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S嘉年華9/26-11/30在青埔,移動式歡樂城堡打造旅遊新亮點
桃園市長鄭文燦9月25日星期五中午前往桃園高鐵站前廣場旁,出席「JETS嘉年華開幕記者會」時表示,感謝桃園農田水利會和傑城歡樂園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自明(26)日至11月30日於青埔高鐵桃園站前廣場舉辦「JETS嘉年華」,不僅有多達30項符合台灣安全法規且經過國內技師、國外安全認證的遊樂設施,亦規劃超過20攤在地美食攤位、親子設施及美式遊戲攤位等,更結合桃園市民卡及機捷一日票可享嘉年華門票半價40元入園優惠活動,打造移動式歡樂城堡,讓遊客享受歡樂的同時,也體驗安全及高品質的旅遊服務。
鄭市長指出,青埔進步發展快速,已擁有許多娛樂景點與設施,包括:Xpark水族館、新光影城、IKEA旗艦店、華泰名品城、和逸飯店、桃園國際棒球場等旅遊亮點,而「2020第15屆台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桃園」也將移師高鐵站前廣場舉行,藉此展現台灣智慧農機及園藝的多元面貌;此外,9月引進JETS歐美主題嘉年華,10月、12月分別舉辦「2020桃園萬聖節」及「2021桃園跨年晚會」,盼為桃園帶來更多觀光人潮,打造青埔成為旅遊新亮點。
鄭市長也說,為了紓解及便利青埔地區聯外交通,除了呼籲大家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外,市府也規劃充足的停車空間,同時推動青埔三大交通建設,包括:大竹交流道跨越中正東路沿伸進青埔地區,已完成可行性研究;中豐北路交流道計畫已核定,未來青埔進入五楊高架將更加方便;內壢交流道延伸中園路高架化或走新街溪進來青埔兩方案正在評估中。市府推動快速道路連接交流道計畫,藉此提升青埔聯外交通便利性,讓青埔交通負擔少一點,讓遊客更喜愛來青埔旅遊。
傑城歡樂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姜繼望表示,桃園是全台人口成長最快且年輕的城市,看好青埔發展能量,因此決定將「JETS嘉年華」移師青埔高鐵桃園站前廣場旁舉辦,主打高達25米8層樓高「Skydiver尖叫飛天輪」、IG最熱打卡景點「搖擺波浪」、全新打造的「擎天海盜船」、51區探險禁區等多達30項遊樂設施及各式美食遊戲攤位。感謝桃市府團隊、農田水利會及市民給予機會,協力打造一個原汁原味的美式嘉年華,盼提供桃園市民及北台灣民眾疫後時期的另一項國內旅遊新選擇,歡迎大家來體驗充滿歡樂、歡笑及尖叫聲的歐美主題嘉年華。更多活動詳情及票價資訊,請上「JETS嘉年華」官網(網站:https://www.jetscarnival.com)查詢。
今日包括市議員王仙蓮、簡智翔、市府秘書處長顏子傑、資科局長陳崗熒、觀旅局副局長王振鴻、中壢區長鄭詩鈿、桃捷公司總經理蒲鶴章、桃園航空城公司副總經理張凱傑、桃園市工策會總幹事陳家濬、桃園農田水利會基金會秘書長黃金德、傑城歡樂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姜繼望、青園國小校長鄧克文等均一同出席開幕活動。
「飛聖航空總經理」的推薦目錄:
飛聖航空總經理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段影片是民歌手包美聖於1980年演唱的《那一盆火》之MV,詞曲作者為侯德健,若將此歌與侯德健於1978年創作的《龍的傳人》比較,會發現兩者的旋律與節奏極為神似。
MV前半段在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的黃氏大宗祠(江夏種德堂)拍攝,而後半段的拍攝地點則是廣州街與西園路口的艋舺龍山寺;龍山寺裡的景物與今時比較相去不大,最大的差異是現在的艋舺龍山寺已經不能燒紙錢了,而且從2017年6月開始,為了環保與人們的健康,實施減香(信眾全程只需持一炷香參拜),只開放一個香爐供信眾使用。
1958年出生於台中,天秤座的包美聖,於1977年就讀台大歷史系時,參加新格唱片舉辦的第一屆「金韻獎」歌唱比賽,獲得優勝並獲新格唱片簽約推出個人專輯,當時年僅19歲的包美聖以精靈似的清亮音色且富童趣的獨特嗓音見長,深受聽眾的喜愛,因其歌聲辨識度極高,而成為眾多民歌手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包美聖於大學畢業後沒多久便與學長陳安斌結婚,並一同赴美深造,從此遠離歌壇,沒有再推出新的音樂作品。
包美聖在1978至1981短短三年多裡,一共出了四張個人專輯,包括1978年的《包美聖之歌》、1979年的《長空下的獨白》、1980年的《那一盆火》,以及1981年的《樵歌》。
1978年7月發行的《包美聖之歌》以清新的創作歌謠建構專輯基本調性。侯德健所寫的《捉泥鰍》,在當年極為走紅,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能哼唱兩句。創作大將邱晨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看我聽我》及《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兩首歌曲,是包美聖廣為人知的成名曲。古典詩詞的重新創作是民歌時期的一種常見曲風類型,而這張專輯裡就有三首這類型的歌曲,包括源自白雲遺音、由華麗絲譜曲的《喜只喜的今宵夜》,引自宋詞的陸游《釵頭鳳》,以及由郭芝苑譜曲的張繼七言絕句《楓橋夜泊》,這三首歌曲均將往日難以親近的艱澀詩句,重新以民謠披上一層平民的新綠外衣。《你來》透過大幅度轉調的方式,描繪濃郁的懷鄉之情,令人印象深刻。而《成長(悟於19)》則是包美聖就讀台大時,寫給同學有關青春記事的小品,這首曲子也是她個人第一次發表的創作。
《包美聖之歌》專輯裡的一段歌者簡介:
包美聖,她是台大歷史系四年級的學生,純真而又充滿耐人咀嚼的深度,平時她除了彈得一手好吉它及鋼琴之外,譜曲、填詞更是她的另一項才情。基於她那愈掘愈深的音樂才華,我們決定出這張唱片,獻給所有愛好校園音樂的朋友!
