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淇淋傳達台灣在地食材的故事|#處暑吃冰配好故事
即使在美食雲集的台南, 1982 de glacée 法式冰淇淋 仍能不被淹沒,除了因為有好吃的冰淇淋,更傳遞給消費者美食之外的價值。
其實創辦人 #吳書瑀 原本是會計師,卻在某次整理台南老房子時,決定活化老屋空間來傳遞環境議題的想法,最後她決定 #用在地食材做法式冰淇淋。冰淇淋跟環境議題如何連上線?一起來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90的網紅誠品es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顧瑋大學讀生物系,原本在實驗室做研究,為了找到最好吃的米,決定親自走到鄉間田裡,就從宜蘭開始出發! 顧瑋最後不但把研究心得出版了《米通信》,為了讓大家親口品嘗好米,還開了一家以米為主題的餐廳「泔米食堂」。 從30歲開始連續創業的顧瑋,自嘲每一次創業都是「從什麼都不會」開始,不斷的學習、不斷地解...
食材的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開始吃健康餐幾星期,
一早妙麗就開始介紹台灣的食材,
我說等等,我要帶彿珠妳再說?!
??為什麼呢…
因為每次要了解新東西時,就很像在上班
我需要心平氣和聽,很容易放空🤣🤣🤣
赤崁糖,真是特別的糖,濃郁好吃營養,
我們試著搭配在黑咖啡中,增加了一些酸性與甘甜,
原來台南甘蔗這麼厲害!
還有龍眼木的薰香,下次煮菜時來運用。
#赤崁的故事 #赤崁糖 #台灣甘蔗 #了解當地食材的故事 #這麼珍貴的手工糖 #改喝黑咖啡 #蔬菜多吃 #主廚一早的修煉 #chefkaison
食材的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剛剛錯過的朋友,可以點擊觀看!
很高興可以參與這次回味大馬的拍攝,很感激Penang City Eye 城视报 的麗珠姐在我亂給建議下選用了姜火為其中一集的主題。
當然也要謝謝導演和Earth Picture Production 拍攝團隊,成品真的很棒。
許久未上電視,希望大家聽懂我講的,因為我也不懂自己在講什麼😅
————————
大马食材——#姜花 的故事,《#回味大马》为你娓娓道来😋
#姜花 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力强,是一种常在山边野生的植物。幼嫩的花能够用来作香料调味,切开花蕊,便能闻到幽微的清香。天生天养的姜花树,最适合生长在河岸边的腐殖质沙质土壤。
来自 #槟城 的 Angcle Peoh在七年前于巴生落地生根,把正宗的槟城风味移植到 巴生,当中包括少不了 #姜花亚参叻沙。
另外,面海的海鲜酸辣咖喱KARI IKAN TUMIS,新鲜的黑鲳鱼吸收了香料的精华和 酱汁,无论在咖喱的烹煮或上桌前的摆盘,都可看见姜花的存在。
身为吉打人的著名食谱作家 #陈鋕晋 对姜花更是情有独钟,尤其是姜花柚子沙拉。火炬一般燃烧的姜花,是热带雨林中一抹不请自来的色彩,也是赤道上最美的食用香料。
#大马人文美食故事,八度空间本地制作美食纪录片《回味大马》,为你娓娓道来13种食材的故事~
每逢星期六,晚上9时准时为你播出‼️
#回味大马 #TasteofMemory #八度空间 #8TV #channel148 #badukongjian #penang #槟城 #马来西亚 #malaysia
食材的故事 在 誠品esli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顧瑋大學讀生物系,原本在實驗室做研究,為了找到最好吃的米,決定親自走到鄉間田裡,就從宜蘭開始出發! 顧瑋最後不但把研究心得出版了《米通信》,為了讓大家親口品嘗好米,還開了一家以米為主題的餐廳「泔米食堂」。
從30歲開始連續創業的顧瑋,自嘲每一次創業都是「從什麼都不會」開始,不斷的學習、不斷地解決問題,才能讓自己越來越踏實的走下去。
光影的延伸閱讀《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http://bit.ly/2THsRZG
撰文 採訪編輯:賴柔蒨/數位編輯:莊偉祺
❞ 在你我身邊,有許多人懷抱著美麗的夢想,他們努力耕耘、默默實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誠品30週年,我們以10位築夢者的故事,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在「夢與想像之境」,繼續踏實前行。❞
「我不喜歡吃到不好吃的米飯!」顧瑋擁有台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的光環,沒有出國深造,反而和幾個朋友以「賣果醬」開始接觸台灣農產品,從創辦知名的「在欉紅」到「土生土長」等品牌,將台灣各地的食材故事透過網路分享給大家。顧瑋生產經銷的經驗包含果醬、果乾、米、茶與可可等相關製品,每件產品背後也都有她如何和農人「交陪」的感動故事。近期呼應《米通信》刊物而創立的「泔米食堂」,更實踐了產地直送餐桌的精神。訪問當天便有一群香港客遠道而來,尋覓至小巷中不起眼的店面,只為品嚐米飯真正好吃的單純味道。
