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目上認識了幾位好朋友,我們私下聚會聊天時,很常問對方的問題是:為什麼要來上節目,我們想要什麼?
1. 想要你們更懂健康、更靠近健康!
2. 想要我們關心的事情,得到更多人的關心!
-----------------------------------------------------
1.
第一點無庸置疑是我們最根本的信念,透過輕鬆的方式,將健康觀念傳播給大眾。我們希望,每天晚上,累了一天的你,打開電視,就像跟親人朋友聊天一樣,跟我們一起聊聊健康。
曾經我也有個迷思是,想要在節目上,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腦地講出來;後來我想,如果是累了一天的我,真的不想再聽人上課了。有時候我們太想展現專業,反而造成我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更遠。
所以後來,講得多與少,我認為不重要;而是透過這樣長時間的相處(隔著螢光幕的相處^^),你們對健康的觀念,#有沒有越來越靠近我們?這才是我在意的!
很多醫師會覺得,為什麼我跟你講,你都不聽。而去相信隔壁鄰居?選擇相信與自己相近的俗民系統(註),是再自然不過的人性。所以怎麼辦呢?#我們就透過電視與你當鄰居。看診式的我講一次你聽一次,兩個禮拜後其實你就忘了;唯有觀念的淺移默化,才真的有用!
(註:俗民系統是在探討醫病關係的專有名詞,但我最近覺得用鄉民系統更貼切)。
(有人說這節目名稱太綜藝,那難道名字叫俊男的人真的是俊男嗎?)
------------------------------------------------------------
2.
當然,我沒有那麼偉大!我還是有私心。
我們幾個好朋友,當然都有感覺到,節目確實或多或少地帶給我們一些些知名度,但我們覺得很幸運的是,醫師本業就可以讓我們擁有穩定的生活,所以我們不需要向商業化妥協,像是田醫師的急診科本身便不帶業績壓力,而我工作的醫院,也給醫師很高的自主性,不以業績掛帥。那你說我們想要什麼呢?
「我們希望,喜歡我們的人,能跟我們一起關心我們關心的事物。」
像 布農Doc 田知學 田醫師為原民發聲。我則希望大家跟我一起關心 #健康不平等 這個議題。這個議題冷門,而且不是很有趣。它在國際上已被重視20年,但在臺灣,還是很少人關注它!
昨天錄影時,江醫師開玩笑說:「妳最近po那個南投、雲林、麥寮什麼的,到底是什麼啦?很無聊ㄟ妳哈哈」
我說:「我知道很無聊啊,我本來想說可能只有5個讚,哈~但發現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這些事情,感覺很棒!」
江醫師說:「這確實是意義所在」
#感謝按讚並且參與討論的妳和你
#還有家庭醫師制度與女性心理議題也重要
#後面認真在默背小單元的是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8的網紅張麗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教育部自99年發起第一屆「祖父母節」,希望呼籲民眾重視家庭關係,鼓勵少年朋友多多接近長者,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及人生智慧。今年的「祖父母節」快要到了,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為慶祝這個日子,特別舉辦「畫我阿公阿嬷兒童繪畫比賽」。希望藉著這項活動,一方面提升雲林縣兒童美術教育,並且可以推廣孝親觀念。 青...
麥寮人讚出來 在 哈士奇歐錢錢歐元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Good-bye My Friend
又一個生命的勇士離我們而去,
很多人問我們為什麼還可以持續的養下去
那個痛,太痛了!但是比起他帶給我們的勇氣
帶給我們很多正向能量跟療癒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們短短的十幾年間
好好的照顧她陪伴他們
謝謝你,喜糖!
今年好多朋友都一起去當小天使了
謝謝你,喜糖!
我知道你帶給我們的歡樂時光,
你用你生命的力量教導著
謝謝你,喜糖!
