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上線囉
在做這一集時實在很想把很多因素通通放進來,像是這些酸民可能自卑啦、有匱乏、防衛機制...等等,不過這樣就變成大雜燴了。因此就挑了黑暗人格特質這個面向來介紹。
--
澳洲一個研究機構做了關於酸民的調查,調查結果發現有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其實經歷過持續性的酸民言論、網路仇恨,甚至是威脅或攻擊。而在這一些被攻擊的人當中,有1/4的人說他們曾經因為這個原因去看過醫生,也影響到他的工作。這篇研究也估算過,因為酸民在網路上的騷擾或者是攻擊,帶給整個澳洲有大概37億澳元的一個損失,相當於750億的臺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
「黑暗人格因素」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閒聊] 暗黑特質測驗-D人格因素- 看板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鷹眼觀察- 黑暗人格因素心理測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黑暗人格測驗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黑暗人格測驗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黑暗人格測驗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黑暗人格因素 在 黑暗面測試-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黑暗人格因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成為全人的七個原則 #人本心理學
#巔峰心態 #成為一個人
.
一九七○年德國人本發展心理學家夏洛特・布勒(Charlotte Bühler)在第一屆人本心理學國際大會(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stic Psychology)上表示,「人本心理學最具共識的面向之一是努力研究與理解全人」。
.
完整是一種抱負,不是一個目的;這是一個過程,不是一種可以達到的狀態。如果有人說自己是完整的整體,那你應該看看他們背後是否裝有電線,因為對方可能不是人類。
.
成為全人的過程是一段持續追求探索、開放與勇氣的旅程,在當中你一次又一次在更大程度上達到與自我及外在世界的整合和一致,進而擁有更大的彈性與自由,以成為自己真正希望成為的樣子。由於你始終處於改變的狀態,因此你也不斷斷往成人的目標邁進。
.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概述成為全人的七個核心原則,以利你為獨一無二的自我實現旅程奠定健全基礎,最終經歷人生中最滿足與難忘的超越時刻。
.
🎆原則一 #不只接受最好的自我 #也要接納全部的自我
.
在《成為一個人:一名治療師對心理治療的觀點》一書中,卡爾・羅傑斯指出,雖然病患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所呈現的問題「包含了所有人生經驗」——在學、家庭或公司遇到問題,會做出無法控制或奇特的行為,或者心中不斷出現恐懼——「但真正的問題或許只有一個」。羅傑斯觀察發現,每一位病患的抱怨背後其實都在問,「我到底是誰?我要如何才能瞭解藏在這些行為下的真實自我?我要如何才能成為自己?」
.
在我看來,他們問錯了問題。你內心的所有面向都是你的一部分。任何刻意的行為都反映了你心理結構的某些真實部分,不論是你的傾向、態度、價值觀或目標。每個人都具有許多面向。就個人成長而言,我認為你應該問自己:
.
🤔「在有限的生命裡,我最希望培養、發展與實現哪些自我潛能?」
.
若想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擁有最大程度的自由,你必須深入探索自己的意識,並接受全部的自我。
.
雖然如此,多數人只想追求自我感覺最良好的欲望。世界各地的人們不論所屬的文化為何,大多呈現本真正向偏誤(authenticity positivity bias):以最正向與正直的特質來描述「真實自我」,譬如善良、慷慨與誠實。事實上,人們
認為自己的正面行為比負面行為更真實,即使這兩種行為都符合他們個人的特質和欲望。我們對於真實自我的看法,似乎就是我們最重視的自我。
.
與常理相悖的是,當我們依照實際的本性(包含缺點在內)行事,並不覺得這是最真實的自我。不論人格特質為何,每個人感覺最做自己的時刻,往往是感到滿足、平靜、快樂、充滿關愛、自我接納、善於交際、自由自在、展現充分能力、朝目標前進、專注於當下與接觸新事物的時候。
.
換言之,我們通常都會在滿足所有基本需求、感覺可以自由行事與掌握主觀經驗時,自認展現了最真實的自我。
.
