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改款】協助校友課後發表超過 2000 篇 SCI 的新思惟國際,再次打造最符合今日學術環境的研究工作坊,全新改款開放報名囉!
⠀⠀
#這門課可以學⠀⠀
▪ 從審閱者角度,給你稿件準備建議,避免一眼就被退稿,學會正確的標題與摘要寫法。
▪ 怎樣寫論文,才會又快又有效。從靠靈感,變成靠結構,即使精神不好也能持續產出。
▪ 別擔心自己統計爛,下午兩點讓你在自己的電腦跑完統計,作出 SCI 等級圖表。
▪ 如何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真正讀懂 reviewer 想要的是什麼。
▪ 覺得自己的研究環境不夠好嗎?其實大家都是。如何整合手邊資源,順利起步。
▪ 想不到研究主題嗎?不知道怎麼累積研究資源嗎?我們教你。
⠀⠀
⠀⠀
【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為你而開】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2020年新思惟之友共689篇論文
#現在平均每月超過60篇論文發表
#下一個傑出校友就是你
⠀⠀
⠀⠀
▍ 從寫作到投稿一次學會
⠀⠀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2.5 小時互動實作:活用數據統計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堅強陣容
⠀⠀
#吳昭慶:神經外科頂尖期刊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之核心編輯成員。從素人狀態起步,歷經 author / reviewer / speaker / editor,用研究與發表,讓世界知道自己的技術與專業。
⠀⠀
#黃志生:寫作眼光精準,從一個自建的臨床資料庫,快速發展出系列論文多篇。並在臨床工作中,善於發掘適合寫作的切入點,登上高分期刊。更厲害的是,這一切是在中小型醫院裡完成的!
⠀⠀
#蔡依橙:原創論文被引用破百次,領導制訂亞洲心臟電腦斷層 guideline 後,希望協助每個想在國際舞台發光的年輕朋友,於是辭職創業,全心投入課程規劃,協助大量傑出校友,活出更好的人生。
⠀⠀
⠀⠀
▍課程特色
⠀⠀
#以初學者為核心:課程設計核心,就是讓初學者能完成自己的第一篇 SCI 論文。直接告知許多起步者常掉進去的坑,協助避開。多年教學經驗,知道同學們卡關在哪邊,提供加速與避開陷阱建議,節省大量時間。
⠀⠀
#實際親手跑統計:用實際的例題,讓同學們親手操作,確定在自己的電腦上,用自己的滑鼠,能做出 SCI 等級的投稿用數據圖。並有新思惟講師與資深助教群,協助排解疑難雜症,卡關馬上能夠解決,立刻搞懂。
⠀⠀
#課後回饋再提升:現場互動實作,打通統計任督二脈後,回家繼續練習,在周三前上傳自己完成的數據圖,以及問題,由蔡校長一一看過,並個別回饋。假設統計數據圖,上課當天第一次做,能有 80 分,回家練五次,繼續進步到 95 分,由我們的快速提點與建議,能告訴各位到 100 分,還有哪些細節。用心把製圖學好,日後投稿不煩惱。
⠀⠀
⠀⠀
👤學員好評
⠀⠀
➠ 由專家帶路,讓新手無痛學習!
⠀⠀
「這是一堂由專家帶領小白逛大觀園的知識之旅,讓我們穿過高級新手、勝任者、精通者曾經踩過的佈雷區,進入專家的思考領域,有機會追逐這領域知識與信息的領先者,一起前往創造未來。」(林口長庚醫院 復健科 吳易澄 醫師)
⠀⠀
➠ 論文寫作力,讓你帶著走。
⠀⠀
「過去幾年,念了研究所,但對於撰寫研究論文甚至投稿仍然一知半解,選擇參加新思惟國際的課程,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上完課其實很開心自己有上到這堂課,雖然好像所有的東西,都要從頭想起、都要整理,但是好像就比較有方向了。不會像以前常常白忙一場沒有結果。」(台中榮總 藥學部 鄭昕弦 藥師)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0的網紅大象中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頸部是 礦區 是整個脊椎的第一礦區 脊椎是 骨科 神經外科 日俄戰爭雙雄爭霸的中國東北戰場 勝敗都是在別人家裡打的 復健科吃的是長尾效應的湯湯水水療程 在時間穿越劇裡 太極拳傷科 的角色 是讓 局面 hold住 不要引來 骨科與神外的覬覦 骨科與神外 的 出手 除了痛身 看到那帳...
