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將決定黃筱雯的拳擊獎牌成色是否能更上一層樓,此外我國標槍雙俠也將出賽,更多的賽程與選手介紹看這裡就對了!
(括弧中為台灣時間,實際可能因比賽進行而有差異)
#黃筱雯(拳擊,13:00):明天打四強賽的黃筱雯因為拳擊項目有兩面銅牌,所以提前確定獎牌到手。177公分的她因為奧運沒有54公斤的量級,為了身材優勢硬是減到51公斤,並肩負起拳擊代表隊林郁婷、陳念琴和吳詩儀落敗後奪牌的重擔,壓力大到前一場賽後淚灑擂台,也直呼想去海邊大吼。想藉由拳擊翻轉自己及家人人生的她,手臂上密密麻麻都是可愛的刺青,其中也特別刺上台灣代表想帶著國家四處征戰。筱雯明天的對手是賽會第一種子-土耳其的卡基羅格魯,雙方先前沒有交手經驗,我們期待筱雯能繼續突破自己,也希望大家能為她加油集氣!
#陳奎儒(田徑,10:08):大驚喜!剛剛結束的男子110公尺跨欄預賽,「台灣欄神」與中國好手謝文駿、日本好手泉谷駿介同組出賽,結果奎儒跑出個人本季最佳的13秒53,雖然未能跑進分組前4名,但仍靠著成績擇優第2名晉級,成為1984年吳清錦之後我國首位在奧運110公尺跨欄進入準決賽的好手,且這個成績也是台灣奧運最佳的110公尺跨欄成績!同組的泉谷駿介以13秒28排名分組第2,謝文駿也以13秒51排分組第4,三位亞洲好手一起攜手邁入明天的準決賽,奎儒加油!
#鄭兆村(標槍,09:35):想必大家對2017年台北世大運中鄭兆村91.36公尺的驚天一擲印象深刻,這個成績讓他成為亞洲紀錄保持人,並在當時名列世界標槍史上第12傑。但在擲出這個成績之前,鄭兆村有2年的時間因為膝傷直接被醫生判死刑無法再練習,運動員之路差點劃下句點,後來辛苦復健7、 8個月後才得以再練習並逐漸攀上高峰。明天標槍項目會先進行資格賽,每位選手有3次投擲機會,須達到規定的距離83公尺50才可以直接晉級決賽,或是最後兩組總成績排在前12名者也可晉級到決賽。期待已是新手爸爸的鄭兆村能再次帶給我們驚喜。
#黃士峰(標槍,08:05):黃士峰是天生的運動好手,國小打棒球,國中也參加過多種運動,最後專心踢足球。但後來因球隊解散,且高中在偶然情況下參與田徑隊訓練並嶄露天分,才開啟標槍人生。2017年台北世大運同樣擲出生涯最佳86.64公尺取得標槍銅牌的黃士峰,和鄭兆村組成台灣標槍雙俠。但在2018年底右肘清除骨刺手術後,黃士峰一直找不回過往順暢的投擲感,直到後來在國訓中心舉辦的測驗賽擲出85公尺03,讓他提前達到奧運參賽標準,也找回了肯定。本次是士峰第二度參賽奧運,明天將在較早比賽的標槍A組出場,讓我們一起為黃士峰集氣加油!
#徐薇凌(高爾夫,08:36):小時候因為媽媽擔心徐薇淩成為電視兒童,而要她跟著爸爸去高爾夫練習場,結果第一次揮桿就成功將球擊出,也引發她對高球的興趣。7歲時徐薇淩正式接受高球訓練,並在小學4年級時代表台灣參加香港青少年公開錦標賽,最終拿下女子9至10歲組拿下冠軍。雖然如此,但打高球對當時的她來說只是個能夠不上課的理由。直到16歲那年看到曾雅妮在LPGA巡迴賽台灣主場奪冠的感動,才讓她立志成為頂尖好手。徐薇淩2012年轉職業、2015年取得LPGA正卡,曾在2018年巴哈馬菁英賽拿下亞軍,今年是征戰LPGA第7年並拿下生涯首冠。世界排名78名的徐薇淩,因為在奧運參賽榜上名列34而第一次取得參賽資格,她也霸氣喊話以奪金為目標!
