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時代很偏心,獨厚會寫作的人
我永遠記得這一天:
2017年9月28日,
我照例每天寫一篇文章,
發在臉書上,
只是我沒想到這篇文章,
在網路上爆紅,讚數飆升、分享破萬、
甚至出版社直接邀請我出書,
一圓我的作家夢。
我到底寫了什麼?
我寫了一篇「高中國文教學文」。
那時,我教的課文是荀子《勸學》,
但特別的是,
我把全班帶到戶外廣場,
進行一場「搶飲料」的遊戲,
只是這是一場註定「不公平」的競賽。
在競賽開始前,
我問了他們十道問題。
前七道題目跟「背景」有關:
「你是雙親家庭嗎?
雙親家庭的往前一步,不是的往後一步。」
「你們家的房子是自己的嗎?
是的往前一步,不是的往後一步。」
後三道題目跟「努力」有關:
「從小到大班太維持前十名的向前一步,
不是的往後一步。」
「每個禮拜有閱讀課外書的向前一步,
沒有的向後一步。」
有人起跑點在前、有人在後,
最後同時出發搶飲料。
想當然耳,
多半是家庭背景好的搶到飲料。
但我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我告訴孩子們: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不公平的遊戲。
有人家境富裕,有人清寒度日。
你可以大喊不公平,
但遊戲不會因此停止,
唯一可以逆轉的方式,
叫做學習。」
是的,我透過「體驗衝擊」的方式,
讓原本平實嚴肅的〈勸學〉,
住進了學生的心中。
我把整個教學過程,
寫成這篇文章〈為什麼要學習?人生起跑遊戲〉。
沒想到,這篇文章影響成千上萬的人,
也扭轉了我的人生。
因此,
在讀師北宸《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我一路點頭如搗蒜,好多篇章,
讓我想起熟悉的經歷;
好多字句,都扎中我的心。
寫作,永遠是讓人相見恨晚的技藝。
相較市面上的寫作書,
多講寫作「套路」和「模組」,
偏重「即學速成」。
但《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卻深談「學習」和「真誠」,
側重「穩紮穩打」。
這之間沒有誰優誰劣的問題,
但在寫作大行其道的當代,
我真切希望推廣後者的價值。
為什麼呢?
當你寫作渴求關注,
學了勾人注意的「下標法」,
讀者被你引進來,卻發現內容平淡無奇。
最後,你成為騙關注的「標題黨」;
當你寫作渴求爆紅,
學了添油加醋的「故事法」,
讀者信了你的故事,
卻發現你杜撰的多、真實的少,
結果,你成為招搖撞騙的「鬼扯派」。
師北宸不教你譁眾取寵,
教你做最真實的自己。
以「學習」為始,以「真誠」為終。
先從「學習」說起吧!
師北宸說要學寫作的關鍵,
在於做靈感的捕手,
要養成「日記和筆記」的習慣。
日記必須包括「當天任務」和「自我反思」,
這才能讓寫作者意識自己每天的身心狀態,
可以抒發情緒,但不能沒有反思與行動,
否則就變成抱怨,無益於成長。
筆記就是你的外接硬碟,
很多人不是沒有靈感,
而是靈感來了以為自己記得住,
最後讓它白白溜走。
因此師北宸隨身帶筆和本子,
不論是讀書、交談、聽課,
他都保持隨時記錄的習慣。
再來說「真誠」吧!
書中有個小故事我很喜歡,
師北宸開設「寫作訓練營」,
學員非常多,
你一定認為是因為他很會講吧!
錯!
是因為他很「真誠」。
他知道自己內向敏感,
講課也不是那種滔滔不絕型的。
所以他跟學員這個介紹自己:
「我是一個極其內向、敏感、
害羞、緊張、慢熱而又不按常設教的人,
我曾經在一場兩個小時的企業內訓中,
花了一個半小才進入狀態。……
你如果喜歡那種特別有激情的課堂,
可能會覺得這堂課讓你有些不適,
還請多多擔待。」
很神奇,
當他坦然說出自己弱點後,
學員反而更死心塌地追隨。
很多時候,
我們習慣用文字武裝自己,
想在讀者面前光鮮亮麗。
但師北宸一語道破:
「讀者不需要你完美,而需要你誠實。」
當然,除了「學習」和「真誠」外。
關於寫作的「技巧」,
這本書可也沒少教你。
像是教如何用文字引起對方興趣,
就靠對比、衝突、懸念;
如何用文字取得關係的主動權,
就要利用「反轉原則」;
如何用寫作規劃職涯發展,
就得會「ABZ計畫」。
師北宸既傳寫作之道,也授寫作之技。
如果說,演講是外向者的絕招,
那麼寫作,就是內向者的武器。
專注持續地寫出好文章,
套句師北宸說的:
「好文章會走路,會讓別人主動找上你。」
我和師北宸,一個外向、一個內向,
但都靠寫作扭轉了人生。
而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嗎?