我們愛你,你是最棒的
夥伴們都在等著你,要記得跟大家一起在彩虹橋的那一端
保佑著爸爸、媽媽、還有其他需要照顧的毛小孩
再見了!喜糖
你永遠在我們的心中
Byebye 喜糖
稱讚一下超級貼心的喜糖,從生病到現在,我們都沒聽到她唉過一聲痛。喜糖小妞一直營造給我們的是,她還好、還ok的假象裡。而一次一次的回診、報告其實都說明她狀況越來越不好。
切片報告很早就出來了,是膽管癌…( 很抱歉我們沒有說, 因為不想讓關心喜糖的大家難過)
24小時相伴的我們,看著喜糖的活動力越來越差, 到最後不吃不喝,塞了就吐,沒吃東西也吐,甚至開始失禁,曾經引以為傲的毛髮(海星腳)也沾滿了穢物。
就在胖糖拔和胖糖麻討論著,接下來的日子要如何照顧喜糖,需不需要買尿布墊、尿布…等。喜糖選擇了在她生活了一年多的麥寮家中,悄悄的斷了氣。
貼心的寶貝知道接下來的生活我們會很難熬,選擇在這個時候遠行,讓我們記得她美美的樣子。還好我們這週有回家,去了你愛去的地方,躺了妳愛躺的老位置,真的真的很好。
剛剛有陣小雨,楓糖在一邊說:麻麻,風是在哭嗎?(多麼希望妳是開心的離開,而不是難過)
最後,不要擔心,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碰面。不論何時、不論妳用何種姿態出現,我們都會像第一次見面時,一眼就認出是妳,馬上就把妳帶回家。
喜糖,再見。
麥寮人讚出來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眾多高層生命,創造多元文化,人間才更精采。生命有其的神祕性,由於我們及週遭的人都是高層生命轉生,福份都很大,用心付出,無私無我,有一天您會發現,一睡醒來,您就是最佳男主角!
【在地攝影師陳柏銓 記錄鄉土 讓年輕人回家鄉】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2/4444
《看》雜誌第117期 作者:鄭少凡
翻開厚厚的攝影圖文書《雲林有大家》,一張張雲林鄉土照片映入眼簾。鏡頭視角穿過麥寮、台西等台灣沿海鄉鎮,六輕周圍荒涼的土壤、破舊的老厝、養蚵的老農與靠海維生的漁民,在這裡奮鬥著。
老人與破舊的環境──雲林縣鄉鎮人口外移題,馬上抓住讀者的目光。
以攝影呼喚年輕人「回家」打拚
隨著鏡頭的移轉,在這些荒蕪景象中,許多精緻的在地文化與認真的面孔:公仔工藝、布袋戲布偶工藝、香包工藝……漸次呈現。仔細觀察,這些偏鄉裡,還有許多值得關懷的人事物。
最後,在鏡頭的深入挖掘下,發現了許多年輕的面孔。三、四十歲的年輕人回到家鄉,有的接下家業經營,有的在農田裡種起了有機蔬果。在這些年輕人身上,似乎看到了雲林偏鄉未來的希望。
這就是不到三十歲的攝影師陳柏銓,自費出版的攝影圖文書《雲林有大家》。他運用攝影鏡頭讓台灣人重新發現在地文化,希望藉此號召年輕人「回家」打拚,讓城鄉間的差距縮短。
剛從印刷廠「監工」完的陳柏銓,手裡拿著厚厚的《雲林有大家》書稿,介紹自己的綽號叫「阿破」,「因為我很喜歡『破』這個字,因為有打破、突破的意思。」
的確,今年才二十來歲的陳柏銓,人生道路似乎有些不循「正軌」:一個成大資工系、交大多媒體工程研究所畢業的電腦工程師,正當同學都在努力衝刺事業時,他卻選擇投入在地攝影的工作。
旅行的意義不斷轉變 決定探索台灣
這段轉折得從他的旅行經歷說起。年齡雖不到三十,但旅行的意義對陳柏銓而言,卻有多次深刻的轉變。
陳柏銓從大三起就開始自助旅行。第一次是和幾個朋友到德國,用自己的雙腳走在異國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嘴問出該走的路。那時,還是學生的他發現,旅行就是「去看見那多采多姿的世界」。
