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嚴選】知識含金量很高的:《#震撼世界的海報》
今天要來推薦一本,我自己蠻喜歡的書:《震撼世界的海報》,有著豐富的 #知識含金量,透過海報來學習歷史、文化、娛樂、藝術等各種層面的變化,能夠快速地打開你的國際視野,讓你聊天有素養,當然也能 #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作者是科林薩爾特爾,他的書在台灣已經被代理出版好多本了,例如《改變世界的100本書》、《引起世界關注的100篇演講》、《啟發世界的100本童書》...等等。就是用特定主題,來 #推廣更多的知識,就是同行前輩的意思 😂
這次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出版的《震撼世界的海報》,也是相當有意思的一本書,海報一直都不只是海報,在網路時代之前,海報就是最有效的發聲工具,你看得到當時的歷史、政治意義,你也看得到一路以來藝術風格的轉變,更重要的是文化潮流,例如:「 I want you !」帶著星星高帽的山姆大叔,這張海報風格,至今都還是各種文化會 #致敬 的海報,未來可以找到更多 #電影彩蛋,當然也可能是現在的meme #迷因圖。
你完全不需要是「海報迷」才能看這本書,完全不 hard core,光是內頁打開一頁,就是滿滿的電影海報牆,就知道這本書要給大眾看的,而且電影族群也是主力。
看完之後,我簡單整理成「#五種」不同的分類給你們,看這五個分類你們有沒有喜歡的,我的介紹有被吸引到的話,就能去翻翻看這本書囉。
【#文化】
#愛因斯坦 吐舌頭的那張照片,你知道他的背景故事嗎? 因為這張照片,大家以為他就是個瘋狂調皮的科學家。其實,這張照片是他接受採訪到很累,走之前還被要求要拍照,他已經累到擠不出笑容,所以才吐舌頭的。
愛因斯坦生前也不知道,這張照片會變成海報熱賣,還延伸到讓Andy Warhol 再創作成普普風。
這類型影響文化的海報還很多,像是聖誕老人跟可口可樂的關係,歐巴馬的 Hope 海報、米其林的演變...等等,都是很經典、有代表性的文化指標海報。
【#電影】
其實電影海報沒有很多,但是挑到的都是經典。
例如《大白鯊》、《ET》的海報,背後的故事以及改變的文化面也相當地多,由於我以前就常常寫文章分享這些資料,所以看得格外親切。
特別一提,我知道人類歷史的第一部電影是《#盧米埃兄弟》的影片,但是當時的海報我還真沒看過,也跟現在的海報不同,因為當時的人不知道什麼是電影,所以電影海報著重在「很多人在體驗這新玩意」的熱鬧氣氛。
對了,也有收入巴納姆馬戲團的海報,就是電影《大娛樂家》的故事,讀這本書會看到電影沒交代到的後續。
【#戲劇】
不只是電影,有名經典的戲劇,我想電影迷應該也都知道,例如《貓》、《哈姆雷特》,甚至較為近代的《漢彌爾頓》也有,都有細說其背後的故事。
例如《漢彌爾頓》其實致敬了《貓》的元素,以及介紹這部音樂劇的重要之處,還有它所影響的文化。
【#風格】
風格我自己覺得很有趣! 比較偏藝術、美感、技巧的討論,海報演變的歷史其實格外有趣,除了早期的政令宣導,到中後期不斷演變、進步的油印方式,都會創造出明顯不同風格的畫面,整本書看完、學完、融會貫通後,你可以從上面色塊的分佈,就知道這張海報大約是什麼時期的。
例如以前的海報是平板印書,所以都是一色一版,很難做到明暗漸變的效果,直到1920年的藝術家用了創新模式,用三種顏色就創造出有陰影、深淺的風景海報!