..................................................................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
https://reurl.cc/KjjnbR
#歡迎分享
#這本是一本很特別的寫作書
#裡面有些話是要真的寫作過才會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稍早最新的消息,高中國文教學文言文比例維持原本國教院研修小組的方案,也就是兩年來經過各界專業學者多方討論、並經過一兩百場座談及公聽會得出的共識。在此特別要向在這次課審會企圖推翻原案的風波中挺身而出的老師、學者們致敬,這當中包括我曾在台大國文課上受教的中文系教授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裡並附上下午中...
高中國文教學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稍早最新的消息,高中國文教學文言文比例維持原本國教院研修小組的方案,也就是兩年來經過各界專業學者多方討論、並經過一兩百場座談及公聽會得出的共識。在此特別要向在這次課審會企圖推翻原案的風波中挺身而出的老師、學者們致敬,這當中包括我曾在台大國文課上受教的中文系教授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裡並附上下午中視新聞來訪問我的片段。我指出,課審會提案要推翻國教院文言文比例者,說穿了其實就是要「去中國化」,因為一旦談起文言文的經典作品,無論是孔子孟子或唐宋八大家,都與中國古人切不斷、分不開,這就有礙於他們塑造獨立於中國的「台獨史觀」。
然而,文化本來就不能硬用政治意識型態來詮釋。任何文學素養的養成,當然要從她歷經時代淬煉的經典讀起。比如我出身外文系,我們在學習西洋文學的過程中,也必須要上溯到希臘神話、新舊約聖經,更何況是世界上唯一仍「活著」的古文明、老祖先傳給我們的中華文化。
當語文教育也要置入偏狹的意識型態時,自然就會有荒腔走板的說法出現,如所謂唐宋八大家是「造神」,讀文言文會被洗腦成封建腐朽的忠君思想......等等。因為找不到理由,又不好直接說是為了「去中國化」,於是便又拿出「台灣本土」作為正當性藉口。
然而,要談「台灣本土」,認識老一輩台灣文學家,就更必須打好文言文基礎,因為他們很多不擅長用以國語(北方官話)為基礎的「白話文」表達,但在書寫上卻是非常工整、正統的文言文。如日據時期台灣的仕紳代表林獻堂,當他與梁啟超在日本見面時,一個是台灣人,一個是廣東人,各自方言不同,但卻能用共同熟悉的文言文書寫溝通。又如連橫的《台灣通史》,絕對是台灣本地文學的經典之一,亦是以文言文寫作而成。
如果文言文底子不紮實,便很難走進老一輩台灣作家的「漢學」世界,甚至還會鬧出笑話,那便是年初總統府硬拗的「自自冉冉」,還說要以閩南語或客家話讀。但不論是閩南語、客家話或國語,「自自冉冉」與賴和所作的詩中的下一句「歡歡喜喜」在平仄上皆不合律,惟有「自自由由」的平仄才會正確,這便是對文言文不懂、卻仍要以政治凌駕文化的傲慢。
我在之前便已點破,這次課審會透過幾個小屁孩提案,就想推翻專業學者耗費兩年討論的結果,這場戲實在演得也太粗糙。也因為手法太過拙劣,才會引發海內外眾多中文學者看不下去,超越政治,共同發聲捍衛文化。從這點也可看出,民進黨全面執政大權在握,為了貫徹文化台獨,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這次的風波雖暫時告停,以民進黨的個性,未來勢必還要折騰,在此也奉勸你們這些人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有朋友看出我背後的那幅字寫的是什麼嗎?)
高中國文教學 在 彭紫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大家幫忙連署✌✌✌
別讓下一代忘記優美的本國語文吧💪💪💪…by莛媽👵👵👵
彭紫莛
請幫忙連署
國文科課審會表決今天延宕到9/10,請轉告理念相同的親朋好友,共襄盛舉。
原已底定的「十二年國教語文領綱」,因2016年政黨輪替後,課綱重審,
於是有關高中國文教學幾個重要元素:文白比例、共同核心選文、文化教材範圍,
因”太陽花世代”高中學生代表提議,進入全面重新審議,爭議如下:
一、 高中3年文言文比例大幅腰斬到30%以下。
二、 核心選文原定案40篇選文,降到10篇,甚至有提案廢除核心選文。
三、 文化教材:刪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建議授課年段及選材範圍。
四、 課審會權限爭議:課綱修訂,由各領域專家組成「課綱委員會」,歷經會議、公聽與反覆會議提出,但課審會議之「普通高中分組」不接受,由生物、地理、自然等各科委員與學生代表,提出選文內容,還進行網路投票,決定出10篇選文。
在備受質疑聲中,原本學生共同學習的40篇選文中,結果傳統中國古文只剩下桃花源記、赤壁賦、鴻門宴與岳陽樓記4篇入選,其餘均為台灣古詩文,還有1篇是日據時代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寫的。
過去因為「課綱微調」引發爭議、抗爭與衝突,我們可以理解為史觀差異的溝通與對話。但是這次「十二年國教語文領綱」的審查與討論,已經嚴重傷害了台灣未來文學、語文教育的發展,程序的不正義與黑箱,更令人匪夷所思。
這份連署由中研院7位院士發起,請問您是否支持原12年國教國文課綱的設計,讓學生多讀些好文章。您如認同,請傳給海內外的好友,一起為臺灣青年前途集氣祈福。連署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guoyuwenshiw…/%E9%A6%96%E9%A0%81… 請幫忙轉發,到“我要連署”處,要先按藍色submit, 出現紅色表格後再填姓名,單位職稱。
文學與語文的教育,影響深遠,還請各界多關心此一「大問題」,救救孩子們!