#李旻(高爾夫,09:47):小時候學鋼琴,但因個性好動,李旻跟著父親到高球場打球,慢慢打出興趣也展現天份。2011年她16歲,首度披上國家隊戰袍參加亞太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個人拿下第3名、團體則拿下第2名。隔年李旻決定展開職業生涯,2014年在花園城慈善菁英賽拿下職業首冠,對她來說意義重大。而2018年在台灣大哥大女子高球公開賽更是與張亞琦、陳子涵、邱齡緹在單場比賽中出現4次「一桿進洞」,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李旻與徐薇淩從高中起就是同班同學,擁有多年同窗情誼,在好友取得奧運資格後,李旻也以奧運積分第38取得入場券,期待在潘政琮驚喜奪銅之後,台灣高球雙姝也能有好的表現!
#謝昀庭(舉重,12:50):謝昀庭出生台中,現就讀台師大四年級,從國中開始接觸舉重運動,在國內外的比賽中都曾取得相當優秀的成績。身高183公分體重127公斤的他,在舉重男子109公斤以上的無限量級項目中,並沒有身材上的優勢,不過靠著苦練,他以亞洲區積分排名第4成功拿下東奧門票。為了備戰奧運,謝昀庭每天都必須狂吃增重以增加力量,還差點得到厭食症。未有參賽亞運經驗的他這次直接挑戰最高殿堂奧運,期待昀庭能有好的表現。
以上是明天全部參賽的台灣選手,希望他們都能盡情在奧運這個大舞台上享受比賽、突破自我,也請大家一起為他們集氣加油!
#東京奧運 #台灣加油 #一起為台灣戰士加油
(圖片來源:麗台運動報、中央社、黃筱雯粉專、鏡週刊、聯合報、李旻粉專,更詳細來源請見留言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10的網紅Fai L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女子足球經理黃若玲,香港五人足球代表 李嘉進和陳懷志訪問 新聞稿 FIFAe Nations Cup 2021 TM 中銀人壽冠名贊助 香港電競足球代表隊選拔賽 啟動禮暨記者招待會 新聞稿 突破傳統運動界限 建構電競足球世代 香港足球電競運動員選拔賽 FIFAe Nations Cup 20...
香港足球代表隊亞運 在 HOKK fabric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八位女生,緣份讓她們成長在同一個家庭裏,成為馬氏姐妹的一員。在這次Nike X Hf《Sisterhood of Sports》專訪企劃中,我們遇見馬氏的其中六位姐妹。✨
八位女生,從25歲的雙胞胎姐姐到9歲的妹妹,個性喜好都不盡相同。而運動,就成為了姐妹之間的重要連繫。排行第三的澤純從排球轉戰足球,是香港女子足球代表隊成員和愉園女子隊球員。四妹澤如從中學開始就愛上越野跑,文靜的她享受在跑步的過程跟自己對話。從小學習舞蹈的五妹丹琪,在中學二年級那年決定聆聽自己的內心,選擇鍾愛多時的籃球。在這群姐妹中,身高1米85的丹鳳顯得額外突出,除了是香港大學籃球代表隊隊員,她更曾入選香港女子籃球隊,跟姐姐澤純一起為香港出戰亞運。🇭🇰
姐姐們在運動上的堅持和成就,也讓年紀最小的兩位妹妹踏上運動的道路,想要變得更好。排行第七的丹丹成為了中學籃球隊隊員,姐姐丹凰更是她們校隊的助教。年紀最小和最活潑的丹敏,是爸媽和七位姐姐心中的掌上明珠,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打籃球,更已經歷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場籃球比賽。💪🏼
我們未知將來的她們會否也如姐姐們成為運動健將,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幾歲都好,她們八個姐妹都會如她們所說的那樣,是彼此的「生命」,是「連在一起的一條線」,一直「欣賞彼此做的,支持彼此,就足夠了」。❤️