此外,本真具有顯著的社交層面,考量我們身為社會性物種,以及名聲與群體內的獨特地位在人類演化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是預料中的事。人們往往在與親人相處、和諧地融入他人及環境,還有行為舉止合乎社交規範時,感覺最做自己。相反地,在受到孤立、在關係中面臨衝突與誤解,或是未達到自己或他人的標準時,我們往往感覺背離了最真實的自我。
.
由於做自己的感覺與社交行為之間具有緊密關聯,因此人們認定的真實自我,也許其實就是他們希望別人看到的樣子。根據社會心理學家洛伊・鮑邁斯特,如果別人對你的看法正是你希望呈現的形象,你就會感到真實與滿足。他指出,僅僅說服具有正向特質還不夠,人們通常還需要他人也給予一樣高的評價。假如你回想之前感覺展現了真實自我的個人經驗,或許會發現,當你最重視的特質與才能受到他人的重視,正是你自認最發光發熱的時刻。
.
另一方面,鮑邁斯特認為,人們未能取得渴望的名聲時,會自認所作所為有違本真,並未反映真實的自我(「那不是我」)。他表示,「在許多吸毒成癮、通姦、盜用公款、賄賂或做出毀譽行為的名人與政治人物身上,這樣的否認經常是他們對外宣稱的重點」。
.
這解釋了人們對於本真的評價,為何會與自己的道德觀及最重視的目標如此密切相關,以及為何僅僅只是回想過往的道德經驗,就會讓人感覺更加貼近真實的自我。畢竟,舉例來說,一般人認為,比起一邊看影集、一邊享用冰淇淋,按照與「較高層次的」目標一致的方式行事(例如宣布成立新的非營利人道組織),更符合自己與他人眼中的自我。然而遺憾的是,這兩種行為都是真正的你。
.
這為真實自我的存在帶來了更多的困惑。儘管如此,至少我們可以確定,如果一個人感覺觸及了真實的自我,之後通常能在許多方面得到幸福。除此之外,真實自我的概念也有助於評估你的生活是否無愧於自己的理想。
.
哲學家薇勒莉・蒂貝柳斯(Valerie Tiberius)說過,「充分體現價值的生活」是幸福的主要來源。
.
真實的自我也有可能是某位學者隨意編造的概念,但我真心認為,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最有利於全人的健全與成長的自我面向。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最好的自我(即最健全、富有創造力與有助成長的面向),而它們能讓我們感覺與自我及他人形成了最緊密的連結。我們越能勇敢放下社會性的一面與防衛心,就能獲得更多成長、發展與創造的機會。
.
若想觸及最好的自我,關鍵的第一步是盡可能瞭解全部的自我並接受它,包括接受所有你討厭與急於否認的自我面向。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曾經請復原狀況最良好的病患們根據有效程度選出六項治療因素,結果發現,最常被選中的因素是「發現與接納先前不知道或不認同的自我面向」。
.
當然,接納未必就是喜愛。舉例來說,如果你因為很想狂吃油得發亮、灌滿起士條的甜甜圈而討厭自己,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然而卡爾・羅傑斯表示,「令人費解的矛盾是,一個人接受自己真正的樣子之後,便能做出改變」。
.
接納的一部分是對整體的自我負責,而不只是關注你所喜愛或最能帶來良好自我感受的想法或行為。
.
挖掘自己在有限的生命裡最想實現的潛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知道自己具有龐大與未知的潛力,但外在的現實(環境條件)與內在的現實(支配人格結構的極端特質)都會影響你培養某些潛力的可能性。更糟的是,某些面向的潛在自我一旦實現了,必將與其他面向產生衝突。羅傑斯承認這是事實,但也認為如果環境條件合適,長久而言,個體將能逐漸認知並相信那些面向的自我有助於成長,進而感受到活力、創造力與完整。
.
☑️原則2:學習相信自我實現傾向
☑️原則3:覺察內心的衝突
☑️原則4:避免嚴重失衡的發展
☑️原則5:打造最好的自己
☑️原則6:追求成長,而不是追求幸福
☑️原則7:善用黑暗面的力量
.
--
.
