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蛙窟大草原 一片翠綠大草原、與遠方的大尖山遙遙相對,還有那蜿蜒純白的木柵欄杆,猶如明信片裡的美景,幸運的話還能與梅花鹿來個不期而遇~
詳細文章介紹:https://travel.yam.com/Article.aspx?sn=123834
#美食景點先收錄 #疫情過後再出發 #防疫新生活 #勤洗手 #出門請務必全程戴口罩 #屏東墾丁景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
鹿窟尖山 在 溫士凱 Danny W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摸黑起床,我們一行人睡眼惺忪驅車來到墾丁國家公園的水蛙窟社區龍磐公園,遠遠地,就看見一大群野生梅花鹿正低頭吃草,而且警覺性很高,我們還在很遠的草原這頭,剛剛向前走了兩步,那頭上頂著大鹿角看似鹿王的鹿兒馬上抬頭望著我們。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風吹草動,一群梅花鹿兒就在草原這頭奔向矮木叢的那頭奔去,那大尖山的山影就在後頭,這眼前的畫面,讓人不由自主的脫口~哇~了一聲。
這一秒,就是走入了「動物星球頻道」的電視節目了吧🤩🤩🤩
再見了梅花鹿,草原另一邊的景觀是位於鵝鑾鼻燈塔與風吹沙之間太平洋海峽濱海岸。此刻的海上朝陽正把海洋灑上一片金色,那微波蕩漾,一閃閃的發光,美麗極了!
就這樣,我們把這裡當成了被國家地理雜誌選為一生必遊的50個景點之一的義大利「阿瑪菲(Amalfi)」海岸線,望著眼前這片美景,異口同聲的說:「台灣真好、真美啊!」♥️♥️♥️
#龍磐公園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台26線946號
#水蛙窟社區生態旅遊中心
遊程:「早安日出梅花鹿」生態遊程2人成行,每人350元 / 電話:0909-013928
#台灣好美
#感謝全民努力抗疫我們才能夠自在生活
#溫士凱玩樂恆春
感謝攝影協力
老田鬧著玩粉絲團
Ean 的世界大旅攝
@野旅行
鹿窟尖山 在 Ean 的世界大旅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安日出梅花鹿//
這是我從未見過的恆春風情!梅花鹿,幾年前我在社頂自然公園看過,隔著柵欄鐵網,由人工圈養。
這回聽到要摸黑早起看梅花鹿,我心想大概也是那般吧...
沒想到,我錯了!
我們驅車來到只有微微天光、光無一人的龍磐公園,喔 不,是真只有一人在停車場,那是負責 #水蛙窟社區生態旅遊 的解說員洪先生,他帶我們來觀察野生梅花鹿。
洪先生目色極好,眼睛與觀察力非常敏銳,跟著他走進大草原低聲覓🦌 ,空空蕩蕩的草原,一如我對這裡的印象,打上問號這裡真的會有梅花鹿嗎?
這念頭還在,遠方已看見幾十隻梅花鹿以大尖山當背景,低頭吃著早餐,梅花鹿是很敏感的動物,只要有些聲響,就會引起躁動,因此只有辦法遠遠地偷拍。沒想到這趟旅行會有這一趴,我帶的 24-70mm 焦段實在不夠用,只能拍個意境,建議尤其若是要拍攝梅花鹿特寫,400mm 鏡頭是需要的,不然至少也要 70-200mm。
快門按個幾張,索性就用肉眼好好欣賞這幅我沒看過的風景,一群梅花鹿向海上日出方向奔去,好美...
洪先生說,若要欣賞野生梅花鹿,就是鹿兒們出來用餐的清晨與黃昏了,其餘時間都會躲起來,若有興趣觀賞,建議可報名行程,讓專業的來、幫忙在荒野大草原上指點鹿蹤!
