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魔粉,今天講講我們可以從李元玲直播暴走學到甚麼,彩蛋在第9、10 和 11 點。第 9 是送給做嘉賓的武器,第 11 是送給做主持人的魔法棒。
關於鋼琴飆怒姐的事件,我是沒有看她的那暴怒視頻的情況下而要評論的,看起來很不負責任,但你們再看下去就明白為甚麼我不要看完那視頻:
1)那個視頻其實我有嘗試要看,第一次的時候,看了開場她們講話不到一分鐘,我就沒有耐性。隨意滑去後面一點,一樣的還不到一分鐘我就反胃了。
就算他們的廣東話發音算是比普遍上馬來西亞群眾都準,但訪問和被訪問者的語氣讓我覺得這群人過度重視外在的,江魔我年過半百,對年輕人(或裝年輕)這種在皮毛上還如同初戀般美妙飛舞的講話方式,會很快從沒有耐性轉成反胃。
所以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是不知道那個視頻原來就是她暴怒的。後來第二次看到時候,是老婆做完運動後刷開了手機,我聽到高分貝的罵人聲音,原來是鋼琴姐的聲音,而且原來就是我看過的那視頻,我瞄了一兩眼,我的結論依然相同 —— 我沒辦法看這視頻。
2)李小姐我是知道她的存在,也抽水寫過兩篇關於她的文章,一篇也寫在中國報的專欄,但我是沒有關注她的。我老婆反而是間歇性的有關注她,我覺得美女會關注美女,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之前李小姐也有被本地電台到她的山居豪宅訪問她,我有點擊進去看看,她在大概介紹她的家時,我還是有耐性看,我還記得她家擺書的地方也不小。一旦坐下來訪問關於她的時候,我的耐性開始消退。主持人問關於她的愛情時,我聽了她講幾句,我就關掉了。
有些女生,我們就在照片或抖音上去認識她們就算了。
3)鋼琴姐姐這次事件有失控嗎?當然有。
應該嗎?不應該啊,她本人都道歉了。
很多人會很機械式的說她EQ不夠高的問題,其實EQ的學說是有爭議的,單看這些爭議的辯論,你就會明白為甚麼我沒有時間去看李小姐受訪的視頻。
一般人所指的EQ高的人,就是被人羞怒挑釁後都不會生氣。多年前香港的巴士阿叔視頻,一位大叔不斷用粗口怒罵叫他講話小聲點的年輕人。年輕人因為沒有罵回去,很多人就一窩蜂的說年輕人EQ高。
其實如果你有看視頻的話,你會發現年輕人是很想罵回去,因為他回應大叔的句子裡面,你聽出他是矛盾的,想罵又不敢,但又要求對方不可以罵粗口的時候牽涉自己的母親。其實要罵,就罵;若覺得對方情緒失控而你不要罵,就甚麼都不說。站在似罵非罵間,他還沒處理好自己內心的立場。
這個處理好內心立場的,才是鋼琴姐姐要學的。
4)根據不少有看李元玲飆怒視頻的人,是主持方的人突擊(Ambush)要李元玲即興Jam,她拒絕了。然而對方卻說她不做,大夥會很失望的。
以做主持人的角度,我可以明白你為甚麼想突然間提出一些額外要求,可以讓節目有驚喜,提一提要求來試試,無可厚非。
但有腦袋的主持人都知道嘉賓如果拒絕了後,是不會再要求第二次。為何我說這主持人無腦呢?
他不但要求第二次,還在第二次的時候附加道德綁架來施壓 —— 『到時候大家失望,呵呵,就是妳不肯妥協囉~』
可能有些人覺得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那你想像一下男主持人這樣跟李小姐說:『妳常常在IG上都很性感啦,現在性感一下給我們的觀眾看,不用露點,不然大家很失望的。』
其實女人要不要清涼,是她自己決定要不要放半粒,不是由另外一個人(不管男女)來主宰的。
5)你想像一下,你朋友跟你借錢的開場白是『我沒有必要的話,也不會要跟你借錢的,能不能先借我五千?』
對比第二句『我沒有必要的話,也不會要跟你借錢的,我們十多年朋友的感情,能不能先借我五千?』第二句是用十多年的感情來施壓。
我們再對比第三句『我沒有必要的話,也不會要跟你借錢的,我們十多年朋友的感情,你不會連五千塊都不能借給我吧?』
對比第四句『我沒有必要的話,也不會要跟你借錢的,我們十多年朋友的感情,你不會見死不救,連五千塊都不能借給我吧?』
一句比一句是施加更重的壓力,而且你會生氣是意料中的事,因為言下之意,你不借錢給他你就不是人。
6)鋼琴姐姐要做的,就是面對同樣的施壓時,她要堅持自己第一次拒絕的立場,之後最多只是大家尷尬一下而已,而且這個尷尬的罪魁禍首是睾腦主持人。
這就是為甚麼藝人出席這些場合,需要有經紀人或保姆在場的原因。
保姆見到有狀況的時候,就是主持人不識趣的第二次提出要求,保姆或經紀人就要打斷。李小姐可以假裝很聽經紀人的話,黑臉的部份都交由經紀人或保姆來做,把拒絕的責任推給公司政策就行了。
那麼如果沒有保姆在場呢?
