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張才四個月但已經來過多次,是近期(純)飲茶(即是吃點心啦!)的不二之選,帶過來吃的朋友都喜歡,每一個都會自己再來,回頭率100%。說的是中環娛樂行2 樓的點心茶室:福和雍。
我和老闆T先生相識已久,他為人低調但學養品味皆不凡,對飲食、文化、瓷器都有研究,一向是我的學習對象。福和雍從裝潢到餐具結合了英式傳統和嶺南風格,散發了獨有的港式優雅:白色為主調,西洋派的流線型大窗戶、沙發卡座、雲石桌、方正的靠背藤椅,空間感不俗。整體而言,既有英殖民調調,又有港式風情。
港督麥理浩夫人曾委託「粵東磁廠」製作一系列土耳其花紋瓷器,這些花紋被取名為「督花」。福和雍由粵東打造的瓷器,便還原了「督花」的面貌。
說到食物,這裡的廚房由一班來自福臨門的點心師傅坐鎮,路線全是舊派、傳統的點心,沒有花巧,但材料好、手工精細、即點即做,所以新鮮又好吃。炸物尤其出色。這次試了新推出、坊間幾乎絕跡的乾蒸牛肉燒賣,非常好吃,牛肉味佳、質感豐盈多汁,充沛的檸檬葉香氣令肉味更上一層樓。還有絕無僅有的威化蝦卷,威化皮很難駕馭,易吸油、炸好後容易扇塌,但這裡做得又鬆又脆,久放也不滲油,非常好功夫。
剛跟友人肉哥推薦這裡一系列的蒸飯,我試過䜴汁排骨飯、煎蛋牛肉餅飯、羊肚菌雜菌飯(素食),均很滿意。用料靚、米好、火候對、拌飯的䜴油汁調味也對。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是all day dining的營業時間—— 11am - 8pm,任何時段來都有靚點心吃,絕佳的市場策略、定位及位置,難怪它一炮而紅!
#houseoforient
#福和雍
#點心茶館
#foodcriticschoice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出奇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多謝大家提供!多謝大家支持!Like !分享!訂閱!!!...
麥理浩夫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壓迫?
文:薯伯伯
據聞某國認為「在英國殖民統治 150 多年間,香港居民一直是港英政府壓迫的對象」,我們看看英國人當年如何「壓迫」香港人。
麥理浩爵士由 1971 年 11 月 19 日至 1982 年 5 月 8 日擔任香港總督一職,共 3823 天,作過之事有如天上繁星,數之不盡。奠定了不少我們曾視為香港基石的政策及機構,影響深遠。
麥理浩人去樓不空,3823 天擔任港督期間,做過的事情,以下謹列其中一些較重要的。
這些難道就是所謂「壓迫」的證據?
成立廉政公署
九年免費強迫教育
委任獨立委員會調查金禧事件
十年建屋計劃
推出居屋
認可多家院學為專上學院
創立多所工業學院
創立建造業訓練局及製衣業訓練局
設立房屋署
培訓更多社工
廣建醫院和其他醫療院所
傷殘津貼
高齡津貼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
設立勞資審裁處
修訂《勞工賠償條例》
引入《勞資關係條例》
規定僱主為僱員買保險
規定遣散費
保障工會不受歧視
學生車船優惠
引入每周休息日
產假薪酬
紅磡海底隧道
九廣鐵路雙軌化
修建屯門公路
地下鐵路(麥太當年與丈夫一同主持觀塘至石峽尾段的通車儀式)
青衣大橋
修築荃灣綫地鐵
獅子山隧道第二管道開通
展開九廣鐵路電氣化
研究及動工興建東區走廊
修築港島綫地鐵
構思興建輕便鐵路
興建海水化淡廠
改善東江水輸水系統
萬宜水庫落成啟用
發起清潔香港運動
闢建公園、游泳池、運動場和體育館
設立禁毒處與禁毒專員
推動中英雙語並重政策
興建紅磡體育館
促成舉辦首屆香港藝術節
設立撲滅罪行委員會
通過中文與英文均為香港的法定語文
成立香港獎券管理局
首度劃出郊野公園
設立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古物諮詢委員會
興建伊利沙伯體育館
促成香港藝術中心落成啟用
設立土力工程處
沙田馬場落成啟用
推廣十進制
引入歷史建築評級制度
設立法律改革委員會
興建銀禧體育中心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落成啟用
成立康樂文化署
港元與美元掛鈎,好不好也好,影響深遠
撤銷外匯管制
立例限制新的股票交易所成立
設立消費者委員會
撤銷黃金交易管制
設立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
重新向外資銀行發放牌照
設立香港銀行公會
賦予市政局財政自主權
立法局引入議員薪津制度
大幅增加立法局非官守議席,數目首次超越官守議席
設立全港18個區議會
舉行第一屆區議會選舉
推動公務員本地化
布政司署增設教育科
促使中方同意協助堵截來自大陸的偷渡潮
規定在香港居住滿七年的人士才能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同時又宣佈實施「抵壘政策」
然後又宣佈「即捕即解」
以人道立場收容越南難民
以人道理由,動用香港資源開設難民中心
確立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無條件收容越南難民,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欠下香港11.62億港元巨債,走數至今
到中環出席毛澤東悼念儀式
破天荒出席新華社香港分社的中共國慶酒會
與鄧小平討論香港前途問題
當然還有,麥理浩夫人中心、傷健策騎協會、麥理浩夫人度假村,
以及麥生與麥太的至愛 —— 麥理浩徑
不是要美化殖民,英國治港期間也有「政策上的歧視」(institutionalized discrimination),但他們為香港及香港人所作的貢獻,有目共睹。
如果香港人在英治香港真的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麼為何中國人要跑來香港?