小時候,大家每天見面,生活作息都差不多。長大後,有些人開始工作,有些人投入大學生活、運動訓練、進修等,見面的時間少了,這也讓八位姐妹更珍惜彼此。於她們而言,假如沒有這群姐妹,或許會少一些嘮叨,卻也會多了點孤獨,失去姐妹為世界帶來的顏色。🎨 這次,我們讓馬氏姊妹們在對方不知情下,為未來的彼此留下一段話、一些期許、祝褔和約定。幻想一起成長的姊妹已經六十歲了,未來的她變成什麼樣子?那時的她會在做什麼?過著怎樣的生活?一起在即將上線的短片,聽聽她們讀出來自對方,那些沒有說出口的心底話。💭
🎬 Nike X Hf《Sisterhood of Sports》專訪企劃 Featuring
⚽️ 三妹 馬澤純(1996)香港女足代表
🏃🏻♀️ 四妹 馬澤如(1997)喜歡長跑
🏀 五妹 馬丹琪(1999)喜歡籃球
⛹🏻♀️ 六妹 馬丹鳳(2000)香港大學籃球代表隊
🏀 七妹 馬丹丹(2005)喜歡籃球
⛹🏻♀️ 八妹 馬丹敏 (2011) 喜歡籃球
Concept & Production: HOKK fabrica
Makeup: Onki Lau
Hair: Cindy Fong
#HOKK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Nike Hong Kong #nikewomen #yourstobeworn #nikeblazer
註:影片01:10出現錯別字:「馬丹凰」應為「馬丹鳳」
香港足球代表隊亞運 在 鍾仔 鍾志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年前,2009年的今日,東亞運 香港隊 1:1 日本隊,香港最後12碼贏下日本,創造香港歷史!至今仍歷歷在目!
2009年12月12日,東亞運動會足球決賽於當日下午5時在香港大球場舉行,由東道主香港迎戰日本,香港隊上半場被村松大輔射入一球,下半場換入由熱刺跟操之後回港的陳肇麒,甫開賽便由歐陽耀冲傳予徐德帥,再由後者二傳陳肇麒門前頂入。結果,雙方法定時間踢成1:1,加時又未分高下,要互射12碼分勝負。
日本隊有大塚翔平施射被葉鴻輝救出,加上鈴木大輔射中柱,香港隊則有歐冲射失,但是陳肇麒、陳偉豪、李志豪及黃展鴻射入,最後以總比數5:3擊對手,歷史上首次以香港代表隊名義在大型綜合運動會贏得足球比賽金牌。
賽後記者會上,陳肇麒說香港足球隊從此都是金牌運動員,此子和葉鴻輝、主帥金判坤都因賽事而人氣急升,連帶香港足球在該年之後有過一段小陽春。
credit: UPower
--------------------
我開咗ig啦, 歡迎各位老友一齊入嚟吹水!
https://instagram.com/chung_chi_kwong
香港足球代表隊亞運 在 Fai L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女子足球經理黃若玲,香港五人足球代表 李嘉進和陳懷志訪問
新聞稿
FIFAe Nations Cup 2021 TM
中銀人壽冠名贊助 香港電競足球代表隊選拔賽
啟動禮暨記者招待會
新聞稿
突破傳統運動界限 建構電競足球世代
香港足球電競運動員選拔賽
FIFAe Nations Cup 2021TM – 電競足球的世界盃賽事,邀請各地區足球總會派員參加今年8月在丹麥舉辦的決賽。香港足球總會(HKFA)將聯同香港電競總會(ESAHK)及數碼港,共同籌辦香港電競足球賽HKFA eFOOTBALL OPEN選拔香港代表隊成員。今日,主辦機構於數碼港商場的電競場地舉行活動啟動禮及記者招待會交代選拔賽詳情,並邀請香港體育專員楊德強主持啟動儀式。
兩年前英國倫敦首次舉辦FIFAe Nations Cup 2019TM的預賽,當時大會邀請了20個國家代表爭奪電子競技世界盃。2021年國際足球協會決定將FIFAe Nations CupTM 成為一項國際公開賽事,全球的電競球迷終於可以參加官方舉辦的足球電競比賽。
