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睡了一個好覺,我的頭好久沒有口水沾溼枕頭的放鬆,感覺又回來了。
距離上次我發文肩頸跟背部酸痛、手臂酸麻又過了半個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日子我的治療跟調整。
#許教練給我信心
首先我要感謝許教練(就是你們知道的那位籃球冠軍隊教練),在我寫下兩個多月來的困擾後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他也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放心這不是什麼絕症),後來經推薦找到一個專業的物理治療所,經過4-5次療程(確切數字我忘了)之後治癒。根據他的描述症狀跟我差不多,困擾他也很久。但經過PT耐心的治療後終於恢復了,雖然PT徒手治療並不便宜。但對於飽受困擾多時的我們來說,有效果找到問題的根本最重要。教練的那通電話,給了我不少信心!
我個人的肩頸酸痛已經有數年時間,甚至在我記憶中大概從年輕時肩頸就一直不太好。(有了手機後更糟)所以再次出現問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又是這個毛病,也可能是因此繞了很大一圈,但很多看診跟處置都是抓到皮毛,無法根治。
#家瑗醫師跟遠在紐約老友james推薦我兩本書
這段時間為了尋找問題,我也看了幾本書,包括家瑗醫師介紹的「激痛點按摩全書」以及還沒有中文譯本的美式足球Tom Brady 2017年寫的“The TB12 Method: How to Achieve a Lifetime of Sustained Peak Performance” 書中針對老式訓練強調不斷增加strength(力量強度)的觀念,提出了pliability(柔韌度)的替代訓練方式,大家都知道Brady職業生涯超過20年,他強調拉長緊繃的肌肉,讓過硬的肌肉恢復彈性比一直訓練更重要。總之這本書帶給我很多新觀念,也讓我在接下來的馬拉松訓練方式上做出調整。
#從小被教導要探索世界
#到現在才知道更要探索自己身體
在這段探索自己身體的過程中,我也要謝謝 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給我的協助。就像激痛點的作者Clair Davis說的,在西方醫學領域當中,肌肉專科長久以來都是冷門學科,甚至在醫院找不到這樣的門診。但是偏偏我們身上很多的病痛,都跟肌肉的緊繃或過度使用、長期姿勢不良以致於沒有得到放鬆有關。我想他看到了未來的趨勢:結合骨科治療跟物理治療的重要性,還有讓病人在PT的專業協助下,探索自己身體。
#謝謝人正心美的正琪老師(以撘以)
長期脖子不舒服讓我抬頭仰角非常有限,但在兩位PT恩賜跟正琪的耐心協助下(當然我自己也是一個很囉嗦愛發問的病人),幫我在診間的治療中去找尋我疼痛的位置,經過不斷的嘗試後去做出可能的病灶判斷。尤其在奧運選手御用PT正琪老師的治療中,她不斷的鼓勵我,也逼迫我做出更大的轉動角度,雖然有時那種酸痛很難忍受,不過看到一次比一次的角度更大,拉開跟放鬆緊繃肌肉後身體逐漸改善,其實感動的有點想哭🥲,這問題真的困擾我太久了,而且之前一些不太好的看診經驗,讓我一度懷疑這種酸痛是不是要跟著我一輩子?
除了PT的診斷,我也在其他的時間裡很努力的執行他們給的作業(運動),(這也才發現我的後背、脖子後方跟髖都沒力。)不斷的從各種動作中去體會效果,從書中自我按摩並認識肩頸不同部位的肌肉名稱。真的,過去讀書時都沒這麼認真!所以除了謝謝PT老師們的協助外,我也要謝謝自己。
#有什麼問題還是歡迎私訊我喔
從上次的發文中我知道好多朋友都有類似的困擾(這也算文明病),很多人也跟我一樣繞了好一圈都找不到治本方法,他們來私訊我想了解我的經歷,以及去哪裡治療?(不堪其擾 咦?🤣🤣)所以特別寫出來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好的方向跟照顧。
當然像我這樣長久的問題不可能一次就治好,過程中需要自己很多的努力去矯正脊椎的彎度,緊繃許久無法放鬆的肌肉。所以一定要有耐性,而且相信PT是很重要的,因為你不會一次治療就突然大幅改善,也需要靠自己多下功夫去做交代的動作。
最後我希望還有類似困擾的身邊朋友們都早日找到好的方向,得到好的治療。
喔對了,生生優動不會直接推銷療程,而是會先替你評估問題做出建議。如果你還不放心,打電話時可以說是魁哥的朋友,如果他們對你不夠用心,可以私訊給我,我再去跟老闆抱怨。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讓他自己來: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給長者的復健運動全圖解」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毛琪瑛(復健科醫師)、李宜蓉(物理治療師), 內容簡介: 我們都會老,但是不想老, 如果可以健康生活, 誰會希望成為一位需要時時被照顧的老人? 「讓他們自己來吧!」 能力帶來尊嚴,尊嚴使...
