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話題:當司法淪為政治壓迫的儀式,反抗是否仍然可能?
2021/9/5
【明報專訊】在今日香港,每日讀着匪夷所思的法庭新聞,畫幼童畫冊要還押,一句有無限詮釋的口號就係分裂國家情節嚴重,大概除了有權拘捕和有權審判的人以外,已無人相信政治案件還有公平審訊的可能。
然而莊嚴肅穆的法律程序,每日仍一絲不苟地進行着,用優雅文句專業術語寫判決,將一個個公民未審先送入監獄、重判異見者;但,偶爾,如果認罪認得早、求情信夠可信,如果警員證供真係矛盾到超過人類可接受範圍,還是會有好消息。
也還有法律界權威說,香港法治95至99%運作正常。
誠然,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司法淪陷並不是現在這樣,要到法官對政權言聽計從,警、檢、官全部都係佢嘅人,一條龍將異見者直送監獄個個判足10年才算——香港還遠遠沒到那一步,辯方仍可據理力爭、與控方互有攻防,有些法官還會講斥責控方/警方證人的人話;而「小勝」仍有,暴動、非法集結不是輕判、甚至無罪,國安案都有得保,政權眼中釘鄒幸彤昂首走出法院。公平審訊不可得,但「較佳」結果仍可能,官始終有「好壞」、「釘放」,律師辯才經驗都有高低長短,辯護策略、技術性疑點,求情內容……從輕發落,仍然可期。
但what if 這套仍有「希望」的司法制度,才對威權政體最有利?一啖砂糖一啖屎來回反覆,不斷將針對全社會的恐懼擴大,同時向被告發放「未絕望,仲有變數」的信息。
手足的一線生機,令司法也彷彿仍未徹底崩塌;而當重點只在被告的最大利益(最短刑期),審訊就只剩下認罪與否、如何避過定罪元素,行為和說話的意義可以有幾模糊,求情,見感化官幾有悔意,保釋條件講到幾盡……
當掌握被告生殺大權的法院,成為政權壓迫系統的一部分,已無人可以在司法制度中看得見達至公義的路徑,但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路徑卻相當清晰:它正在誘使被控告者將個人利益置於首要、唯一的考慮,與運動、甚至過去的自己割裂開來。在此過程中,透過被告自我否定,消解受審事件的政治意義,將符合政權敘事的新現實強加社會。政治案件被告選擇走上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路徑,就要參與政權劃定的「法律」框架,無可避免被融入政治壓迫正當化的程序。
由此,政治犯身上,似乎出現一個兩難:自己的best interest,與自己對行動/所信之事的理解,在法律程序中必然衝突。身處此結構當中,面對結果已定的政治審訊,我想知道,反抗是否仍然可能?
一、法院作為威權體制的一部分:The legitimacy paradox
(或者這篇文將來要拿去呈堂呢……所以我更需要認真地、引經據典地討論這個問題:)一個仍享有「獨立」地位的司法體系,為何會「自主」地傾向威權,成為政權壓制意見與反抗最關鍵的工具?
在香港的公共論述中,「法治」往往與「公義」直接掛鈎,但不同時空、地域的前例已顯示,法治、司法獨立、程序公正、政治審判與威權統治,可以並行不悖,甚至相互依存。如果法院不能為政權所用,早就落得如公民社會其他範疇一樣的下場;威權之下,法院本就無遺世獨立、做「公義最後防線」的條件。
學者M. Shapiro如此描述威權下法院面對的Legitimacy paradox(正當性悖論):
「法院若挑戰政權的不公義,會引發政權加強箝制,無法保持獨立而失卻正當性;但法院若迎合政權,則會在公共眼中不再獨立,同樣失卻正當性。即使法院取得平衡,維持到自身的正當性,這份正當性卻只會令威權整體更具正當性。」[1]
① 面對政治檢控 無知即力量
目前政權瘋狂清洗公民社會不同範疇,祭出的說辭是「法律」(「我哋只有一把尺就係『依法辦事』,總之你犯法我哋就會執法」,蕭澤頤),手法是拉晒啲人上法庭直接還押,或以此為威脅。
不同威權政體的例子告訴我們,政權的合法性來源(革命功績/經濟成果/意識形態)愈疲弱,就愈須倚仗「法律」、「法院」、「法治」,利用程序與「法」的正當性,解決自身無足夠能量處理的政治問題,迴避政治後果。與不確定性較大的選舉或隨時反噬的暴力鎮壓相比,具有「超然政治之上」光環的法院,是成本最低的選擇。
於是政權不斷將政治問題推向法院,法院則一邊強調「只處理法律問題」,一邊被迫作出各種政治判斷:徐子見或危害國安而鄒家成不會,難道是沒有政治判斷的司法認知?「水炮車係權威嘅象徵」,又如何不是一個政治判斷?「只僵化地引用法律條文,不看條文及裁決是否符合法治精神,本身就是一個政治決定」(戴,2018)[2]
但既偏離法律範疇,法院又有何權威去做這些判斷?即是不計其政治立場有否偏頗,香港法官對政治的「司法認知」,分分鐘連一個中學生都不如(否則點會問李立峯「集會唔係有組織者嘅咩」或稱「不相信防暴警會眾目睽睽下說出『阿sir做嘢唔×使你教』」)。結果,法庭往往全盤接受控方版本,還自詡專業公正、不受民粹左右;政權則用法院判決為政治打壓正名,以「尊重司法獨立」為名,神化法官及裁決,壓制質疑。
② 為免被人推翻,先要自我推翻
威權政體往往牢控立法、修憲權力,一旦法院判決偏離其掌控,即可透過修改法律,推翻法院判決。要確保法院「醒醒定定」,唔使用劍亦唔使提法官有老婆仔女,只需讓法院知道自己的判決隨時可以被政權無效化就夠。若判決無人尊重,法院的存在亦無意義;為了維持自己剩餘的獨立、自主與權威,法院有誘因順從政權(但無乜誘因諗人權)。
於是我們不時見到「我輕判你,一陣DOJ又覆核㗎啦」,以及「一陣人大釋法咪仲大鑊,香港發展嘅空間又會再細咗」,裁判官選擇直接重判,高院上訴庭和終院選擇在人大出手前先自我調節。於是,港澳辦副主任鄧中華盛讚香港法院「對國安法形成了正確認識,特別在保釋、陪審團,指定法官制度……較好地落實了立法原意」。
直頭摸頭讚你乖。「如何判決不至引來政權干預」,與「如何判決才能讓政權滿意」,其實是同一回事。在威權法治下,法官究竟有否「捍衛法治」的意圖,都改變不了他們正在將政權對異見者的壓迫正當化的事實;而香港法官連僅餘的人權保障空間亦不善用,更令人質疑其正在利用社會對釋法的疑慮,積極地迎合政權。當你為了保存自己而無制限地妥協時,你想保存的早就被你親手斷送了。
③ 選擇性裁決 鞏固無力感
「正當性」不過一重外衣。法院對抗爭共同體真正造成的傷害,遠不至於此。
政治壓迫的司法化(Judicialization of oppression)將打壓針對少數、個別人的特例,轉化為可穩定地恆常操作的系統;最穩定的不是僵化地有殺錯無放過,而是充滿彈性、可鬆可緊,令人愈觸摸愈觸不到,但又無法脫離其威脅,已足以透過恐懼牽制整個社會(簡單來講,即係國安法啲保釋咁)。
一個「自主」的法院,全權掌握對任何人任意趕盡殺絕的權力,但又始終保留「放過」個別人的可能性,令焦點從檢控和羈押本身的正當性,轉向研究怎樣的官司策略,才能成為個別被放過的人:只是一個「可能」,足以耗盡抗爭陣營絕大部分資源、關注、心神、情感能量,甚至意志。
最折磨人心的從來不是恐懼,而是「希望」:無力感會在反覆的徒勞嘗試與無常的滅頂之災中生根,直至行動的可能被徹底蠶食。
二、不要被政權奪走詮釋敘事的權力
「一場政治審訊,是在一個可見的場域,由對立的各方就法律秩序規範正當性爭辯,而不僅僅關乎當前司法框架下官司的勝敗。」[3]
一場審訊所影響的,遠不只是一個抗爭者個體的命運,關鍵政治案件尤其——營造恐懼與不確定,消耗民間社會,建構政權要的敘事,改寫集體記憶,徹底改造一個社會的政治空間,才是威權下政治審訊的作用。
法院之所以對政權重要,還因其「展示」的功能:政權要你消失、要你沉默,還要你自我推翻、背棄同儕,即使毋須像蘇聯show trial一樣對黨國感激涕零,也要你以順從來認可這套儀式。它從不需要你心悅誠服,違心的配合,正好助其維繫以恐懼牽制所有人的壓迫系統。「留得青山在」實是一場無限滑坡,達至個人最低刑期之法,也包括成為控方證人。如果看一場官司不僅僅關心刑期長短,認罪和配合與否的決定就包括你是否要對政權編造的「事實」,在法律程序中給予無條件的認可,讓法院亦因而免卻自身監察及制衡政權的責任,繼續扮超然。
唔知唐英傑判九年,多少人反應是「早知就應該認啦,扣三分一好過」?唐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決定不認罪時,他想必衡量過敗訴要承受的後果。因是經審訊定罪,法院就必須在判辭中清晰交代理據,於是條文本身的缺陷,法官對政治問題的獨斷,對基本人權的無視,對政權敘事的投誠,對合理質疑的左閃右避,都在判辭中一清二楚。
這是一份根本無法自圓其說的判辭,「賣飛佛」是「因為兜多咗幾個街口所以情節嚴重」!