對了,藝術家 #慕夏 的海報作品,也是獨樹一格的風格,至今你在塔羅牌上也常常看到他當時所創的海報風格。
【#歷史】
由於海報最早就是政令宣導,所以本書收錄了一戰、二戰各個國家的海報,你可以看到不同陣營的人都在宣導什麼,當然也有很具代表性,後來一直被致敬的作品,就是戴著星星帽的山姆大叔,指著你說: I want you!
其實這個造型可能源自於 #富蘭克林,而且這張海報也是致敬別人的海報來的,只是他現在比較紅,而且很多人拿來惡搞而已 😂
以上五點簡單分享!
----
整體來說,整本書的知訊量很高! 而且作為知識工具書來說值得收藏,因為你很難全部背起來,真正要用書時才方恨少,所以可收。
詳細資訊,可以到博客來看,留言區有放連結。
看完這本書之後,你的知識、素養都會提高,也能發現更多電影彩蛋,以及其背後的用意,會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老王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你很愛看美劇,那麼你應該非常熟悉一個名為"Pepper"的角色。這個角色贏得了許多觀眾的讚賞。但是如果我告訴你Pepper這個角色實際上是源於現實生活中名為Schlitzy Surtees的馬戲團表演者的話呢?他的一生已經在時間的長河中消逝了。但這位美國雜耍傳奇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至今仍然動人心弦...
馬戲團 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黑盒子裡的夢》這本書旁邊有句文案「電影裡的三倍長人生」,這句話很吸引我。
透過電影,我們即便沒有辦法造訪世界各地、太空異境,電影幫我們達成了種種想像體驗。因為電影,在電影院這個巨大的黑盒子裡面,觀眾們似乎進入了一場巨大招喚催眠,那是一場屬於這群集體兩小時左右的美夢。燈光亮起的那刻,從影院出口離席,我們重新回到制式而必須的生活節奏中。
電影讓我們轉換心情、改變節奏,那兩小時左右的片長,幫我們的人生無限延長。有些電影甚至是彼此的無解歲月解藥,更多時候提供腎上腺素重新復活的快感,當然有些只是伴隨爆米花零食的周末愉快熱量。
無論如何,電影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談論資本。於是,能寫能談的電影心得文,可以是如此冷靜分析,也能熱烈地感性擁抱。寫了無數篇好文的紹宇,果然見到他的影評書文總算集結成冊了。
這些年影評書文成冊出版的機率變高了,能擁有好品質書寫的高手如雲,紹宇則可能是年輕世代中最值得你我認識的寫作者,畢竟他1997年出生,今年也才20多歲,筆耕者累積文字能量化為溫柔慈悲,從許多小地方都能察覺這位年輕筆者的超齡熟成。
我第一次見到他文章是在聯合報的鳴人堂單元,筆鋒洗鍊不賣弄花俏,觀點鞭辟入裡。講真心話,現在許多10多歲的年輕孩子接受資訊與消化反芻速度之快,已經是用複利倍數累進中。
看到紹宇把之前鳴人堂單元轉移到《黑盒子裡的夢》,可以提供給過去還來不及在數位氛圍閱讀的朋友們,能有一次更沉緩而精準的閱讀體驗。畢竟這年頭看網頁旁邊一堆廣告等等,都會影響閱讀過程的這道儀式。
《黑盒子裡的夢》將他書寫的類別中切成六大主題,分別為:
輯一|說出來,才不會遺忘
讓社會轉向的千萬份愚勇──看《一九八七: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行過荊棘滿布之地,訴說追索自由的故事──看《返校》
安靜的力量,能改變什麼?──看《無聲革命》
悲劇,以喜劇的語言訴說──看《花漾奶奶秀英文》
對抗時代,也被時代捉弄的悲劇革命人物──看《朴烈:逆權年代》
將國難放大看,是一件件人禍──看《分秒幣爭》
被殺死的獨裁者,依然活著──看《南山的部長們》
寒冷的北風過後,會迎來陽光嗎?──看《北風》
這不是理解,這是盤問──看《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少年──讀《少年來了》
輯二|追尋自我漫漫長路
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看《燃燒烈愛》
殘酷一生,如何用時間溫柔和解──看《痛苦與榮耀》