/ Info. /
早安日出梅花鹿行程
價格:2人成行,每人350元
聯繫單位:水蛙窟生態社區旅遊中心 0909-013928
水蛙窟生態社區
#久違的日出跳拍
鹿窟尖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把月琴唱遊無數,走過社頂、水蛙窟、大光、龍水、滿州、里德、港口、旭海、東源、高士和港仔十一個社區,你也能讀到唱不完的恆春調。
●聽礫石吟唱海之歌—旭海:來到最夯的阿塱壹古道,看海浪淘洗礫石稜角。在部落停留,當個一日漁夫學會阿美族式的漁法,離開海邊,往旭海草原居高遠眺,視野包攬四面山海。而玩累了最好的放鬆方式,是到旭海溫泉歇一歇腳。
●用美味文化傳承—東源:品嘗哭泣湖蛙鳴鳥叫伴隨著野薑花香,在柔軟的水上草原享受冰涼足部SPA;麻里巴廚房烹調山林野味,排灣手作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高岡上的勇士部落—高士:來旅人學苑跟小朋友上課交換免費住宿,接著換上排灣禮服體驗揹婚禮,感受既單純又濃烈的喜慶氛圍。遠眺八瑤灣,放眼盡是部落獵場,高士的收獲和農作在一日的餐桌展現讓人驚喜的豐盛飽滿!
●舊日繁華今猶在—滿州:走訪有著貝殼砂鋪面和氣派迴廊的百年宅邸,還有嚼一輩子檳榔的黑牙美人,檳榔產業帶來的榮光在這裡保有一點餘溫。罕見的植群壓縮讓低海拔山區出現溫帶林生態,靜謐的南仁大山值得你走上一天。
●灰面鷲的秋祭典—里德:不用深入山區就到達沁涼宜人的欖仁溪,溯溪而走,勒沙竹手作的砲竹、海金沙葉做成的頭墊、山棕葉撿來作掃把…沿路童趣無窮!十月後這兒成為北方鷹鷲的驛站,在傍晚時分只見鷹海盤旋,倏忽以獨特的鷹柱飛落到山裡夜棲,是自然界最美的線條。
●國寶陸蟹港口茶—港口:港口溪陸蟹多樣性高居世界第二,農曆七月至中秋節前陸蟹媽媽往海岸奔走的生產之旅,是大自然最動人的篇章。帶有鹽味的海風終年吹拂的小部落,來到這裡喝杯港口茶,聽一曲人間國寶張日貴的滿州謠,就算嘗遍人生甘苦的況味了。
●迷宮森林野樂園—社頂:大尖山下蜿蜒山路的頂點,有著礁岩台地蘊藏的野生樂園,這小小一方森林裡,熱帶雨林、季風林、榕屬植物繁殖成富足的森林生態系,四季飛舞不斷的蝴蝶、躲在岩壁納涼的獼猴、大方隨意散步的爬蟲類…隱沒在山林間的龜仔角社守著這片山林,有說不完的故事…
●咆嘯山丘天人菊—水蛙窟:風吹砂公路下,有著隱藏版的壯觀沙壁;從貓鼻頭綿延到出風鼻的無垠草原,任你放縱乘風奔馳的想像。無人的曠野,在夜晚卻出奇的繁忙,悄聲而來,野地是梅花鹿的國度。
●半島最美的海域—大光:深入恆春半島海域最閃亮的珍珠,讓在地阿北阿姨帶你去看各種熱鬧繁生的潮間帶,潛入水面進行一場後壁湖漂浮旅程。向晚時分在大樹下聽陳達軼事,哼著一段思想起…
●湧泉種出稻米香—龍水:尋訪台灣最南方的有機稻作,漫步龍鑾潭,到田溝邊捲褲管撈蜆仔,在超涼爽的土角厝下,大口飽嚐著洋蔥、蘿蔔帶有泥土香氣的全食材料理。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社區林業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帶領學生團隊投入屏東社區部落,陪伴社區發展自然人文資源保育,培養生態旅遊專業人才,將保育與生計結合,具體實踐屬於台灣的社區林業。
李盈瑩
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設計、出版社旅遊記者。目前住在台北半山腰上,過著半農半寫作的簡單生活。創作以生活散文為主,作品有2008年《台北小旅行》、2009年《花蓮小旅行》、2013年《台灣小野放:出走不必遠行,在山.田.洋.森找自己》。
張倩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新台灣新聞週刊財經生活組資深記者。
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大學畢業進入雜誌社工作後,才開始出走台北,一人開著車上山下海,認識台灣。愛好自由,奉行「不自由毋寧死」之志。現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依舊以「遊戲人間」的姿態看待人生。編有《城市夢想家》、《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剝復》、《單純就是美》。
張 筧
高雄人,現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台灣時報、自立晚報記者。喜歡恆春半島,在冬日聽落山風拍打門窗,入夜後奔馳在人煙稀少曲折縣道,一點荒涼變讓他充滿感性。合著作品有2012年《暴雨後,看見彩虹虹》、2013年《高雄,慢‧慢遊》、2014年《我在阿塱壹,深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