即使被困囿於這個系統,也不等於我們與政權的分歧,只能體現在程序與細節之中。我對「法治」並無任何執念,所謂法治精神,只是一個社會如何理解何謂「公義」的載體;而在司法是否合乎公義的問題上,政權抑或法官,都沒有凌駕任何公民之上的權威——普羅百姓(ordinary men)對法院的檢驗和監督,是普通法制的基礎。
今日香港法院所維護的而非公義,而是政權的利益;法院對法律與「事實」近乎絕對的詮釋權力,也非來自對法律/法治的權威理解,而僅僅來自一言不合就可以全無合理解釋將異見者收監的制度暴力。當法院的權威,要靠拿攝錄機對準公眾席,隨時將旁聽公眾收監的威脅來維持,這座法院還有何正當性可言?
政權正努力地以司法改造,消滅抗爭敘事,但在它放棄司法作為合法性外衣——轉為閉門審訊——之前,它都必須給予被審判者說話的空間。就在此空間中,我們要與政權爭奪的正當性的話語權,不容政權壟斷對公義的詮釋,不容審訊歪曲記憶與事實,不容法官迴避自身真正的責任。
政權利用司法與其他工具散播恐懼與無力的目的,是改變「香港」之所以為「香港」的一切意涵,徹底否定「香港」的存在。而我們每一個行動與選擇,都在抵抗與反擊政權對香港的強行扭曲,重新定義香港之所以為香港的本質。
這本就是一個永不會完成的使命。
Best interest是什麼?
當然,被拋入「政治犯」身位, 不等於就有在政治審訊中頑抗的責任;法庭不是唯一的戰場,也無人有義務犧牲自己的best interest去嘗試開拓。
但這個討論的缺口在:究竟所謂一個人的best interest是什麼?在律師、官司與法庭的語境,它必然等同獲批保釋或最低刑期,因而必然和運動對立。
「唔好諗其他嘢啦,你都要諗吓自己」都聽唔少。於是我好認真咁「諗自己」:究竟我的best interest是什麼?
是自由地說話,是在一個真正開放的公共空間,與其他自由的人建立有意義的連結;是始終可以用批判的精神思考任何現象,挑戰一切定見,即使自詡為歷史必然,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巨大結構;是體認自己一切行動的意義,不因任何強制或壓迫而扭曲。
所以我必須直面這一個戰場。
法院要如何面對它的paradox,是法院的責任和決定(吓,唔使幫你諗埋啩?);但於我,那個政治犯面對、諗自己定諗個運動的paradox其實係假的。政權及為其所用的司法機器正試圖將我從共同體中割裂出來,再透過抹殺我作為個體的存在,否定共同體的存在;若我始終拒絕被抹殺、拒絕自我否定,拒絕成為政權營造恐怖的一部分,透過固守自身,就同時固守了共同體的一部分,令其不至消亡。
自我正是已突破壓迫的姿態所定義,而「香港」的存在,就是有一個個仍未被威權同化的個體的自我所組成。即使因隔阻而無法感應到共同體是否仍然存在,即使眼見她已破碎成無數相互拉扯的平行現實,要重新找到她,其實只需反照自身便可。
身處各異的困境中,每個人的best interest都不同,只有自己知道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和角色是什麼。不論在怎樣的紛擾與壓迫下,依然忠於自己,就是一個人可為自己、同時為自己所認同的共同體能做的最重要的事。而兩者,本就無從分割。
[1] Shapiro, M. (2008). Court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T. Ginsburg & T. Moustafa (Eds.), Rule by Law: The Politics of Court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戴耀廷(2018)《法治的挑戰: 威權下的思考》
[3] Schervish, Paul G. (1984). Political Trial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eviance. Qualitative Sociology. Vol.7
文˙何桂藍
編輯•王翠麗 //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少主人在走失寵物後,都會利用社交平台發放尋貓尋狗消息,認為社交平台覆蓋範圍廣闊而可以增加成功機會。不過其實在「黃金48小時」內,寵物極有可能仍然在該區徘徊,因此迅速地讓區內的人得知走失寵物的消息才是最為重要。為了針對這方面的困難,動物保護機構「救狗之家」的義工Mimi於是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協...
「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Re: [問題] 世界上的左駕多還是右駕多.. - 精華區car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請問香港有左駕車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中國是左駕還是右駕的推薦與評價,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車為何分左軚右軚!? 道路又為何分靠左行靠右行? (繁體中文字幕)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新手台灣人- 移居十萬個為甚麼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討論] 台灣為什麼不開放右駕車- car - MYPTT 的評價
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功夫傳奇4:拍攝回憶——日本篇】(10)
2019年的今天(8月25日),《功夫傳奇4》【古武•道】之旅第十日,也是最後一個拍攝日。
「劍祖祭」演武。這段日子一切累積的努力,都將在這天看見成果。
這日子對於整個南伊勢町來說,其實是個節慶,會有很多外地的各流派好手專誠到來參與——其中多是陰流承傳衍生下來的門派。
所有演武都在上午進行。Kate和我的「三學」演武排在中間,緊隨山本篤老師和高無老師等肥後疋田派新陰流高手之後,這個次序稍微減輕了我們的壓力。
我們當然很早就起來整裝準備出發。到了「愛洲之館」外面,已有當地的鄰里在擺攤,準備售賣土產食品。登上館後的小山,到達劍祖愛洲移香齋碑前,場地已經佈置得十分莊嚴,到處插著「劍祖祭」旗幟,碑後的大石是讓武者準備上場的後台,拉起了印有家紋的大帳布,令我想起日本時代劇裡看見的戰陣軍營。
演武開始之前,首先進行了神道祭祀儀式。之後各流派高手開始逐組上場表演。假如我只是個普通遊客,這時一定非常享受地欣賞他們的武技,有人表演各種試斬,有人是對戰形(套路),其中包括用真刀對拆,功力與信心盡顯。但我當時心情實在太緊張,難以專心觀摩,有點可惜。
之後差不多要上場了。Kate和我拿著山本老師送的袋竹刀,走到「營帳」裡準備。
心情緊張到達頂點。因為是重要場合裡的公開演武,只有一次機會。無論打得好不好,出了甚麽錯誤,都不能重來,而且將如實地紀錄在攝影鏡頭裡,呈示給大家。
看著Kate,心裡想:有個同伴來分擔,真好。
二人合作的演武,彼此都要求極端專注,一邊亂了,也會影響對方,所以不能有太強烈的「我」的意識。
這是困難的。我們只有相信自己長年的身心訓練,和對武術的認真與忠誠。
到了臨上場時,腦袋幾乎一片空白。正如我在節目裡所說,當時心裡只想著這是在劍祖移香齋跟前,展示出自己所學,不管好或不好,都是我盡了力去學習並呈現的東西。
到了這個年紀,深深體會到一個人在世上所做的各種事情,都不只為自己。尤其武術上,既是珍重前人留下的知識,也為承接啟發後來者。
一這麼想,心裡就漸漸安定下來了。
結果一開始,我還是打錯了。
「三學」五式劍招裡,第一式「覽行」和第三式「花車」,其實是左右陰陽對稱的同一招。我在擺出第一個架式時,卻做錯了方向。
幸好我很快就察覺,馬上把刀沉下再往另一邊劃弧,擺回正確的一方。
Kate並未受我的錯失影響,以正確的節奏地向我進攻過來。
第一個交鋒之後,一切都變得順利了。因為已經完全投入。
心裡想著:不要急躁。要保持良好的反應節奏。要表現出像真正戰鬥般的緊密。
然後,在沒有雜念裡,完成。
回到石頭後面的帳營,看見山本老師滿意的眼神,聽見高無老師用日語說那句「太好了」,心頭一熱。沒有辜負他們的信任。
還遇到一些不相識的前輩武者,包括其他流派的,都對我們微笑點頭。看來打得不太失禮吧。
我是很難哭的人。那鏡頭前的激動情緒,卻完全是真實的。
感官這時才隨著心情放鬆,漸漸擴張開來,可以看得見導演阿錦、攝影和興、收音超人和助導Kevin。看見他們也放鬆了的笑容,我知道我們完成了good job。
這一天,其實正巧也是我的恩師、Kalis Ilustrisimo已故掌門Tony Diego的五週年忌日。能夠在這麼值得紀念的日子,完成這演武,對我有非常特別的意義。是Mang Tony向我開啟真正刀法之道的,沒有他的教導,我這天根本不能夠打出這個水準。感恩。
「劍祖祭」的下午其實還有其他節慶活動,包括在海灣裡坐船。不過我們卻無法參加,甚至連後面的演武都沒法去欣賞,因為還要爭取時間,拍攝我們的事後感想。
當然還是要吃午飯。為了取河邊景色,我們驅車去了伊勢市那邊,在一個大商場裡,吃到很美味的天婦羅蕎麥冷麵。之後就到了那片無人的石灘拍攝,Kate用一根就地取來的長竹在水裡練劍(後來她珍重地把它帶回了香港),而我則用自己帶來的菲律賓鐵木刀示範。
因為已經完成了最大的關卡,心情自然很平靜,所以坐在河邊拍攝感想時,說了很多話。當然因為節目時間有限,不能完全收錄,不過導演阿錦將我的一些說話轉化變成了旁述,正是關於「兵器就是力量」那一段。
拍攝完這些後,我們黃昏回到「愛洲之館」跟高無老師會合(他參加了「劍祖祭」下午的節慶活動),也順道駕車接載了山本老師回家。他一直站在屋外的車道上向我們揮手道別,直到視線看不見為止。那是我們最後一次看見山本老師——他在今年初逝世了。我會永遠懷念他的慷慨與從容氣度。
在夕陽海邊,我們拍了此行最後一組鏡頭,是我跟高無老師在木搭的碼頭上交流練習。我教了一些基本的菲律賓魔杖雙刀對練法給他,他當然很快上手,跟我熟練地打起來。
拍完這個鏡頭後,這集紀錄片煞科了。我當場把我帶來的那柄菲律賓鐵木刀送贈給高無老師,作為他這些天教導我的謝禮,也是一段美好友誼的紀念。
晚上的慶功飯,在山本老師一位弟子的親人開設的食堂裡吃,實在是個完美的句點。
之後就準備回家了。
#功夫傳奇4拍攝回憶 #功夫傳奇 #KungfuQuest #古武道 #肥後新陰流 #劍祖祭 #愛洲移香齋 #山本篤 #南伊勢町
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22101-22120)
Q22101:
龔sir 我今日做左進階班功課 有d問題想下,我用左莎莎既年報去計財務比率
1)我計到既ROE 分別係-26.4同-31.1, 但係你比的價值網同bochk 係-23.5 同-24.9,點解會有d分別呢?