骨科物理治療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年前因工作摔倒傷及頸椎,骨科醫師說需要手術,而且是從喉部開刀進去,若不處理可能會造成下半身癱瘓或半身不遂。當時我嚇壞了,腦子一片空白,腿軟站不起來,坐在診間哭泣。看過很多醫生,一位復健科醫師建議我原裝的最好,和平共存吧!
復健熱敷、牽引、電療奏效,成功延緩退化速度,但多年來仍然時不時發作而手腳痠麻,幸好醫學一直在進步,物理治療方式也日新月異,因此我不斷在嘗試新的方法照護舊疾。
中年後因舊傷導致肩頸不適,還有腳程不佳、手腕無力等狀況,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生生優動運動物理治療所,運用AI醫療運動復健器材SMARC,以及物理治療師的徒手觸診,來盤點我的身體狀況。
經過評估後,治療師說我是因為長短腳,影響骨盆的位置,特別在走路跟久站的時候容易造成脊椎的負擔,活到這年紀才找到腰酸背痛的元兇,難怪過去指壓按摩再多都無用。
蔡孟瑜物理治療師(小孟老師)用輕柔的徒手治療幫助放鬆脊椎周遭的肌肉,過程完全不痛,經過幾次治療後讓我手漸漸不麻,呼吸更順暢。
彭思瑋(威力老師)教我了許多自我練習的方法,喚醒小肌肉要工作,避免大肌肉過勞,即使頸椎擠壓間距雖變小,仍能靠著強健的肌力護衛,並鼓勵我養成生活好習慣,導正錯誤的姿勢,避免久坐,上網和滑手機等動作而加重傷害,同時訓練肌耐力,學習放鬆,多管齊下非常受用。
我主持健康節目,談過許多人因肌耐力不足而跌倒的意外,輕者影響行動力,重者甚至臥床不起,所以鍛鍊肌耐力要趁早,避免拖累家人。運用SMARC智能運動復健器材,加上姵臻運動管理師的觀察指導,不論是肌力訓練、心肺耐力、全身協調性,我都愈作愈起勁,體能更是回復年輕時的水準,還被稱讚好棒棒,看見成效的運動非常有成就感。
在治療所內還有許多銀髮族爺爺奶奶做得比我還認真,不喘不累毅力過人,真是讓人佩服啊!現在開始就要為未來的老年生活規劃藍圖,將來漸老也要能行動自如談笑風生,這才是理想好品質的美麗人生。
預約點這裡 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
#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 #物理治療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疼痛治療 #健康賦能管理專家
骨科物理治療介紹 在 骨科戴大為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膝關節修復全書:慢性膝蓋痛‧退化性關節炎‧十字韌帶撕裂,25種常見膝蓋問題的修復照護指南
這一本書是由美國專業的骨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共同撰寫而成,英文書名就叫: The Knee Injury Bible (膝關節損傷聖經),是目前對於膝關節損傷的疾病介紹、治療、手術、復健、恢復運動等主題介紹最完整的百科全書。
第一章介紹常見的膝關節損傷與疾病,包含常見的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破損、骨折、關節炎等。
第二章是本書比較特別的部分: 膝關節手術大小事。這是我看過對於骨科膝關節手術描述的最詳細的書。從手術前的評估與檢查、住院後所會發生的一切、手術後的康復過程幾乎都鉅細靡遺地寫在書中。相關檢查的意義、各種藥物的使用也都包含在內。推薦給有需要接受膝關節手術的朋友,讀完後對於過程中會出現的專有名詞一定會有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幫助您和醫師在同一個頻率溝通。
第三部分是: 重返巔峰狀態:養膝計畫。內容包括許多復健的原則、還有動作示範、復建計畫的制定等。畢竟膝關節進廠維修,為的就是可以再回到運動場或職場上,提升生活品質。為了在手術後讓生活盡快回到正軌,規劃一個良好的復健計畫至關重要。本書除了展示如何制定計畫外,也有一個專章說明如何避免舊傷復發。
采實文化很用心翻譯這本巨作,這本書推薦給目前未膝傷所苦的朋友,或過去受過傷,還無法回到巔峰
想了解更多本書內容,請點選下列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729?sloc=main_mb
骨科物理治療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讓他自己來: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給長者的復健運動全圖解」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毛琪瑛(復健科醫師)、李宜蓉(物理治療師),
內容簡介:
我們都會老,但是不想老,
如果可以健康生活,
誰會希望成為一位需要時時被照顧的老人?
