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增一例為台師大確診者的室友,台師大改採遠距教學;全國酒店、舞廳即日起停業;WHO幹事長譚德塞批台灣對其種族歧視,外交部要求道歉,蔡總統邀請訪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說明,今日確診1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為3月30日確診的台師大男學生宿舍同寢室的20多歲室友。目前總確診380人,包含5人死亡、80人解除隔離,其餘治療中,而歸類在嚴重肺炎的重症患者有13人。此外,為加強防疫,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酒店、舞廳停業;酒吧、夜店仍觀察中。
■新增一起無症狀本土個案,為台師大確診學生的同寢室室友
今日新增的本土案例為一名20多歲的師大男學生(案380),是台師大案322的同寢室室友,3月30日起因室友確診而居家隔離,由於兩人接觸密切,指揮中心視同家庭密切接觸者,4月6日由衛生單位主動安排採檢,此案無症狀但確診。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此起群聚案接觸者共448人,採檢24人,包含新增確診1例、20人陰性、3人檢驗中,該寢室另外兩位室友為陰性。但最初感染源目前仍未釐清,持續疫調追蹤中。
其餘篩檢狀況,如4歲男童(案365)停課的幼兒園,有12人出現症狀,其中7位學童、3位老師檢驗陰性、兩位檢驗中。
■台師大累積兩例確診 ,實體停課全面改採遠距教學
台師大校長吳正己在指揮中心公布該校第二例確診後親自出面說明,4月6日起至17日全校各系所已實體停課,改採遠距教學。他表示,教育部在溝通後同意,雖然累積兩例,但停課是避免群聚,在家遠距教學並不會有此疑慮,因此決定採用實體停課、遠距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持續學習。
吳正己說明,案380在案322確診後就立即移出宿舍在校外居家隔離,當時並無任何症狀,但由於是案322的室友,考量有罹病的高風險,因此指揮中心主動採檢,結果確定是陽性,但目前狀況良好,沒有任何症狀,清查案380所修的課程中,沒有外校學生、也不是師培生。
至於即將舉行的109年度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甄試,吳正己宣布,台師大將全面改採書審,取消面試及筆試,報名台師大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考生不用到校參加面試或筆試,至於成績計算方式,請考生參考甄選委員會及台師大個人申請招生專區,都有考試項目調整後的佔分比。
■四技二專統測及國中教育會考 ,全面戴口罩不開放陪考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及國中教育會考,即將分別於5月2、3日及5月16、17日登場,為因應疫情,教育部今日宣布,考場人員及考生全面配戴口罩,如經勸導或處置仍不佩戴口罩,禁止進入試場,該科不予計分,口罩則由教育部統一發給所有考生,每日一片。
教育部表示,進入考場前則是全面量測體溫,額溫高於攝氏37.5度或耳溫高於攝氏38度,將進行第二次量測。如確認發燒,將引導考生至「備用試場」應試。此外,為了避免人潮群聚,考場將不開放親友陪考,全面由承辦學校及考生就讀學校組成考生服務隊提供服務與協助,身心障礙或重大傷病考生則於考試前向考區試務會申請陪考,經同意後才能進入考場。
■昨「困難疫調」確診者傳為酒店公關,指揮中心:已透過警政協尋釐清行蹤
昨(8日)確診的一名30多歲女性本土案例(案379),指揮中心表示該女性「因為一些因素,她無法很清楚說明暴露可能性」,結果傳出為台北市酒店公關,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不願證實;今日上午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受訪時則提到,以中央疫調結果為主,「若有的話,酒店也是考慮停業」。
由於該女性在昨日疫調時表示生活單純,陳時中表示,疫調人員不太相信,因此展開進一步搜索。莊人祥補充,該女性4月3日上班時有胸悶症狀,但以為是吸電子菸所致,隔日發燒前往醫院就醫採檢確診。目前居家隔離者匡列35位,其中家人4位、醫院接觸者1位、職場接觸者30位,疫調由警政協尋加以釐清行蹤,若仍有難掌握之處,不排除公布足跡。