2)EBITDA 利潤率 其實我唔係好識搵個EBITDA出黎 自己跟住年報計除息除稅除折舊後 都計唔到價值網 顯示既-3.85同-3.67億(價值網顯示2020年係正數
我諗應該係負數先岩?)個EBITDA利潤率 價值網 係-12.7同6.41,而bochk係 4. 06同5.47, 想請教下可唔可示範一下點計?
3)存貨週轉日數 我計到160,呢個數字同價值網差唔多,但bochk係106, 又係想請教下邊個數字先岩?
4) 關於杜邦分析法
2020年: 1.97 x 1.75 x - 9.02% =-31.1
2021年: 1.89 x 1.21 x - 11.5% =-26.3
ROE 2年都負數 不過2021負得冇得多 2021年純利率差左 不過財務槓桿 同總資產週轉率個數細左 所以負少左
我就唔係好明 總資產週轉率 應該愈大愈好 但係假設2021年都係1.75 (instead of 1.21) 咁計出黎個ROE負得仲勁 咁咪調返轉應該係愈細會愈好?請指教一下
龔成老師︰
1) 我相信係你和其他網站,係計個"發行股數"和"股東權益"出現分別。
因為每個網站的公式都不同的,就算發行股數都不同,計年頭?年尾?平均?加權平均?通常我睇財經網站,都唔會太著重d細數字,你了解大方向就得,同埋,不同財經網站的數據,一定會有d誤差,正常的。
2) 至於EBITDA利潤率,你可以參考BOC個數字。你可以用佢年報中"經營虧損",再加翻"按性質分類之開支"中的折舊部份(2021年年報P.177)。但會有少少差別,可能係提取數據或匯價問題,影響不大。
價值網部份,都係用類似計法。但2021年數據,可能系公式不同,其實,一般網站在計算EBITDA時,都計左「使用權資產折舊」,但這並不是真正的折舊,所以數據的參考價值會低左。
其實較精準方法,我建議係用EBIT - 折舊,但這個折舊,應該排除左"使用權資產折舊"的數字,咁會更準確。2020和2021年EBITDA,應該為-7.6%和-10%。
2020年︰(-5.53 + 1.17) / 57.17 = 7.6%
2021年︰(-3.91 + 0.87) / 30.43 = 10%
3) 如果用我教法,拿年初和年末平均數計,答案係160。至於點解BOC會有分別,因為佢係計算存貨時,唔係用年初和年末平均數去計,所以有落差。
你照用160,咁就可以。
4) 你這個杜邦分析計算,係正確。你睇翻個3組數字﹐你會發現中間組數(營業額/總資產),係變動最大。
你就會發現,企業這2年面對問題,係銷售數字出左最大問題,有明顯轉差情況。
之後,我地再睇翻客觀環境。由於這2年有社運和疫情影響,令到營業額受損,係正常。這些都係中短期因素,因此我地係分析企業質素時,唔洗過度在意。
至於你話總資產週轉率愈大,個ROE就會負得愈多,係正常。因為現時佢生意少左好多,但好多固定成本,好似舖租、人工等,唔係話停就停到。
佢現時基本上,每件貨品都係蝕住做。但當這些不利因素過去,營業額回復正常,有更多銷售單位去攤分這些固定成本時,就會令佢轉虧為盈。
這時候,每賣一件貨都係賺錢,自然會係總資產週轉率愈大愈好。
------------------------------------------------
Q22102:
你好 龔sir本人持倉如下:
778 @$10.3 x 5000
823 @$71 x 1500
941 @$83 x 500
968 @$13 x 8000
1177 @$4.5 x 12000
1928 @$41 x 2400
6823 @$10.5 x 10000
另月供5隻各$1000, 現值16萬多
3,285,823,1177,1299
本人50歲 月入33K 還有十年退休,想法是退休時將所有股票轉成有5厘息以上的收息股 作生活補貼
1) 這個組合有沒有問題?
2) 因為未來還有10年穩定收入 這組合是否過於保守?
