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住花生等睇戲】由劉思慕及梁朝偉主演的《尚氣與十環幫傳奇》片尾片段疑似埋下後續伏線,近日Marvel Studios主席Kevin Feige親自證實,粉絲期待已久的《復仇者聯盟5》已經正式開始,而元祖復仇者聯盟成員只剩下雷神及變形俠醫,黑寡婦及鐵甲奇俠死亡、飛隼繼承美國隊長稱號,鷹眼跟家人重過平靜生活。
更多經典回憶: nmplus.app.link/Up4386C39ib
圖片來源:電影截圖及mrmarveloic@IG
#新Monday #Marvel #尚氣 #復仇者聯盟5 #NM_odi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vengers #endgame 這次數位版的影片扣掉正片以及正片+評論的時間 還有1小時7分鐘又47秒的新畫面 包括刪減片段、花絮、訪問、紀錄片等等 那廢話不多說 我們快來介紹一下吧! 0:47 電影介紹 1:33 跟著導演編劇一起看電影 2:59 秘密劇情 4:07 洛基之死 5:28 葛...
黑寡婦 死亡 片段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新冠疫情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靠著封鎖管制措施才能稍微阻止病毒傳播,而這一點卻對經濟造成重創。其中院線戲院,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人們不能外出,群聚性高的電影院更是絕對要避開的場所,全美電影院在三月份關閉,一直到八月底,九月初,才又重新開張。問題是,第一,基於對病毒感染的恐懼,願意回到電影院的人不多,就算有新片,但人流不多,票房跌到谷底,影城裡的爆米花、可樂,週邊商品等收入也全都泡湯。第二,許多投下鉅資的年度大片,在看不到回收的情況,都選擇不上片,推遲上檔時間,如此一來更無法吸引觀眾進場。第三個將實體電影院推向死亡邊緣的是數位平台。影音服務平台如,Netflix Disney+ 亞馬遜(Amazon Prime Video)在疫情期間,吸引了大批訂戶,以2019年11月才上線的Disney+為例,五個月之內,訂戶衝破了5千萬。一項調查也顯示,全美有75%民眾家裡都訂閱了其中一個數位影音平台。這促使不少電影放棄了傳統院線上片,直接在數位平台上檔,而且成績還相當好。而連鎖電影院則持續虧損, 至九月底為止=, 美國最大連鎖電影院AMC股價下跌了32.6%,Cineworld 和Cinemark股價更下跌超過70%。
{內文}
(天能/電影片段)
這是2020年暑假檔期,好萊塢指標大片,八月底,當它在新冠疫情浪潮下,仍堅持於院線上映,全美能為它提供的放映廳並不多,能走進電影院裡的觀眾更少,這部拍攝成本達2億美元的年度大片,周末首映票房僅2千零20萬美元,這還是將美加試映成績計入的總和數字,但票房分析師說,全美許多重要的州和城市都關閉的前提下,這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好成績,今年夏天無疑是全球電影院最難熬的暑假檔期,沒有年度大片也沒有院線,因為防疫管制需求,迫使全美電影院在三月份關上了大門。
(CNBC新聞)
根據全美最大連鎖電影院AMC報告顯示,由於大流行病,第二季度的收益損失5.61億,報告顯示該季收入僅1900萬,較上季度的15億,減少99%,其他連鎖院線如Cinemark,其第二季度盈利虧損1億704萬美元,其中1950萬用於裁員及關閉表現欠佳的劇院,在COVID-19發生之前,全球票房和電影院營利,在過去十年都呈現上升趨勢,就在去年 2019年 儘管北美票房年減少,但全球票房仍創下422億的紀錄,然而2020年,電影院變空了,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全球擴散,儘管各大院線連鎖都實施防疫措施
(Paul Dergarabedian\資深媒體分析師)