沒辦法,你就得Grow the fuck up 或 Grow a pair 來拒絕對方。
藝人或球星,他們只是對自己的Craft很了解,不代表人際處事的方法一定成熟,不代表他們是協商達人,所以才要有經紀人來維護他們的利益。經紀人是他們外聘來幫他們看守個人界限,因為不是每一個成年人都有辦法看到自己的界限,也不是每一個人有能力維護自己的界限。
7)我要評論李元玲飆怒事件而不看那視頻,其實也是我清楚自己的個人界限。我看到反胃的東西,我就劃清界限,不要逼自己做自己不願意的事。
所以我只能借用那些胃部很強,能夠看那視頻的洪律師和余教授的文章來做參考。
除了言教,我也用身教示範甚麼叫做 —— 勉強是沒幸福的!
8)其實那主持人之後也道歉,聽說是用視頻。我知道自己胃弱,所以還是堅持不看。
不過從新聞上看到的,對方很要不得的地方是:他依然覺得自己提出要求不過份,他說只不過李元玲對自己的要求很高、要求很完美,加上她的私人原因才會變得情緒激動。
WTF?
也就是說他一點都沒錯,錯的都是李元玲,而且他還知道人家有其他的私人原因才過份暴怒,都不關他的事。
你想像一下,我這個男主持人在電視上咸豬手了女藝人,她大哭大鬧。之後我發文道歉,說其實我只是為了節目效應,女藝人因為有私人原因才會情緒過度激動。你會怎樣評論我呢?
除了渣,就是渣中之渣!
9)來到戲肉了,如果李小姐沒有保姆在場護駕,其實還是有辦法防護,而且還能反將對方一軍,甚至還可以搞到節目氣氛的。
當男主持人說『妳不做,我們會很失望』的時候,妳就當他是個情竇初開的小弟弟般取笑他,斜眼笑指著他說:『你很可愛,我最喜歡看到男人失望的樣子。』
在對方還未來得及挽回面子的時候,妳就轉身面向其他的男團員,笑問他們:『喂!佢平時想氹女仔果陣,系咪就系咁失望嘅諗樣架?』(他平日想哄女孩的時候,是不是就是這副失望的樣子)
妳只要借回對方的朋友來反踩回去,這時候他的朋友就會機械式的捉著這個節奏而再落井下石的踩多他一腳,這時候大家一爆笑了後,李小姐馬上轉話題,人家就很難再轉回來了。
而且主持人也會感謝妳,因為妳比他炒得更有氣氛。
10)如果李小姐要耍弄男主持人耍到對方更難回應的話,她一樣可以笑說『哈哈哈,你很可愛,我最喜歡看到男人失望的樣子。』
然後再補一句『來!你再努力說服我,要厲害一點的,我想看看你再度失望的樣子,Pleeeease~』
這個是 God Mode的反擊,他講也死,不講也死;他辯護會死,不辯護也死。
在我的追女班裡面,是有提到男人遇到這種情況,怎樣可以下台下得漂亮又不會有衝突。
11)其實男主持人若真的有心製造節目效應,而不是為了節目效應而肯道德綁架的話,他還是有辦法做到的。
拜託不要自己選甚麼歌這種順便賣弄自己才華的裝逼,你直接跟鋼琴姐說你從小就看她的IG長大的,自己也是音樂人,很希望能夠在年老後,能夠打開Facebook給孫子看當年爺爺和鋼琴女神一起 Jam 的視頻。
然後你建議你們一起 Jam 『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沒有眼睛~一只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我擔保你們的這裡將會是經典,而且Jam這首兒歌,你還可以Jam 搖滾版的,不好聽也沒問題,大家鬧得開心,觀眾也看得開心。
註1:話說,李小姐,如果妳有看到我這篇文章的話,妳能用鋼琴來奏這首原本是法國的Frère Jacques,我會開給我的兒女聽。我家的兒女對這首歌有印象是因為陪我們一起看Star Trek TNG,看到其中一集 Captain Picard為了要帶一群小孩爬過一個危險的地方,而帶領他們一起唱這首法國童謠。
註 2:我不會欣賞音樂,我人生中最欣賞的鋼琴家是虛構的,1993年電影 The Piano,一個女啞巴的鋼琴手(影后Holly Hunter),喪夫沒錢而改嫁到紐西蘭。把她人生最愛的鋼琴也帶去,到了海岸後,新老公不肯把鋼琴搬回家,因為沒地方擺放,結果當地的一土著(影帝 Harvey Keitel)搬回自己的家。女主很掛念彈鋼琴,所以就去他的家,一輪協商後,女主彈琴的時候,男主就會逐步的對她溫柔,當然最後都會一起啪啪啪的。
這些不是我最深刻的印象,而是女主沒鋼琴的時候,自己在木桌上畫了一排的琴鍵,然後在那邊假裝彈琴而想像聽到的音樂。一個人對自己的興趣的熱愛,這一幕是我人生中看過最有畫面感的!