台灣米的品味是什麼,不能一味只說「台灣就是好」
顧瑋實際到台灣東部稻米產地訪查多次,發掘台灣米的樣貌與發展脈絡。「米的品種決定口感七成」,一開始顧瑋試著研究「宜蘭有哪些品種的米?」這看似簡單的問題,竟難以找出明確答案,因此光宜蘭她就去了8次,從生產過程到營銷盡可能地通盤了解。2017年開設以米為主題的餐廳「泔米食堂」,並出版刊物《米通信》,第一期主題便以宜蘭的越光米為食材。顧瑋笑說,關於米一直都是個學習計畫,「只因為這個學習計畫實在太貴,所以一定要長出商業方式,不是純粹營利,只是要把學費賺回來。」在還沒釐清台灣食米的品味之前,她都將持續學習。
顧瑋在農產品這條路上邊實際走訪產地、邊學習,生產經銷從果醬、果乾至油鹽醬醋都有,每樣產品都有背後如何和農人交陪,如何被他們的堅持感動,又如何將其串成生產鏈的動人故事。習慣和農友建立對等關係的顧瑋還透露,「有時候最找麻煩的人,可能是教懂最多知識的對象」。親自到達許多產地的顧瑋坦言,我們在講台灣物產的時候,不能只是一味說「台灣就是好」,要有足夠的內涵去溝通我們相信的價值。
瘋狂掃貨的影癡,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學習者」
當人生遇到挫折的時候,顧瑋最常做的事就是看電影,從小跑遍各大影展的她算是個影癡!曾經把義大利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在《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等作品一度網購掃貨,更拿出車上正在聽的CD唱片分享,可見其熱愛程度。每當生活被逼很緊的時候,顧瑋也喜歡看步調很慢、很安靜的日本電影,最近在飛機上看完的《羊與鋼之森》更是讓她回味再三,當中描述小人物的故事也與她關注產地小農的精神呼應,顧瑋也期許在未來能繼續當個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學習者」。
最感性的理科出身,30歲遇到唯一認定的「老闆」
大學讀的是生物系,顧瑋稱之為「最感性的理科」!從中她關注到生態,看到完整的大自然是如何維持和諧性與多樣性,於是被農友打動,從醫學研究所走入田間。顧瑋虧自己常常一廂情願,每一段創業從「什麼都不會」開始,至今父親仍是忠誠的「反對黨」,認為不管是從事研究,還是考個國家考試當公務員,都遠比現在做的事情穩當。但顧瑋坦言,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不知道該做什麼事的時期,想做的事能力可能不足,能力足夠的事又不一定是夢想。
回想至今人生最大的轉折點,莫過於30歲時離開一手創辦的「在欉紅」,頓失方向的顧瑋幸虧當時出現長輩支持與幫助,從頭開始學如何做伴手禮、做選品實在很辛苦,更稱「現在能分享許多求生技能,都是那時期學會怎麼活下來的!」而那位長輩也是顧瑋至今唯一認定的「老闆」,讓顧瑋提醒自己30歲後更須保持不斷學習的精神。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顧瑋以一個實際到當地「交陪」的學習者角色,發掘許多農業感動人心的故事,不管是探尋台灣米的品味、追求在地農產的分享精神等,都將把台灣食材的故事繼續傳承下去。
更多內容請看► http://bit.ly/2uxiX2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yHnCsTfJMA/hqdefault.jpg)
食材的故事 在 aj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原名コメット☆キャンディ,女主角經營一間巧克力店,因為生意不好,前往洞窟尋找食材的故事。無論讚與噓.都請點個評價吧!!
喜歡請訂閱,記得按鈴鐺接收新影片通知 https://goo.gl/vsZdxw
全部遊戲播放清單 http://goo.gl/DUs8Ar
---同系列影片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zqZq_wDhpfwAmT4DYF02bGagVdqjhUa
日文遊戲網頁 https://www.freem.ne.jp/win/game/11424
作者 おばけ
中文遊戲網頁
http://sycrealastudio.lofter.com/post/1c580c_1162d8d2
你好啊 └(^ω^)┐我是阿津,歡迎來觀看我的youtube頻道
頻道內容主要是錄製恐怖遊戲的實況影片
不時也會製作其他各種電玩的劇情遊玩影片
每個禮拜的二六會在twitch開台直播
有興趣追隨的話可以在說明最下方找到網址連結
**直播台 https://www.twitch.tv/kamiyu666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ttd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uTVxF00zl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