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工作是為一個校內資料館整理館藏,即是「幫手執嘢」。
把每件舊物的資料輸入電腦作紀錄,對我來講是一個舒適還有點好玩的工作,表面上我摸來摸去是在量度其尺寸,翻來覆去是為了尋找出產年份,實際上我是在作時空旅行-- 雖然在Facebook 上也能不時看到「舊時香港」的Post,但若有一件當時的物品拿在手上,回到過去的感覺會更加強烈呢。
這設計學科的資料館,收集了從50年代到00年代的書刊雜誌,還有些不同種類的包裝盒,如火柴盒和月餅罐。十幾款中港台20 世紀中段出版的華文雜誌,美術、攝影、電影、政治等等週刊月刊,圖文並茂,對香港歷史有興趣的話,每本書都足夠消磨大半天。當年的草根階層,大概都難以接觸到這些書刊,這一代的我們就有福啦。
50年代書籍,有些拿起時會不停掉下紙屑,翻開時可能整本解體,要很小心呵護著看。也有些書身仍然壯健,那些製作成本應該比較高,看起來不是通俗的讀物。再看,原來70年代書刊的排版美感、印刷效果和釘裝技術已和今日差不多,不少是完全看不出有四、五十年歴史。
記錄時,常要換算中華民國的年份,但我總記不起要轉為西歷是需要減個幾多年,總要上網去「解碼」。感覺上還沒有「國際標準書號ISBN」的書 (即1976年之前出版) 更值得珍惜,好像如果大家都丟掉了它,它就彷彿並未存在過世上似的?因為當中有些可能從未被作紀錄呀。
有些書名開宗明義是關於香港文化研究,由作者口講給你聽這時代那方面如何如何;我覺得更有趣的是看一些普通的街道或人物照片、當時人寫的生活逸事和雜談,去感受一下當年的社會氣氛。
工廠興旺的時期是怎樣的?讀到一篇12歲小女孩借來鄰居14歲姐姐的身份證去工廠求職的短篇小說,覺得「童工」的年代很遙遠,在工廠返工也是-- 自我踏入社會工作開始,返工廠已等於返「廉租寫字樓」,工廠如有貨可出,多數是作為中轉站的貨倉;又有很多Jumbo size 單位變身成「板間單位」(像我之前的Band房),總之很少真的作工業製造用途。現在,冇錢時到地下或一樓的「工廠飯堂」開飯 (都要$40 - 50 一個餐嗚嗚),有錢就到樓上的隱世靚Cafe去Hea一個下午了。
很喜歡看到不同年代的樓盤廣告,痴線㗎50年代十幾萬一個全新交通方便住得下一家人的市區單位!還有當時賣樓盤的告白跟賣香煙的告白差不多,都是標榜「價廉物美」,原來做廣告的如此老實過。看著廣告之中電話號碼,隨年月出現格式改變、數字增加,就想到香港在短短幾十年間,真的多了很多很多人、變得很擠。
旅發局指南、市政局 (以及相對歷史很短的區域市政局) 年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相集、娛樂雜誌,加加埋埋,可拼湊出那個我未經歷過的年代的生活面貌。看到市政局的洋紫荊花型Logo,全港分為十一區的地圖-- 沒錯填海是實在地把土地改變了一點點,但改變最大的,還是人們怎麼「看」這片土地。又讀到一些外藉官員所撰寫的工作報告,人,也變了很多。
說到娛樂雜誌,今日看舊時的依然其娛樂姓,即使是已經過期50年-- 由邵氏初代的影星看起,到「後來的」司祺妹,咪咪妹,音音妹 (最近仍有戲上,要支持!),全盛期都是女神級。再看看邵氏有過甚麼「第三類電影」,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不變的,竟然是穿白波鞋的潮流,由白飯魚到Mcqueen 也好,白波鞋總是中外永恆的經典呀。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88年,在紐約有攝影棚、工作室的黃明川,斷然地捨棄美國的商業攝影事業,返台定居,並全心投入電影《西部來的人》(1989)、《寶島大夢》(1993)、《破輪胎》(1999)的拍攝。這三部劇情長片合稱《神話三部曲》,開啟台灣獨立製片先河,對日後台灣電影人大有啟發,包含《流浪神狗人》、《行者》導演陳芯...