各位常看我們鋼琴姐的男粉,這套電影是必看的。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有覺得你有需求要做了善事才會心安理得,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
http://paypal.me/kongdem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
「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潘小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三五成群》識野家... - 香港電台第二台RTHK Radio 2 的評價
- 關於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重溫三五成群的問題包括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重溫三五成群的問題包括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香港電台第二台RTHK RADIO 2 -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時候,太多嘅說話會擠壓聆聽嘅空間;又有時候,太多嘅動作會令你失去安靜嘅能力。喺日間,我哋穿越過重重嘅人群,接受來自四方八面嘅聲音;嚟到夜晚,唔好再執著過去嘅遺憾,亦唔好預知未來嘅憂愁。就讓音符代替動作,讓歌詞代替說話。我係鄭子誠,或者你可以叫我做音樂情人。」
在音樂串流平台大行其道的年代,於大氣電波裡穿梭歌曲,偶爾遇上未知的驚喜,始終是個無可替代的經歴。每晚9時正,聽到《音樂情人 》熟悉的開場白,便覺心神如繫上安全帶,準備投入那一小時的聲音旅程。
小時候只知道鄭子誠是個壞人,長大才發現這樣一個奸人堅有著會融化耳朵、磁性得彷彿在收音機上聽會浪費掉的動人聲線。在香港電台第二台播放的《音樂情人》,閒日每晚9時準時放送,而上一個更是由鄭子誠太太主持其中一日的《恬淡情懷》,播的卻是西文懷舊金曲,同樣悅耳。已是第三代音樂情人的鄭先生,節目都會播放他的精選舊歌,以70至90年代廣東歌為主,至於逢星期五晚就重溫當年今日的中文歌曲龍虎榜,或是適逢歌手生日,都會做個回顧,不過我最喜歡的是節目尾聲的點唱部份,讓不少人憑歌寄意,既有父母點唱給新生兒女,也有老夫婦的情深告白,而張學友那句「便愛你多些 再多些 至滿瀉」久不久便會定時出現,點唱者濃濃的情意,彷彿透過空氣意外散落到我們這班聽眾。
這些懷舊金曲誤打誤撞成為了童年的一部分,不得不歸功那個被母親拔走電源的電視,讓那些晚上在似懂非懂的電台節目裡渡過,也因而學會從歌中懷那個不屬於自己時代的舊,長大後念念不忘,才讓那些旋律有了名字和故事;當中又夾雜著紅唇王子因說錯話而星途盡失,某位名伶正值芳華卻選擇下嫁他人等來自父母嘴邊的逸事,那個斑斕的年代,讓有些人成為了傳奇,也讓有些人永遠地與傳奇失之交臂。而沿著鄭先生的導航,往往遇上連接過去的意外驚喜。
* 部分圖片來自鄭先生的《音樂情人》專頁
#香港電台第二台 #音樂情人 #鄭子誠 #廣東歌
#就係香港 #編輯團隊日常 #90後路過媽劇停
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潘小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政府早前推出「限聚令」,規定食肆須遵守6項要求,包括座位不超過正常提供的座位一半、餐桌間需有1.5米距離等。食環署署長劉利群今在電台節目警告,食環署已巡查食肆超過3.2萬次,發出1.7萬多宗勸喻及11宗檢控,而現時勸喻階段已過,署方日後會立即對違令食肆作出檢控,違令食肆更有機會無法獲得政府補助:「如果唔遵守被檢控過嘅,咁我值唔值得喺第二輪資助計劃下批錢畀佢哋呢?呢個會慎重考慮。」
不過,措施生效後,不少「黃店」食肆成被針對對象,譬如警察曾到龍門冰室外驅趕等外賣的食客,又多次到光榮冰室、茶餐廳大渣哥、四季常餐巡查,聲稱接報指食肆餐枱之間疑不夠1.5米,雖然行動中無人被檢控。但若有食肆不幸因此而被檢控,申請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或會被拒。
特首林鄭月娥上月底宣佈修例,要求食肆上月28日傍晚起須遵守6項規定,包括食肆座位不得超過正常提供的座位一半、餐枱之間有1.5米距離、每張枱不可超過4人、食肆員工須戴口罩、安排食客進入食肆前量度體溫,及提供消毒潔手液。劉利群重申,6個規定須同時進行,但又指明白部份食肆或空間所限未必做得到,故可接受有效分隔,呼籲食肆負責人合作。
餐飲業生意受疫情及早前訂立的防疫法例嚴重影響,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首輪補助中,已批出近27億元支援逾2萬名食物業持牌人,相信最終會批出約38億元資助。她續表示,6項防疫規定中,「座位減半」對提供堂食食肆的生意影響最大,現時正計劃對這類商戶提供第二輪補助,「而且銀碼一定唔會少過(37、38億)呢個數目。」
