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連假_科技知識不打烊!💡💡💡
🎧喜歡《科技解壓縮》朋友!第9集上架囉~
📍【科技解壓縮】 EP09-疫後企業轉型,數位化最行!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看到許多餐飲業利用數位工具,打造創新營運模式。儘管現在許多行業已經慢慢恢復營業,但疫情前的營業模式,卻已經回不去了!「數位轉型」對各產業來說已然成為面對外在不確定性的苦口良藥,但到底該如何起手❓怎樣才算成功邁進❓
🙌這集我們邀請到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為大家做深入的剖析,聽完這一集,你將得到數位轉型的好撇步!✌️
點擊👇️👇️👇️收聽
📍【平台】
1.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ARglpK
2. Spotify
https://reurl.cc/35NQRM
3. KKBOX
https://reurl.cc/Q67omO
4. Google 播客
https://reurl.cc/Rb6o8x
#科技解壓縮陪您渡過中秋佳節 #在家隨時充電 #科技解壓_EP9 #別忘了訂閱Podcast節目_科技解壓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高雄好家載」合作播出 高市府「高雄好家載」,串連餐飲業、計程車、消費者, 導入數位科技,整合客戶旅程,創造防疫互助經濟! #高雄好家載 #防疫互助經濟 👉🏻 現在加入「高雄好家載」:https://event-web.line.me/ectw/articl...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
餐飲業科技創新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加速了十年的世界(上)
英國政壇怪俠George Galloway曾說:
「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
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
前陣子的疫情三級警戒
讓大家的生活步調都出現巨大的變化,
待在家的時間比正常情況多,
經歷平常無暇注意或體會的事(不論好壞)
所以大部分的人感覺都是步調慢了下來,
但與此同時,世界的變化卻在飛快的加速,
幾個月的時間內,許多現象都加速了十年,
幾乎完成了一個世代的轉化。
這就是疫情開始之後,
世界趨勢變化的寫照。
《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
這本書的作者Scott Galloway,
(跟前文提到的的Galloway不是親戚)
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
是連續創業家,曾創辦過九家公司,
也是另外兩本暢銷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與《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的作者。
我很喜歡他立場鮮明、商業實戰經驗豐富、
帶有一點點世故的自大、直爽的風格,
他的書中可以看到很明確直白的論點。
當然,立場人人不同,
他以身在美國的視角出發,
但我相信身在台灣的我們,
一樣可從書中的分析得到很多想法。
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論點:
一、大加速
二、強者恆強
三、現金為王
四、大分散
五、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六、紅與藍
七、四巨頭
八、破壞性創新
美國科技巨頭們對全球的巨大影響力,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現實。
(以前看小說或是動漫,
都曾經看到未來的世界是由企業統治,
從我們現在生活的狀態來看,
這些想像似乎成了神準的預言)
在疫情開始之後,
這些企業對世界的影響甚至有增無減,
作者在書中有很多針對這個現象的探討
身為一個連續創業家,
他有跟這些巨頭們交手的經驗,
所以分享的經驗都是活生生的,
而不是象牙塔裡那種學者氣息與口吻。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上述的論點
一、大加速:
「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
扮演一個加速劑;它會啟動一些變化並改
變一些趨勢方向,不過在此同時,疫情的
主要影響是加速已經存於社會的動力」
加速聽起來很厲害,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個加速的狀態並非對所有人事物都友善,
而是對之前正在成形的社會/商業轉變、
社會趨勢發展中強大的力量、
相對強勢的族群,
帶來更好、更多、更大的推動力量。
但是,
「負面趨勢可能以更高的速率加速」
「每個危機必然存在機會;危機更大、更具
破壞性,機會也就更大。…許多因疫情而
加速的趨勢是負面的,削弱我們在『後疫
時代』復原和發展的能力。」
各種型態的不平等,
包括教育、企業競爭、貧富差距...等,
在這段時間更明顯的被曝露出來。
以工作機會來說,
Covid-19帶來衝擊的前三個月,
美國失去的工作機會(13%)
比起大蕭條時期兩年所失去的(5%)更多,
美國用過去十年創造出兩千萬個工作機會,
卻在十個星期內摧毀四千萬個工作。
而且收入低於四萬美元的家庭受創最嚴重—
2020四月有近40%遭解僱或休無薪假;
相較之下收入超過十萬美元的家庭,
失業的比例只有13%。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
因為疫情封城或是提高警戒的情況下,
能夠遠距離的工作都是中高端的工作。
有60%超過十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完成:
相較之下,
只有10%不到四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進行,
低收入工作者被資遣或放無薪假的機率,
是較高收入工作者的將近四倍。
遠距工作所帶來的好處,
流向原本就過得比較好的那些人。
另外的例子是零售業的變化。
在美國,二○二○年初,
大約有16%的零售業是透過數位管道交易。
二○二○年三月到四月中旬,
疫情出現後的八個星期,這個數字跳增到27%,
而且沒有退潮的跡象。
而且看得更深入,
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電子商務在零售業的比例,
從2000年扎根後大約每年成長1%,
而從2009年到2020年初這十年,
也才成長了10%,
但2020年的短短八個星期就成長了11%!