「馬階復健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馬階復健科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馬階復健科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馬階復健科 在 安教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馬階復健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馬階復健科 在 Re: [寶寶] 頸椎的問題!!關於斜頸- 精華區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馬階復健科 在 【新竹馬偕】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預防肩頸手部痠痛!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馬階復健科 在 新竹馬偕復健科ptt :: 健保診所維基百科 的評價
- 關於馬階復健科 在 [問題] 台大or馬偕復健科? - 看板Hsinchu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馬階復健科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協助校友課後發表超過 2000 篇 SCI 的新思惟國際,再次打造最符合今日學術環境的研究工作坊,全新改款開放報名囉!
⠀⠀
#這門課可以學⠀⠀
▪ 從審閱者角度,給你稿件準備建議,避免一眼就被退稿,學會正確的標題與摘要寫法。
▪ 怎樣寫論文,才會又快又有效。從靠靈感,變成靠結構,即使精神不好也能持續產出。
▪ 別擔心自己統計爛,下午兩點讓你在自己的電腦跑完統計,作出 SCI 等級圖表。
▪ 如何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真正讀懂 reviewer 想要的是什麼。
▪ 覺得自己的研究環境不夠好嗎?其實大家都是。如何整合手邊資源,順利起步。
▪ 想不到研究主題嗎?不知道怎麼累積研究資源嗎?我們教你。
⠀⠀
⠀⠀
【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為你而開】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2020年新思惟之友共689篇論文
#現在平均每月超過60篇論文發表
#下一個傑出校友就是你
⠀⠀
⠀⠀
▍ 從寫作到投稿一次學會
⠀⠀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2.5 小時互動實作:活用數據統計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堅強陣容
⠀⠀
#吳昭慶:神經外科頂尖期刊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之核心編輯成員。從素人狀態起步,歷經 author / reviewer / speaker / editor,用研究與發表,讓世界知道自己的技術與專業。
⠀⠀
#黃志生:寫作眼光精準,從一個自建的臨床資料庫,快速發展出系列論文多篇。並在臨床工作中,善於發掘適合寫作的切入點,登上高分期刊。更厲害的是,這一切是在中小型醫院裡完成的!
⠀⠀
#蔡依橙:原創論文被引用破百次,領導制訂亞洲心臟電腦斷層 guideline 後,希望協助每個想在國際舞台發光的年輕朋友,於是辭職創業,全心投入課程規劃,協助大量傑出校友,活出更好的人生。
⠀⠀
⠀⠀
▍課程特色
⠀⠀
#以初學者為核心:課程設計核心,就是讓初學者能完成自己的第一篇 SCI 論文。直接告知許多起步者常掉進去的坑,協助避開。多年教學經驗,知道同學們卡關在哪邊,提供加速與避開陷阱建議,節省大量時間。
⠀⠀
#實際親手跑統計:用實際的例題,讓同學們親手操作,確定在自己的電腦上,用自己的滑鼠,能做出 SCI 等級的投稿用數據圖。並有新思惟講師與資深助教群,協助排解疑難雜症,卡關馬上能夠解決,立刻搞懂。
⠀⠀
#課後回饋再提升:現場互動實作,打通統計任督二脈後,回家繼續練習,在周三前上傳自己完成的數據圖,以及問題,由蔡校長一一看過,並個別回饋。假設統計數據圖,上課當天第一次做,能有 80 分,回家練五次,繼續進步到 95 分,由我們的快速提點與建議,能告訴各位到 100 分,還有哪些細節。用心把製圖學好,日後投稿不煩惱。
⠀⠀
⠀⠀
👤學員好評
⠀⠀
➠ 由專家帶路,讓新手無痛學習!
⠀⠀
「這是一堂由專家帶領小白逛大觀園的知識之旅,讓我們穿過高級新手、勝任者、精通者曾經踩過的佈雷區,進入專家的思考領域,有機會追逐這領域知識與信息的領先者,一起前往創造未來。」(林口長庚醫院 復健科 吳易澄 醫師)
⠀⠀
➠ 論文寫作力,讓你帶著走。
⠀⠀
「過去幾年,念了研究所,但對於撰寫研究論文甚至投稿仍然一知半解,選擇參加新思惟國際的課程,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上完課其實很開心自己有上到這堂課,雖然好像所有的東西,都要從頭想起、都要整理,但是好像就比較有方向了。不會像以前常常白忙一場沒有結果。」(台中榮總 藥學部 鄭昕弦 藥師)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馬階復健科 在 安教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平時特別愛運動的我, #微解封 後訓練最常出現除了肌肉 #微拉傷 外再來就是肌肉 #微緊繃 帶來的 #微失眠 問題等等...😂😂
我看起來頭好壯壯,聽起來是不是慘不忍睹!?