「讓他們自己來吧!」
能力帶來尊嚴,尊嚴使人快樂,
因此教會長者們在家運動、為身體著想、為健康努力,
絕對比無時無刻在他們身旁呵護照顧來得更有意義,
如果你愛他們,就請聽聽專業醫師與治療師的建議,
讓長者能夠獨立,也給自己喘息的機會,
用滿滿的愛+正確的方法,
幫助長者們選擇「有能力、有尊嚴」的生活吧!
長者功能退化、生活自理困難?
運用正確的復健運動,可以建立長者自信,
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提升自主活動能力!
照護者身心俱疲、期待長者進步?
透過正確的指引,避免運動過程自身受傷,
讓長者能夠獨立,給自己日後喘息的機會!
依照不同長者的狀況,來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運動!
每位長者的身體狀態、退化程度都不盡相同,若是請他們都用相同的方式來做復健運動,就會容易受傷。因此本書將運動強度分成A~H共8等級,讓長者可以透過書中的簡易評估,找到合適自己的運動程度,由入門開始逐漸增強難度,才能在不受傷的前提下一天一天更進步!
「躺→坐→站」三步驟循序漸進,練習適合自己程度的復健運動!
本書設計的最大前提,是讓長者在「舒適、不過荷、不受傷」的情況下養成良好的復健運動習慣,因此動作規劃順序上,會讓長者先由不費力的躺姿開始練習,慢慢地進階至坐姿,最後進入站姿運動,當長者們覺得復健運動其實並不麻煩時,就會更有意願持之以恆下去!
專業治療師親自示範,讓長者輕鬆看懂,一步一步慢慢學習!
除了在診所,在家也能做復健運動喔!全書運動皆由真正專業的治療師,以清楚的照片圖解一一教學,每個細小動作都具細靡遺地說明,另外也根據他們多年的職業經驗,列舉出大家常做出的NG動作,提醒長者們不要因為姿勢錯誤而不小心受傷!
作者簡介:毛琪瑛醫師(32年臨床經驗)
經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士畢業
前台大醫院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
前市立陽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美國哈佛大學附屬復健醫院研究員
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專科醫師
現任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監事
現任實康復健科診所資深顧問醫師
曾獲商業周刊百大良醫復健科好醫師之殊榮
著作:《微伸展,輕運動 :徹底擺脫全身痠痛麻》
作者簡介:李宜蓉(8年臨床經驗)
學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物理治療研究所碩士
高雄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學士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師資認證
失智症物理治療師專業照護培訓認證
八仙塵爆居家復健特約物理治療師
專長:
骨科物理治療
神經物理治療
老人復能運動
小兒物理治療
現任:
實康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 運動團體班帶領治療師
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居家暨社區復健團隊特約治療師
新北市教育系統特殊教育物理治療師

骨科物理治療介紹 在 痠痛麻等症狀處理是大眾對骨科物理治療基本的認識但相較於 ... 的推薦與評價
痠痛麻等症狀處理是大眾對骨科物理治療基本的認識但相較於這些動作分析與矯正更是物理治療師的擅長最近來了位教練介紹過來的朋友平時並無痠痛問題不過 ... ... <看更多>
骨科物理治療介紹 在 骨科物理治療師在物理治療所與骨科診所和復健科診所的差別? 的推薦與評價
物理治療 師能夠扮演的角色非常的多,你知道的物理治療師是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來敘述一下骨科物理治療師在每個地方扮演的角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