COVID-19大流行對電影院業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不僅是電影院,電影製作也是一樣,可以說在電影和娛樂的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上,都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影響
過去觀眾滿場的放映廳成了空洞的黑暗房間,暫停營業期間長達六個月至九月底為止,美國最大連鎖電影院AMC股價已經下跌了32.6%,Cineworld 和Cinemark股價更下跌超過70%。儘管從八月份開始電影院終於再度打開大門迎客,全美將近3/4電影院重新營業,每周都有新片,為了讓觀眾安心,更訂定了詳細的防疫守則。
(宣傳影片)
除了進食之外 觀眾在放映廳內必須全程戴上口罩
要求全程戴口罩,座位維持安全距離,管控每場電影客流量30-50%,但觀眾並沒有如預期回流,砸下鉅資製作年度大片,在觀望市場現實顯然難以回收,這些年度大片全被Hold住,寧願不上院線。
(CNBC新聞旁白)
儘管電影院重新開張,但拿不出值得讓人興奮的院線大片,原定於10月放映的華納兄弟<神力女超人1984>被推遲至聖誕節,漫威的<黑寡婦>原定於11月上映,現在決定推遲6個月,直到2021年5月,重新翻拍的<西城故事>上檔時間更推遲整整一年至2021年12月,而蝙蝠俠的拍攝作業因為男主角Robert Pattinson確診,
9月初中斷拍攝作業 數個星期後才恢復
電影院是否能在新冠疫情下存活下來,第三個威脅來自數位串流平台,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調查顯示,多達75%的美國受訪者表示,已經訂閱串流影音服務,每月平均支出大約13美元,分析師指出,各串流影音服務平台,如Netflix Disney+ 亞馬遜(Amazon Prime Video),過去一段時間以原創影音內容,成功吸引不同年齡階層用戶訂閱,帶動超乎預期的營收表現,而在防疫管制措施之下,數位平台成為疫情期間主要娛樂來源,2019年11月才上線的Disney+,五個月之內,訂戶衝破了5千萬就是成功例證之一,而現在也是各大片商優先考慮的上片管道。
(CNBC新聞旁白)
電影是否可能跳過傳統戲院放映,直接透過串流平台播放嗎
環球影業發行的魔髮精靈第二集<唱遊世界>,是引爆數位和實體影院之戰的第一彈,4月10日以加值隨選視訊(PVOD)將影片上檔之後,三周內美加地區租片次數已經達到500萬,環球影業則進帳7700萬美元,比起2016年的第一集,在院線放映5個月的實際收入還要多,環球影業母公司(NBCUniversal)執行長薛爾(Jeff Shell)透露,因為<唱遊世界>的數位發行表現超乎預期,即使全美戲院恢復營運,未來環球的新片也考慮採取院線與數位同步的發行模式。
(Mooky Greidinger\Cineworld CEO)
這說不通,它不是一種可穩定持續的模式,我們不會花1億多美元拍一部電影,然後從一開始就把它放在VOD,在這裏你可以獲得一點收入,但是如果你考慮到所有的成本,考慮到在國際市場上的損失,(更別說)在國際市場上很多國家甚至沒有VOD平台
(Paul Dergarabedian\資深媒體分析師)
人們喜歡看電影,一直以來人們喜歡的一種消遣 一種習慣 大屏幕的公共體驗,我想當你擁有這麼多不同的娛樂平臺和傳送系統,無論是在你的電話 你的電腦上 無論什麼平台(都可以看電影),電影院只是2020年夏天(電影娛樂版圖)其中一小塊拼圖,比如露天汽車電影院現在生意興隆
1929年經濟大肅條爆發,電影院及電影製作產業同樣遭到重創,當時的導演和製作人為了爭取投資人注資,吸引觀眾走進戲院,更加講究電影製作品質和內容,試圖改編成功小說或是舞台劇,亂世佳人等經典電影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而電影產業成功在大肅條中存活下來,這一回的新冠病毒危機困住人們的腳步,連電影院也去不了,電影產業 院線生態能再一次進化嗎?
