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贏中國,就成日用念力詛咒中國崩潰,為此葷素不忌,連假新聞都照單全收,媒體也投網友所好胡亂報導,這是覺青的淪喪,也是整個國家的悲哀。而蔡總統作為中華民國總統,難道不需要導正一下風氣?日本熊本發生災害,蔡總統推特慰問,何不也用同樣的態度慰問中國的水災?平平都是人,哪怕裝一下,展現大愛,對蔡英文也是有益無害。當然,以我們對蔡政府的了解,他們是不會裝好人的,原因無他,他們骨子裡的期待極可能與這些網友一模一樣,只是不敢講出口而已。>
三峽大壩會不會垮這件事,已經成為「年經文」,每年春夏規模或大或小,都得吵一次。每次都能看到大量臺灣網友(特別是覺青)幸災樂禍,唯恐中國人不死光。今年討論規模更是比往年都來得大,甚至還鬧出自由時報「黃河水殺到錢塘江」的笑話,與瘋傳假造影片之鬧劇。反應出某部分臺灣人,在中美衝突及蔡英文掌權的大環境下,所造就出的扭曲荒謬心理。恕筆者說句不客氣的話:這群人毫無人性,丟光了臺灣人的臉!
以自由時報7/1「三峽大壩危險加劇!官方中午急發長江上游「洪水預警」」為例,小編假情假意的加上了「大家都很擔心三峽大壩會不會垮掉...」的評論,但下面卻充滿著網友留言「滅佛的果報,真的報應來了」、「因為港版國安法橫行天下,讓中國人民自生自滅吧」、「沒人擔心啊!香港、西藏、維吾爾人應該希望快垮吧」、「今年生日願望就是三峽大壩都崩潰」等留言。
如果說自由太綠,那筆者換一家立場好像中立一點的蘋果新聞網,在7/3「中國官方:長江年度第一號洪水形成 近三峽大壩」貼文下面,充滿著「撐不住是你們的希望」、「Any where 到處是水上樂園,感謝黨恩賜!」、「國內韭菜淹死還是會感謝黨的」……還有人改編倫敦鐵橋歌為「三峽大壩垮下來」,附帶一個笑臉,充滿無限期待。
如果說網友是不負責的老百姓群眾,無須為自己言論負責,那自由時報作為主流媒體還在造謠,就真的讓人看不下去了。7/1「中國暴雨不止!三峽大壩洩洪淹掉鳳凰古城、黃河水殺到錢塘江口 」一文,正是100%的假新聞。黃河與錢塘江根本不通,怎麼可能淹到錢塘江口?綠營支持者愛看中國笑話,媒體投其所好爭取點閱率,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也不能完全不考慮事實吧!整天查辦假新聞的民進黨政府,去哪裡了?
汪葛雷觀點:成日詛咒三峽大壩 覺青真是窩囊
https://www.storm.mg/article/2833634
鳳凰古城英文 在 喵喵狗的鄉民日報 PTT Da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美喔~
20131020_市徽05_延伸閱讀
日治時代與"省府時期"/"前五都時期"[?]的市徽
-- "文創"時代降臨前的設計.
圖中主畫面為日治時代, 右下則為"省府時期".