「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廣東話資料館Cantonese Museum 的貼文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香港電影資料館收費的在哪裡,FACEBOOK和Google我的地圖 的評價
- 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由漫畫湊大的鍾雪同你細數漫畫改編香港電影 -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虛詞請你睇好戲!!】虛詞誠意推廌百老匯電影中心呈獻︰桑堤艾格曼回顧展。數量有限,留「飛」要快!
�桑堤艾格曼回顧展 Chantal Akerman Retrospective
「眼(有)所見・心(無)所屬」
她不喜歡被人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生為女人,只是從自己的性別角度出發誠實觀察記錄而已。正因如此,她所有作品都帶有強烈的自傳性和紀錄性。她是 #桑堤艾格曼。
2020年是比利時大師級導演桑堤艾格曼 (#ChantalAkerman) 逝世五周年,也是她70歲冥壽。我們本來想於去年舉辦桑堤艾格曼的回顧展,計劃卻因疫情來襲、戲院關閉而擱置。今年戲院重開,我們終於有機會呈獻是次回顧展。
桑堤艾格曼的電影生涯橫跨五十年,作品涵蓋多種風格和主題,在今日看來仍然歷久常新。她來自比利時一個猶太裔家庭,是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她也是個浪人,曾旅居紐約及巴黎等地。她的背景和經歷如何塑造她看世界的方式,是她作品常見的主題。是次回顧展選映多套經典作品,包括她最受讚譽的長片,以及一系列短片和紀錄片。
今次放映的大多數電影,都是經過比利時皇家電影資料館修復的版本,是重溫桑堤艾格曼經典作品的難得機會。部分作品更是鮮有放映、全球難得一見的作品。除放映外,我們亦邀請到多位與桑堤艾格曼合作無間的重量級電影人及藝術家主講映後談。
今次是香港歷來最全面、最大型的桑堤艾格曼回顧展。我們衷心希望能帶領香港觀眾認識這位電影史上舉足輕重的導演,欣賞她的前衛和不凡。
桑堤艾格曼回顧展門票現已開賣 Tickets available now
日期:5月18日至6月6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
立即購票 Book tickets now: https://bit.ly/3aGOEw1
網上小冊子 Online Booklet: https://bit.ly/3aDbiFq
======
「虛詞.無形」送出百老匯電影中心呈獻︰桑堤艾格曼回顧展換票證!
索取方法:
Step 1:like「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like及share此post;
Step 2:在留言寫出想看邊一套桑堤艾格曼回顧展電影;
Step 3:並在同一留言tag一位朋友, 將電影推介給他,例:「我想向 @AAA(一位朋友的facebook名稱)想睇XZY」
Step 4:FB私訊,標明參與是次活動,例:「參與桑堤艾格曼回顧展送飛」,並提供中英文姓名、電郵及聯絡電話。每位得獎者可獲得換票證2張#。
*截止日期為5月13日中午12時。得獎者將收到私訊確認。
*為確保活動公平性,所有參與的FB用戶戶口及郵寄地址,在同一次活動中,只能登記一次。如發現有雙重登記及違規情況,將取消有關資格。
*如有任何爭議,「虛詞.無形」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 憑卷可換領〔百老匯電影中心呈獻︰桑堤艾格曼回顧展換票證〕電影戲票一張,座滿即止。
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桑堤艾格曼回顧展 Chantal Akerman Retrospective
「眼(有)所見・心(無)所屬」
她不喜歡被人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生為女人,只是從自己的性別角度出發誠實觀察記錄而已。正因如此,她所有作品都帶有強烈的自傳性和紀錄性。她是 #桑堤艾格曼。
2020年是比利時大師級導演桑堤艾格曼 (#ChantalAkerman) 逝世五周年,也是她70歲冥壽。我們本來想於去年舉辦桑堤艾格曼的回顧展,計劃卻因疫情來襲、戲院關閉而擱置。今年戲院重開,我們終於有機會呈獻是次回顧展。