第二次自助旅行是在大四時,他隻身到了雲南,徒步翻過了許多雲霧繚繞的山嶺,並走過許多人煙稀少的村落。他熱愛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那時,他發現「一個人也能在這個世界來去自如」。
緊接著,研究所一年級時,他去到了希臘,為那裡的陽光和海洋著迷,不由自主地用相機拍下那些美景,不知不覺就拍了六千多張照片。
但是從希臘回來後,他感到莫名的空虛,心想連希臘這種全世界頂尖的美景都看過了,接下來呢,難道又是一個景點接著一個景點不斷地照相?而自己對當地又瞭解多少?「我的目的只是那些未曾見過的風景嗎?」陳柏銓反問自己。
於是,他開始轉變旅行的方式,改成在當地待上一段時間,真正地融入當地文化,並觀察不同的生活方式。研究所畢業後,陳柏銓趁著當兵之前,到印度當了62天的義工,協助當地的非政府組織教育當地貧民區的孩童,並用最後兩個星期隻身在印度旅行。
在擔任志工期間,陳柏銓與許多國外的實習生交談,常被問到「台灣有甚麼」?他答不出來,這才驚覺自己出國那麼多次,看到了國外許多美景,卻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毫無所知。
印度之旅徹底使他轉變對旅行的思考。旅行,不只是不停地走在異國的土地上,而是回頭發現自己生長的土地上,那些熟悉卻不曾注意的人文、自然景致。他決定要好好探索台灣。
當兵期間,陳柏銓被調到台東服役,因離家遠,假日時便在當地民宿「以工換宿」,與當地民宿業者、咖啡店業者交朋友。他看到了原來生活有那麼多種方式,不是只有當工程師這樣一條死板的路。「其實生活的路沒有那麼窄啦!」陳柏銓開朗地說。
深入在地 熱情製作《雲林有大家》
退伍後,陳柏銓依照自己的專業擔任網頁工程師的工作。這段期間,他開始整理印度之旅的照片,自費出版了圖集《印度‧漂流》,對那段生命過程作了紀錄。出版後自行放到四十多個商家寄賣,頗受熱愛旅行的學生們歡迎,印了一千本,兩年內銷售殆盡。
偶然的情況下,《印度‧漂流》被雲林縣文化處看見,很讚賞陳柏銓寫實的攝影手法,邀請他接下一個雲林攝影專案。雲林縣文化處長李明岳說:「我們的刊物很美很感人,卻一點都不真實。你的觀點很好,我們想請你寫本雲林的書。」陳柏銓問:「主題是甚麼呢?」處長回答:「隨便你,你就放手去做吧!」就這樣,一個電腦工程師,帶著攝影機,隻身深入他完全陌生的雲林,尋找拍攝的主題,實現了他想好好探索台灣的願望。
起初,陳柏銓工作之餘,每個週末搭火車從台北南下到雲林拍照,週日再趕回台北。去年,他卸下了工程師的職位,全身心投入雲林,以年輕人回家為主題,寫實地記錄雲林人口外移的現象,並用鏡頭捕捉在地美與醜的景與人,讓讀者關注那些平常沒注意到、卻在身邊的種種台灣鄉土景象。
在投入的過程中,他發現要記錄的東西太多,這本圖文集頁數達三百多頁,文字達三萬多字,還加上中英翻譯對照,遠遠超出縣政府給的十幾萬預算。
陳柏銓說:「若要隨便交差也行,但我不是這樣的個性,我打算把這本書作成經典,可以流傳給子孫的那種!」於是他上群眾募資平台,爭取網友小額的贊助,募到約數萬,剩下的三十來萬得自費。他借了錢,決心用熱情製作自己的書。
整部書的步調,由一個陌生人的視角進入雲林,從地層下陷、六輕周遭環境殘破的景象,然後進入雲林與海的連結:有蚵農、養殖業者、漁夫,漸漸進入這些小人物的面孔,顏色開始繽紛,在地文化特色不斷浮現,由傳統工藝的老師傅,認真製作著戲劇臉譜、布袋戲布偶、捏麵人、香火袋……最後進入到年輕人回雲林家鄉打拚的面孔,點出「讓年輕人回家」的主題,充滿著鄉土與人文的關懷。