■酒店、舞廳即日起停止營業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為了徹底做好社區防疫,要求對社交距離、戴口罩等規定很難執行的行業別,酒店、舞廳即日起全面停業,希望業者、22縣市政府配合,各地經發局、衛生、消防、警察局也會共同稽查執行狀況。
但為何是酒店、舞廳先行,類似的夜店、酒吧仍在觀察中?指揮中心並未正面回應,只說未來若後者不能做到社交距離,也會進一步考慮要求停業。
指揮中心於會後補充,「酒店、舞廳」的定義為「各縣市地方政府列管八大行業場域中,有男、女陪侍之酒店及舞廳。」
陳時中亦宣布,停業沒有期限。他表示,目前全世界疫情整體死亡率約為6%、超過8萬人死亡、151萬人確診,死亡人數、確診人數分別是SARS的100、200倍。各國也因確診數目超過臨界點,醫療體系崩潰,讓死亡率上升,如法國死亡率13%、義大利12.7%、英國11.7%、荷蘭10.9%、西班牙9.9%等,這些先進國家都超過10%的死亡率。台灣目前醫療體系穩健,死亡率為1.32%,但不能大意,一旦放鬆加重疫情,後悔就來不及。
■金芭黎舞廳台商入院治療77天仍陽性,張上淳:該案屬特例
台灣確診第3例、曾去高雄金芭黎舞廳的50多歲台商,於1月24日確診後入院治療,至今已77天,仍未出院。對此,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此案是台灣治療最久仍未轉陰性的案例,屬於特例。而另一個治療較長時間的案例已在上週解除隔離。
張上淳說,此台商目前住在負壓隔離病房,沒有免疫不全、癌症等疾病,除了支持性療法,也嘗試過奎寧類藥物,病人因為住院時間長,心情確實有受到影響,指揮中心也與此案主治醫師保持聯繫注意狀況。而此案的病毒量非常低,但無法證實有沒有感染力,採檢時陰時陽,也曾驗出兩次陰性、一次陽性,最近一次痰液採檢是極弱陽性,因目前指揮中心規定是三採陰性才能解隔離,因此未能出院。
針對臨床現況,張上淳表示,目前正在了解前期確診的個案中,有沒有嗅、味覺的症狀,但當時遺漏,希望完整補充確診者的臨床症狀;也正在了解使用奎寧類藥物患者的用藥狀況,整理後會提供臨床資訊。
■居家檢疫者的同住家人需要自主管理?指揮中心:若維持社交距離,傳染力不高
針對近期有不少確診者,是被同住的居家檢疫者感染,指揮中心是否會匡列同住家人,並要求自主健康管理?對此,莊人祥表示,目前並不會匡列到接觸者的同住家人,因為若民眾有遵守居家檢疫的防疫措施,傳染給家人的機會並不高。
莊人祥說,需要居家檢疫的民眾當然可以跟家人一起住,但是在室內都要戴口罩、與家人應保持1.5公尺距離,不可以共食,若有共同使用浴廁也須消毒;若無法做到,居家檢疫者也可去防疫旅館,某些縣市則有提供安心旅館使用。
■譚德塞指台灣對其人身攻擊、種族歧視,外交部要求道歉,蔡英文邀請訪台
世界衛生組織(WHO)幹事長譚德賽在日內瓦時間4月8日召開的記者會中指出,他在近3個月不斷收到對他人身攻擊、辱罵與種族歧視的留言,並表示這已是對整個黑人社群、非洲的歧視言論,讓他無法接受。他更直接指出「這種攻擊就是來自台灣,台灣外交部知情但沒有阻止,甚至也對我加以指責。」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發表三點聲明:
第一,對於譚德塞無端指控我國政府、人民對他本人進行抹黑攻擊,這些子虛烏有的指控,已經嚴重誤導國際視聽,外交部表達強烈不滿與高度遺憾,並且提出嚴正抗議。外交部澄清,台灣為成熟、高素養的民主先進國家,絕沒有鼓勵國人對譚德塞人身攻擊,更不可能發表種族歧視言論。
第二,譚德塞作為WHO的領導者,面對疫情的因應作為,本來就應接受世界公民理性監督。幹事長未經查證、無端對台灣不實指控,不僅事實不符,也對我國政府人民造成嚴重傷害,此污衊行為極不負責,我國政府嚴正要求幹事長立刻更正毫無根據的指控,立即澄清且向我國道歉。
第三,呼籲譚德塞應揚棄政治偏見及行為,回歸到中立專業,讓台灣完整參與全球對抗疫情的會議、機制與活動,讓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WHA世界衛生大會,保障全球與台灣人民的福祉健康。
蔡英文總統也在臉書上表達強烈抗議,指出「台灣向來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我們長年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比誰都知道被歧視和孤立是什麼滋味。」她也表示希望邀請譚德塞來台灣,感受台灣人民如何努力在遭受歧視和孤立之中,堅持走向世界、貢獻國際社會。