📖本文摘自《顛峰心態:需求層次理論的全新演繹,掌握自我實現的致勝關鍵》,作者史考特.巴瑞.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為人本心理學家,曾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賓州大學及紐約大學等學校。他取得耶魯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並以蓋茲劍橋獎學金取得劍橋大學實驗心理學哲學碩士學位。美國網路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譽他為「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的五十位開創性科學家」之一。本書由 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
.
紙本書:https://reurl.cc/kZy9jx
電子書:https://readmoo.pse.is/3jfy7l
.
【想買電子書嗎?給你優惠碼】
.
心理師想跟你說與 Readmoo讀墨電子書 合作
👉 http://readmoo.com/
心理師想跟你說讀者專屬優惠碼:KnKpsys9ulev
使用期限:即日起至2021/9/30。
🟧使用規則
1. 單筆訂單限用一組優惠碼。
2. 每位讀墨會員限用一次優惠碼。
3. 不能與首購禮及站上優惠併用。
4. 此優惠碼僅限書籍、雜誌、有聲書,且不得與閱讀器併單結帳。
5. 結帳時輸入的英文字母大小寫需與優惠碼完全相符。
6. 優惠碼無法兌換現金,亦不得轉售。
黑暗人格因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光明來臨前,必定會經歷一段黑暗期】
當一個生命在我們的體內被孕育時,我們的生命已經不屬於自己。
成為母親的旅途,最先感受是身體被改變的過程中,而靈魂是否也跟著改變?
從我發現懷孕到現在,在混亂不堪的育兒泥淖中掙扎時,我依然在夜深人靜時問自己。
我還屬於我自己嗎?
沒有人對人生不迷惘,沒有一個母親不對自己產生疑惑。
沒有過來人,因為我們持續走在這條路上。
#孩子的歲月靜好
#是因為母親的負重前行。
---
艷寶出生前,我嘗試去理解複雜的育兒理論,嘗試去規劃出一套育兒準則,但是卻在她出生後完全打亂。
想像中的美好沒有出現,反而是接踵而來的困惑,周遭給我的言論與指導,彷彿我是一個失敗的母親,於是我跌跌撞撞地去找答案。
與其說找答案,倒不如說去深刻認知「生而為人的差異性」,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當然也是。
原來豔寶是 #高需求寶寶 而我是 #高敏感人格,這樣的撞擊在育兒前兩年根本就是天崩地裂。
我曾抱著哭泣不已的艷寶蜷在牆邊絕望哭嚎,想著為什麼她其他朋友吃好睡好的寶寶不同,於是狼爸在艷寶11個月大時離職,我們兩個人合力照顧一個孩子。
一開始也會迷惘,也會自我懷疑,兩個成人放下一切工作照顧一個孩子,聽起來似乎很可笑。
當堅持走在這條路上的時候,別人是否能了解就變得不重要,因為「育兒是育心」,育孩子的心,也育自己的心。
艷寶兩歲半歲才睡過夜,我親餵艷寶到四歲三個月離乳,這些不是雲淡風輕,而是成為母親之後的倔強。
#為母不是強
#為母是倔強
而我相信,所有的母親都心甘情願為孩子付出,付出都是血淚堆疊出來。
---
前兩天看見隋棠分享自己的大兒子Max是 #高敏感 ,也抒發老公對待孩子的態度轉變,滿心感動地讀完後,覺得她老公很幸運,因為他自己願意去解開他的人生課題。
每一個寶寶,都是帶著任務而來,讓父母去學習自己所懼怕的、匱乏的,而父母只有一次機會,再次與自己心中,那曾經在某處受傷的孩子相遇。
你願不願去面對心中的黑暗,不再逃避的去解這一道題呢?