這就是大加速,幾個星期內,
十年的發展就完成了。
二、強者恆強(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
蘋果公司花了四十二年的時間達到一兆美元的市值,然後只花了二十個星期從一兆美元加速到達二兆美元(2020年三月到八月)。
同樣在這幾個星期內,特斯拉(Tesla)不只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甚至還比Toyota、Volkswagan、Daimler,以及Honda等公司的總和還有價值。
至於資本市場,在2020疫情爆發期間,
美國股市先是經歷一波巨大的跌幅
(2020年2月下跌到3月低點,
大約下跌了40%),
但隨後也上演一波大反彈,
乍看之下會覺得這是全球最強大市場所展現的韌性,但事實上,這是一幕強者更強的戲,
所謂的「復甦」是少數公司超乎尋常的獲利所造成,特別是科技業巨頭和一些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而沒有反映在更廣泛的公開市場上。
我們把公司規模分開來看,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7月31日,S&P500指數(美國五百大上市公司)維持年度的正成長,
但是中型股下跌了10%,
S&P600小型股指數則衰退15%,
而受創最深的「BEACH」產業—預定(booking)、娛樂(Entertainment)、航空(Airlines)、遊輪(Cruises)、賭場、飯店與休憩(Casinos, Hotel, and Resorts),在這段時日內股價平均下跌50-70%...
媒體被大型科技公司和大型股指數閃亮亮的表現所吸引,
但是,一場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正悄悄進行。
很多過去知名的品牌都在這一波宣佈破產:
服裝品牌J.Crew、Brooks Brothers、True Religion;赫茲租車(Hertz);連鎖健身品牌Gold’s Gym、24 Hour Fitness;健身營養品公司GNC;高級食材超市Dean & DeLuca…名單還有一長串,這真的是會讓人下巴掉下來的名單,因為太多我們認識的百年老店知名品牌,就這樣在疫情期間默默的「確診死亡」,
但是這些企業新聞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
因為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針對強者恆強、弱者加速淘汰這樣的狀況,
作者在書裡提到一個務實卻也很心碎的思維:「如果品牌是你最強大的資產,但企業已陷入結構性的衰退,那就該認具思考在企業消亡前充分榨取品牌的利益。儘管我們盡可能把品牌人性化,不過品牌終究不是人—它們是要被變現的資產。一個品牌在消亡之前,沒有把握它的黃金歲月充分利用它的價值,才是唯一的罪過。」
三、現金為王(淘汰賽中存活的關鍵之一)
一家公司的價值是由它提供的「數字」(財務報表、營收獲利...等)和它的「敘事」(在大眾之間傳遞的公司文化、公司歷史,使命...等故事)所呈現的結果。
「目前看來,規模大小給一家公司提供的敘事不
只是能否度過危機,而是它在後疫時代能否蓬
勃發展。擁有現金、擁有債務擔保、擁有高價
值股票的公司,將可以接收陷入困境的競爭對
手的資產,鞏固在市場上的有利位置。
疫情同時也助長「創新」的敘事。被視為創新
者的公司所獲得的估值,反映的將是十年之後
估的現金流,並且以難以想像的低利率折現。
這正是特斯拉的市值如今超越豐田、福斯、戴
姆勒、本田總和的原因所在。儘管,事實上特
斯拉在2020年大約生產四十萬部車,其他四家
汽車公司總共打造出兩千六百萬部車。」
當市場決定亞馬遜、特斯拉、以及其他被看好的公司(也就是市場上的科技巨頭們)是贏家,市場就會降低這些公司的資金成本(讓他們可以更容易而且用更好的條件拿到他們要的錢),增加它們的補償價值(透過股票選擇權),並調升它們獲取本身無法自行建構的東西的能力。
而且,如今有多到難以想像的資金在尋找標的。(低利率、政府振興經濟方案這些寬鬆政策讓市場上有滿滿的錢想要找到好的投資方案或是公司,想當然的這些市場寵兒會是優先被選擇的對象)疫情衝擊之前表現良好的公司,在這場全球危機中將得到驚人的獲利。