高中國文教學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稍早最新的消息,高中國文教學文言文比例維持原本國教院研修小組的方案,也就是兩年來經過各界專業學者多方討論、並經過一兩百場座談及公聽會得出的共識。在此特別要向在這次課審會企圖推翻原案的風波中挺身而出的老師、學者們致敬,這當中包括我曾在台大國文課上受教的中文系教授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裡並附上下午中視新聞來訪問我的片段。我指出,課審會提案要推翻國教院文言文比例者,說穿了其實就是要「去中國化」,因為一旦談起文言文的經典作品,無論是孔子孟子或唐宋八大家,都與中國古人切不斷、分不開,這就有礙於他們塑造獨立於中國的「台獨史觀」。
然而,文化本來就不能硬用政治意識型態來詮釋。任何文學素養的養成,當然要從她歷經時代淬煉的經典讀起。比如我出身外文系,我們在學習西洋文學的過程中,也必須要上溯到希臘神話、新舊約聖經,更何況是世界上唯一仍「活著」的古文明、老祖先傳給我們的中華文化。
當語文教育也要置入偏狹的意識型態時,自然就會有荒腔走板的說法出現,如所謂唐宋八大家是「造神」,讀文言文會被洗腦成封建腐朽的忠君思想......等等。因為找不到理由,又不好直接說是為了「去中國化」,於是便又拿出「台灣本土」作為正當性藉口。
然而,要談「台灣本土」,認識老一輩台灣文學家,就更必須打好文言文基礎,因為他們很多不擅長用以國語(北方官話)為基礎的「白話文」表達,但在書寫上卻是非常工整、正統的文言文。如日據時期台灣的仕紳代表林獻堂,當他與梁啟超在日本見面時,一個是台灣人,一個是廣東人,各自方言不同,但卻能用共同熟悉的文言文書寫溝通。又如連橫的《台灣通史》,絕對是台灣本地文學的經典之一,亦是以文言文寫作而成。
如果文言文底子不紮實,便很難走進老一輩台灣作家的「漢學」世界,甚至還會鬧出笑話,那便是年初總統府硬拗的「自自冉冉」,還說要以閩南語或客家話讀。但不論是閩南語、客家話或國語,「自自冉冉」與賴和所作的詩中的下一句「歡歡喜喜」在平仄上皆不合律,惟有「自自由由」的平仄才會正確,這便是對文言文不懂、卻仍要以政治凌駕文化的傲慢。
我在之前便已點破,這次課審會透過幾個小屁孩提案,就想推翻專業學者耗費兩年討論的結果,這場戲實在演得也太粗糙。也因為手法太過拙劣,才會引發海內外眾多中文學者看不下去,超越政治,共同發聲捍衛文化。從這點也可看出,民進黨全面執政大權在握,為了貫徹文化台獨,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這次的風波雖暫時告停,以民進黨的個性,未來勢必還要折騰,在此也奉勸你們這些人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有朋友看出我背後的那幅字寫的是什麼嗎?)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高中國文教學 在 【陳蒂國文】教你高中國文文化層次速讀法!別再用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國文 IG,範文筆記不漏接https://www.instagram.com/chendichinese/ 關於「陳蒂 國文 」 教學 ... 高中國文 線上# 高中國文 線上# 高中國文 # 高中 作文班. 陳蒂 國文 ... ... <看更多>
高中國文教學 在 國文科教材教法俱樂部(國高中職) 的推薦與評價
... 教學文本(教材)與課堂教學歷程(教法)。分享貼文時,如果能加上自己的反思回饋更棒!歡迎關心中學國文教學的朋友參加! ... <看更多>
高中國文教學 在 高中國文 的推薦與評價
【陳蒂國文】教你高中國文文化層次速讀法!別再用國小的方式讀國文了,你還在死背嗎? 陳蒂國文教學團隊. 852 views•3 weeks ag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