無人知曉的中年困境與溫柔──看《我的大叔》
出走與返鄉,我們該如何尋找回家的路?──看《蚵豐村》
離開堪薩斯州的女孩,後來還好嗎?──看《茱蒂》
她走過的路開出花,她死去的草地也開滿花——看《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輯三|影像,是映照現實的哈哈鏡
搖滾與鐵幕的硬碰硬──看《北韓搖滾解放日》
電影創作中,我們能容許多少歷史失真?──看《王的文字》
懷有滿腔故事的失語者──看《他們不再老去》
政治意涵滿滿的災難片──看《白頭山:半島浩劫》
如何將國際關係放入商業大片中?──看《鋼鐵雨:深潛行動》
資訊戰與個資外洩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價值觀?──看《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
當幸福國度不再幸福──看《不丹是教室》
階級,真能被翻轉嗎?──看《寄生上流》
因西方而滅,也因西方而生──看《末代皇帝》
輯四|家庭群像,社會眾生相
年輕時的父親,長大後的我──看《范保德》
家人關係的醇厚想像──看《小偷家族》
塵世中望見瑰寶──看《羅馬》
那些被留下的人,如何善終思念──看《沒有你的生日》
成為別人的太陽前,先溫暖自己──看《陽光普照》
學習如何作為一個家人──看《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
輯五|愛的千百種模樣
夏日太短,戀你過深──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異性戀夫婦與他們的同志書店──看《書本馬戲團》
為回憶演一齣戲──看《美好拾光公司》
最美麗的女人──看《滾滾紅塵》
我曾擁有一段史詩般的愛情──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我們曾是家人──看《婚姻故事》
太好了,你也有病──看《怪胎》
走過黎明、日落與午夜——看《愛在》三部曲
輯六|在這個不被善待的世界裡
沒有反派的白色巨塔──看《機智醫生生活》
比傳染病更可怕的事──讀《我要活下去:韓國MERS風暴裡的人們》
在他眼裡,望見天堂──看《幸福的拉札洛》
特別收錄|改變中的巨人
《寄生上流》如何走上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得獎舞台?
《國際橋牌社》的台劇發展新思維,如何影響影視產業?
特別把他集結的文章標題拉出來,目的在於,我們有時反覆閱讀這些電影文字,一方面也是重新爬梳當時觀看的感受,二方面則是看看有多少「同路人」跟我們有相仿頻率。
找到同好能有觀感上的高度交集是很幸福的事情。特別是發現身為40世代能與20世代在某些故事主題上有共鳴,對我來說好像也從電影與閱讀中活回了自己20多歲的樣子。
這些年由於大量看韓國電影之故,紹宇這本書裡面提到的幾部片我也都非常喜歡,特別是《北風》與《一九八七: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獻給喜歡看電影的人需要買這本書,當然更獻給那些對於電影夢裡喜歡反覆確認觀點,你的靈魂此刻重新上線,再次對接,電影與你的人生,都成了超越三倍長的史詩鉅片。
▣ 《黑盒子裡的夢》Dreaming In The Black Box
▣ 7月13日 正式出版
博客來: https://bit.ly/3qMVxm8
誠 品: https://bit.ly/3xg9HPq
讀 冊: https://bit.ly/3jIvrzd
金石堂: https://bit.ly/3ykoatv
#黑盒子裡的夢 #DreamingInTheBlackBox
#彭紹宇 Peng ShaoYu
#時報出版
馬戲團 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二戰期間,一名馬戲團小丑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渾身表演慾的他,看見這裡的猶太孩子總是愁眉不展,決定重拾小丑本色。泯滅人性存在的所在成了馬戲團舞台,他帶給了這裡的孩子歡笑,乃至希望⋯⋯。
.