---
去年一直想用回憶錄的方式,每周連載一篇,分享我與高需求寶寶的之間從毀滅到共生的細節(笑),但是當時有些猶豫躊躇不安,因為覺得自己的心還不夠堅定。
又過了一年,我在育兒之路看見了光,艷寶的笑容與愛語讓我更覺得要分享,因為所有的水深火熱都是鑽石得以成形的因素。
當然希望接下來的文字連載,讓所有的媽媽能夠擁有慰藉的力量,更有勇氣一起走在母親之路上。
---
【磨娘精,是為了讓妳相信自己】
https://reurl.cc/e9Lypb
【妳的難帶寶寶是帶著任務而來】
https://reurl.cc/NX4l2e
黑暗人格因素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個很有趣的資料,今天跟你做分享。它來自於這本一書,叫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
它提到一個名詞,叫「時型」。時間的「時」,型態的「型」。簡單來說呢,就是你會發現有一些人喔,是越夜越美麗,「暗公鳥」啦,越晚他越有精神、越有活力、越有創造力。
而有些人呢,就是「晨型人」,早上起床一點問題都沒有,然後整個白天精力旺盛,但是隨著時間到越晚,他就整個是完全沒電的狀態。
所以在這本書裡面,提到的「時型」,它是用動物、鳥類作為比方;有些人是「貓頭鷹」、有些人是「雲雀」。就是有些人是「夜貓子」,有些人是「晨型人」。
然而關於這方面呢,他有引用了一些研究。其中呢,在上個世紀1976年,就開始有很多研究。但是最有名的是一位「時間生物學家」,他叫做羅內伯格。
他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讓我們自我檢測一下自己的「時型」。現在你也可以試著回答羅內伯格,他所設計的這三個問題,來幫助自己定位一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時型」。
這三個問題就是哦,一般而言,你通常在幾點上床睡覺?
第二個問題,你通常在幾點起床?
而第三個問題,就是這兩個時間點的中間,是什麼時候?
比如說,如果你在晚上11點半左右睡覺,早上7點半起床,這時候你的中間點,就是3點半。如果你也按照順序,回答了這三個問題,最後得出你的中間點。
假設你的時間點,是座落在凌晨12點到早上3點,那你就是屬於「雲雀」,屬於「晨型」這樣類型的人。
如果你的中間點,是落在早上6點到中午12點,那你就是屬於「貓頭鷹」這個類型的人。
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睡眠的中間點,是在早上的3點到6點這中間,稱為「第三種鳥」。
如果以一般人口統計來說,極端的「貓頭鷹」會多於極端的「雲雀」。然而「貓頭鷹」跟「雲雀」其實都是佔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是這「第三種鳥」。
後續的研究也發現,跟很多生理特徵是一樣的,每個人「時型」的呈現方式,其實是跟基因,也就是跟先天的因素,佔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不管你是「雲雀」還是「貓頭鷹」,大概都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的。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我們出生的「時間」有很大的影響力。
通常在秋天跟冬天出生的人,比較有可能成為「雲雀」;然而在春天或夏天出生的人,比較有可能變成「貓頭鷹」。
除了「基因」的先天影響之外,影響每個人「時型」的最重要的因素,還有一個叫做「年齡」。當過爸媽的人都知道,小孩子一般來說都會是「雲雀」,他們很早就起床,一整天跑來跑去;但是這個狀態,通常過了傍晚之後,就會沒電了。
然而到了青春期左右,那些「雲雀」開始會變成「貓頭鷹」。他們會比較晚起床,然後在下午跟晚上,開始變得越來越有活力。有人就估算了喔,在青少年當中,他們的睡眠中間點,他們會落在上午的6點,甚至於是上午的7點。
然而,在我們20歲左右的時候,我們會達到「貓頭鷹」狀態的巔峰期;然後在接下來的人生當中,慢慢的又變回「雲雀」。
除此之外,不同的「性別」時型的呈現也會有不同。男生在統計比例上來說,會偏向於夜晚型,也就是「貓頭鷹」。而女生會偏向於早晨,也就是「雲雀」。這樣的性別差異,會在50歲左右開始消失。
羅內伯格就指出,平均而言,當我們超過60歲,會變得比我們小時候的「時型」還要來得早。這其實也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隨著年紀越大,起床時間會越早。
另外,在人格特質裡面, 「貓頭鷹」跟「雲雀」也有一些差別。「貓頭鷹」會呈現出比較黑暗的特質,怎麼說「黑暗」呢?