如果英治香港是「壓迫」香港人,那麼中治的中國又當人民是甚麼?
🔑 【加密通訊、虛擬號碼、超務實長清單整理】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2365051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麥理浩夫人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環娛樂行2樓新開了一家頗為骨子的茶館,叫做福和雍。裝修結合了英式傳統和嶺南風格........整體而言,既有英殖民情調,又有港式風情,相當討好。
麥理浩夫人曾委託「粵東磁廠」製作一系列土耳其花紋瓷器,這些花紋被取名為「督花」。福和雍由粵東訂做的瓷器,便還原了「督花」的面貌......
福和雍的點心水準在食友間的口碑不錯。然而,對我來說,食物固然吸引,但是從Branden兄口中學到的知識更為吸引........
經他細說,我才學會茶館、茶居、茶肆、茶室和茶樓的定位大有不同,不僅僅是字眼上的分別而已......
Branden兄說,香港的茶樓在早期的六、七十年代多是開在舊式唐樓裏,跟民居同在一個屋簷下.......
有趣的是,原來在早年,酒樓可說是風月場所,通常扮演的是嫖客和妓女中間人的角色,嫖客來到酒樓坐下飛籤召妓陪酒,妓女則是應召到酒樓「出局」.......
在18世紀末.......這些買辦商人作為東西文化銜接、溝通的橋樑,不但累積起財富,還吸收了西方人的生活、飲食方式,成為「半唐番」文化的濫觴。所謂港式優雅,就是英殖民調性的港味........
#福和雍
#點心茶館
#粵東磁廠
#督花
#洋行買辦
#翻尋薇
#謝嫣薇
麥理浩夫人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專題籽:本地活動】
近日在大帽山腰,傳出陣陣大樹菠蘿香,原來荃灣光板田村的大樹菠蘿已屆成熟時。又稱大樹菠蘿村的光板田村,是50年代的寮屋區,依山而建的村落,本已是果樹處處,香蕉、石榴、木瓜俯拾皆是,最養眼的,莫過於大大個的大樹菠蘿。早在70年代,村民把吃剩的果核隨意放入泥土,竟開花結果,無心插柳下讓大樹菠蘿樹遍地開花。自2009年起,每到收成季節,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便聯同村民,舉行一年一度的「大樹菠蘿文化節」。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dcSrw2KPv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zVporbXcgCRYIR6VzdQ7nwnJoBw)
麥理浩夫人 在 陳慧敏Vivian Ch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連幾集,由陳慧敏訪問香港不同''小人物''。 你可能不認識他們,但他們所付出的貢獻,卻燃亮了香港的一部分人。
「遇上困難不等於沒有出路,只是生命中一個逗號」
陳衍泓(逗點),英文名Comma(逗號),認為失明不代表人生句號,今日的他也能重新站起。
Comma 自小受濕疹困擾,長期滴類固醇藥物,結果導致青光眼。當時才26歲的他,正常視力逐漸減弱,開始喪失視力同時失去工作及女友。家人出於擔心的行為卻令他反感,從前的那個他與家人惡劣關係持續多年。
他之後為了改變,去了報讀盲人課程。Comma 坦言當時花了長時間去調整自己投入「盲人圈」的心態,直至有一次跟小朋友
說故事,從此萌起踏入劇場工作的心,成為後天失明的劇場工作者。過去積極參與中、港、澳三地的藝術活動。尤熱衷推動共融藝術。
他現為共融劇團「小島傳奇」的主席,曾與無數不同能力人士合作,演出超過100場故事劇場。2013年他成立「黑暗劇場」,利用以黑暗創造獨特的劇場經驗。除公開演出外,「黑暗劇場」曾參與勞工及福利局計劃,製作推動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為主題的劇目《無聲的歌》。
陳衍泓樂於與大眾分享他人生故事,現為香港「黑暗中對話」企業培訓導師、網上電台「開心頻道」主持,2008年獲選「香港十大再生勇士」及2012年獲選「香港在職達人」。
經驗:
2014
「2014香港精神大使」,香港精神
《無名義工》,糊塗戲班無障礙劇團
《能者舞台仲夏日》,勞工及福利局,香港電台合辦,香港展能藝術會參與
《無聲的歌》 導演,黑暗中對話黑暗劇場
青少年話劇班 導師,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兒童家長資源中心
2013
《哈姆雷特的秘密》,澳門青年挑戰中心
《相輔‧傷融》 編劇及監製,鄰舍輔導會賽馬會大埔北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看不見的聖誕禮物》導演及演員,黑暗中對話黑暗劇場
成立劇團「黑暗劇場」
2012-2013
故事工作坊 導師,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兒童家長資源中心
「老有所為活動計劃」長者話劇工作坊及演出 導師,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林植宣博士老人綜合服務中心
「深圳灣國際藝穗節」(演出劇目《小烏龜學飛》),深圳市南山區政府、深圳灣藝穗節組委會
《邁步人生路》,澳門青年挑戰中心
「世界木偶迷你藝術節」(演出劇目《我要高歌》),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無耳兔的自畫像》,你好劇社
2009-2012
《美麗的醜小鴨》,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我家有隻小怪蛋》,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悶爺爺的禮物》,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我要高歌》,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我不知道我是誰》,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2011
「澳門城市藝穗節」(演出劇目《視野》),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
2010
巡迴演出《勁窮神》,康樂及文化事務處
「開放工作室─我家有只小怪蛋」 導師,香港展能藝術會
(資料來源: 香港展能藝術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aaRZP_-2k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AD-ieut88ytYcTmUWG--auSAb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