這次收到【Omron歐姆龍溫熱低週波治療器HV-F311】和美國熱銷No.1【Sunbeam萬用熱敷帶】真的解救了我!
長期肌肉緊繃真的是太難受了!(尤其是久坐工程師美容師及醫療界的各位們)
因此除了放鬆按摩外,定期復健其實也是尤其重要不要說影響運動表現,還會影響一般生活!有時候即使什麼都沒做,睡一覺起來直接 #微落枕 三天都不用運動了...
自從全民防疫宅在家後至今已兩個多月
身為一顆稱職的沙發馬鈴薯每天早上起來如果覺得身體過緊一定都會鋪好瑜伽墊拿出我的滾筒及按摩槍開始一天的放鬆行程。
不過自從這次收到【Omron歐姆龍溫熱低週波治療器HV-F311】是歐姆龍最新款的家用低週波治療器,才體會到放鬆的真諦,終於不用靠自己了🥲
這台日本製的Omron歐姆龍溫熱低週波治療器HV-F311容易攜帶且使用方便,充電一次就能用很久,也具有衛生主管機關核准字號。(衛部醫器輸字第030871號)
最主要是使用超簡單,我自己最常用溫治療Pro的療程,前15分鐘會先溫熱、後15分鐘開始低週波治療,按摩模式強度6我就非常有感了,用了它不到20分鐘的我,感覺馬上就可以再度訓練一輪,我現在連睡覺都抱著它。
還有這款美國熱銷No.1【Sunbeam萬用熱敷帶】太太最愛的一款,生理痛第一個想到 #sunbeamTaiwan!
當然不只有這個功能,它還可以針對舊傷處的保養跟訓練後的肌肉放鬆,熱敷可以舒緩肌肉,減輕身體的不適,身體鬆了,整個人都舒服了~~ Costco款還有冰敷包,在家運動扭到的話,都可以立即冰敷 !
它有五段式熱度調整,自動斷電功能,加熱速度快,溫度非常穩定,清潔更方便熱敷帶可以丟洗衣機清潔(要記得裝洗衣袋喔!),就不怕流汗臭味啦~全家都方便使用!!
我知道大家每天生活運動工作難免會有腰痠背痛、肩頸僵硬等狀況,特別是這兩個月瘋狂鍛鍊廚藝的太太們,低周波跟熱敷一起搭配,立刻身體舒緩加倍 !不像按摩椅有時可能按不對部位還會造成不舒服!
一般來說熱敷+低週波就等於是舒緩痠痛的SOP,但對於生活繁忙的人,無法定期復健或看診,像我爸爸是職業級漁夫,需要定期去復健科診所做復健,就很適合有一台Omron歐姆龍溫熱低週波治療器HV-F311 或 Suneam萬用熱敷帶,當然兩台都有更好啦 !
疫情階段在家裡就享受醫療級 #微治療 ,也節省下往返診所的時間,CP值真的太高了!
對於這樣的熱敷治療,更能針對部位實際治療,達到良好的功效,這些看似普通的溫熱作用,其實是不斷地在促進血液循環,想要 #微肌肉放鬆 、 #微痠痛舒緩 的人 ,趕緊搶購吧,連我自己都太喜歡💕只好推你們入坑 🥰買給自己、買給長輩的最佳首選。
#不要被痠痛打亂訓練計畫 #歐姆龍溫熱低週波治療器 #Sunbeam萬用熱敷帶 #COSTCO #舒緩痠痛SOP #安教練 #明星教練教你放鬆 #sunbeamTaiwan
#恆隆行
產品購買如下:
實體購買:各大COSTCO門市,有獨家的主機+貼片組合包呦!