謝謝 祝生活安康
龔成老師︰
1) 你持有和月供股票,都係有質素。但由於你50歲,係一個要為退休開始準備的年紀。
因此,你要將組合中的股票,慢慢轉成較保守組合。按年紀增長,慢慢加大收息股比重。目標係10年後退休時,組合100%係收息。
現有持股,暫時可以不用改變。但月供組合中,中生(1177)和比亞迪電子(0285)都係潛力股,風險對你而言,用點高,唔建議用佢地作為月供組合。
你可以將這2隻股票,換成為收息股,會較適合你現時的年齡配置。
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還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另外,你要留意一下,你組合持股的佔組合比例。個別企業和行業,不要佔組合15%和30%以上,否則會有過度集中性風險。
你現時部份股票,係超過這個標準。但由於都係有質素股票,故不用沽出。用未來新資金,去慢慢拉平衡翻個比例,咁就可以。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月供之餘﹐緊記都要留少少現金,用來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去掃平貨。
2) 你大致上跟我所講的方法,去進行配置,增長力度就會配合到你年紀所需。
我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5000 + 55萬持股,10年後大約會增值至250萬。
你再將佢換成6%收息股,大約每月就會有1.25萬的現金流。你可以以此作為參考,調整自己投資計劃。
------------------------------------------------
Q22103:
我正在研究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有什麼介紹
對這個行業未來的看法
龔成老師︰
電動車方面,我自己一直較看好比亞迪(1211),係佢的電動車。
首先,電動車有環保的概念,這點令政府會加以幫助,而市民亦會支持,但其實,電動車真正的價值並非在環保,而是慳錢,用電比起用油平得多,因此只要各種配套都完善,車主沒有理由不選擇電動車。
只要有金錢利益推動,人們的習慣將輕易改變,在70年代的石油問題,完全改變了美國人使用汽車的習慣,由一向追求大汽車的習慣,轉變到鐘情於小排量慳油的日本車,令日本車大舉入侵市場,當其他車廠發覺時已經太遲,最終成就日本車霸主的地位。
雖然將來的油價難以估計,但到經濟好景,各國都大量用油的情況下,石油需求大增,電動車的優勢亦愈來愈明顯。
另外,比亞迪在中國發展電動車,可說是佔盡地利因素,因發展電動車必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政府的支持十分重要,另外,若政府肯帶頭使用對推廣很有幫助,現時比亞迪的電動巴士已經行走在中國多地的公路上,由公共交通開始發展,可見政府對電動車是正面及支持的,然而,中國政府在支持電動車背後亦有個重要因素,就是石油。
中國並非產油大國,未來的石油供應難以滿足中國的汽車需求,而發展電動車就成為辦法,同時中國在西藏擁有不少能生產電池的鋰資源,若能用電動車取代傳統燃油車,中國對石油的依賴可減少,對別國的依賴能減少,從整個國家發展的戰略角度分析,中國發展電動車的誘因並不少。
同時,中國是政府主導的國家,要建立配套及支持業界,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容易(在西方國家,石油業的既得利益者並不希望見到電動車的出現)。
投資中國的企業有一個要點,就是順從中央的方向,這不是指個別一兩個政策,而是一個大方向,因這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經過幾年的發展開始有起色,混能車銷情理想,而電動大巴在政府支持下銷量亦理想,而部分歐洲國家亦開始試行比亞迪的電動大巴(這是有利的指標,因歐洲的標準甚高的),雖然只屬起步,但情況不錯。
現時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遍佈全球6大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美國、德國、 英國、日本等主流汽車強國市場。
所以,我睇好這企業的電動車,但並不是一兩年就見到收成。
至於自駕技術,見集團都一直有同科技企業合作,相信發展上都係正面。
但這股經常都處略貴水平,大約去翻$135先算合理,如果真的好想買入,現價小注月供好了。始終現價投資風險高,回翻先考慮正式買入。
或者,你可留意下中國電車(2845),這基金的目標是追蹤Solactive中國電動車指數NTR「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持股中最重就係比亞迪A股(002594),以及與中國電動車產業有關的股票,中國因為能源問題,長遠一定要發展電動車,這是大方向,故此股有一定投資價值。
此股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無貨可以現時入少少,到有明顯回調才再慢慢加注。
潛力度是有的,但會比較波動,如投資宜慢慢分注,可長線。
------------------------------------------------
Q22104:
老師你好!岩岩開始睇你既書,好似展開左我人生新既一頁,原來一直以來既理財觀念(淨係識得放錢係銀行儲)係好old school同好無效率。依家將你一本本書慢慢睇,希望可以快啲財務自由啦
小妹25歲,月入4萬,家用一萬,用一萬(下個月開始想用少啲儲多啲),儲兩萬。
黎緊應該會同男友買樓,想買約7-800萬既樓,有首期,希望可以快啲供完,唔想負咁耐債,其實睇完書真係好唔想供樓,覺得要借錢再負咁耐債呢件事好矛盾,更無奈樓價愈黎愈唔合理,但又想有個安樂窩
1。儲蓄約15萬;需要再拎錢出黎投資嗎?
2。美股:少量voo
3。睇完老師你講既野,想試下月供股票
你覺得我每月供
$5000 (2800)平穩增長股
$5000 (3067)潛力股
如何?
4。如果二人都用呢個組合投資,可以加快供完層樓嗎(男友都係月入4萬)
希望你可以比啲意見我,謝謝呀!
龔成老師:
你現時25歲,係累積財富的黃金時期,你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盡快加儲蓄到每月$2萬,是正確的。
1)你表示「有首期」,是否已另外預左一筆足夠的資金,去準備買樓,我假設你已準備好,餘下的$15萬就可以投資/等投資,不過,我會較建議你等完成買樓過程,先開始投資。
另外,現時低息環境,其實唔需要太急去還錢,你照正常速度去還錢就得,資金可以用作增值。
2)VOO可長線持有。
3)可以,這兩隻都是不差的選擇,但現時好睇你會幾時買樓,而決定投資多少,留現金多少。
4)你概念上不用想著「想盡快供完層樓」,你只要照正常速度去供樓就得。每月保持進行財富增值,照上述月供模式進行,就得。
------------------------------------------------
Q22105:
你好龔成老師, 首先感謝你的無私分享,令我有希望可以有天財務自由。
先跟你分享我的現況
工作方面:我今天25歲,月收入13K,上年原本收入18K,但因為轉行由低做起,希望將來可以收入更穩定,所以即使收入下降仍堅持轉行。
我亦有PT工作,大概月入3K。而今年9月我打算花約80K讀PT PGDE,預計2年後畢業後起薪點可以升至30K。
儲存方面:我答應自己每月要儲14K,預期3年後有500K。
資產方面:我現有資產350K,當中股票佔6成,3成是銀行定期,其餘是流通現金。股票比例:
1) 316, 買入價119, 股數419
2) 823, 買入價62.76, 股數131
3) 1177, 買入價7.73, 股數1414
4) 2388, 買入價24.4, 股數1447
5) 2800, 買入價26.37, 股數2301
6) 3067, 買入價17.6, 股數692
7) 3988, 買入價3.07, 股數3252
目標:我期望3年後可以儲到一百萬,與男朋友夾份置業再結婚。
1) 請問老師認為我的方法適當嗎? 有更快達到目標的方法嗎?
2) 請問老師認為我的股票比例恰當嗎? 有需要更集中投資/賣走哪隻股票嗎? 我暫時只有穩定地月供1177及3067各約$2000。謝謝你
龔成老師:
1)現時的股票與現金比例,適合的,持有的股票都是有質素的股,但你25歲,其實未必適合持有收息股,因此,中行(3988)這類收息股,就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大方向,基本上無問題的,但由於你轉左工,收入減少,你要睇下自己能否做到每月儲$14000的目標,如果可以做到,相信3年資產達至$100萬,可以的。
2)比例基本無問題,由於你3年後要資金,因此不能太過進取,你預潛力股與平穩增長,各佔一半就可以,潛力股不能太多,反而當你買完樓後,資金可以更長線投資,到時可以再增加翻潛力股的比例。
------------------------------------------------
Q22106:
Hi老師,最接近神的男人
因2年前無意中係fb識到你
另外,知道你聽過好多 多謝你的人留言,
我都一樣
我都好想多謝老師!同埋多謝我自己!
我有間居屋 供緊, 在職媽媽
小朋友x2 有一個工人姐姐
以前就算好慳好慳,
都儲得好小錢!
人工唔高 只是普通文職 ,
但我2年內竟然都儲到多達十萬以上!
都係你帶來的正能量影響
除左正職外,亦多層面地搵到額外收入(如投資,網上填問卷,任務/網店/etc....)
真係好多 原來增加收入來源係好重要
,
而我也揾到真正搵錢方法 好開心)
為了令自己收入更大,我偷時間去投資自己身上!去學習不同知識!
賺取更多額外收入!
多謝你無私奉獻
龔成老師:
哈哈,太誇張了,其實我做的事不是好誇張,我原本都是好普通的人,只是我比一般人更加努力,希望你都要明白,好多事情你都能做到的。
見到你有正面的影響就太好了,你最重要是保持進步,無論知識,以及財富。
你現時的方向正確,同時,你應該思考一些長遠增加收入的方法,例如自己在現時職位上的發揮,有無進步的空間,長遠的事業發展怎樣。在自己的能力上,以子職業上,都要從長遠角度出發,加油!
------------------------------------------------
Q22107:
你好,有些投資問題想求你指教
我月入3萬,太太月入7萬,有兩個3歲小朋友。我有層自住樓,貸款金額仲有500萬,每月供$18000左右。因為我人工唔夠借,所以太太是我擔保人。
另外,我太太和她的家人有層已供完聯名物業市值720萬,但她家人住緊。
現在,我哋想喺太太和家人的聯名物業按揭貸款,之後買入的士(的士牌連新車約$550萬)收租作投資,但我們現金儲蓄得50萬其餘就按揭借回來,你認為可行嘛?
以我的背景會唔會好大風險?還是作其他投資好呢?
謝謝你的賜教
龔成老師︰
我相信你年紀都唔係太大,應該係年青至中年人士的階段。
在這個年紀,其實借貸比例高少少,都係可以。你預總負債,最多可以去到總資產7成。從負債風險角度,只要你做到7成以內,風險水平都係可以接受。
所以,你要計一計數,所有負債,比起所有資產的市值計算。如果超過7成,就是開始高風險。
但你要留意,的士牌過往是增值類別,而家已偏向收息類別(增值都仍有,但不算多)。
本質上,的是牌可以不斷有租金收入,而這個租金都會按貨幣系統的向上,而不斷向上的,但行業近年出現了叫車程式等新的競爭模式,對佢點都有影響。
所以,在長遠計,佢的增長能力只是中等,視為收息類的資產會比較好。
以你們年青至中年年紀,我比較建議集中係一些較有增長力資產,例如一些有增長力的優質股。
投資的士牌唔係唔得,但佢增長力唔會好強,財富增值效果,現時未必有優質股咁好。
------------------------------------------------
Q22108:
龔成,你好啊!好緊張,希望你會答我呢個投資初哥問題
我目前有HKD80,000資金專門預留作為投資用途,宜家30歲,希望係2022年2月前投資而賺到HKD160,000;請問有咩嘢建議?