(新聞旁白)
在歷次影響娛樂業的經濟劇變中,受打擊最大的通常是小劇場,獨立製片廠和製作人員,這一次可能沒有什麼不同,如果說新冠病毒將對好萊塢產業產生重大而持久性影響,那麼可能是促使人們重新思考電影放映形式,在結束傳統院線首映後會是什麼樣子,它(新冠病毒)正迫使快速發展的(電影)產業,在這個特殊的(病毒)危機下進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lLfUMG_LY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於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以下為【完整版】2020.10.11《文茜世界財經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TGbdycTDU
黑寡婦 死亡 片段 在 帥狗HandsomeDo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復仇者聯盟4暴雷⭐️
稍早讀了由「Marvel電影世界觀百科」分享的羅素兄弟訪問文章
內容對於我的終局之戰BUG說官方有更明確的說明。
訪問內容很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閱,這邊只針對跟BUG比較有關的重點進行說明。
1.只要你穿越了就一定會產生新的時間線。
2.隊長確實回到過去跟Peggy生活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宇宙,MCU主宇宙不存在兩個隊長。
3.隊長過完他想要的人生回再回到MCU主宇宙。
4.隊長帶回來給獵鷹的盾牌是來自另外一個宇宙的,至於怎麼來的沒人知道。
問題點:隊長為什麼沒有從時光機裡出來?
很遺憾訪談中並沒有聊到這個問題
或許是因為這對官方而言並不是問題,畢竟他們只需要輕筆一揮就能夠圓滿這個問題
例如是另外一個宇宙的Tony送他回來的都可以。
結論:它不是BUG,更接近一個開放性的結局
儘管它當下真的會讓人看得有些錯愕,不過隊長得到他應得的且畫面美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官方未來會不會解釋隊長為什麼沒有透過時光機回來
這部分我們只能期待有一天能夠看的到。
訪談文章:https://xw.qq.com/ent/20190429007983/ENT2019042900798300…
#復仇者聯盟 #終局之戰 #超級英雄
(本文涉及電影「重大」劇情透露,點閱前還請注意)
隨著《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正式上映,在過去一週以來,世界各地的粉絲已經在網路上針對本片的故事情節展開了各式各樣的討論。
究竟電影裡的某些安排是怎麼一回事?背後是否又藏有某些訊息?對這些問題感到疑惑的朋友們,或許可以參考The New York Times日前針對本片編劇克里斯多夫˙馬庫斯(Christopher Markus)與史帝芬˙麥菲利(Stephen McFeely)進行的這篇專訪。
重點節錄如下:
◎ 編劇難題
提到《無限之戰》與《終局之戰》的劇情設計,馬庫斯與麥菲利表示他們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其實在於為薩諾斯(Thanos)以彈指毀滅宇宙一半人口的事件安排一個適當的時機。若是彈指過早發生,《無限之戰》將會變成一部沒有結局、同時又有點反高潮的電影;而相對地,該怎麼讓消失的人口在適當的時機歸來則又是另一個難題。
最後,兩位編劇選擇讓《終局之戰》裡的逆向版彈指事件較晚發生,雖然其他配角與新進英雄的戲份受到了壓縮,但本片也因此變成了一部非常屬於復仇者聯盟(Avengers)創始元老、描述他們面對失去與傷痛的電影。
關於戲份分配與倖存者選擇的問題,兩人的主要考量點在於:必須讓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和鋼鐵人(Iron Man)攜手面對事件發生後的慘狀,而由於黑寡婦(Black Widow)與隊長在《終局之戰》裡都會有較多的感情戲,因此在《無限之戰》裡,這兩名角色的主要表現都只是負責武打動作。