過去十年,市場判定一家公司價值的標準,已經用願景和成長取代獲利(舉例:Amazon、Tesla、Netfix…沒賺錢但股價市值卻仍然衝天)。不過在疫情流行期間,畢竟現金是王,成本結構則是新的血氧值,誰有更多現金,就站在更好的長期戰略地位上。(舉例:Costco可望在零售業逆勢攀升,其中一個理由是它坐擁110億美元的銀行帳戶;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有近200億美元,它的地位也穩如泰山),因為手上有大量現金的企業,可以在競爭對手關門之後,好好挑選它們要變賣的資產跟留下來的客戶,因此在每個產業類別,權力都將更集中於資產負債表最搶眼的二或三家公司。
「如果你的公司收支平衡不良,那現在已經無力為繼;如果你從事的是必需品零售業,那麼你的產品比過去更必需了;如果你在可選擇性零售業,你的產品比過去更顯得可有可無。」
後疫時代損失最慘重的將是有眾多員工、但帳面成績不良的大型公司。比如傳統零售業,如果無法創新並吸引更年輕、更常在線上消費的族群,疫情期間無非雪上加霜。
而餐飲業,特別是餐廳,也面臨艱困的挑戰,因為有大額的固定開支(房租),而且幾乎無能為力改變現況(房東降租是佛心,不降租也無計可施),再加上沒有緩衝的資金可以幫忙度過艱困時刻(大部分餐廳手上保留可以週轉的資金都不高)。紐約時報曾在一篇採訪餐飲界名人張錫鎬(David Chang,在全球有數間餐廳,同時也是Netflix紀錄節目《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的主持人)的文章中提到,疫情過後,餐廳或服務業可能消失,「如果政府沒有介入協助,未來服務業將不存在。」儘管當時的政府有與餐飲業代表商談援助計畫,但代表一字排開都是大型連鎖餐飲業者,很可能疫情下能生存的只有連鎖餐廳,David提到其它中小型餐廳時明顯的表現出擔憂。當然,還是有很多具有特色與知名度的餐廳可以生存下來(至少目前為止仍在苦撐),但是餐飲業的變化與整合,已經是進行中的必然,這個產業當然會繼續存在,但是過去很多獨立經營的個性化小店,很可能撐不過這一波衝擊紛紛停業。運動休閒產業也是如此。
很多台灣的餐廳、健身房、個人運動工作室…等等,在三級警戒期間也是一路苦撐,最近陸續聽到自已認識的品牌要結束營業真的很心酸,而且雖然解封了,很多店家其實還沒止血,只是流血流得比較慢而已…即使現在已經陸續補充疫苗供民眾預約施打,但要能恢復到疫情前一切「正常」的生活,依然是無法預測且非常緩慢的過程。
其他的,下次繼續跟大家分享
#jeffmachine #puma #pumataiwan #pumaeveryday #postcovid #faang #大加速
餐飲業科技創新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I 天氣預測用於商業成顯學!從餐飲到零售,還有多元應用
孫嘉君
2021年8月24日 週二 下午7:05·
近年 AI 科技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天氣預測也不例外。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報告指出,2019 年全球天氣資訊科技市場規模達 94.1 億美元,預計從 2020 年至 2027 年將以 8.5% 的複合年增長率持續成長。
AI 天氣預測不僅能運用於防災、風險管理,也有企業發展出更廣泛的商業應用,抓準天氣變化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動向,得以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例如餐飲業得以促進銷售、減少食物浪費,零售業者則可精準訂貨及投放廣告,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掌握顧客口味,減少食物浪費、促進餐飲銷售
美國科技媒體《Venture Beat》日前報導,全球披薩連鎖品牌必勝客(Pizza hut)透過 AI 分析天氣預測,協助提升銷售。一直以來,必勝客就是樂於擁抱新科技的企業,自 1994 年便開始提供線上點餐外送服務,是最早推出線上訂餐服務的餐飲業者,至今仍不斷做出創新嘗試。