我之前有月供股票買盈富同CLP,都有小量投資美股,只限tesla, ARK及台積電。
Thanks!!!!
龔成老師︰
我地做財富增值,一般希望做到架合理回報,係每年增長10-15%。你現時這個目標(1年升倍),用股票投資去做,風險會好大,較難達到。
而且,1年係一個好短架時間,就算再優質股票,都要時間升值。1年太短,好易會有股價波動風險,令最終回報不確定性好高。
如果你無其他增值方法,建議你按部就班,透過月供去買入優質股,去為自已資產作增值。
你過往投資股票,都係有質素,用來增值係可以。但以你30歲年紀,應以增值為主。中電(0002)增長力不高,未必太適合你。
建議你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作組合,去創造一個增值平台。
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至於餘下的現金,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另外,我建議你加強每月儲蓄,這是重要的。
------------------------------------------------
Q22109:
你好呀, 老師, 我今年29, 有以下兩件事情想各你請教:
1. 想與姐姐置業 兩人月入共7萬 流動資金約有100 萬, 本住青衣區, 想買樓齡不超過20 年的, 正考慮藍澄灣, 同埋想問2人自住, 建議入手呎價為多少
(實用面積為500呎會過大負擔嗎? 想做9成按揭,另想問下老師你覺得此區樓宇有升值潛力嗎? 由於是第一次置業,想先請教老師有何建議?
2. 另外,因父母抽到居屋,費用為200多萬, 父母正考慮做多少成按揭,如一次過付款,流動資金便所剩無幾,但做按揭又要俾利息,所以想請教老師
建議按幾成才合適呢?
謝謝你的解答!
龔成老師︰
1) 青衣區內大型屋苑唔算好多,成個區潛力度只算中等。但東大嶼計劃落實的話,有機會刺激到這區樓價上升。
藍澄灣質素算中等,佢距離港鐵站較遠,係一個扣分地方,但整體算係可以。
但你這個作為自住樓,我建議較從你自身需要作出發點,去作出考量。你要諗這間屋,係唔係適合你長遠需要,講緊係未來5-20年。
呎吋方面,只要唔好太細(少於300呎),符合到你生活要求,咁就可以。另外,我地自住樓一定要堅守一個大原則,就係長線要"供得起"。如果可以的話,置業係無問題。
2) 現時貸款息口在低位,無論係你和你父母,我都建議盡量做高成數貸款,去空出更多資金,做財富增值。
如果你父母本身好怕風險,就將按揭成數調低,但其實在財富運用上,高成數會較好的。但要留意,你自己買物業時,高成數按要比按保,你要平衡翻。
雖然高成數按揭表面上,係要比多左利息,但我地要從機會成本做考慮。你利用低息貸款,空出來資金進行投資增值(投資優質股),去爭取更大回報,相信長線財富增值效果會更理想。
同時,你父母都可以因此留下更多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
Q22110:
Hi 呀Sir你同唔同意1211黎緊要加強品牌宣傳,佢銷量好似唔夠多,我明白佢有技術,但始終作為買家都想要多人識既牌子咁。
比如比亞迪做公交車,人地買左會唔會覺得自己個檔次低左
龔成老師︰
其實比亞迪(1211)品牌,的確有改善空間,特別係在國際市場。
但由於佢有技術,這方面係佢主要勢所在,品牌雖然唔算好強,但無損其投資價值。
而且,集團將來未必只係集中係出售新能車,可以會慢慢加大電池和新能車相關技術銷售。故零售品牌的強弱,未必對佢影響十分大。
其實,比亞迪其中一個往後的發展,就是「賣電池」,即是同不同的車企合作,而這方面的發展,自己的品牌,未必是核心。
------------------------------------------------
Q22111:
龔成老師,你好!距離上次請教問題,原來已經有1年7個月,最估唔到既係呢段時間自己既資產價值升左有65%(105->175)。主要係將過去持有既現金部分轉左去股票+每月部分剩餘資金作月供
所以出現左較大既升值。
一、打算準備置業,而因為我目前有接近6成既資產都係股票,因此若要置業就需要放左一D股票,目前股票(買入價,未扣除過往收息)如下:
完美醫療[email protected],24000股
騰訊700@408,400股
銀河[email protected],1000股
盈富基金[email protected],6910(月供緊10000)
中生製藥[email protected],10000股
小米[email protected],3000股
建設銀行[email protected],10000股
阿里巴巴9988@176,100股
港鐵[email protected],1449股(月供緊3000)
閱文[email protected],406股
我有考慮既係因完美醫療同騰訊升幅較大,再接觸到較平宜價較難,所以計劃:
1.先放左升值潛力無咁大:如建設銀行、閱文集團;
2.現時買入價與成本價相距較近:港鐵、阿里巴巴、小米
3.再考慮剩餘(優先考慮銀娛,及部分盈富基金)的股票。
你覺得呢個安排會唔會較好?
二、由2019年11月開始月供到而家,見盈富基金佔現時比例較大,想降到3000/月,因為澳門月供股票成本較貴,50hkd/隻/月,
唔想月供分得太散,想10000就分別5000福壽園,5000港鐵。會唔會都可以?但若果成功置業,到時候可能只月供到3000-5000。
三、最近睇完你本《80後千萬富翁》,好有感觸,特別係我對現時份工完全感受唔到滿足感,甚至厭倦,現時一有時間就會睇報表,樓宇相關資訊,
目標向住有基本財務自由後辭職。感謝你本書再俾我動力去向股票,樓宇,老闆方向發展。
龔成老師︰
一) 你的策略,有部份需要修正。
我地考慮持有邊D股票,要從佢是否適合你、組合平衡性和現價平貴(而唔係睇買入價與成本價的差距),去作出考量。
你還未到30歲,建行(0939)這類收息股,唔適合你。閱文集團(0772)確定性較高,可以減持少少。
完美醫療(1830)現價偏貴,加上佢佔你組合比重較高,我都建議你沽出部份。
至於餘下股票,持有價值差不多。若你有需要進一步套現,你可以按比例去每隻沽少少。
二) 你這個調整,都可以。暫時你就用你新的調整,去繼續進行月供。到你置業後,才按需要減少月供供款,就可以。
三) 本書能幫到你就好,記住要做好財富增值,唔係短時間可以做到的事。要保持學習、維持現有投資習慣,你自然會一步步走向財務自由。
------------------------------------------------
Q22112:
你好! 家父將於4年後退休,佢想我幫佢用1百萬做投資,希望長期收息亦可有小許本金增長。
80% 穩定收息
303 vtech 15%
778 置富 15%
1310 香港寬頻 12%
941 中國移動 12%
2638 港燈 15%
2800 盈富 11%
20% 增長股票
1810 小米 7%
981 中芯 3%
823 領展 5%
066 港鐵 5%
請問以上可以嗎?定比例或股票有些轉換會更好?
Thanks!
龔成老師︰
由於你父親,尚有4年就退休,投資上應要較保守。
你現時持股和配置,大致上都可以。但盈富(2800)唔係收息股,佢派息平均只有2-3%,但有穏定增長力,可持有。
另外,中芯(0981)和小米(1810)雖有質素,但波動性較大,不宜持有太多,故不要再加注。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資金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一方面,可以等大跌市出現時,用來掃貨。另一方面,你父親都應該留有一定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
Q22113:
龔成老師你好,我想請教下你,我已經賣左我既單位,宜家手頭上現金有130萬,我和先生的入息加埋有6萬,我地想買返樓
但係樓齡新少少已經去到700萬,供唔起,我地打算租住先但係又驚上唔返車,請問我地點做會好d?
龔成老師︰
若現時財政,不足以直接承擔心目中的理想單位,你有2個方法。
你可以先購買一個較細單位,之後放租去「以租養樓」或自住。另一邊,就用優質股繼續增大個資金,之後才用較高成數去買大屋,令自己可以供得起。
這樣做,可以有平倉樓市的效果。你們資產,相對受樓價波動的影響,就會較細。當你地將來再換物業,會較有預算。
另一個方法,就係直接用優質股去增值。現時以租金回報率計,股市值博率會較高,潛在回報都會較大。
但由於佢同樓市,唔係有直接關聯。若長線樓市升幅跑嬴股市,變相反而令你置業成本上升左,得不償失。
你要自己衡量下,邊個方法會較適合你。
------------------------------------------------
Q22114:
本人49歲,丈夫51歲,一子將升中學。夫婦兩月入約15萬。在何文田擁有一物業,以丈夫名下持有,仍欠銀行180萬。
我與丈夫現共有公積金約700萬。現金260萬,定期200萬,基金保險200萬。我自己有9手滙豐股票、1手工商,1手港交所。
丈夫常想多買一層樓,因現單位不夠住,想多買一間三房單位,何文田單位出租。但我想以我們的年紀,再重新供一間樓是儍事嗎?
最近見大埔一大屋苑800呎單位,售950萬,26年樓齡,可考慮嗎?