線上專人諮詢:恆隆行
https://www.hengstyle.com/event/1647
**Omron低週波治療器是二級醫療,不能在線上販售。
衛部醫器輸字第030871號,北市衛器廣字第108060103號
【Sunbeam萬用熱敷帶】
實體購買::各大COSTCO門市
線上購買:COSTCO+線上恆隆行
Sunbeam Costco線上購物 : https://www.costco.com.tw/Sunbeam/c/Sunbeam
Sunbeam 恆隆行線上購物: https://www.hengstyle.com/products/245
**只有Costco的版本有含"冰敷包" 喔。 外面通路賣的是沒有"冰敷包"的
馬階復健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頸部是 礦區
是整個脊椎的第一礦區
脊椎是 骨科 神經外科 日俄戰爭雙雄爭霸的中國東北戰場
勝敗都是在別人家裡打的
復健科吃的是長尾效應的湯湯水水療程
在時間穿越劇裡
太極拳傷科 的角色
是讓 局面 hold住 不要引來 骨科與神外的覬覦
骨科與神外 的 出手
除了痛身 看到那帳單 痛的也是心
頸部的第一礦區 開採法
跟比特幣採礦不同的是 比的不是CPU解題快速
比的是慢 太極拳的慢
才剛出手 就停了
因為就挖到礦了
園區先生 很西化
喜歡討論 X-ray MRI CT PRP 微創
從台大 中國 馬階 總要像後宮一一點名 資歷
而太極採礦法
比的是 太極拳的內化 深化 診斷同時就已開始治療
園區先生
不知道的是 整個脊椎 有3大金礦
而頸椎 目前開採的 只是第一礦區
隨著歲月推移變遷
將來還會陸續開採 第2胸礦區 第3腰礦區
老闆普遍要的是 更新鮮的肝
在肝纖微化之前 3大礦區 早就朝石化 鈣化前進了
大象中醫 在你的頸錐上 打太極拳
能擋就擋
擋骨科 擋神外
在風化 成為神化之前
馬階復健科 在 新竹馬偕復健科ptt :: 健保診所維基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看板:hsinchu,時間:2020年07月16日,作者:nuno.想去馬偕做復健需要的項目不少除了儀器還需要跟治療師配合請問看哪個醫生對後續復健會有差別嗎?,2020年9月27 ... ... <看更多>
馬階復健科 在 Re: [寶寶] 頸椎的問題!!關於斜頸- 精華區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你好,我的北逼下週一就屆滿六個月了
他也是斜頸,我從他未滿月起就開始復健之路了
每個禮拜至少去四次
我的感想跟建議
1.先帶北逼到大醫院復健科檢查確認是否為斜頸
2.找住家附近方便到達的骨科醫院(含復健科的)定期做復健,因為復健要花好幾個月
的時間,所以建議馬咪找住家附近,ㄧ來離家近會去的勤,二來復健也不需要跟去
醫院人擠人等等等浪費時間
(最重要)3.幫北逼找ㄧ個細心、專業、並且非常有耐心的復健師專門幫她復健
斜頸治療的黃金期為出生後六個月內
治癒率為90%以上
我的北逼治療內容如下
1.先五分鐘的超音波導入,開最小的力道
(但是,有的復健師認為北逼還太小,超因波怕會影響小孩子)
2.五到十分鐘的患部按摩,待患部肌肉放鬆後
3.牽引頭部往患部轉動,復健師會看狀況拉到適度的角度
4.把頭擺正後,頭跟身體以L型角度拉引(那是後其症狀較輕了以後才做~)
5.第3跟第4步驟交替做五到六次
整個療程大概半個小時左右,所以找優良的復健師很重要,因為他要花費很大的耐心
去哄去陪伴北逼
而我需要做的事情如下
1.去復健時準備常用的奶嘴、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北逼專用的乳液,最重要的是
媽咪要捨得北逼哭的西哩花啦的,你如果因為不捨得北逼哭,因而停止復健,他的斜
則永遠遠不會好,後遺症很多,如頭歪一邊、大小眼、大小臉等....,愛他不要害
了他!其實北逼哭不是因為痛,單純是因為害怕
2.聽從復健師的方法,在家幫他進行按摩或頭部牽引,利用玩具或人吸引他轉向患部
及早治療及早治癒,我北逼現在跟條蟲沒兩樣,會翻來滾去的,沒ㄧ刻閒~XD
裡面有他的照片~XD,老王賣瓜~
https://kemy1219yogo.spaces.live.com/
再補充一點,健保針對於三歲以下幼童的復健有優惠
看診ㄧ次是100元,接下來的六次復健則免費,復健時僅需繳健保卡做登錄即可~
未滿月的北逼,尚未有健保卡者可先用媽咪的卡掛號(可是復健就沒有優惠了,ㄧ次50元~)
※ 引述《tingss41 (07.01巨蟹廖Baby~:))》之銘言:
: 剛剛查了一下奇摩知識
: 斜頸要看"小兒復健科"
: 大家比較推薦的醫生有
: 1.馬階的莊曜嘉醫師(復健科)
: 但馬階有規定"18歲以下請掛小兒科門診"(很怪的規定)
: 所以我不知到小孩能不能掛這科
: 2.長庚的張北葉醫(小兒外科)
: 而長庚關於斜頸是歸"小兒神經內科"
: 這樣我掛張醫生的門診他會看嗎??