是不是覺得劇情與羅貝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的《美麗人生 Life Is Beautiful》(1997)有點像?雖然精神有些雷同,但這其實是一部早在1972年就完成的電影,名叫《小丑哭泣的那天 The Day the Clown Cried》,由美國喜劇泰斗傑利.路易斯(Jerry Lewis)自編、自導、自演。
.
只不過當年完成之後,傑利.路易斯便將之雪藏,所以實際上根本沒有人看過這部電影。
.
隨著《美麗人生》在1990年代末期征服全球觀眾,終於開始有人想起了它。雖然大家也都是「聽說」而已。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小丑哭泣的那天》變成了一個傳奇,傑利.路易斯對此反倒覺得很難為情,對外表示:「你永遠不會看到它,沒有人會看到它,因為這是一部令我感到尷尬的拙劣之作。」
.
端看《小丑哭泣的那天》的劇情,便已經可以看出它完全具有成為偉大電影的潛力。首先,它是影史上最早對集中營的生活進行戲劇性處理的作品。結局的處理也無比動人。小丑最後淪為納粹利用的工具,請他安撫一批準備被送進毒氣室的孩童。他知道孩子們會感到害怕,自願走進去陪他們「淋浴」。在孩子們被集體毒殺的最後一刻,他依然不忘帶給孩子歡笑。
.
為了讓這部電影更完美,傑利.路易斯親自造訪了奥斯威辛集中營與達豪集中營進行調查,瘦身16公斤飾演主角小丑。作品完成後,一度有入選坎城影展的消息。但後來因為種種版權爭議,發行計畫就此耽擱。其中編劇的杯葛尤其致命性,他們主張路易斯未經允許擅改劇情,揚言會盡一切所能阻止這部電影上映。
.
就這樣,《小丑哭泣的那天》的發行計畫一路耽擱,甚至一度被歷史所遺忘,就連傑利.路易斯自己本人也不願再去面對這部作品。後人常常論起,如果這部電影當時真的在1972年上映,可能會引發什麼迴響?
.
以《美麗人生》為例,大家都知道這完全不是一個寫實的故事。貝尼尼其實是有意識性的將布景陳設的宛如劇場,也刻意忽略集中營裡的殘酷場面,如果現實生活中真有一個爸爸跑上去假冒翻譯、偷用廣播設備,早已被公開處刑。但這終究是一個以療癒為目的、以兒童視角去理解父親的愛的故事,所以編導刻意以一種童話的角度來創造這個世界,淡化了暴力場面。
.
既然事件與觀眾已經有了距離,許多受難者已經作古,人們對納粹集中營的認知也都有了一定的共識。《美麗人生》這種創意的戲仿與重現,自然不太會引起太多爭議。
.
但劇情精神相同的《小丑哭泣的那天》,卻要在二戰結束不到30年就做出這樣的嘗試,便無疑面臨許多風險。在當時,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許多人都還在世,他們是否會同意自己的悲慘故事被一個小丑代言?更最重要的是,納粹滅絕猶太人的事實在當時也並不是「常識」,學術界也幾乎沒有對大屠殺的研究,世人對集中營的了解遠不如現在。
.
美國喜劇演員大衛.克羅素(David Cross)便直言,《小丑哭泣的那天》的概念完全是走在時代最前沿,「如果他(傑利.路易斯)再等上25年,那麼就是他從座位上跳過去,搶下奧斯卡獎」。(註:當時貝尼尼就是從座位上「跳過去」領獎的。)
.
但傑利.路易斯的堅持也有他的道理,基於這部沒人看過的《小丑哭泣的那天》已經快要被捧成影史經典。他無奈地說:「《小丑哭泣的那天》的名氣已經變得如此之大,以至於它要麼比《大國民 Citizen Kane》(1941)還好,要麼就是史上最爛的電影。」事實上,也真的有不少人聲稱自己看過《小丑哭泣的那天》的粗剪等版本,但評價也是完全兩極。這反而為本片更添傳奇性。
.