龔成老師︰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住需要,一個適合家庭長線生活的物業,係需要的。你用現時方法,買入一間3房,再將現有物業放租,係可行。
你現時有一定的現金,只要利用作首期,餘下部分現金,你每月供款,我相信可以應付,但的確,每月支出會增加左,你要計好數。
而你現有物業按揭$180萬,將其放租,我相信每月都有基本的正現金流,可以幫少少你每月供樓部分。
另外,如果日後能善用公積金,無論作為部分還款,又或投資一些能產生現金流的工具,都能有助你供樓的。
但當你再買入一個物業時候,你成個財富組合,就會偏晒係物業類,出現過度集中性風險。故你在買入新物業後,長遠來說,加大翻優質股的投入﹐去令財富組合回復平衡。
另外,你現時持有股票,都係有質素。但你要留意,任何股票、任何行業,我們都不應太過集中,因為一個行業就算更有優勢,也有機會面對行業週期及突發風險,太集中會對你整個財富組合不利。
因此,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當中有不同的類別、不同的行業,這是最好的平衡風險方法。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0%,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
你現時明顯,係偏重左係銀行股,未來要加大其他行業股票佔比,去平衡翻個組合。
以下是一些適合你的股票,現價都在合理區,可分注入貨。
平穏增長股︰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資金唔好盡用。要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
Q22115:
龔sir,我是你的學生,想就爸媽的情況請問你意見:
爸媽是退休公務員,60歲,有長俸(每人每月約$15,000)。他們持有一個單位,市值約$1,000萬。下年中他們將搬來跟我一起住,請問他們應該:
(1) 將樓放租,租金大概$20,000/月,每月$2,000管理費;或
(2) 將樓放賣,將部份所得資金(大概$700萬)換入保守投資股票組合,希望有4-5%年回報,換取現金流。
請問那個方案較適合他們的情況?如是(2),請問除了港燈般的公用股,還有那些是最穩健的收息股?因為就算領展置富這些近年都比較波動,謝謝
龔成老師︰
你父母由於會跟你同住,所以無自住樓需要,其實用分法1和2去處理,都係可以。
若你父母透過長俸和租金收入,已經足以應付基本生活支出,我會建議一動不如一靜,用方法1就可以。
相反,若現時長俸金額和他們生活開支,係有一段距離,你就可以考慮用方法2。
另外,你可以考慮將層樓加按,套現部份資金,去買收息股(最好係方法1,不足夠支付生活才用)。
但由於借貸始終有一定風險,唔好按太多,大約2成左右好了。同時你要明白,這樣會令你父母負債增加,風險會增加。
另外,如果你投資的股票不幸股價下跌,你就會出現「賺息蝕價」,對你不利。
同時間,如果日後加息,又或你收息股的派息減少,都會令你得到的息差回報收窄,你的回報會減少。
你要從實際情況和風險中,取一個平衡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有質素的收息股,給你作參考。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或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如果你能承受到風險,有些更有超過8%、10%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要自己衡量,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只能小注)。
領展(0823)都可以考慮,但因為佢都有一定增長力,所以股息率未必太高,你要留意這點。
我較建議方法(1)。
------------------------------------------------
Q22116:
我想請教,以收息股為例
我既3號仔,早前收左利息,我係咪應該將息做investment ,Otherwise 就achieve 唔到個compound effect ?謝謝你
龔成老師︰
其實複息效應,係分2部份。第一部份,係企業賺到錢,攞去再投資在業務上,創造更多盈利。
另一部份,就係你所講的派息。這部份,就要投資者,將這筆資金去再投資,去創造更多財富。
但如果你持有股數不多,收到股息可能較少,不足以買1手股票。你可以將這些股息先儲起,到有一定數量,目標股票價值又合理,就可以出手。
------------------------------------------------
Q22117:
龔成老師: 現時持股組合中,有1928金沙 $33.9買入,但擔憂政治風險影響續牌,以至可能帶來毀滅性打擊,
眼見880 澳博股價下跌不少,值博率上升,請問是否換馬較好?
龔成老師︰
金沙(1928)無論在賺錢能力、規模、物業質素和協同性等等,都係優於澳博(0880)。
現價計,雖然澳博值博率係較高。但長線計,金沙(1928)增長相信會較好,我比較建議用金沙,作為長線投資目標。
至於澳門賭牌問題,我係課堂上,都有課程的同學們分享過。簡單而言,佢成功續牌機會,會係較大。
------------------------------------------------
Q22118:
龔sir, 有事想請教你意見。我將會離職,公積金約有40萬可選擇取回或者繼續存放於景順,目前都係放高風險的100%環球股票基金。
僱主供款30萬幾(我唔洗供),而家收益9萬幾。
請問我應該選擇取回所有現金再作其他投資?(扣取放回MPF的錢之後應該還有28萬左右可以取回)還是應該先繼續放,等個市好啲再取出?(佢五年內再隨時取回), 先謝
龔成老師︰
首先,你按翻人生財富配置就得,睇翻自己年齡情況,是否適合說基金的風險度。
另外,你可以睇翻隻基金表現和目標,去做決定。
例如投資的資產類別、投資策略、風險程度、市場、費用成本、以及過往的表現。
你可以睇佢過往5-10年,如果回報係比主要投資市場高,有機會值得繼續放在公積金戶口投資。
------------------------------------------------
Q22119:
老師,請問你有沒有覺得最近市況有點過熱,大市市值有點偏高?
我留意到HSI的市值已高達17倍,比以前一般10-12高出不少,另外一流的公司市值升很多不在話下,但連不少質素很好的2線公司都有2-3倍的升幅,
例如中國軟件,中遠海控,這情況令我擔心市場正在開始形成泡沫。
針對這種情況,我繼續保留質素很好的公司,但我應該把手上投資組合中質素一般的股票賣出,換成現金還是換成較好質素的股票比較好?
現在我有1百萬股票,1百萬現金,我希望5年後能夠增值成1千萬,跟隨老師你的步伐,請問我怎樣做才可以達成目標。感謝你的時間和思考,如果上面寫得不夠清楚,請見諒。
另外一提,在我只有十萬時看百萬富豪,給予我希望及目標,最終我得到百萬,果然意念成就事實。
現在,我正在看千萬富豪這本書,給予我新的目標,而且我已經不會再覺得是希望,而是信念,必定能做到的信念。
感謝你,這些都是因為老師影響到我。
我現在是創業,會計師樓老闆之一,算是正在做創富類的工作吧。
我想變得更好。
龔成老師︰
先恭喜你,達成首個理財目標,成為百萬富翁。
由於近期恆指加入不少新成份股,令到PE合理區,都作出相應調整。你預13倍左右,算係合理區底部。
中國軟件國際(0354)和中遠海控(1919)係貴,但整體大市依然算係合理區,暫時唔見有好明顯泡沫。
你持有優質的股票,應長線持有。但較一般的股票,若持有比重較多,可以考慮換碼至其他優質股
其實,我地投資股票,就等同投資一間企業。係要時間,比佢慢慢成長。一般希望做到架合理回報,係每年增長10-15%。
你現時這個目標,用5年將財富由200萬,增值至1000萬,用股票投資去做,風險會好大,較難達到。
其實,正如《80後千萬富翁》書中所講,要致富其實有5條路,投資只係其中之一。
而生意,都係其中一個出路。一盤生意打理得好,回報係可以遠超投資優質股,所以你想達至你的1000萬目標,可以先從自己盤生意著手。
若再用空閒資金,才用來投資優質股和物業,令財富組合更平衡,咁就可以。
如果你這筆100萬資金,係已經諗住預留去投資優質股。你可以先儲起,因為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你可以等有明顯回調時,才用來慢慢分注入貨。
------------------------------------------------
Q22120:
老師,不知不覺就過左2年多没有message你, 其間我有睇你書及留意你facebook
亦成為我這幾年的鼓勵,現在有些問題想請教你意見, 我同男友想在明年初結婚, 我們都打算未來幾年內移民, 我們打算未來1-2年生BB,
我男友想買樓, 他會用大部份積蓄, 但我反而叫他租樓住, 因為咁様,cash flow會較多, 而且怕幾年後樓價會跌, 放樓也不容易, 一買一賣涉及很多費用, 又要用錢装修
我們這個情況, 你會有甚麼建議? 贊成我男友買樓嗎?還是盡量租樓, 留多d cash係手?
因政局常變, 而買樓有3年禁售期, 因為我才建議男友租樓, 但他不喜歡租, 只想買, 你意見如何? 這刻可怎樣為將來同移民打算?