不過有趣的是,索爾(Thor)反而是少數在兩部電影裡都有豐富表現與深刻故事線的角色。馬庫斯對此便感慨地說道:「以一個曾被大家覺得很無聊的角色來說,現在的他真的已經變得非常有用了。」
◎ 退休計畫
出乎許多觀眾意料的是,在電影的開場片段裡,氣憤難平的索爾就已經在「花園」斬下了薩諾斯的頭顱,為這名「瘋狂泰坦」(Mad Titan)的一生劃下句點,提到這個安排背後的緣由與意義,兩位編劇如此進行了說明。
麥菲利:「那時我們一直在苦惱這個問題。這個傢伙手上擁有終極的武器,他根本可以預測到事態的發展,這真的太荒謬了。我們的腦袋燒了好幾個禮拜,然後某一天,執行製作人陳貞(Trinh Tran)卻說:『難道不能就這樣把他殺掉嗎?』我們便開始思考:『當我們把他殺掉之後會發生什麼事?為什麼要殺他?為什麼他願意讓你殺死他自己?』
馬庫斯:「這強化了薩諾斯的信條。他已經完成了使命。我們並不是要讓他變得很像基督一般,但那感覺更像是:『如果我必須死亡,那麼我現在馬上就能赴死』。」
◎ 黑暗的開場
以一部充滿特效與動作場面的好萊塢票房大片來說,《終局之戰》開場一小時的氣氛無疑是黑暗、低迷的。站在編劇的角度,這樣的安排或許充滿風險,但透過觀眾對《無限之戰》結局的反應,馬庫斯與麥菲利也意識到:觀眾這些年來可能早就已經對類似的情節感到麻木了,《無限之戰》卻難能可貴地讓大家在戲院為之動容、落淚,若《終局之戰》沒有延續那樣的感情,只會讓觀眾有被愚弄的感覺。
麥菲利也說道:「在大部分超級英雄電影的第二幕裡,他們或許只有5分鐘是輸掉的,但在這裡卻是整整5年的時間。」
◎ 角色旅程
《終局之戰》裡的角色旅程其實發端自兩位編劇在《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拍攝期間的腦力激盪。兩人構思了角色們「如果……會變得怎樣?」,進而討論出各種可能性。包括:如果索爾變胖了?娜塔莎(Natasha)選擇封閉自己?隊長開始抑鬱?東尼(Tony)擁有自己的家庭與人生?浩克(Hulk)變成了真正的超級英雄?克林特(Clint)變成了冷血的殺人機器?也因此我們便有了這些角色在電影裡的新樣貌。
馬庫斯:「當我們開始為《終局之戰》互扔點子的時候,我們的發想是索爾將會踏上一場復仇之旅。但我們突然發現,在上一部電影裡,他也一樣踏上了復仇之旅啊!這傢伙從頭到尾根本都在做同一件事情!而他失敗了,每回皆是如此。那麼我們不如把他逼到牆角,看他會變成什麼模樣吧。」
麥菲利:「於是他變成了酗酒的胖子。」
另外,兩位編劇曾打算將聰明版浩克用在《無限之戰》裡,變成瓦干達(Wakanda)大戰時布魯斯(Bruce)與浩克妥協後的人格產物,但最後還是將這個構想保留到了《終局之戰》裡才展現出來,並與角色的低潮相互配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黑豹》、《驚奇隊長》等電影開始拍攝時,兩部《復仇者聯盟》早就已經籌備了好一段時間,因此劇本裡其實並沒有太多配合觀眾反應調整的空間,但對兩人來說,可以在《黑豹》問世後見證試映時群眾對《無限之戰》瓦干達字卡片段的歡呼反應、還有《驚奇隊長》上映後帶來的正面影響,這些都是相當令人欣喜的一件事情。
◎ 未能登場的角色
在兩位編劇非常早期的構想裡,生命法庭(The Living Tribunal)這位出自漫畫的角色曾有機會在泰坦星(Titan)的大戰中出現,但這名神級人物的存在顯然會讓整個Marvel電影世界觀的結構出現本質性的變化,單單讓他露面肯定會引發許多問題,因此這個構想最後未能通行。但兩人也表示Marvel Studios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並沒有完全廢棄這個點子,甚至開玩笑地在訪談中表示生命法庭的影集已在籌備當中。
◎ 時空攔截
在《終局之戰》的早期規劃階段,凱文˙費吉曾提議讓時間原石(Time Stone)的力量成為故事的核心,進而使用時空旅行的元素,但兩人絞盡腦汁了許久之後,卻意識到這樣的構想很有可能摧毀整部電影-尤其故事裡的「麥高芬」(MacGuffins)高達6種,每次回到過去都可能改變某些事物,如此一來便難以迴避掉各種問題。最後,馬庫斯與麥菲利利用了上集未登場的蟻人(Ant-Man)與量子領域(Quantum Realm)作為某種「漏洞」,並構思了電影裡「改變過去不會改變未來的」時空理論。