2015年,傑利.路易斯終於軟化立場,同意將他保有的《小丑哭泣的那天》拷貝捐贈給美國國家圖書館,但他也提出了一個但書,那就是這部電影在2024年六月之前不得放映。距離未來的這個時間點,僅剩不到三年。而傑利.路易斯本人也已經在2017年辭世。
.
在看見《小丑哭泣的那天》之前,不妨先來重溫羅貝托.貝尼尼的《美麗人生》吧!
.
.
《#美麗人生》 myVideo 影音隨看 線上看:https://www.myvideo.net.tw/details/0/334757
#RobertoBenigni #TheDaytheClownCried #JerryLewis #小丑哭泣的那天
馬戲團 歷史 在 老王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果你很愛看美劇,那麼你應該非常熟悉一個名為"Pepper"的角色。這個角色贏得了許多觀眾的讚賞。但是如果我告訴你Pepper這個角色實際上是源於現實生活中名為Schlitzy Surtees的馬戲團表演者的話呢?他的一生已經在時間的長河中消逝了。但這位美國雜耍傳奇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至今仍然動人心弦。下面我們就一起讓時光倒流 回到1900年代吧。
0:00 Schlitzy的悲慘人生
0:50 身份
2:15 加入馬戲團
3:20 馬戲團表演
5:30 性別
6:08 家人
7:10 事業
9:10 新的家庭
10:30 精神病院
11:40 退休後的日子
13:05 遺忘的歷史
追踪老王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laow1006_/
商業合作: gankaiquan@hotmail.com

馬戲團 歷史 在 晴天林 Sunny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杜汶澤 #阿叻 #陳百祥
世紀大對決懶人包~總結就係:阿叻真係一個懵撚!
記得LIKE & SHARE呀!
====================
⭐Facebook:晴天林 Sunny Lam
http://www.facebook.com/music.sunny
⭐follow my IG: sunnylammusic
http://www.instagram.com/sunnylammusic
⭐YOUTUBE被黃標,PayMe助養窮困音樂廢青晴天林:
https://payme.hsbc/sunnylam
http://bit.ly/38YfI6Z
⭐海外PayPal:
https://paypal.me/sunnylammusic
====================
《 阿叻》(原曲:阿牛 陳奕迅)
改詞,主唱:晴天林
一頭蠻牛
叻哥藍絲就係一頭蠻牛
可恨在是佢蠢撚過蒙牛
講到你人好撚嬲 又唔會知醜
白衫打人畫面看不到
被中國人封殺唔知道
濫暴亂咁開槍佢說是好
怎能預計廢老叻
原來係唔用腦
適合TVB做
睇到佢 似馬戲團大佬
搞乜撚 人人好火滾
尤其這懵撚 一定冇覆診
至叻的懵撚
歷史畫面反政府有二百幾萬人
佢說 別擔心 我撐警察有七百萬人
信美國送贈了十憶資金
民調又說別信仲講乜撚
憐憫你自己講乜7
乜撚野 說戴耀庭做乜撚
搞乜撚 人人好火滾
尤其這懵撚 一定冇覆診
荷蘭叻 自認荷蘭叻
你做乜撚姐 不用去覆診
做一生懵撚
點樣好
無no無樣都查得到
如今我談一晚才知道
佢地係真心智障on9
天涯上有更多的深藍人唔用腦
我唔知寫乜好
不緊要 當對牛彈琴show
搞乜撚 人人好火滾
尤其這懵撚 一定冇覆診
荷蘭叻 自認荷蘭叻
你做乜撚姐 不用去覆診
做一生懵撚
一頭蠻牛
叻哥藍絲就係一頭蠻牛
可恨在是佢蠢撚過蒙牛
講到你人都好撚嬲
陳百祥個7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