「一部分是希望年輕人能回家,那邊才有希望,城鄉差距才不會大!」陳柏銓期許地說。他預計印刷1,500本,在印製的過程中,網路上就預購了200本。
在行走雲林的過程中,陳柏銓證實了先前對旅行的體會──旅行不只是出國看奇聞異事,而是走回台灣,用攝影機關懷鄉土,喚起人們對土地的情感,同時也找到自己與土地的聯繫。他在部落格寫道:「人生走到了現在,我走進了雲林,因為看見了大家,也才看見了自己。」
受訪者攝影師陳柏銓的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impropc
❝ 喜歡就按讚,看過就分享 ❞
【在地攝影師陳柏銓 記錄鄉土 讓年輕人回家鄉】
《看》雜誌第117期 作者:鄭少凡
翻開厚厚的攝影圖文書《雲林有大家》,一張張雲林鄉土照片映入眼簾。鏡頭視角穿過麥寮、台西等台灣沿海鄉鎮,六輕周圍荒涼的土壤、破舊的老厝、養蚵的老農與靠海維生的漁民,在這裡奮鬥著。
老人與破舊的環境──雲林縣鄉鎮人口外移問題,馬上抓住讀者的目光。
以攝影呼喚年輕人「回家」打拚
隨著鏡頭的移轉,在這些荒蕪景象中,許多精緻的在地文化與認真的面孔:公仔工藝、布袋戲布偶工藝、香包工藝……漸次呈現。仔細觀察,這些偏鄉裡,還有許多值得關懷的人事物。
最後,在鏡頭的深入挖掘下,發現了許多年輕的面孔。三、四十歲的年輕人回到家鄉,有的接下家業經營,有的在農田裡種起了有機蔬果。在這些年輕人身上,似乎看到了雲林偏鄉未來的希望。
這就是不到三十歲的攝影師陳柏銓,自費出版的攝影圖文書《雲林有大家》。他運用攝影鏡頭讓台灣人重新發現在地文化,希望藉此號召年輕人「回家」打拚,讓城鄉間的差距縮短。
剛從印刷廠「監工」完的陳柏銓,手裡拿著厚厚的《雲林有大家》書稿,介紹自己的綽號叫「阿破」,「因為我很喜歡『破』這個字,因為有打破、突破的意思。」
的確,今年才二十來歲的陳柏銓,人生道路似乎有些不循「正軌」:一個成大資工系、交大多媒體工程研究所畢業的電腦工程師,正當同學都在努力衝刺事業時,他卻選擇投入在地攝影的工作。
旅行的意義不斷轉變 決定探索台灣
這段轉折得從他的旅行經歷說起。年齡雖不到三十,但旅行的意義對陳柏銓而言,卻有多次深刻的轉變。
陳柏銓從大三起就開始自助旅行。第一次是和幾個朋友到德國,用自己的雙腳走在異國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嘴問出該走的路。那時,還是學生的他發現,旅行就是「去看見那多采多姿的世界」。
第二次自助旅行是在大四時,他隻身到了雲南,徒步翻過了許多雲霧繚繞的山嶺,並走過許多人煙稀少的村落。他熱愛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那時,他發現「一個人也能在這個世界來去自如」。
緊接著,研究所一年級時,他去到了希臘,為那裡的陽光和海洋著迷,不由自主地用相機拍下那些美景,不知不覺就拍了六千多張照片。
但是從希臘回來後,他感到莫名的空虛,心想連希臘這種全世界頂尖的美景都看過了,接下來呢,難道又是一個景點接著一個景點不斷地照相?而自己對當地又瞭解多少?「我的目的只是那些未曾見過的風景嗎?」陳柏銓反問自己。
完整內容,詳見: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2/4444
----------------------------------------
☆喜歡請按讚, 認同就分享☆
看雜誌粉絲團誠摯歡迎您的加入!