◎ 那些未能誕生的平行時空
在兩位編劇早期的構想裡,復仇者們執行「時空攔截」的時間點和電影最後呈現的選擇有所差異。原本東尼曾有機會前往阿斯嘉(Asgard)的金黃宮殿借用宇宙魔方(The Tesseract)與乙太(Aether),並在隱身狀態下與識破自己存在的海姆達爾(Heimdall)有場打鬥;索爾與珍(Jane)也會有一段很長的對手戲,甚至還有眾人前往神盾局(S.H.I.E.L.D.)「三飛飾」總部(Triskelion),其中一人驅車拜訪奇異博士(Dr. Strange)的情節。
在當時的構想階段裡,莫拉格星(Morag)的場景也會變得更加複雜-因為收藏宇宙靈球(The Orb)的神殿根本還在海平面底下,那個片段也因此提昇了道具佈景製作的難度。但那樣的安排並沒有辦法讓過去的薩諾斯在適當的時點介入整個故事,因此電影最後還是採用了《星際異攻隊》的開頭場景。
而以上的這些安排通通是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
馬庫斯:「那時我們一直試著避免回到《復仇者聯盟》的時間點,因為那樣的安排實在太老油條了。」
麥菲利:「但我們的想法並不是一直都正確的。」
馬庫斯:「那些明顯的選擇因為看起來很明顯,反而明顯過頭了。」
最後,在導演喬˙羅索(Joe Russo)的提案下,《終局之戰》還是讓主角方回到了2012年的紐約大戰。
◎ 復仇者集結
電影最後的大戰無疑是本系列截至目前為止的最大高潮場面,這個包含海量角色的戲碼也是本片拍攝期如此之長的其中一個理由,而當中的各種對白設計雖然充滿樂趣,但也同樣令人絞盡腦汁。為了讓角色可以適當地相互對話,兩位編劇也刻意將戰鬥設定在一個有各種廢墟和遮蔽物的場景,以給予他們在戰鬥中喘息的空間。
關於電影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女英雄集結橋段,兩人也說明他們如此安排的理由。
麥菲利:「當時我們曾有過非常多的討論。這樣的安排是令人欣喜的嗎?還是會顯得有些迎合呢?我們一直不斷、不斷地來回討論,最終的結果是,我們真的太愛那個場景了。」
馬庫斯:「《復仇者聯盟》系列其中一部份的樂趣一直都是隊伍集結的部份。Marvel已經累積了一群數量非常龐大的角色陣容,你有一群瘋狂的外星人,有一群威猛的女性,甚至還有三、四個人身穿鋼鐵人的裝甲。」
◎ 「等會見。」
提到黑寡婦在佛米爾星(Vormir)的犧牲,兩位編劇如此解釋:
麥菲利:「在我們心中,她的旅程在她有機會讓整個復仇者聯盟死而復生之際就已經來到終點了。她來自一個充滿虐待、恐怖、心靈控制的成長環境,所以當她來到佛米爾星,並且有機會讓自己的家人回歸於世的時候,那就是她願意用來作為交換的代價。對我們來說,最困難的部份在於,我們一直都很擔心大家會沒有足夠的時間哀傷。畢竟整個世界面臨的風險仍在,他們當下仍未解決眼前的問題。但我們可是失去了一名份量很重的角色,一名女性角色,我們該怎麼榮耀她?我們擁有的只有這些男性視角,所以我們讓這一大群男性為一名女性的死亡哀傷。」
馬庫斯:「東尼最後有自己的葬禮,娜塔莎卻沒有。這有一部份是因為東尼是一位非常知名的公眾人物,但她一直以來則都只是一道暗碼,給她一個葬禮未必能忠於這名角色。重點在於,索爾在碼頭邊拋出了一個最大的問題:『我們有無限原石(Infinity Stone)啊!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她死而復生?』」
麥菲利:「但那是一場永恆的交易。當你將她帶回來之後,你就會失去原石。」
事實上,兩位編劇也曾考慮過讓鷹眼(Hawkeye)犧牲的安排,但本片視覺特效製作人珍˙安德達爾(Jen Underdahl)在閱讀劇本初稿之後卻批評:「你們怎麼可以從她身邊將他奪走!」馬庫斯與麥菲利也因此意識到,如果犧牲的是克林特,那麼本片的故事將會變成他死亡又無法與家人團聚的恐怖走向,讓娜塔莎在此退場或許才是較為恰當的安排。
◎ 旅程的一部分
那麼,為什麼東尼在電影的最後也必須犧牲?