: baby的健檢我們打算去馬偕
: 那這樣我是都在馬階看比較好
: 還是斜頸的部份去長庚看??
: 不知道還有沒有對"斜頸"比較專攻的醫師可以推薦一下!!
: 剛剛照查到的資訊幫baby檢查了一下
: 她右邊肩膀有一條很明顯僵硬的筋
: 我照著查到得方法試著幫她輕揉,可是可能很痛
: baby哭的很悽厲,好心疼XD
--
我們一生不要只愛一次,但是一次只愛一人!
By 侯文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6.29.174
※ 編輯: yogoeva 來自: 140.126.29.174 (07/16 09:28)
> -------------------------------------------------------------------------- <
作者: tingss41 (07.01巨蟹廖Baby~:)) 看板: BabyMother
標題: [寶寶] 廖小妡斜頸復建─就診篇&斜頸護理
時間: Mon Aug 3 12:54:48 2009
大醫院的門診真難掛XD
好不容易查到台大醫個專門幫斜頸復健的醫師
沒想到一直到八月中門診都掛滿的...
(而且台大現場門診6:30開始掛,我起不來XD)
所以今早改轉戰馬偕
由於粗心的媽媽前幾天忘了掛號
昨天要掛的時候馬偕的網路掛掉了XD
今早很克難的克服睡意起床後東西打包好就拎著小妡直奔馬偕
掛了"初診2號" (馬偕初診複診號碼是分開的XD)
原本以為可以早早看完趕快回家
沒想到醫生姍姍來遲...
而且看診時燈號只跳複診的,整個讓我擔心了一下
(因為旁邊都是看大腸直腸科的伯伯還有其他看診的小孩,好怕細菌太多XD)
好不容易再等了半小時終於輪到小妡了...
進了診間跟醫生說明原因後,醫生拿出一張"斜頸的護理指導"
(其實診間外牆壁就有,我等待的時候已經看完了XD)
一項一項跟我說明完之後
醫生把小妡翻過來趴在病床上臉朝向患部的位置趴著
這時小妡已經哭的驚天動地了,都還沒開始復健勒XD
然後跟我說回家一定要讓她趴睡
這樣復原的時間會比較快...
然後就開批價單給我跟我說下個月再來看!!??