劉利群續稱,政府將考慮向每間合資格食肆,按其處所面積及牌照類型,提供25萬至220萬元不等的資助,以保住員工飯碗;獲得補助的申請人須承諾在6個月不能解僱員工,及須將補助的80%用於發放員工薪金上。她於節目後接受傳媒訪問時亦補充,預計第二輪補助會分兩期發放,每期3個月;面積100平方米以下的持牌食肆處所,可獲25萬元補助。她未有正面回應曾被勸喻的食肆會否同樣視作違規,或失去獲政府補助的資格,僅稱署方會詳細釐定。
黃店食肆認為執法禁準首先要公道
相關新聞:【全城禁聚】外傭三五成群旺角天橋「犯聚」
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認為,劉利群指現時勸喻階段已過的說法,因「限聚令」生效至今近兩周,相信各食肆均已理解該6項要求,並相信業界會自律遵守措施以減低疫情傳播風險。
林又指,雖然認同食肆若違反要求而被控將有機會不獲第二輪補助,但前提是負責執法的食環署及警方在執法標準上要公道,「唔該你哋執法時攞住同一把尺」,如不應對黃店作針對式巡查,以及應以同一方式量度餐桌距離,並要求當局進一步釐清客人在食肆須於用餐完畢後戴口罩的標準,「係咪食完飯杯檸檬茶未飲完都要戴返先呢?」他續稱,暫時未聽聞有黃店遭檢控,但聽聞有售賣酒類的食肆因被人惡意投訴而須被迫停業,認為有關做法對食肆並不公道。
對於政府將向堂食食肆提供第二輪補助,林稱政府尚未公佈各類食肆可獲補助金額的詳情,故難以評論,但他要求政府在批錢上應加快程序,「有好多小店連6月都捱唔住。」
//
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不試圖控訴、不博取同情、也不採取勵志的角度
作者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
呈現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什至想自我了斷的心情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看見台灣街頭社會中
既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有著貧困者相互扶持的集體力量
本書另收錄五名資深街友工作者的故事。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透過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思考:
城市的存在與發展,難道只為了善待特定人群?
是否可能包容所有在此生存的住民?
透過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思索: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九二一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八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2018年以《無家者》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五十一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重溫三五成群的問題包括PTT、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網站三五成群(香港電台節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三五成群是一個香港電台第二台的青少年節目,播放時間為逢星期一至五下午三時至五時。 ... <看更多>
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重溫三五成群的問題包括PTT、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網站三五成群(香港電台節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三五成群是一個香港電台第二台的青少年節目,播放時間為逢星期一至五下午三時至五時。 ... <看更多>
香港 電台 第 二 台 節目 重 溫 三 五 成 群 在 《三五成群》識野家... - 香港電台第二台RTHK Radio 2 的推薦與評價
再鋒利嘅刀都有變鈍嘅一日,原來將一把刀磨返鋒利係一門好科學嘅學問,唔係單靠大力就得?今集識野家就搵嚟年紀輕輕嘅磨刀師傅講吓磨刀有咩咁吸引。 即刻去重溫: http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