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 全新 #復興號 智能動車組亮相重慶,6月25日起在成渝高鐵運行】
6月23日,全新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車輛段西動車所正式亮相。6月25日,該動車組將在成渝高鐵上首次開行。
此次投入成渝城際鐵路運營的車型是CR400AF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車體外觀采用“瑞龍智行”方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龍鳳圖騰”等吉祥意象;列車編組為8輛標準編組,列車定員為578人。
與標準版復興號動車組相比,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智能運維水平將進一步提升。采用以太網控車、車載安全監測等9項智能運維和監控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列車運行、安全監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通過列車網絡和車廂視頻的聯動,當發生煙火、超員、乘客觸發緊急按鈕、車門異常等報警時,可通過車廂視頻聯動報警快速確認和處置故障,這樣不但降低了故障進一步擴大的風險,還提高了列車途中故障處置的效率。
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設施更加完善。列車采用新頭型設計,在頭車增設司機登乘門,便於司機上下車,避免司機通過商務車廂登乘司機室幹擾旅客休息;在餐車增設1臺自動售貨機,可自助購買水果、飲料、零食等;在4號車廂專門設置無障礙車廂,配備更寬闊的通過門、無障礙衛生間、輪椅放置區等,在車廂過道的座椅靠背上增加盲文標識,方便盲人找到座位;列車空調機組采用變頻技術,溫度調節更準確,噪音更小,車廂更安靜;每個車廂頂部都有多臺29寸寬屏電視,可左右分屏同時顯示列車運行和娛樂節目信息;增設“靜音車廂”設置功能,可根據運營需求靈活設置“靜音車廂”。
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服務將更加人性化。在衛生間設置智能照明,當檢測到有人進入後,可自動調整燈光亮度,並彈出“禁止吸煙”的語音提示;車廂所有座椅都根據人體工學進行了優化,坐起來更舒適;每個二等座椅靠背上都有1個USB充電接口,方便手機充電。座椅小桌板上的杯托凹槽加深,水杯放得更穩。一等座椅還增加了可調節頭靠、電動腿靠等。商務客室采用魚骨式座椅交錯隔離,私密性更強,獨立顯示屏支持乘客自帶手機投屏,並提供無線座充等。
據了解,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於2019年12月率先在京張高鐵投用。6月25日,伴隨全國鐵路第三季度列車運行圖的實施,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將擴大至京滬、京廣、京哈、徐蘭及成渝高鐵集中上線開行。將覆蓋京、津、冀、遼、吉、黑、滬、蘇、浙、皖、魯、豫、鄂、湘、粵、陜、川、渝等18個省級行政區,輻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地區。
(重慶之聲記者張婷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方都市報9/2018》:今年5月曾經報道,港鐵「動感號」試運,曾分別停靠廣州南、虎門、深圳北、福田、西九龍,而全程行車時間為78分鐘,若計算上李聖基所建議的45分鐘,排隊、清關和到達月臺,由出發至到達廣州南站總共需時2小時3分鐘。而根據港鐵資料,乘坐港鐵城際直通車由紅磡到廣州東站只需約2小時,中...
高鐵一等座二等座商務座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南方都市報9/2018》:今年5月曾經報道,港鐵「動感號」試運,曾分別停靠廣州南、虎門、深圳北、福田、西九龍,而全程行車時間為78分鐘,若計算上李聖基所建議的45分鐘,排隊、清關和到達月臺,由出發至到達廣州南站總共需時2小時3分鐘。而根據港鐵資料,乘坐港鐵城際直通車由紅磡到廣州東站只需約2小時,中間並未計算排隊、兩地兩檢及清關時間。另一考慮則是高鐵「動感號」只能直達廣州南站(距離市中心17公里),而港鐵城際直通車或羅湖和諧號則可以直達廣州東站(較近市中心)。李聖基期望未來清關時間,或因運作逐漸順暢而縮短。記者到達石崗列車停放處,四條路軌的最左邊停放著一列高鐵列車,車身寫上「港鐵動感號」,就是記者今次試乘坐的列車,將會由石崗車廠出發前往西九龍總站。港鐵資料顯示,高鐵香港段全長約26公里,由西九龍站到福田站需時14分鐘。上車後,記者感覺開初的行駛速度較慢,而車廂顯示屏顯示車速維持大約時速8公里,一離開石崗不久,「動感號」隨即加速,一度提升到最高時速 201 公里。整個行車過程,感覺平穩。「動感號」車身由銀、白、橙和紅色組成,車內設計色調亦大致相同,港鐵今次只安排傳媒登上第六、七、八卡的車廂,六、七卡為二等座,而第八卡則為一等座,而在駕駛艙後,另設有六個座位的商務座,三種等級的列車用色和設計各有不同,商務座和一等座較為高級,備有閱讀燈、收音機、三腳和兩腳插座,空間亦較寬闊。商務座為2+1的座位設計,即左排2個座位,右排1個座位、一等座則為2+2、二等座為2+3。
商務座為2+1的座位設計。記者察覺到座位並不是使用單一顏色,而是兩種顏色不規則隨意配搭,李聖基解釋說,是希望車廂顏色更為活潑。列車行駛期間,車廂不斷有三語廣播,「下一站是香港西九龍站」,而車內標誌同樣配合使用繁體中文、英文及簡體中文,李聖基又向傳媒示範座位可以180度手動轉向,用作配合行車方向,乘客亦可根據喜好自行調較。有職員多次向記者強調,現時操作、廣播系統等只是試運階段,未必是正式運作時情況。大約13分鐘後,記者到達屬於內地口岸區的地下四層(B4)月臺層。但港鐵今次未有安排開放更多樓層供參觀,又只開放3卡列車長度的月臺,大約30秒已經可以參觀完畢,走上B3層的門亦有職員及保安看守,玻璃門亦緊閉,雖然記者身處在內地口岸區,但電話的網絡訊號大致上維持良好,也能夠使用Facebook、Whatsapp等應用程式,記者逗留月臺層大約13分鐘後,港鐵便「趕回」記者到「動感號」,港鐵今次安排參觀的地方有限,固然未能視察有傳西九龍站滲水的位置,亦未能一窺實施「一地兩檢」的離境和入境層,駛回石崗車廠,整個參觀過程歷時大約40分鐘完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