(我以為他會讓小妡在院內用超音波復健XD)
就這樣花了一個早上的時間結果只看了5分鐘就回家了
而且按摩的方法之前婦產科醫生就有跟我說了
搞不懂今天出門到底為什麼XD
不過因為先前我已經先幫小妡在家裡簡單的熱敷、按摩了
所以前兩天開始他已經可以轉向肌肉僵硬的那邊..泣
希望她可以趕快復原:)
------------------------------分隔線-----------------------------------
上網google一下每1000名新生兒中有5-8個有斜頸的問題
斜頸越早復健復原的狀況越好
除了到醫院復健在家復健更重要
我家小妡在今天去看診前我就已經有先幫他熱敷、按摩
所以她已經能夠轉右邊了,只差肌肉僵硬的問題要解決
把醫院附的斜頸護理po上來跟大家分享
如果有版媽的寶寶也有類似問題
從發現開始記得先幫他做基本的復健
斜頸的護理指導(BY馬偕醫院)
一、以熱毛巾或熱敷墊(約40度)做硬塊處的局部熱敷,每次15-20分鐘,
早、中、晚各一次,需注意溫度,避免燙傷
二、每日數次以食指、中指併攏,塗抹嬰兒油在硬塊處,輕輕的按摩,
每次5分鐘
三、姿勢的調整
1.睡覺時,以趴臥的姿勢,臉部轉向硬塊處(患側朝上),墊褥不可
太軟,請注意勿壓迫口鼻
2.餵奶時,將奶瓶或乳頭自患側上方餵食,誘使寶寶臉部朝向患側
吸奶,而達到主動的復健效果
3.抱時,讓寶寶的健側(無硬塊的那邊)貼近抱的人,利用外界的聲
、光,吸引嬰兒朝向外(硬塊處)看
四、環境的調整
1.將嬰兒床健側靠牆,患側向外,誘使寶寶的臉自動轉向患側
2.床頭可放置旋轉音樂鈴,利用光線、聲音及玩具放在患側以吸引
小孩的注意(須讓頸部轉動,而不是身體的轉動)
五、每天請持之以恆的施行熱敷,按摩及頸部轉向患側,每個月回門診
檢查,直到硬塊改善
六、若頸部肌肉改善,已能轉動,亦須每年追蹤一次,直到醫師認為正
常為止
七、每三個月幫寶照正面照片,比較臉部兩側是否有明顯差距
八、醫院的復健因時間受限,最有效的是家人可隨時隨地的幫寶寶執行
以上的復健步驟
九、斜頸大部份會逐步改善,要注意因頸部活動受限而引起頭臉部的不
對稱,且長久固定一側的睡姿,容易造成頭部壓扁的現象
--
廖家Baby搗蛋日記~*
https://www.wretch.cc/blog/tingss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72.100
沒有,醫生說自己在家復健比在醫院有效然後就這樣
所以沒照超音波XD
所以我想下週掛的到的話去台大看看
你的Baby有任何一邊有僵硬的肌肉嗎??有的話幾乎就一定是
如果沒有的話在觀察一下吧!!
她出生後一直到出院都正常
可能是她只轉一邊我們沒發現造成的!!
不過因為才1個月大,復健很快就好了:)
上禮拜他已經可以轉右邊睡了...
那只要記得不時幫他轉另一邊不要讓他肌肉僵硬就好:)
※ 編輯: tingss41 來自: 218.167.72.100 (08/03 19:12)
> -------------------------------------------------------------------------- <
作者: reals ( ) 看板: BabyMother
標題: Re: [寶寶] 廖小妡斜頸復建─就診篇&斜頸護理
時間: Mon Aug 3 21:06:08 2009
真的是用心的媽咪 :)
先推一下分享!
我們家妹妹廖小梵是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被主治醫師告知有[斜頸]
關於造成斜頸的主要原因
我大概問過三~四位醫生 造成斜頸因素目前不清楚
根據我們家妹妹廖小梵狀況極有可能是因為[胎位不正]的關係造成
醫生說[極有可能] 絕非100%直接相關因素 (所以當初我選擇剖腹)
廖小梵在未滿月前就開始去台大醫院斗六分院就診
當初掛的是[小兒復健科]
原本冀望得到更詳盡的分析檢查
不過醫生也是開復健單給我們 希望我們可以一週兩到三次到復健大樓做物理治療
一些詳細的內容和簡易的斜頸護理原文說明的很清楚
在此不贅述
我想說的是..