「貓頭鷹」通常會比「雲雀」更開放跟外向,但是也比較神經質。通常會比較衝動,追求感官的刺激,活在當下的快樂主義者。
跟「雲雀」比較起來哦,「貓頭鷹」比較會抽煙、喝酒、喝咖啡,那更不要說去碰毒品的機率,貓頭鷹也會比較高。
所以喔,他們比較容易發生「上癮」的現象,出現飲食失調、得糖尿病、憂鬱症,或出軌。
這好像呼應了一些智慧的格言,比如說富蘭克林,他就說過:「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跟聰明。」
但是這本書裡面,也有針對這件事情吐槽哦。書裡面提到這些早起的人,產生優越品格的這件事情,是沒有合理的解釋。
因為這些被說的不太好聽的「貓頭鷹」,他們其實在創造力方面,是有比較高的展現,他們也表現出比較優越的工作技藝。
而且呢,在美國的一些研究所、管理類的入學測驗,和智力測驗裡面,他們的得分也比較高;他們甚至於整個人比較好玩、比較幽默。只是一般來說,為什麼我們會對於「貓頭鷹」有這樣的一個偏見?
是因為啊,整個社會結構,不管是企業、政府,或者是學校,在整個設計上面其實是針對75%或80%這種比較是「晨型人」,也就是「雲雀」型的,或者是「第三種鳥」類。
在時間的安排跟設定上,對於這些「貓頭鷹」的人,其實是比較辛苦的。所以有時候喔,「貓頭鷹」其實就像左撇子,他們是活在習慣用右手的世界裡。然而,當你聽到這裡,你是「貓頭鷹」還是「雲雀」,還是多數人的「第三種鳥」?
我想不管你是哪一種人哦,我們現在的社會,帶給我們最大的自由,就是來自於它的彈性是大的。只要我們願意,其實都可以找到在工作或生活裡,最適當的調整。
然而,在你做任何調整之前,其實你要先知道自己的狀態,你到底是屬於哪一種人?今天是用「時型」這樣的概念,來作為起始點。
然而我們生命當中的任何狀況、任何層面、任何特質,你是否有好好的去看待、去認識他們;並且幫助自己,找到最佳化的模式呢?
或許今天的分享,提供給你一個觀念,提供給你一個知識,但是我更期盼,你透過「時型」的理解,來開始把關注點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到底是哪一種人?而你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讓自己活得更好、更圓滿。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這一門課呢,會幫助你有效的看懂、聽懂,別人真正的狀態。哪怕是一些言外之意或言下之意,當你能夠正確的理解別人之後;下一步透過有效的提問,創造出必要的共識。
這就是『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能夠帶給你的幫助。我相信對於你來說,達成共識永遠是一個必要的能力,期盼在3月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PGcCk_oSL8/hqdefault.jpg)
黑暗人格因素 在 鷹眼觀察- 黑暗人格因素心理測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黑暗人格因素 心理測驗:http://qst.darkfactor.org 這是正正經經的學術研究版「D 因數」,可以瞭解你內心深層的黑暗慾望與特質,有繁體中文版。 ... <看更多>
黑暗人格因素 在 黑暗人格測驗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fattyfatty (Valar Morghulis ) ; 看板MenTalk ; [閒聊] 暗黑特質測驗-D人格因素; 時間Mon Mar 23 15:06:53 2020 ; 推j02850: 72% 心理權力最高自戀跟利己只有36% ... ... <看更多>
黑暗人格因素 在 [閒聊] 暗黑特質測驗-D人格因素- 看板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IG上流行做這個測驗
無聊時就找來測了
有3種測驗版本 我選了最多題的來測
嗯哼....
看起來是PR值90的樣子
我真黑暗^^
有惡毒傾向、施虐傾向、精神變態、馬基雅維利主義
........
我484該開創我的事業
當個SM主之類的
不過馬基雅維利主義到底是三小?_?
查了一下 好像有不同解釋
總歸來說
是對人際關係冷漠、對道德漠不關心...
我是覺得滿準的.....
突然想到之前巧遇高中同學的事
我們聊了一下
最後要分別時
我跟她說 這麼多年了 妳真的都沒變耶!
而她回我 這麼多年了
你變得好陌生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59.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nTalk/M.1584947215.A.02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