龔成老師︰
過幾年樓市升跌,無人知。從自住角度,若你係有實際生活需要,而有"供得起",置業都係可以。因為除了優質股,物業都係一種資產,都係可以幫到你累積財富。
較理想的情況,就係在置業同時,可以留有一定優質股係手,保持增值。令成個財富組合,唔會過於遍重物業,因而造成過度集中性風險。
但其實,你距離移民只有幾年時間,如果移民時,你可能不會保留任何香港資產,我就建議你地租屋會較好。
加上一買一賣的成本高,同時無人知樓市到時是高是低。
因為本身樓市有一定波動性,加上装修和買賣成本都高,還有額外印花稅等問題。為幾年生活,而去置業,未必真係值得。
你反而用移民前的幾年時間,將資金投資一些優質股,去幫你移民前做些增值,相信會較好。
而你男友想買樓,我估有機會係從投資角度出發。但其實現時樓市算略貴,整體租金回報率不高。投資值博率計,會係股市會較高。若他真的有從投資角度考慮,你可以提一提他這一點。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少主人在走失寵物後,都會利用社交平台發放尋貓尋狗消息,認為社交平台覆蓋範圍廣闊而可以增加成功機會。不過其實在「黃金48小時」內,寵物極有可能仍然在該區徘徊,因此迅速地讓區內的人得知走失寵物的消息才是最為重要。為了針對這方面的困難,動物保護機構「救狗之家」的義工Mimi於是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協尋寵物 Lost and Found Pets」 ,希望提高尋找失貓失狗的效率。
把握黃金48小時貼街招
Mimi是一位刺繡老師,大約五年前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救狗之家,更成為了義工並參與尋狗的工作。與寵主們的處理方式不同,當得知有領養人走失狗隻的時候,他們會首先製作街招到該區張貼:「把消息放到社交平台的確是有它的作用,但如果要集中在某個地區(傳播消息),我們則會馬上製作街招並在該區張貼,也會去做做街訪。因為很多時候保安員、管理員、附近的地盤工人,尤其是清潔工人是在大清早工作,而狗隻就是在清晨或者半夜這些時間出來找東西吃。」又指其實香港真的有很多好心人,他們都樂意以電話或者WhatsApp報料。Mimi又憶述曾經有次在大埔汀角路協助尋找失狗,當時已過了十多天仍毫無進展。直至十多日之後,失狗終於走出顯眼的馬路,並從汀角路走向大尾督方向。當牠沿路走去的時候,不少途人都馬上拍下照片報料,Mimi的電話和WhatsApp於是便止不住地響起。「我想說的,就是街招的重要性,而且你須要讓所有區內的人知道那個消息。」
設攝影機和籠子通宵守候
Mimi直言等待消息的過程非常煎熬,可說是尋狗過程中最困難的部份。「我覺得你要等人家見到牠,然後再確認那隻是你要找的寵物,這件事是最困難的。因為很多時候(報料人)都是沒有提供照片和影片。我們以前也試過選擇相信,因為每個人都總是十分肯定地說『就是那隻狗』。但當我們去到那邊後,才發現原來不是。」因此當收到有關失狗的消息,並從報料人以照片或影片確認了位置後,Mimi就會設置攝影機以再度確定是否他們正在尋覓的狗隻,同時會擺放食物和水在該位置希望可以把狗隻留在該範圍。當用攝影機確認了是目標狗隻之後,Mimi和其他救狗之家員工就會嘗試設籠。其實來到這個步驟已經是成功的一大半,不過有時仍然需要花好幾天甚至整個星期來等待狗隻走進籠子裏。「我們也會放置數個攝影機拍攝籠子,因為我們要知道牠有否進去,或者如果是其他野豬或者貓走進去,我們要即時放牠們出來。我們不是設置了籠子就離開,我們會有最少兩至四個人在現場通宵留守,有時更可能要待至清晨六時多七時。」
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說了這麼多,其實尋找失貓失狗的要訣還是要在黃金48小時內,迅速地讓區內的人得知走失寵物的消息。為了針對這方面的困難,Mimi於是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協尋寵物 Lost and Found Pets」 ,希望提高尋找貓狗的效率。「其實這個應用程式是想不論有沒有飼養寵物,只要你有心去幫忙留意,都可以下載來使用。有飼養寵物的人可以先下載登記,把寵物的資料和相片上載到應用程式。萬一你的寵物真的不幸地走失了,就可以很簡單地點撃數個按鈕以及填寫走失的資料,即可在一兩分鐘之內即時發佈給其他同樣有下載這個程式而有留意這個地區的人。如果使用者有剔選這個地區,他就會收到你的發佈通知。」除此之外,這個應用程式更可自動生成街招,幫助焦急的寵主把握時間到區內張貼街招;而想幫忙出力的有心人亦可以開啟GPS定位功能,留意身處地區有沒有仍在尋找的走失的貓狗。
每天接到三至四個走失個案
其實Mimi在開始參與尋狗的兩年後已經有以上的構思,不過因為各種原因而擱置。「直至去年暑假有隻狗走失了,我們花了很多心機和時間去尋找。那隻狗找了三個星期有多,發現牠的時候已經很虛弱。我們收到消息後,馬上派人在半個小時內過去看牠,但是牠已經離世了。這隻是我找的十多隻狗當中,唯一能找回但是離世的狗。牠還很年輕,只有一歲左右,離開的時候身上有很多傷痕,你會不敢想像牠在走失了的三個多星期當中是受了多少苦。其實當時我正在上班,也忍不住走進洗手間哭完才繼續工作;那晚回到家中,我也……瘋狂似的哭了;直至牠走了之後,每當我駕車經過那個街口,我也會很不開心。」Mimi又指,香港失貓失狗的情況頗為嚴重,應用程式推出以來每天都都有三、四隻失貓失狗的資料上載發佈。「這只是知道這個應用程式的三千多人當中的個案而已,其實可能有很多寵主還沒知道這個應用程式,你會看到其實情況真的挺嚴重。」Mimi又希望有更多人下載和使用這個應用程式,當每個地區達至相當的下載量時,便可發揮真正的功效。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狗義工 #狗狗 #尋狗 #協尋寵物 #寵物離世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mfXFbQ76RI/hqdefault.jpg)
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娛樂八卦#SmartTrave #陳自瑤 #森美 #簡慕華 #江美儀 #李佳芯 #周嘉洛 #港網 #最想邊位TVB人過檔Viu #曾志偉 #汪明荃 #開心大綜藝 #C君尋人記 #娛樂版 #是日娛樂重點推介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HK01
喺呢個報告之中, 講劇集,今個星期來個反高潮,齊齊跌!《愛•回家之開心速遞》由25.7點微跌至25.3點,《伙計辦大事》則比較大跌幅,由24.7點跌至22.8點。
我平時係一早起身, 煮完早餐坐喺張梳化開個電視盒, 睇咗 《伙計辦大事》十分鐘, 再飛嚟睇, 個劇本爛到不得了 ,同以前舊嘅有份演嘅 刑事偵緝檔案, 或者一號皇庭差天共地 .