[復健是一條很長的路對於我們來說 甚至有一種深不見底的感覺]
原本在台大醫院斗六分院復健
重回工作崗位以後 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帶妹妹去斗六做復健
於是我們選擇在虎尾[端木樑復健診所]就近復健
每次出門到回家 短則花費1.5小時 長則花費2.5小時
好在物理治療師都會跟我們聊天
叫我們不必擔心 說我們家妹妹已經很輕微 一定可以及早[畢業]
這句話我從妹妹2個月開始聽 一直到10個月左右的年紀
每六次復健門診一次 醫師總是說[再做做吧.. 還是有輕微的纖維化]
我們甚至每三個月跑到嘉義鋪子長庚做超音波檢測
拿著檢測照片問醫生 醫生也是說[可能要再多做幾次]
每次總是聽到這樣的話 其實有點...無力 使不上勁的感覺
尤其妹妹每次做復健都在哭 而且是嚎啕大哭 哭到臉色發紫的那種
我都不敢看 跑去外面 忍住淚水 (因為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物理治療師告訴我們要狠下心 (我知道妹妹不是痛 只是不喜歡)
但怎麼可能完全無動於衷呢? 我知道做復健是為她好
隨著妹妹年紀增長 她越來越抗拒做復健
後來我跟把拔決定暫停帶她去做復健
除非以後斜頸會影響她生理或心理的發展 我們選擇帶她去做小手術(等她大一點的時候)
或者斜頸影響左右臉嚴重不對稱 (肉眼可看出)
趁她睡覺的時候和她在玩的時候幫她按摩纖維化的地方
小孩的成長重要 父母也是人 (偶爾也要照顧自己 XD )
趴睡真的可以矯正斜頸 而且成效很快就可以看見(約1~2個月,以我們妹妹個案為例)
不過只能矯正頭左右轉動的角度
頭左右側點 (用耳朵往肩膀貼近的姿勢)還是需要靠物理治療的方式
現在我們妹妹13個月
需要很仔細看才會發現她的頭會習慣性偏向一邊 (很微弱的訊號)
等她大一點我們再評估手術的可能性
媽媽加油喔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有多偉大 XD
※ 引述《tingss41 (07.01巨蟹廖Baby~:))》之銘言:
: 大醫院的門診真難掛XD
: 好不容易查到台大醫個專門幫斜頸復健的醫師
: 沒想到一直到八月中門診都掛滿的...
: (而且台大現場門診6:30開始掛,我起不來XD)
: 所以今早改轉戰馬偕
: 由於粗心的媽媽前幾天忘了掛號
: 昨天要掛的時候馬偕的網路掛掉了XD
: 今早很克難的克服睡意起床後東西打包好就拎著小妡直奔馬偕
: 掛了"初診2號" (馬偕初診複診號碼是分開的XD)
: 原本以為可以早早看完趕快回家
: 沒想到醫生姍姍來遲...
: 而且看診時燈號只跳複診的,整個讓我擔心了一下
: (因為旁邊都是看大腸直腸科的伯伯還有其他看診的小孩,好怕細菌太多XD)
: 好不容易再等了半小時終於輪到小妡了...
: 進了診間跟醫生說明原因後,醫生拿出一張"斜頸的護理指導"
: (其實診間外牆壁就有,我等待的時候已經看完了XD)
: 一項一項跟我說明完之後
: 醫生把小妡翻過來趴在病床上臉朝向患部的位置趴著
: 這時小妡已經哭的驚天動地了,都還沒開始復健勒XD
: 然後跟我說回家一定要讓她趴睡
: 這樣復原的時間會比較快...
: 然後就開批價單給我跟我說下個月再來看!!??
: (我以為他會讓小妡在院內用超音波復健XD)
: 就這樣花了一個早上的時間結果只看了5分鐘就回家了
: 而且按摩的方法之前婦產科醫生就有跟我說了
: 搞不懂今天出門到底為什麼XD
: 不過因為先前我已經先幫小妡在家裡簡單的熱敷、按摩了
: 所以前兩天開始他已經可以轉向肌肉僵硬的那邊..泣
: 希望她可以趕快復原:)
: ------------------------------分隔線-----------------------------------
: 上網google一下每1000名新生兒中有5-8個有斜頸的問題
: 斜頸越早復健復原的狀況越好
: 除了到醫院復健在家復健更重要
: 我家小妡在今天去看診前我就已經有先幫他熱敷、按摩
: 所以她已經能夠轉右邊了,只差肌肉僵硬的問題要解決
: 把醫院附的斜頸護理po上來跟大家分享
: 如果有版媽的寶寶也有類似問題
: 從發現開始記得先幫他做基本的復健
: 斜頸的護理指導(BY馬偕醫院)
: 一、以熱毛巾或熱敷墊(約40度)做硬塊處的局部熱敷,每次15-20分鐘,
: 早、中、晚各一次,需注意溫度,避免燙傷