兩位編劇認為,雖然沒有強制性的規定,但本片的其中一個核心思想一直是讓東尼的旅程走向終點,由他開啟一切,也由他結束一切,因此即便他們有非常好的理由取悅觀眾,最後還是選擇了讓東尼退場的安排。但這樣的死亡並不是哀傷的悲劇-縱然東尼已無法再與妻子小辣椒(Pepper)、女兒摩根(Morgan)共享天倫之樂,但那依然是一場偉大的死亡。他掙得了一輩子渴求的事物,獲得了永恆的退休與安息。
馬庫斯:「在某種層面上,他一直是映照史帝夫˙羅傑斯(Steve Rogers)的一面鏡子。史帝夫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啟蒙,走向了利己主義,東尼則步入了無私之中,他們兩人都獲得了自己的終點。」
兩人也說明了隊長最後的結局。
麥菲利:「打從我們最初勾勒的雛型開始,我們就知道隊長將會得到屬於他的那支舞。在這個獨立的主題上,我開始失去自己的判準,分不清到底哪些單純是粉絲服務,哪些又是真的對角色有益的安排。因為我認為,這對角色來說是有益的,但同時又給了觀眾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是一件好事嗎?我也不知道。但我會這麼告訴你:那的確讓人心滿意足。他延宕了自己的整個人生,只為了完成自己的責任,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都不打算賜死他的理由所在。因為那並不符合角色的成長曲線。隊長的角色曲線應該是:我終於得以放下自己的盾牌,因為我已經掙得了這樣的權利。」
馬庫斯:「如果一名英雄沒有犧牲,你就無法在這電影中透過他累積出你需要的那些事物。這就是他們之所以成為英雄的原因,重點從來都不是他們的超能力。」
https://www.nytimes.com/…/m…/avengers-endgame-explainer.html
黑寡婦 死亡 片段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avengers #endgame
這次數位版的影片扣掉正片以及正片+評論的時間
還有1小時7分鐘又47秒的新畫面
包括刪減片段、花絮、訪問、紀錄片等等
那廢話不多說 我們快來介紹一下吧!
0:47 電影介紹
1:33 跟著導演編劇一起看電影
2:59 秘密劇情
4:07 洛基之死
5:28 葛摩拉之死
6:29 幻視之死
7:45 薩諾斯斷頭
8:57 鋼鐵人/美國隊長/黑寡婦英雄之旅
9:45 MCU女英雄集合
10:32 胖索爾
11:27 美國隊長與佩姬
11:36 刪減畫面
11:54 枸杞
12:04 飛機上有炸彈
12:21 宇宙中最爛的軍隊
12:48 索爾&火箭
12:59 東尼史塔克&霍華史塔克
13:01 全部英雄下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HEh9vZrPg4/hqdefault.jpg)
黑寡婦 死亡 片段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們看過之前整理的漫威女英雄以及DC女英雄的木瓜排行了嗎?
今天我們要來整理日本動漫改編成真人電影的女星!有木瓜成熟度ABCDEFG!!!
DC女英雄「木瓜成熟度排行」A-E:水行俠梅拉 vs. 神力女超人誰勝?
https://youtu.be/z8vpqJIbgcU
49位漫威女英雄你最喜歡哪一個?「木瓜成熟度排行」A-E
https://youtu.be/mx-VbDm4tSI
看驚奇隊長前「必須知道的3件事」漫威電影宇宙最重要的故事
https://youtu.be/li2Rlu5Sxf4
驚奇隊長不爆雷劇情分析-5大電影看點
https://youtu.be/MKjYWrq-tFk
7成網友不愛驚奇隊長!只因這些「過分精采」片段
https://youtu.be/295HaLP0f4Q
復仇者聯盟超級盃預告解析
https://youtu.be/B6a2Pjy2xBM
復仇者聯盟前導預告解析
https://youtu.be/-Z-KKVqiddk
誰是漫威超級豬隊友:
https://youtu.be/4DvooOZfomc
DC水行俠 vs. 漫威水行俠
https://youtu.be/6JWp0LGSZKw
水行俠七大王國解析
https://youtu.be/dPYwwKoCq3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txuzuJERN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