至於綜藝方面,《尋人記》成為九大綜藝暫時最高收視的一個節目,
大家睇返我3月24號嗰條影片 , 當時係曾志偉攜同呢個王祖藍 , 煞有介事開一個介紹九個綜藝節目記者招待會 , 當時我逐一分析呢九個綜藝節目 , 只有尋人既係值得期待 , 其他全部係垃圾 . 你哋唔信可以睇返 , 我同好多香港人一樣,自細係撈電視汁大嘅,所以隨住個社會不斷咁變遷進步, 亦都好似一個便是寒暑表一樣, 知道邊啲係會受而家仲歡迎,Tvb除咗尋人記係稍為近期比較叫好叫座之外, 其他完全冇期待。我已經係講得好客氣呀, 所以嗰晚佢搵詩君做咗一個搞笑版嘅尋人記, 我勸喻佢哋盡早斬倉,cut咗嗰個咩開心大綜藝啦, 胡鬧低級趣味 ,唔好話我冇睇又喺度批評, 有啲上網數幾秒fast fwd就知道係咩龍料啦。
佢哋嘅《大整蠱》雖然在坊間引起討論,不過收視只得18.2點,老實講 , 大整蠱當中有冇啲係喺度做戲㗎呢 ? 仲有, 而家都唔係好興做大整蠱嘅題目, 畀我嘅感覺真係好似落街放咗100蚊紙喺度人造人去執 , 然後行出嚟話唔好意思呀你被整蠱啦 , 嗰種feel囉。你一係就參考日本啲整蠱節目,好勁呀, 搵個人扮鬼匿埋喺個電梯槽上面, 再收埋一個人若鏡頭, 突然之間一隻類似精子嘅女鬼半夜三更喺部電梯跳出嚟,嚇嗰啲鏡頭就真係有少少期待。日本啲綜藝真係好勁呀, 我見過有一個 , 部?嘅地下係紙皮嚟㗎 , 影個女演員一齊入到呢, 成個人跌咗落去嗰啲入面, 誣捏應該係假嘅, 畀人整蠱曬粗㗎啦 , 你畀啲鬼曬啲粗口播出街囉 。
比起《尋人記》下跌了幾個收視點。原因之一可能是宣傳不足,在開播之前一直只是四位主持人介紹有新節目,但並沒有太多節目內容作宣傳,第二則是《尋人記》的確是比較創新形式的節目,整蠱方向的節目過往其實出過不少。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周一至五平均25.3點,最高收視周一(19日)晚26.5點。
原來,不只香港觀眾,連內地觀眾都對TVB稍有微詞,例如劇集《伙記辦大事》,內地網民都笑言劇中主角年齡大,欠缺年輕演員,且60歲的歐陽震華與50歲的萬綺雯,二人加起來110歲,仍要上演一分鐘的「壁咚」情節,網民認為看著令人尷尬非常。甚至,內地觀眾也認為現在的TVB,是個老人台。
Appledaily
原來,不只香港觀眾,連內地觀眾都對TVB稍有微詞,例如劇集《伙記辦大事》,內地網民都笑言劇中主角年齡大,欠缺年輕演員,且60歲的歐陽震華與50歲的萬綺雯,二人加起來110歲,仍要上演一分鐘的「壁咚」情節,網民認為看著令人尷尬非常。甚至,內地觀眾也認為現在的TVB,是個老人台。
「老人俱乐部。」
「不介意有些感情戏份,年纪大的人也会谈情说爱,但请不要壁咚,太惊吓了!」
「为了不被辣眼睛,我不会看的,还是看他们以前拍的经典就行了。」
「港剧还是看95年前后的吧,现在的TVB没人了。」
「年轻人挑不起大梁了,TVB还是没落。」
劇中平均年齡約58歲左右,略為年輕的也就40歲楊明、34歲賴慰玲、31歲陳瀅等,而其中飾演交通警的楊明有多次醉駕紀錄,當下又牽涉「不小心駕駛」官非,有夠諷刺。
隔籬台保錡食沙律一事,比較起來問題不算太嚴重,難怪愈來愈得觀眾原諒,何況保錡出鏡已被罰打重格。無論公司還是個人方面,都來得有誠意。
加起來110歲的「壁咚」情節,連出名「河蟹」的內地觀眾都話頂唔順。
加起來110歲的「壁咚」情節,連出名「河蟹」的內地觀眾都話頂唔順。
其實,TVB不乏得人心的幕前人員,因此網民早前就曾出Post討論,「有邊個TVB人,你覺得應該走去ViuTV?」排名不分先後,包括:Ali李佳芯、農夫、金城安(周嘉洛)、森美、Do姐、賴慰玲等等。甚至有人提議曾志偉,指他可扮吉祥物Sound Bear,並與ERROR合作,重拍《花姐ERROR遊》炸Sound Bear等情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cDwxwx5qZw/hqdefault.jpg)
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吐露港塞車—返工時間大埔經吐露港去大圍塞到喊 踩10萬意大利單車定揸Honda S660快啲
吐露港公路一直是新界東的主要幹道,然而這條主要幹道經常受到交通擠塞問題影響。特別在早上或傍晚繁忙時間,只要一發生交通意外,吐露港公路便會發生大塞車。CarMan主持Toby Leung今次決定來一個「玩命」大對決,他找來熱愛騎單車的好朋友Michael,跟他來一場「吐露港單車vs揸車大戰」,在星期一早上7:30相約在大埔出發,Toby駕駛早前借來長測的本田S660,Michael則騎着全碳纖製造的Pinarello Dogma單車,一同沿着吐露港公路前往大圍火車站,看看騎單車的Michael快,還是駕駛車身細小的S660在車龍左穿右插的Toby會首先到達。
他們在大埔墟附近起步,Toby本來希望憑着尺碼細小的S660能在交通車流之中穿插,怎知還未走出大埔,便已經遇上大塞車。原來是吐露港公路近科學園位置發生意外,令本來在繁忙時間經常慢車的公路現在雪上加霜。而且車龍以極緩慢的速度向前推進,就算擁有極細小身驅的S660亦無用武之力,只好乖乖順着車龍移動。另一邊廂,騎單車的Michael當然不用受塞車問題所困擾,在大埔墟踩了一段市區路段之後,很快便到達大埔海濱公園,正式開始被不少單車友譽為「地獄直路」的大埔海濱公園——科學園的單車徑路段。這條路段這麼「地獄」的原因,是因為無論是往返大埔方向都好,單車手的側邊總吹着非常強烈的海風。更甚的是,若單車手是往科學園方向的話,多數是吹逆風,減低了前進效率,同時這段路較為平坦和有少許向上的「暗斜」,若不是騎公路單車(road bike),要挑戰這段單車徑會感到異常吃力。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11/G2HMOVZSLRFW7DTYYISEEC7PI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吐露港 #大埔 #大圍 #S660 #PinarelloDogma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wiyUSSK1L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fvABnZHOM8IZczQRCZ2vm-Iy9nw)
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請問香港有左駕車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一般香港都是右駕車款,剛剛去看那邊的AUDI網頁他是刊登左駕車款請問香港是兩 ... 還是照片展示而已? ... 官網裡面的圖片是用歐規的車子在香港的車子都是設定右駕. ... <看更多>
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車為何分左軚右軚!? 道路又為何分靠左行靠右行? (繁體中文字幕)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汽車為何要分左軚與右軚?(內附字幕)|TopGear Magazine HK 極速誌topgearhk · 左右駕 習慣大不同! · 現在的地圖不準確!! · 甚麼是NFT? (繁體中文字幕) · 六 ... ... <看更多>
香港是左駕還是右駕 在 Re: [問題] 世界上的左駕多還是右駕多.. - 精華區car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nowind (sS)》之銘言:
: 標題: [問題] 世界上的左駕多還是右駕多..
: 時間: Fri Jun 1 14:09:17 2007
:
: 就我知道美國台灣大陸是左駕
: 日本英國香港是右駕.....
: 感覺上好像左駕多一點..... 賽車好像也多是左駕多
: 開右駕的手排有比左駕好嗎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70.42.124.246
: 推 cpt:右駕的手排, 要用左手外外向內升檔, 沒有好壞, 習不習慣而已 06/01 14:11
: 推 candyman310:當然是左駕多阿,有皇室的國家才右駕的 06/01 15:17
: 推 aoc90058:可以請問一下 皇室跟左右駕的歷史淵源嗎= ="" 06/01 16:50
: 推 mickeywong:右駕車...對我來說就有點類似同手同腳走路一樣... 06/01 18:05
以下是網路上所找的資料~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囉~
雖然是講通行方向的由來,但基本上就等於是影響左右駕的原因~
所以... 右駕跟有沒有皇室是沒有關係的~
頂多可以說剛好英國曾經佔領過太多殖民地,
所以受其影響的地區太多了~
除了下面這些資料外,
維基也有相關的網頁~
裡面有提到...
「34%的國家靠左行駛,66%的國家靠右行駛。如果按道路里程計算,
全世界28%的可通行道路是靠左行駛的,72%靠右行駛。」
所以靠右行駛的國家比較多,也就是說左駕的國家比較多~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囉~ ^^
https://tinyurl.com/2mlyg4
=============================================================================
1300年,羅馬教皇樸尼法斯八世宣佈舉行第一個基督大慶紀念時聲明:條條大路通羅馬,
並指示赴羅馬朝聖者必須靠左行走。 從此,左行製影響了西歐大部分國家和英殖民地。
左行製源於水上航行。 15世紀,英國海軍為減少進出泰晤士河的船隻事故,規定進入泰
晤士河的船隻將太陽運行方向讓給駛出船隻。 因為泰晤士河的流向是由北向南再轉向東
流,經倫敦入海,所以,出泰晤士河的船隻靠東,而人們觀看地圖的習慣是“上北、下南
、左西、右東”,於是形成了左側通行製。 1756年,英國議會通過倫敦橋交通法,要求
所有車輛靠左行。
法國鑑於軍人右手持矛或劍,為了避免兩對軍人在路上迎面相遇時矛劍傷人,要求把左面
讓給迎面來的隊伍,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羅佰斯比爾發布命令所有巴黎的馬車和行人一
律靠右行駛後來,拿破崙一世下令,要他的部隊以及大型重車靠右行,於是,凡被拿破崙
征服的國家都實行右行製。 但是,法國到1852年才公佈統一的國家法令,規定右行製。
《古禮》曰:道路男子由右,婦女由左,車從中央,說明我國遠在秦朝就有男子右行、婦
人左行、車行中央的道路通行規定。 1841年鴉片戰爭後,英國勢力侵入中國,在一些大
城市裡都有英國租界,英國汽車多,所以左行製傳入香港和上海等英國租界,隨後我國採
用左行製。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早在1792年就規定右行製,隨著美國在世界的影響不斷增強,一些原為
左行製的國家也改為右行製。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美製
軍車、吉車不斷輸入,美國汽車的方向盤就是按右行製設計的。 於是從1946年起,我國
(除香港、澳門地區)又改為右行製,一直沿用到現在。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4.74.18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