http://on.fb.me/OIAPZq
麥寮人讚出來 在 張麗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教育部自99年發起第一屆「祖父母節」,希望呼籲民眾重視家庭關係,鼓勵少年朋友多多接近長者,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及人生智慧。今年的「祖父母節」快要到了,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為慶祝這個日子,特別舉辦「畫我阿公阿嬷兒童繪畫比賽」。希望藉著這項活動,一方面提升雲林縣兒童美術教育,並且可以推廣孝親觀念。
青埔教育基金會為著要呼籲大家踴躍參與這項兒童繪畫比賽,特別請來華山基金會所扶助的獨居阿公和阿嬤,由小朋友現場來畫出他們的模樣,阿公、阿嬤第一次做model讓人來畫圖,攏感覺很趣味,也讚許小朋友畫了實在真美,讓他們少年好幾歲。
根據調查,台灣人平均53歲就當阿公阿嬤,至少有幾十年的時間可以和子孫們相處,但是工業社會少年人攏在忙工作,在雲林縣有許多兒童攏由阿公阿嬤帶大漢,透過這項「畫我阿公阿嬷兒童繪畫比賽」,讓小朋友和阿公阿嬤之間最純真的互動和感情,可以用畫筆表現出來,希期望社會大眾共同來關心老大人,讓阿公阿嬤可以享受天倫之樂。
「祖父母節」的日子就選定在8月份的第4個禮拜日,希望學生在8月底開學進前,可以有一天和阿公、阿嬤做伙來過節。如果你也想要透過畫筆來畫出和阿公阿嬤的感情,歡迎做伙來參與這項畫圖比賽,比賽收件到8月13日為止,作品請寄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
《歡迎來坐》
國會研究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段3-1號2103室、
青埔服務處: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青埔2-23號。
《張麗善 雲林ㄟ日頭花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lishan/
《張麗善 Youtube頻道 日頭花行腳》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LH...
《張麗善 Instagram官方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lishan6970/#
《張麗善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me/R/ti/p/%40yunlin.lish...
《財團法人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
http://hanreporter.blogspot.tw/2012/0...
《懇請支持國民黨提名縣市長參選人》(依徵召提名順序排列)
苗栗縣長徐耀昌、南投縣長林明溱、連江縣長劉增應、彰化縣王惠美、臺東縣饒慶鈴、新竹市許明財、宜蘭縣林姿妙、雲林縣張麗善、花蓮縣徐榛蔚、基隆市謝立功、臺中市盧秀燕、嘉義市黃敏惠、澎湖縣賴峰偉、新北市侯友宜、桃園市陳學聖、嘉義縣吳育仁、屏東縣蘇清泉、臺北市丁守中,金門縣楊鎮浯。
《敬請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員群》
蔣萬安、李彥秀、蔣乃辛、費鴻泰、賴士葆、林德福、羅明才、陳學聖、呂玉玲、顏寬恆、
盧秀燕、江啟臣、林為洲、陳超明、徐志榮、王惠美、馬文君、許淑華、楊鎮浯、陳雪生、鄭天財、廖國棟、孔文吉、簡東明、王金平、柯志恩、陳宜民、林麗嬋、許毓仁、曾銘宗、黃昭順、吳志揚、張麗善、徐榛蔚、王育敏。
《雲林鄉鎮市》
斗六市、虎尾鎮、斗南鎮、四湖鄉、土庫鎮、 臺西鄉、崙背鄉、水林鄉、二崙鄉、麥寮鄉、口湖鄉、褒忠鄉、大埤、虎尾。
《雲林景點》
劍湖山世界, 北港朝天宮, 蜜蜂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

麥寮人讚出來 在 張麗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讚成拆除土庫鎮舊市場的民眾,一起在媽祖廟前大聲喊出口號,強烈要求縣政府必須要重視基層民意,不可以繼續拖延下去。