資料來源: "台灣各地市徽的前世今生"
http://jonyao1978.pixnet.net/…/24780474-%E5%8F%B0%E7%81%A3%…
以下引自 Day Tripper 部落格:
市徽(日稱「市章」或「市の紋章」)的設計元素中所包含的,不外乎地名文字與當地特產等。而在日本時代與現代市徽的比較中,我們除了可以發現始終不變的設計靈感外,更能夠看出 [握有權力的城市治理者的] 美學素養,以及對在地意象的詮釋角度。
基隆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以船錨的造型象徵基隆身為港都的角色,紋章中央將基隆(キロン)日文片假名中的「キ」字圖案化。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藍色缺口圓環代表基隆自然環境港埠。黃綠色山形,象徵基隆係一綿延丘陵地。貨櫃船形「基隆」兩字,象徵基隆主要港市人文環境,又象徵著隨著航運演進,基隆必然會發展成台灣最大貨櫃吞吐港。
台北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以高砂島(台灣)上的松葉排列出台灣北部之都的「北」字。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外作梅花五瓣,內由「北」「市」二字組成,簡明顯示中華民國臺北市。梅花之內以白色為底,梅花五瓣及「北」字為紅色。用陽文顯示「北」字,陰文顯示「市」字,陰陽互為一體。
新竹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竹」字的圖案化。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以天、地、人三位合一,為設計主軸。三片竹葉等距排列,意指市政推展只往前進,絕不後退之意。三個竹節圜結,圜則環圓,結則團結,意指精誠團結就是力量,功德圓滿就是成果。外環則是象徵一片空間、一片天地。竹市兩字「竹」帶有微笑之意、為象形,竹字和市字合而為一微笑臉形。
台中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以寶錘造型將台中的「中」字圖案化,圓形代表團結一致。
台中市現行使用中的市徽圖案是以「中」字對稱,圓形表示團結一致,是相當簡要的設計,係於日治時代大正10年(1921年)為配合台中市役所辦公廳的落成使用,由當時之市役所(市政府)公開徵求市章設計並經評選而產生。當時參與應徵者有1,038人,參選圖案作品有2,099件,經五位評審選出其中的12件優秀作品,再由市協議會(相當於現今的市議會)的議員投票來決定,選中當時在台北鐵道(台鐵前身)工務課的中村與松所設計的作品作為市章。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台中市市徽為目前唯一沿用日本時代設計的市徽。
彰化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化」字的圖案化。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以彰化字的右偏『三劃』,帶出三願-「都市有生命、社會有人情、家庭有幸福」,也象徵著彰化三寶-「彰化肉圓、爌肉飯、貓鼠麵」。設計意念上,以人為主,融合形成了象徵生命力的姿態,向上突破成長。整體架構上,運用彰化英文字首「C」,傳達出彰化國際化的宏觀格局,而流暢的線條,融入地方特色的大佛印象﹝佛手﹞,方圓之間好似掌上明珠,展現深具人情味的新都會生命力。色彩上,則以光明希望的金色,結合先進資訊的藍色,象徵彰化市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與充滿企圖的前瞻性,傳達出深具時代感的彰化新形象。
嘉義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嘉」字的圖案化。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梅花為底,北迴歸線標為著名地標。
台南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以「台」字為輪廓,中央圓形與直線部份為「南」字的片假名「ナン」組合而成。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由市民蘇仲民於1969年設計,1978年由議會通過正式採用。意義如下: 背景紅花為鳳凰花五瓣(市花),象徵鳳凰城之意義。白字上半部為「市」字,為古城中線有指南針之意。 白字上半及中間部為「南」字,中間圖案為府城遠景。白字下半部圓狀者為「台」字,圖形為船頭。
高雄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由「高」字的片假名「タカ」組合而成的寶錘圖案。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以「高」字為設計主題,外形襯以藍色齒輪,象徵高雄市建設遠景光明燦爛,如時代巨輪,不斷的向前發展與進步。 金黃色圖形「高」字圖案,代表高雄市團結一致,急速發展,前程光芒燦爛,為一馳名全球的工商港灣大都市。
屏東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由屏東的平假名「へいとう」中的「へい」圖案化而來,外面是「へ」,裡面是「い」。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健康城市。
資料來源
國立台中圖書館
中研院台史所
台灣大學圖書館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各縣市政府網站
參考文獻
《日本都市大觀》, 大阪每日新聞社
《中部臺灣共進會誌》, 中部臺灣共進會協賛會
延伸閱讀
《日本時代台中市徽》, 陳凱劭
鳳凰古城英文 在 范國威 Gary F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市徽(日稱「市章」或「市の紋章」)的設計元素中所包含的,不外乎地名文字與當地特產等。而在日本時代與現代市徽的比較中,我們除了可以發現始終不變的設計靈感外,更能夠看出 [握有權力的城市治理者的] 美學素養,以及對在地意象的詮釋角度。
20131020_市徽05_延伸閱讀
日治時代與"省府時期"/"前五都時期"[?]的市徽
-- "文創"時代降臨前的設計.
圖中主畫面為日治時代, 右下則為"省府時期".