「如果譚德塞幹事長能抵擋中國的壓力,踏上台灣的土地,就能了解到我們對防疫的努力,並且理解真正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其實是台灣人民。我相信只有台灣的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拼圖才會完整。」蔡英文說。
陳時中也表示,歡迎譚德塞來看看台灣的整體動員及人民素養,如何支撐防疫。「WHO的策略對錯,時間會證明。1月30日,譚德塞要全世界不要限制與中國的旅遊貿易,結果造成很多國家現在的困境,台灣並沒有聽進去這句話,」他更提到,「與其有時間罵台灣,不如花一點時間向台灣學習。」
(文 / 陳潔、嚴文廷 ; 攝影/林彥廷、余志偉 )
#延伸閱讀
【COVID-19三大希望之藥,台灣全數備戰到位/「法匹拉韋」台製藥原料啟動,東南亞多國都想要】https://bit.ly/3aAYFZv
【美國「口罩防疫」轉彎記:混亂宣傳、拖延官僚燒出疫情危機】https://bit.ly/2ULHgbc
【投書/親中的經濟苦果浮現:零確診破功前,緬甸政府的考驗早開始】https://bit.ly/2XbUuQ9
抗疫時間軸【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bit.ly/2twBVtC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台師大
黃正良台師大 在 蕭曉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位清華大學的專案教師,因為出面控訴勞動狀況,事後竟然被解雇,學校如此威權打壓,還有老師敢講話嗎?教學品質不會受影響嗎?
【連署行動】請連署支持清大專案教師的言論自由
https://sites.google.com/view/2017nthu/首頁
各位高教的同仁,大家好:
最近,清華校內有一位專案教師,因為公開說明自身工作處境的不堪,並反對校方片面變更工作條件的新聘約,結果竟遭到校方解雇(不續聘)的威脅。消息傳出後,我們不僅驚訝且憤慨。
我們的基本看法是:即便校方與專案教師意見不同,也應以對話的方式面對爭議,校方不該用剝奪工作權以壓制言論自由的手段來對付異議者。因此,我們希望各位高教的同仁們,連署支持以下兩個訴求:
一、清大校方必須立即停止壓制專案教師的言論自由。
二、清大校方必須與專案教師平等地協商聘約的工作條件。
眾所皆知,這幾年大學開始大量聘用專案教師,雖其制度設計之原意,是為了方便大學執行特定計畫,然而大學校方卻把專案教師視為「專任教師之替代人力」,用來執行長期且繼續性的教學與行政工作,甚至變成「行政事務的萬用雜工」,成了「沒有權利、什麼事情都要做」的「無限期試用勞工」。
在現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各大學愈來愈傾向於「先以專案聘用」(即便徵才時說的是「專任缺」),「使用」幾年後再來決定是否轉成「專任」的現象。而對專案教師來說,因為缺乏法律保護(不適用《教師法》與《勞基法》),在心理上擔心工作被剝奪,不得不接受各種待遇,成為校園內被歧視的次等教師。
發生在清大語言中心的此案正是如此。聘用專案教師來執行長期性的語言教育,本身已屬不當;但校方為了更徹底使用專案教師,決定修改新聘約加入更嚴苛的條件(要求暑期開課不另給額外薪給、剝奪升等之權利、增加行政庶務的評鑑比重)。
為了達成修改聘約的目的,校方在程序上首先收回專案教師在中心教評會的「列席權利」;於是在沒有專案教師列席的狀況下,黑箱通過了新的聘約,並要求專案老師全部接受。
清大學生會與議會得知此事後,公開於校內舉辦聲援專案教師的活動(6月12日),一名專案教師代表在現場發言表示「非常不認同校方的作法」。
而在活動結束後,(6月16日)清華學院教評會向該名教師表示,教評會認定她公開批評校方的行動是「重大缺失」,因此即將不予續聘!最後校教評會的決議是「若7月15日前簽下新聘約,則續聘一年」,若該名老師不願意簽署新聘約,就認定為是「重大缺失」不予續聘了。
清大校方的意思很清楚明白:第一,我要改聘約,任何人都不能有意見。第二,若有不同意見就是「重大缺失」,直接解雇。第三,乖乖簽下新聘約,就「不算重大缺失」,可以保住工作。
我們完全無法認同清大校方之作法!一個教師,無論其聘任方式為何,不管經費來自何方,難道沒有基本的言論自由、公開自己主張的權利嗎?清大校方以工作權來威脅一個專案教師,要求其噤聲,接受改惡的工作條件,不正反映出當前各大學無所不用其極的剝削弱勢教育工作者的現狀嗎?
