是崇尚大自然的北歐人)
除了蠟燭本人,Vana的蠟燭暖燈我也要推一下
老實說出暖燈的品牌也不少
但Vana的重點就是長得好看
(對我很膚淺但傢俱不挑好看難道要挑醜的嗎?)
它沒有冷冰冰長得像老式檯燈的單薄感
原木用料搭配幾何線條式的設計,就是美而已
睡覺前想滑手機,暖燈邊融蠟燭還能邊當床頭燈
這種睡前的高級感連太陽王都無福消受喔
好啦說這麼多不管怎樣大家還是先去逛逛
真正純天然的香氛蠟燭要有這種優惠真的很難
記得只要八月底喔~快來一起香一下吧~
然後逛完還是要記得回來看我苦心撰寫的圖文集
Vana Living x 時間的女兒 聽眾專屬優惠:
9/14前官網下單輸入【Hazel】可享全站85折優惠(注意大小寫)
https://www.vanaliving.com/categories/candle-warmer
Vana Living 加碼活動:
1. 瑞典蠟燭全面9折 只到8/31
2. 9/14前買Hazel推薦摩登實木款暖燈,超優惠5折加購瑞典香氛蠟燭
3. 消費滿$1500免運,滿$2000再贈Moyana Corigan瑞典有機身體保養洗手乳/身體乳(隨機出貨)
#vanacandles #香氛蠟燭
完整故事聽Podcast:
《穿越時空洗個澡!潔癖天后VS.灌腸王:歐洲衛生簡史|亂叨侃史01》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ogapLV
MixerBox:https://reurl.cc/9rKxZX
Spotify:https://reurl.cc/LbkVbx
KKBox:https://reurl.cc/rg7o1b
SoundOn:https://reurl.cc/j8nakL
請Hazel吃下午茶,讓她繼續說故事吧(贊助):https://is.gd/1B1N3y
#英國史 #都鐸王朝 #亨利八世 #王后 #歐洲史 #時間的女兒 #八卦歷史 #伊麗莎白 #太陽王 #衛生史 #Podcast
鼻子兩邊臭臭的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時候我有印象爺爺就是很會做北方菜的那種大漢,他常常會做很多麵食。印象中有一碗麵線裡面還加了「臭臭的酒」,還有一些蛋絲跟其他豐富的配料等等。那時候我只記得我會吵著說想要吃爺爺的「大碗公麵」,但我不知道那個麵叫什麼。
後來因為家裡面發生了一些事情,所以爺爺跟奶奶搬到三峽去住。可是我還是心心念念著爺爺的手藝。爺爺很年輕的時候就跟著政府播遷來台,眷村菜、各式麵點,從饅頭豆漿、餡餅麵疙瘩,沒有一個是他不拿手的,所以我會變成碳水化合物控是很合理,也很合乎邏輯的。
在所有爺爺的麵點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他做的豬肉餡餅。一早就去市場挑上好的豬後腿肉,買回來自己用大刀剁得細細的,加入蔥花、13香等等,還有少許的冰糖,然後用自己桿的麵粉,當然還有他私藏的老麵,包成一個一個手掌大小的餡餅。然後用老家的那種大釜,磚塊砌的窯子,到山裡面去找乾柴,直接在釜上燒烤,所以每一個餅都有香香的柴燒味道。
剛起鍋的時候,餅皮脆脆的,香氣撲鼻,煞是幸福。爺爺自己桿的麵有三層不同的口感,外脆、中韌、內軟,尤其是裡面那一層,吸飽了豬肉和蔬菜的湯汁,我常常一個接一個地吃,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吃了20個。
這不是誇張的數字,是真的。
爺爺知道我愛吃他的餡餅,總會大老遠從三峽騎腳踏車(那時候叫鐵馬),背著他自己種的蔬菜水果,還有用麻繩、日曆紙、報紙綁成,一串又一串的餅。後來我長大有一次真的用我的單速車從三重騎到三峽,才真的知道真是宇宙無底世界爆遠。我幾乎難以想像,那時候他是怎麼樣載著這麼重的東西,騎這麼長的距離。