必勝客全球分析主管 Tristan Burns 表示,為必勝客進行數據分析的組織 Pizza Hut Digital Ventures 運用機器學習,透過數據分析,包括消費者輪廓、所在地理位置、當地天氣情況等,進而在客戶的消費過程中,提供個人化的產品推薦。
結合 AI 的天氣預測應用於餐飲業,不僅能幫助提升業績,也能減少食物浪費。根據《Japan Times》報導,日本福岡市正在與日本氣象協會(JWA)合作進行一項實驗,透過分析天氣狀況、溫度、社群媒體貼文和過去銷售數據的預測服務,來估算 660 多種生鮮和加工食品的需求,並將一天分為 7 個時段,預測出銷售最佳及最差的時段,讓商店據此調整訂單與生產量。在上一年度的實驗, 8 家參與企業中有 6 家企業食品報廢減少, 7 間企業的銷售額提升。
作為參與實驗的業者之一,唐人麵包店(唐人ベーカリー)在使用預測服務的兩個月期間,食物報廢較過去減少約 15%、銷售額則增長約 12%。麵包店在預計會下雨的日子減少產量,並且在預計客流量增加的時段,準備新鮮出爐的麵包。
「透過具體的數字,來反映我們以前依賴直覺的東西,是有幫助的,」唐人麵包店的桑野景說,「我們還能夠改變員工的心態,讓他們努力減少浪費。」
精準訂貨與投放廣告,提升零售業績
餐飲業之外,AI 天氣預測也能應用於零售場域。根據美國行銷媒體《AdExchanger》報導,IBM Watson Advertising 透過 AI 分析來自 IBM 旗下子公司 The Weather Company 的天氣數據、精確到郵政編碼的位置數據、銷售數據之間的關聯,以挖掘可用於數位行銷的洞見。
IBM 透過這項服務發現,天氣會激發人們的某些情緒,並可能影響他們的購買行為。例如,美國西北部各州在異常溫暖和多雨的一天,烘焙巧克力和可可的銷量增長了 62%;中北部及東部地區在晴朗的一天,葡萄酒銷量提升 25%。行銷人員可以運用此類資訊來規劃數位行銷活動,並確保在銷售高峰時段具有足夠的庫存。
Watson Advertising 和 The Weather Company 副總裁兼全球主管 Sheri Bachstein 表示,「濕度、溫度和其他天氣相關的數據,實際上非常具有啟發性。」
在日本,也有企業提供結合天氣預測與行銷的服務。據日本《IoTNews》報導,日本氣象新聞公司 Weathernews 提供依據天氣情況投放廣告的服務,讓食品、飲料製造商和零售商等業者,可以針對用戶所在地點的天氣情況精準行銷,例如在容易中暑的地方,投放運動飲料等產品的廣告,或展開相關促銷活動等。
時值炎炎夏日,Weathernews 提供視覺化的中暑風險預測圖,透過精細至每 1 平方公里的網格圖,顯示各區域的中暑風險,共分為「注意」、「警戒」、「嚴重警戒」、「運動停止」四個等級。這樣的天氣預測資訊,能夠有效應用於商品的促銷,以及戶外工作者的健康管理。
此外,除了實體的商品銷售,天氣資訊也能加以應用於線上服務。根據 YouTube Music 的 FAQ 指出,YouTube 首頁的音樂推薦,事實上也會運用到天氣資訊,來推薦用戶當下可能會感興趣的歌曲。YouTube 音樂推薦演算法的分析因素,包括用戶的收聽歷史、使用設備、周遭發生的事情(如節日活動),若有開啟位置權限,用戶的所在的地點甚至天氣,也會納入作為推薦音樂的考量。
運用 AI 科技的天氣預測,發展出多元的商業應用,能夠應用於餐飲、零售,甚至是娛樂產業,為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提供不同角度的洞察,讓業者採取相應策略行動。然而,天氣也僅是影響購物決策的因素之一,需要經過更多的觀察與實證,才能確保各種奠基於天氣的經營決策,能確實帶來營運成長。