其實要更動工作條件,最簡單且適當合宜的作法就是:「兩造雙方進行協商」。
清大校方「預先剝奪專案教師的列席權」,導致專案教師只得公開發言表示不滿,而校方又不願面對自己創造出來的不滿,反倒威脅要解雇提出意見的教師。
清華大學素有名聲,但竟以如此手段面對一些無權無勢的專案教師,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我們要呼籲,清大校方應當:
一、立即停止壓制專案教師的言論自由。
二、立即與專案教師們平等地協商聘約的工作條件。
各位學界的同仁,發起這個連署的我們其實心理也明白自身力量微薄,但面對不正義的言論打壓,仍要秉持學術與知識的良心,發出諤諤之聲。
期望各位學界識與不識的朋友,共同參與連署來捍衛被不正義對待的專案教師;更期望有一天,台灣的大學校方能夠恢復其應有的理智,不再欺壓弱勢的教育工作者。
連署發起人,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金壽(成大政治系教授)
古明君(清大社研所副教授)
林佳和(政大法律系副教授)
林昱瑄(南華應社系助理教授)
林敏聰(台大物理系特聘教授)
林瓊珠(東吳政治系副教授)
邱花妹(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邱毓斌(屏大社發系助理教授)
張鑫隆(東華財法所副教授)
陳尚志(中正政治系副教授)
陳俊宏(東吳政治系副教授)
陳政亮(世新社發所副教授)
黃厚銘(政大社會系副教授)
黃涵榆(台師大英語系教授)
管中祥(中正傳播系副教授)
鄭斐文(東海社會系副教授)
https://sites.google.com/view/2017nthu/首頁
黃正良台師大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台副元首受訪稱 十九大前陸對台緊縮
在台灣,副總統陳建仁接受法媒研判,大陸在“十九大”之前,對台相關作為應會有所緊縮。剛從廣西參加學術交流返台的台師大教授王冠雄認為,如果民進黨不在“九二共識”“一中”表態,官方層級交流的“融冰”的可能性並不高。
在台灣,副總統陳建仁在接受法國《十字架報》專訪指出,中國大陸采取片面中止陸委會與國台辦溝通聯系機制、限縮雙方的交流,這實在是為兩岸良性的互動設置障礙,但是各界認為,大陸在“十九大”之前,對台相關作為應會有所緊縮。
而日前隨著“台北論壇”前往廣西與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共同舉辦論壇的,台師大政治系教授王冠雄觀察指出,官方“融冰”目前看不出跡像。
台師大政治系教授王冠雄:“大陸那邊對於態度是沒有所謂的改變。官方或是正式的層級上,並沒有融冰或是進行進一步合作、交流的空間跟希望。倒是在非正式的接觸上頭,有比較多的機會跟可能性。”
上周香港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來訪卻處處受到限縮,還傳出林榮基無法進入官媒《央廣》受訪,是受到來自“高層”壓力,鋪陳兩岸復談契機不要橫生變數,主持人楊憲宏則表示。
《央廣》主持人楊憲宏:“我有其他訊息來源是說,可能現在是兩岸正在“謀和”的時間,那新政府可能都是風吹草動、杯弓蛇影這有可能,可是我要講,他們自己如果要問他們信念的話,我認為民進黨人是不可能改變這信念。”
楊憲宏不認為這是“高個子”的壓力,但是他劍指移民署,對於大陸專業人士來台“申請”,24小時行程都必須交待,比陳雲林來台的管制還嚴格,廢除陋規民進黨責無旁貸。
《央廣》主持人楊憲宏:“我們目前如果直接去猜測,他們“高個”心裡頭想跟“習大大”怎麼樣,那都可以懷疑,我們花時間在那裡猜測是“徒勞”。可是有一件事情,民進黨完全沒誤解,這麼差的制度,過去馬政府所制造出來的表格,你為什麼還要繼續用?”
先是林榮基來台遭譏“自我審查”,緊接著台聯邀請熱比婭來台受挫,學者質疑,民進黨若是在野早就掀翻天,自己當家作主才知難處,但是民進黨的“善意”,是否能換來復談融冰,恐怕還要看“互動新模式”如何為“九二共識”解套。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黃春梅 台北報道 (責編:嘉華)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