桑堤艾格曼的電影生涯橫跨五十年,作品涵蓋多種風格和主題,在今日看來仍然歷久常新。她來自比利時一個猶太裔家庭,是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她也是個浪人,曾旅居紐約及巴黎等地。她的背景和經歷如何塑造她看世界的方式,是她作品常見的主題。是次回顧展選映多套經典作品,包括她最受讚譽的長片,以及一系列短片和紀錄片。
今次放映的大多數電影,都是經過比利時皇家電影資料館修復的版本,是重溫桑堤艾格曼經典作品的難得機會。部分作品更是鮮有放映、全球難得一見的作品。除放映外,我們亦邀請到多位與桑堤艾格曼合作無間的重量級電影人及藝術家主講映後談。
今次是香港歷來最全面、最大型的桑堤艾格曼回顧展。我們衷心希望能帶領香港觀眾認識這位電影史上舉足輕重的導演,欣賞她的前衛和不凡。
桑堤艾格曼回顧展門票現已開賣 Tickets available now
日期:5月18日至6月6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
立即購票 Book tickets now: https://bit.ly/3aGOEw1
網上小冊子 Online Booklet: https://bit.ly/3aDbiFq
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988年,在紐約有攝影棚、工作室的黃明川,斷然地捨棄美國的商業攝影事業,返台定居,並全心投入電影《西部來的人》(1989)、《寶島大夢》(1993)、《破輪胎》(1999)的拍攝。這三部劇情長片合稱《神話三部曲》,開啟台灣獨立製片先河,對日後台灣電影人大有啟發,包含《流浪神狗人》、《行者》導演陳芯宜,及《築巢人》、《幸福定格》導演沈可尚也曾參與黃明川電影的拍攝、製作。
有感於90年代台灣電影普遍性的匱乏與單薄,投資方往往只要求商業的成功,而無視於藝術成就,黃明川決心投入獨立製片電影的創作,從《西部來的人》原住民遠古神話與社會處境,到《寶島大夢》戳破軍國神話和直搗黑幕深處,乃至於《破輪胎》以電影中的電影形式探索公共藝術,三部曲完整地體現、紀錄90年代的強烈騷動。經歷三次傾家蕩產又再起的黃明川,儼然台灣電影界的韋納.荷索,充滿無比強悍的創作意志。
如同返台時與過去(平面、商業攝影)決斷的作為,在拍完《破輪胎》後,黃明川捨棄劇情長片,將全部火力轉向紀錄片,拍攝文學家、詩人、藝術家。在當時,藝術紀錄片完全是處女之地,充滿無限可能與自由,因此引起他的興趣。他以為90年代不只是混亂的年代,也是藝文啟動慾望最高的時代。紀錄片不只有凝視各種現實衝突、體制悲劇和戰亂,黃明川更想紀錄藝術家們如何創造、又如何生活。
2018年黃明川的新作《給自己的情書》,結合紀錄片與劇情片兩種形式,以女性觀點為主。黃明川表示,對女性經驗的關注,並非突如其來,是長期的觀察與體悟,早在《神話三部曲》時,女主角都比男性腦筋更為清楚,且勇往直前地開拓命運,便可以見得。而他正在進行的影像計畫是紀錄國際女詩人,包含台灣、伊朗、印度、東南亞等地,她們在社會參與的角色。
而黃明川浸淫多年的藝術家紀錄片,也繳出傲人的成績單,作品繁多,涵蓋面向亦廣,且幾乎是全景觀的收攬,如14集的《解放前衛》堪稱台灣藝術家風起雲湧的時代切片,《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宏大而深遠,將詩人們的口音視為寶藏,予以妥善留存,《櫻之聲》更是台灣最後一批跨語詩人絕無僅有的影像紀錄。
他總是花費許多時間去紀錄創作者的聲影,《肉身搏天》拍了5年,《櫻之聲》從1994到2002持續思索跨語詩人的呈現,《解放前衛》每一位藝術家大多跟拍4年,如此才能有時間的厚度,才能真正深入精神脈絡與社會連結。他深悉任何潮流都會消逝,再怎麼前衛多年以後仍然會變成過時,然而時代的體驗是不可逆的,對黃明川來說,每一個時代的訊息,每一種獨特珍貴的經驗,都是紀錄片最無從取代的特質,也方有可能抵擋得住時間的改變。
小檔案
黃明川,知名紀錄片導演,倡導台灣獨立製片及藝術紀錄片的先驅。
1955年生於嘉義,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紐約藝術聯盟主修石版畫,又於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心學院主修美術、攝影。曾任國藝會董事、國家電影資料館之電影基金會董事及顧問、台新藝術之視覺藝術獎國際決選團主席、公共電視基金會董事、華視董事、電影中心董事,2008年至2010年間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現正生活於臺北,為黃明川電影視訊有限公司負責人,以及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藝術總監。
1983年曾獲第一屆雄獅美術評論新人首獎,後並撰寫〈台灣攝影史簡論〉,涵蓋清、日兩個時代,係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篇攝影史。90年代第一位拍攝台灣的228建碑風潮,完成《碑林二二八》。