附圖:Weathernews_中暑訊息 API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ai-%E5%A4%A9%E6%B0%A3%E9%A0%90%E6%B8%AC%E7%94%A8%E6%96%BC%E5%95%86%E6%A5%AD%E6%88%90%E9%A1%AF%E5%AD%B8-%E5%BE%9E%E9%A4%90%E9%A3%B2%E5%88%B0%E9%9B%B6%E5%94%AE-%E9%82%84%E6%9C%89%E5%A4%9A%E5%85%83%E6%87%89%E7%94%A8-110545562.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DovL20uZmFjZWJvb2suY29tLw&guce_referrer_sig=AQAAAIAJo6RyvAR-fbjyTvJiXDlKx1Y86j3IV8GomZbfHnPjfFfU3XKaZVCoJIVrXyzaZeTdmrHJbL14Kgej1_WzHugjoNsei24ErgEM2b9ri3nPuGjwlR3tL5ZkSBnNnshUIFKM7nE_UZEkLZu7_f4TikrHNrDUdT4RZc3m-tBK0J_q
餐飲業科技創新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廣告與「高雄好家載」合作播出
高市府「高雄好家載」,串連餐飲業、計程車、消費者,
導入數位科技,整合客戶旅程,創造防疫互助經濟!
#高雄好家載
#防疫互助經濟
👉🏻 現在加入「高雄好家載」:https://event-web.line.me/ectw/articl...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高雄好家載」立場。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2 「高雄好家載」廣告段落
01:58 臺灣黑道的起源
03:13 從學生幫派到組織犯罪
04:00 黑道成為政府的御用殺手?
05:38 黑金政治對幫派有什麼好處?
06:51 為什麼會有選民支持黑道候選人?
08:04 國民黨、民進黨和黑道的糾葛
10:00 我們的觀點
11:16 提問
11:3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子觀
|腳本:子觀、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影/蔡英文震怒、要求趙介佑案從速處理?吳怡農未否認:https://bit.ly/3cn5zV5
→趙介佑涉毒重創民進黨形象,傳蔡英文高度關切、台北市黨部提前開除黨籍:https://bit.ly/3cqyyHX
→《竹聯:我在江湖的回憶》:https://bit.ly/3copAL4
→【黑槍團購揭密】天天開火滿城盡是槍 黑道大哥:沒什麼是買不到的:https://bit.ly/2Rxd9Fx
→暴利驚人黑幕多!盜採砂石「零成本」 黑白兩道皆覬覦:https://bit.ly/3gfUciZ
→《台灣黑社會內幕》:〈選民為什麼會支持黑金?一個理性交易的解釋〉:https://bit.ly/3irORIi
→民進黨化妝師的臉譜:https://bit.ly/3copCCG
→風評:民進黨成了綠黑共治的豪門政權?:https://bit.ly/2TcpgIv
→黨主席之戰染黑? 傳四海幫、天道盟入黨:https://bit.ly/2T37TtL
→民進黨創黨35年兩度陷黑道入黨風暴 陳水扁任內黨員數34萬創新高、蔡英文帶領谷底翻身 #蘋果大調查 | 台灣新聞 Taiwan 蘋果新聞網:https://bit.ly/2SgpqOY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餐飲業科技創新 在 Findit平台- 【科技創新應用翻轉傳統產業中小企業系列(一)】 ... 的推薦與評價
科技創新 應用翻轉傳統產業中小企業系列(一)】餐廳科技餐飲業占台灣中小企業家數佔比高, 但銷售值卻偏低, 要如何運用大數據或科技創新應用解決其痛點, 包括降低人力 ... ... <看更多>
餐飲業科技創新 在 《香港新活力》第38集創新科技助餐飲業數碼轉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疫情艱難時期,有不少 餐飲業 商戶引入 創新科技 ,將挑戰變成機遇。 例如外賣自取及速遞已經成為大眾習慣;至於堂食顧客則採用無接觸式點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