大概小學到國中有很長一段記憶,我的中餐都是這個吃不膩的餡餅。常常我就帶著兩串去學校(所以是20個),早上吃一串、中午吃一串。有時候回家嘴饞,還會去冰箱拿五個來吃。有一天,我發現那個餅皮口感有點不一樣了,好像比以前薄了許多,那時候我還不知道為什麼。直到我上了高中,爺爺開始很少做這個餅,我很擔心這麼好吃的麵點會失傳,想說這樣下去不行(我住在北港的外婆,當年的炒米粉也是一絕,吃了以後會不斷流口水,一不小心會吃一鍋。但很可惜她晚年糖尿病又失智,我來不及跟她學她的絕活⋯⋯)。
後來終於有一次跟同學一起約去三峽爺爺家,央求教我做這個餡餅。那時候爺爺示範用手去揉麵糰的時候,我才看到爺爺已經揉不動了⋯⋯。
那一刻我才明白,為什麼後來餅皮的味道變了,並不是爺爺對我的愛變了,而是他已經老了。
我接過爺爺正在桿的餅皮,用他教我的手勢,慢慢地把麵糰桿開,然後一邊滴著眼淚,覺得自己當時怎麼那麼不珍惜,不珍惜爺爺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同學可能都不知道我在哭什麼。爺爺在旁邊一邊看,一邊用他浙江口音的台語說「憨孫,做一個餅有什麼好哭的?」然後餅起鍋,他試了一口點點頭:「還可以啦!」
爺爺雖然話很少,但總之我最後是通過了特級廚師訓練,而且跟我一起去的同學吃得很開心,也是一口氣吃了五六個。臨走要離開三峽之前,我還跟爺爺說,請他下次教我大碗公麵,他說那個要買紹興酒跟花雕酒,等我滿18歲之後再教我。當時覺得很開心,心想我可以我一點一點的把爺爺的麵點學起來,彌補當初沒有學到外婆北港炒米粉的遺憾。回來的路上還在想著,說不定自己哪一天可以變成鋼棍解師父之類的麵點王。
只是我萬萬也沒想到,在之後就沒有以後了。
爺爺的身體越來越差,甚至不記得我是誰,更不要說那個「大碗公麵」裡面要放什麼配料了。
直到這次收到出版社的稿子,才意外的發現原來那個大碗公麵其實就是所謂的「紹興酒蛋麵」,我一方面很開心有機會可以重現當初爺爺大碗公麵的味道,但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揮汗如雨做出來的這碗麵好像多了一點點「當初我沒有吃出來的味道」。酸酸的,吃了之後鼻子會緊緊的。
一直到後來,我花了一整個週末,把書裡面我有記憶的菜一道又一道的復刻出來,我才知道原來那個味道的名字叫做「思念」。
聽起來很老梗,但實際上我發現,幾乎所有的食物都有它的故事。食物就是愛。要不是裴社長的這本書,我大概一輩子也不會知道那個大碗公麵到底是什麼麵,而就像書裡面每一道菜都有與他相連的故事一樣,我也在找尋屬於我記憶裡面的菜,慢慢地像拼圖一樣,湊起一個又一個的故事。
如果要談「食譜書」,這本書絕對是一個不及格的食譜書,因為裡面的措辭有好多「放一些」、「放少許」、「可以放也可以不放」、「大概兩三次的量」,一開始我還在想這個不精確的用詞是怎麼回事,但後來我終於懂了,或許社長做的不是菜,而是想要傳遞菜裡面的靈魂。也或許,社長要我們做出來的並不是「和他一模一樣的、和名廚一樣的」菜,而是屬於你自己的、有你味道的菜,然後在你自己的菜裡,找回屬於你自己的記憶。
你呢?在你的記憶裡,有哪一個食物,讓你吃了會想落淚嗎?又有哪一道菜,讓你想起某一個人,某一段思念的過往?歡迎你留言跟大家分享喔!
——
#關於我爺爺我奶奶還有他們的菜的故事,可以聽這集的節目
https://ppt.cc/fJQ1Sx
——
📖《#裴社長廚房手記》
博客來|https://bit.ly/3hOPavN
誠品|https://bit.ly/3rBYYwr
金石堂|https://bit.ly/3zxx1ZG
讀冊|https://bit.ly/3y2n0TH
momo|https://bit.ly/3kWBbWU
鼻子兩邊臭臭的 在 TEEPR 亮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兩邊鼻孔各塞一瓣大蒜?(貞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