資料來源: "台灣各地市徽的前世今生"
http://jonyao1978.pixnet.net/…/24780474-%E5%8F%B0%E7%81%A3%…
以下引自 Day Tripper 部落格:
市徽(日稱「市章」或「市の紋章」)的設計元素中所包含的,不外乎地名文字與當地特產等。而在日本時代與現代市徽的比較中,我們除了可以發現始終不變的設計靈感外,更能夠看出 [握有權力的城市治理者的] 美學素養,以及對在地意象的詮釋角度。
基隆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以船錨的造型象徵基隆身為港都的角色,紋章中央將基隆(キロン)日文片假名中的「キ」字圖案化。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藍色缺口圓環代表基隆自然環境港埠。黃綠色山形,象徵基隆係一綿延丘陵地。貨櫃船形「基隆」兩字,象徵基隆主要港市人文環境,又象徵著隨著航運演進,基隆必然會發展成台灣最大貨櫃吞吐港。
台北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以高砂島(台灣)上的松葉排列出台灣北部之都的「北」字。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外作梅花五瓣,內由「北」「市」二字組成,簡明顯示中華民國臺北市。梅花之內以白色為底,梅花五瓣及「北」字為紅色。用陽文顯示「北」字,陰文顯示「市」字,陰陽互為一體。
新竹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竹」字的圖案化。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以天、地、人三位合一,為設計主軸。三片竹葉等距排列,意指市政推展只往前進,絕不後退之意。三個竹節圜結,圜則環圓,結則團結,意指精誠團結就是力量,功德圓滿就是成果。外環則是象徵一片空間、一片天地。竹市兩字「竹」帶有微笑之意、為象形,竹字和市字合而為一微笑臉形。
台中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以寶錘造型將台中的「中」字圖案化,圓形代表團結一致。
台中市現行使用中的市徽圖案是以「中」字對稱,圓形表示團結一致,是相當簡要的設計,係於日治時代大正10年(1921年)為配合台中市役所辦公廳的落成使用,由當時之市役所(市政府)公開徵求市章設計並經評選而產生。當時參與應徵者有1,038人,參選圖案作品有2,099件,經五位評審選出其中的12件優秀作品,再由市協議會(相當於現今的市議會)的議員投票來決定,選中當時在台北鐵道(台鐵前身)工務課的中村與松所設計的作品作為市章。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台中市市徽為目前唯一沿用日本時代設計的市徽。
彰化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化」字的圖案化。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以彰化字的右偏『三劃』,帶出三願-「都市有生命、社會有人情、家庭有幸福」,也象徵著彰化三寶-「彰化肉圓、爌肉飯、貓鼠麵」。設計意念上,以人為主,融合形成了象徵生命力的姿態,向上突破成長。整體架構上,運用彰化英文字首「C」,傳達出彰化國際化的宏觀格局,而流暢的線條,融入地方特色的大佛印象﹝佛手﹞,方圓之間好似掌上明珠,展現深具人情味的新都會生命力。色彩上,則以光明希望的金色,結合先進資訊的藍色,象徵彰化市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與充滿企圖的前瞻性,傳達出深具時代感的彰化新形象。
嘉義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嘉」字的圖案化。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梅花為底,北迴歸線標為著名地標。
台南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以「台」字為輪廓,中央圓形與直線部份為「南」字的片假名「ナン」組合而成。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由市民蘇仲民於1969年設計,1978年由議會通過正式採用。意義如下: 背景紅花為鳳凰花五瓣(市花),象徵鳳凰城之意義。白字上半部為「市」字,為古城中線有指南針之意。 白字上半及中間部為「南」字,中間圖案為府城遠景。白字下半部圓狀者為「台」字,圖形為船頭。
高雄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由「高」字的片假名「タカ」組合而成的寶錘圖案。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以「高」字為設計主題,外形襯以藍色齒輪,象徵高雄市建設遠景光明燦爛,如時代巨輪,不斷的向前發展與進步。 金黃色圖形「高」字圖案,代表高雄市團結一致,急速發展,前程光芒燦爛,為一馳名全球的工商港灣大都市。
屏東市
[日治時代]靈感來源:
由屏東的平假名「へいとう」中的「へい」圖案化而來,外面是「へ」,裡面是「い」。
[省府時代]靈感來源:
健康城市。
資料來源
國立台中圖書館
中研院台史所
台灣大學圖書館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各縣市政府網站
參考文獻
《日本都市大觀》, 大阪每日新聞社
《中部臺灣共進會誌》, 中部臺灣共進會協賛會
延伸閱讀
《日本時代台中市徽》, 陳凱劭
鳳凰古城英文 在 [#景點] 湖南鳳凰古城| 中國最美的小鎮| 中國湖南省| 鳳凰縣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鳳凰 縣位於湖南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脈南部,雲貴高原東側。2001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該縣在苗語湘西方言中稱作「吉寨」 ... ... <看更多>
鳳凰古城英文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 湖南// 鳳凰古城. 這次跟爸媽去湖南旅行,最期待的就是鳳凰古城,之前在找張家界的行程時,雖然知道台灣有直飛張家界的飛機,但就無法去鳳凰,如果是飛長沙,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