: 二、每日數次以食指、中指併攏,塗抹嬰兒油在硬塊處,輕輕的按摩,
: 每次5分鐘
: 三、姿勢的調整
: 1.睡覺時,以趴臥的姿勢,臉部轉向硬塊處(患側朝上),墊褥不可
: 太軟,請注意勿壓迫口鼻
: 2.餵奶時,將奶瓶或乳頭自患側上方餵食,誘使寶寶臉部朝向患側
: 吸奶,而達到主動的復健效果
: 3.抱時,讓寶寶的健側(無硬塊的那邊)貼近抱的人,利用外界的聲
: 、光,吸引嬰兒朝向外(硬塊處)看
: 四、環境的調整
: 1.將嬰兒床健側靠牆,患側向外,誘使寶寶的臉自動轉向患側
: 2.床頭可放置旋轉音樂鈴,利用光線、聲音及玩具放在患側以吸引
: 小孩的注意(須讓頸部轉動,而不是身體的轉動)
: 五、每天請持之以恆的施行熱敷,按摩及頸部轉向患側,每個月回門診
: 檢查,直到硬塊改善
: 六、若頸部肌肉改善,已能轉動,亦須每年追蹤一次,直到醫師認為正
: 常為止
: 七、每三個月幫寶照正面照片,比較臉部兩側是否有明顯差距
: 八、醫院的復健因時間受限,最有效的是家人可隨時隨地的幫寶寶執行
: 以上的復健步驟
: 九、斜頸大部份會逐步改善,要注意因頸部活動受限而引起頭臉部的不
: 對稱,且長久固定一側的睡姿,容易造成頭部壓扁的現象
--
我們家的Fiona小公主 ^^*
https://www.wretch.cc/album/joycechoch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44.40
> -------------------------------------------------------------------------- <
作者: tingss41 (07.01巨蟹廖Baby~:)) 看板: BabyMother
標題: Re: [寶寶] 廖小妡斜頸就診─台大篇&我也要討拍拍
時間: Thu Aug 6 15:08:38 2009
上次小妡到馬偕看"小兒外科"
醫師診斷後要我自行在家熱敷、按摩
之後每個月回診一次即可
並沒有提到超音波復健治療的事
於是不放心的我今天改至台大掛"兒童復健科"
看診時醫生先讓小妡平躺在診床上
觸摸她脖子兩邊的肌肉確認肌肉僵硬的程度
之後將小妡立成坐姿讓她頭部自然移動
觀察頸椎是否有歪斜的現象
因為小妡是胎位不正臀位剖腹的
醫生一併看了他的髖關節
診斷時我有提及之前馬偕醫生診斷後
建議我在家裡幫小妡做的復健
醫生強烈反對要我不要幫小妡熱敷、按摩
1.熱敷有可能會驚嚇到小孩,造成她肌肉越拉越緊繃
2.由於硬塊的位置在大動脈上方,若按壓的力道不當可能會有不良後果
台大醫生建議我在家可做的復健動作有二
1.餵奶時,將小妡脖子有硬塊的那側(右肩)貼著我,她的右手穿過我的腋下,
都用左邊乳房哺餵,同時讓她的頭靠著我的左手,保持向左微傾的姿勢,右
邊的乳汁擠出亦以此姿勢瓶餵,可幫助肌肉拉鬆
2.換完尿布時,右手微微將小妡的頭向她的左肩搬動
醫生並幫我約了超音波檢查
目的是為了確認小妡斜頸的原因還有硬塊的位置
以便做進一步的治療復健
另外也約了骨科醫師評估小妡的髖關節及斜頸狀況
下一次要等兩個月後再回診
沒想到兩位醫生的診斷跟建議治療方法迥異
下意識覺得台大的醫師給的建議沒錯
或許是看診態度影響我的判斷,上次馬偕醫師並沒有這麼仔細
但是又擔心兩個月後複診發現問題在開始復健會不會錯過復健的黃金期
今天在等待就診的同時身邊的病患很多都是情況嚴重的
有一位媽媽兩個兒子都是腦性麻痺,小兒子幾乎無法行走
還有位媽媽帶著似乎是小兒麻痺的兒子...
看了覺得很心疼也覺得很偉大
小妡只不過是斜頸我就已經有點不知所措
我無法想像要多大的勇氣才能面對這麼嚴重的病症
--------------------------------分隔線-------------------------------
雖然醫生我帶小妡掛骨科評估髖關節
並不代表有發現任何問題
可是這件事讓我心情一直很沉
好怕真的檢查出什麼問題XD...
妡寶貝,跟媽媽一起說:沒問題的!!
下下禮拜檢查一定是全部正常的..
--
廖家Baby搗蛋日記~*
https://www.wretch.cc/blog/tingss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79.65
※ 編輯: tingss41 來自: 218.167.79.65 (08/06 15: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