1989年起至1999年完成三部獨立製作之電影劇情長片《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及《破輪胎》,先後獲夏威夷國際影展、新加坡影展、金馬獎影展等國內外最佳攝影獎、銀幕獎及評審團獎項的肯定。劇情短片《鹿港情深》及《1995後工業藝術祭》等受邀參加香港電影節、溫哥華電影節、鹿特丹等國際知名影展;釜山國際影展與香港獨立影展亦均擧辦過他三部劇情片的回顧專題
。
黃明川30多年來長期聚焦於台灣當代藝術人文紀錄片的拍攝,策劃並完成過《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1999-2009)、《裝置藝術十年》(1995-2004)、《地景風雲》(1993-2005)、《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台灣前輩美術家》、《飛越科技藝術》等紀錄片系列,於華視和公共電視播映。另外,尚有四位本土小說家《賴和》、《楊逵》、《東方白》、《林雙不》(1993-1997)專輯系列紀錄片。2003年藝術紀錄片《解放前衛》共14集,榮獲第一屆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年度首獎。
2010年完成台灣日據時代跨語作家《黃靈芝與錦連》、《陳千武、林亨泰與羅浪》身影之文學家紀錄片,最近完成最後一群跨語詩人的追踪,發表《櫻之聲》(1994-2016)。
2011年起自製新紀錄長片系列,計有《縱花烈放》、《辛辣國族》、《一個女藝術家之死》、《詩藝親親》、《櫻之聲》等,近期來回美國與台灣,拍攝紐約台裔行爲藝術家與其環保意識強烈的作品,製作《肉身搏天》紀錄片。此外也接受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國立台灣博物館等之委託,拍攝多部藝術家與攝影家之短片及國家影音檔案;他於2014年為他的出生地嘉義市建立亞洲第一個《國
際藝術紀錄影展》至今,並爲嘉義市拍攝兩部美術相關的紀錄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q7os6BLa6g/hqdefault.jpg)
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此路適合任何年齡及新手。如果怕太長可在下山後,在鰂魚涌地鐵閃。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金鐘搭24M小巴上畢拿山, 飽覽維港美景,貓狗鳥人共融;中途可上大潭,但我選行鰂魚涌方向,落山在鰂魚涌叮叮叮電車到太安樓掃街,再往鰂魚涌海濱花園嘆夜景,再去香港電影資料資充實文化氣質。
有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我說:三日不行山,心靈閉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uiHURTppCk/hqdefault.jpg)
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港島SoHo東是一處舒適方便的好去處, 那裡有十多間餐廳酒吧, 在鯉景灣後就是鰂魚涌公園, 有海濱走廊, 可以在那裡釣下魚, 吹下海風, 在公園的天橋步行就到太古城中心,太古城中心是大型商場,是購物的好地方。鯉景灣在西灣河地鐵站步行5分鐘就到。太安樓就在西灣河地鐵旁邊,附近也有不少餐廳,還有街頭小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Q7L78AJC30/hqdefault.jpg)
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由漫畫湊大的鍾雪同你細數漫畫改編香港電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漫畫改編 香港電影 你數到幾多套?】點解日漫《頭文字D》由 香港 人拍?黑白片時代梁醒波、鄭君綿如何演活《烏龍王》漫畫角色?《老夫子》如何能不老? ... <看更多>
香港電影資料館點去 在 廣東話資料館Cantonese Museum 的貼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奬頒奬典禮》咁盛大嘅Par ty你點可以錯過?!即刻去片同候選人跳住舞等 2018年4月15日!!!✨✨✨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特刊 - 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