位在土庫鎮順天宮媽祖廟頭前的土庫鎮舊市場,是日本時代開始經營的傳統市場,不過當地道路很窄,尤其媽祖廟前並沒什麼空間,造成進香期常常大塞車,對土庫鎮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公所很不簡單透過立委張嘉郡爭取四千多萬經費興建完成新市場,並且經過代表會同意,編列二百萬要將舊市場拆除,重新規劃做多功能的廣場,想不到舊市場卻被縣府列為古蹟,因此無法進行拆除。
公所對縣府的動作感覺很不服,多次向文化部提出訴願,不過卻被駁回,看到舊市場放著荒廢,地方民眾非常不甘,特別舉行記者會,要求縣府必須要趕緊提出實際行動,那無就應該解編,將舊市場交由公所拆除,才可以促進地方的發展。
這項由地方所發起的抗議活動,可以講是不分藍綠,當地順天里長雖然是民進黨員,但是也到現場來表達訴求,支持趕緊將舊市場拆除。
雖然地方民眾勇敢站出來,大聲表達訴求,但是縣政府文化處目前還是堅持要保留舊市場,對此,地方民眾十分憤慨,希望縣府可以好好仔聽取地方民眾的意見,不通一再堅持保留舊市場的看法,阻礙地方發展,也讓土庫鎮最重要的門面媽祖廟,無法度得到改善。
《歡迎來坐》
國會研究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段3-1號2103室、
青埔服務處: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青埔2-23號。
《張麗善 雲林ㄟ日頭花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lishan/
《張麗善 Youtube頻道 日頭花行腳》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LH...
《張麗善 Instagram官方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lishan6970/#
《張麗善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me/R/ti/p/%40yunlin.lish...
《財團法人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
http://hanreporter.blogspot.tw/2012/0...
《懇請支持國民黨提名縣市長參選人》(依徵召提名順序排列)
苗栗縣長徐耀昌、南投縣長林明溱、連江縣長劉增應、彰化縣王惠美、臺東縣饒慶鈴、新竹市許明財、宜蘭縣林姿妙、雲林縣張麗善、花蓮縣徐榛蔚、基隆市謝立功、臺中市盧秀燕、嘉義市黃敏惠、澎湖縣賴峰偉、新北市侯友宜、桃園市陳學聖、嘉義縣吳育仁、屏東縣蘇清泉、臺北市丁守中,金門縣楊鎮浯。
《敬請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員群》
蔣萬安、李彥秀、蔣乃辛、費鴻泰、賴士葆、林德福、羅明才、陳學聖、呂玉玲、顏寬恆、
盧秀燕、江啟臣、林為洲、陳超明、徐志榮、王惠美、馬文君、許淑華、楊鎮浯、陳雪生、鄭天財、廖國棟、孔文吉、簡東明、王金平、柯志恩、陳宜民、林麗嬋、許毓仁、曾銘宗、黃昭順、吳志揚、張麗善、徐榛蔚、王育敏。
《雲林鄉鎮市》
斗六市、虎尾鎮、斗南鎮、四湖鄉、土庫鎮、 臺西鄉、崙背鄉、水林鄉、二崙鄉、麥寮鄉、口湖鄉、褒忠鄉、大埤、虎尾。
《雲林景點》
劍湖山世界, 北港朝天宮, 蜜蜂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

麥寮人讚出來 在 麥寮人讚出來 :: 公私立幼兒園543 - morePTT 的推薦與評價
麥寮人讚出來 ·NewestActivity·張耶·QaiserAbbas·DanielBaez·羽歆王·何仕偉sharedapost.·蔡小彬·許嘉凌.,6️⃣關閉貼文按讚或留言功能,保證詐騙。 ... <看更多>
麥寮人讚出來 在 俄烏衝擊全球基礎糧食?台灣麥寮的農產挺得住 「翻轉雲林 ... 的推薦與評價

3,104 views Streamed live on Mar 17, 2022 【俄烏衝擊全球基礎糧食?台灣 麥寮 的農產挺得住──「翻轉雲林印象」】 … ...more ...more ... ... <看更多>
麥寮人讚出來 在 麥寮人讚出來 的推薦與評價
麥寮人讚出來. . Public group. . 4.3K members. Join group. About this group · 張明華. Jun 23. 政府補助--戀戀南國風咖啡飲調班即將開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