香港足球總會響應國際足協的邀請,舉行香港電競足球代表隊選拔賽,5位勝出者可以代表香港到丹麥與世界各地的足球電競精英,爭奪世界冠軍殊榮。這次選拔賽,不論男女,只要年滿16歲,又喜歡足球電競都可以參賽。公開選拔賽分為PS4及XBox One兩個遊戲平台進行,首圈(3月13、20 日)、次圈(3月14、21日)於線上進行,全部採取Best-of-1雙敗淘汰制,最後每個平台會有4 位選手晉級至 4月3日舉行的總決賽,角逐最高殊榮。這次比賽將會為香港代表隊選出5位運動員,由兩個遊戲平台 (PS4及XBOX ONE)各自的冠亞軍,以及跨平台的最佳季軍組成。除了得到獎金,5位被挑選出的代表隊成員亦會進行一連串的體能及技巧訓練,務求精益求精,在出戰FIFAe Nations Cup 2021TM前做好準備,為香港增光。
香港足球總會副主席兼電競委員會主席霍啟山先生形容是次活動是香港足球界及電競運動界的一大盛事,足球電競運動已於世界各地流行多年,本港亦有不少團體舉行公開賽,但作為官方認受的選拔賽卻是第一次,代表了香港足球總會舉辦此活動是打破了傳統運動的界限,令香港體壇邁向另一個里程碑,就像大會的標誌一樣,有一隻腳劃破長空,把足球踢出了傳統的框架,令香港足球總會(HKFA)更創新、更有活力,他認為運動的類別及形式也要與時並進,實體足球比賽及虛擬的電競足球比賽可以相輔相成,令足球文化及體育精神充分融入在足球場及電競世界中。與此同時,國際足協將會按參加比賽運動員的個人成績,列出世界排名,讓大家參加日後同類比賽時都可以在這官方的排名榜上,力爭上游。
香港電競總會創會會長楊全盛先生表示能夠與香港足球總會一同舉辦這次選拔賽是劃時代的合作,也證明香港電競業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這是香港足球體壇及電競運動的一大盛事,鼓勵本港的足球電競愛好者,藉此打入世界運動舞台,參與國際賽事,為港爭光。既然電競運動已列入亞運的比賽項目,他亦寄望在不久的將來,電競行業可以爭取更多不同社會資源及支持,使電競亦能列入香港體壇的常規運動項目,令本地體育界與電競界帶來新景象,也為青少年打造另一條新出路。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表示電競足球不受地域及社交距離限制,數碼娛樂及電競市場在疫情下仍然維持活躍,全球電競觀眾有增無減,不少傳統運動亦有電競化趨勢。數碼港作為本港電競產業的推手很高興能參與舉辦今次的香港代表選拔賽,為香港的電競運動員提供躋身國際舞台的機會。數碼港將繼續與業界保持緊密合作,進一步推動電競運動的發展,並為電競及數碼娛樂產業把握新常態下的機遇。
香港電競足球代表隊選拔賽冠名贊助商 –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
說:「今年足總將實體足球比賽引入電競足球比賽的虛擬世界,不但令人耳目一新,更開創了香港體壇的新里程。我們很榮幸能夠冠名贊助這項嶄新的電競足球運動,今後可以實體和電子渠道雙管齊下,全方位推動足球運動的發展,同時將其帶入青少年群體,讓青少年發揮電競才華之餘,也令足球在電競的領域大放異彩!」
此外,大會亦請來香港五人足球的代表:李嘉進和陳懷志,以及香港女子足球賽的代表:
袁凱狄和李穎欣即場進行FIFA演示賽。值得一提的是陳懷志,他除了是五人足球港隊代表,他更在兩年前獲得屈臣氏蒸餾水足球電競盃(FIFA)冠軍,無論是草地上的足球運動或者是電競場上的足球比賽都非常熱衷,他認為疫情下,令更多人由線下走到線上,教育如是,運動亦然,足球電競更可以無分國界地與世界各地的人切磋交流。
今天啟動禮暨記者招待會圓滿結束,為FIFAe Nations Cup 2021TM香港電競足球代表隊選拔賽打開序幕,香港足球總會期待與各位香港電競足球運動員共同「突破傳統運動界限,建構電競足球世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EJQ14dTMz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