在這張唱片的12首歌中,我們能體會到一個女孩在成長歲月中的種種心路歷程…
從《捉泥鰍》、《悟於19》、《風箏》到《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包美聖唱的不再是零星的感觸,而是在成長的歷程中,你我都曾有過成串的回憶與憧憬。
藉著歌聲的流曳,在淡淡的旋律之中,期盼您來共享那片難以忘懷的日子!
出版於1981年的《樵歌》,是包美聖赴美深造前的最後一張唱片、也是其所有出版過唱片中,製作最為成熟的一張;此張專輯的詞曲作者,均為一時之選。專輯同名歌曲是擅長書寫中國風味歌曲的靳鐵章之力作,靳鐵章寫給黃大城唱的《漁唱》是其對於寄情天地神往之情的首部曲,而《樵歌》則是其對於隱士生活熱切渴望的再次抒發,至於兩者間的對話,則總結於天水樂集所出版《李建復專輯》中的《漁樵問答》一曲。
賴西安和戴志行所寫的《竹姿》,透過磅礴的絃樂前導與合聲氣勢,以及管鐘的鋪陳,勾勒出贈別離鄉遊子的殷切叮嚀。而作家小野的弟弟-近人的詞作,則多樣化的描述了彼時大學學子的生活感懷:包括遙想母愛的《媽媽的信》、描寫畢業情懷的《又是六月》、服役時於營區的信筆隨想《捕蝶》,以及負笈離鄉的心情寫照《陽關迭》等作品。
除了上述歌曲,洪光達、馬兆駿這對組合的抒情曲《如果沒有》,亦是專輯中的重要作品。而民歌手李建復、鍾麗莉與黃韻玲,也都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作品,特別是黃韻玲的《第二個夢》:以兩段式的轉調,盤旋出對夢中國度的嚮往,是頗富巧思的曲式安排。而專輯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包美聖自己創作的一首爵士曲風《給小女生》。另外,由蘇來為胡適的詞譜曲的《秘魔崖月夜》亦是另一佳作。
當時新格旗下的民歌手,如譚荃中、吳明華、蘇來、王新蓮、楊芳儀等,也在這張唱片裡支援合聲,此為民歌時代唱片裡常見的作法:彼此支援協助,共同完成音樂的理想;特別是《竹姿》一曲的合聲表現,可仔細的聆聽。
關於包美聖:
從小在台中長大,包美聖是家裡最小的么女,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都很疼她。父親本在航空公司工作,已退休;母親是小學教員。包美聖在唸書的時候,一放假就往家裡跑,哪怕是再短的假期。高中畢業,聯考考完之後,有個漫長的假期,包美聖喜歡吃綠豆湯。怕燒乾了它,又不想盯著爐子看,於是順手拿起了哥哥的吉他,自己隨便的摸索著,加上哥哥同學的指點,就那麼自得其樂的度過了暑假。
那時候唱歌也沒什麼選擇,以歌本上找得到的美國民謠為主,包媽媽回憶,包美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躺在床上聽她教唱《綠島小夜曲》,這個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包美聖剛學會吉他的時候,常在廚房樓梯口彈吉他,跟母親一起大唱《梅花》,真是一幅天倫樂。
在快過完19歲的1977年4、5月間,包美聖完成了她第一首創作曲《悟於十九》,這首曲子後來改名《成長》,收錄在她的第一張唱片中。
雖然參加金韻獎使她變得有名,也灌了唱片,但包美聖並不打算從此走上唱歌的路,她認為自己能用一種課餘的態度,來面對唱歌是很幸運的,家裡全讓她自己做主,只希望她不要公開去餐廳演唱。包美聖只是個愛唱歌的女孩,不為名不為利,他相信只有這樣,唱歌才不會構成負擔。
有一次,學校辦時事分析的演講,去的同學很少;第二次在同一地點有演唱會,人山人海。包美聖因此很是感慨。有那麼多人喜歡聽中文歌是好的,但是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也該多關心世局一些呢?
個性比較好靜的包美聖,在學生時代喜歡看電影、郊遊,也喜歡到山上走走(可不是辛辛苦苦地去爬山)。她最怕在人多的地方逛街,那簡直是找罪受。她也喜歡跟好朋友一起談天、唱歌。因為金韻獎讓她成了名人,令她常常得參加音樂會的演出,在取捨方面無法隨心所欲,有時並不很想去的也得去,有時為了怕嗓子不好而不敢吃辣椒;雖然都是小事,也都是困擾。有的人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聽音樂,但是包美聖每次聽音樂都十分專注,她喜歡抒情的曲子,對於楊弦非常佩服,也欣賞他早期的作品。
在灌第一張唱片時,包美聖完全沒有經驗,要她唱什麼就唱什麼。這次第二張,她可以自己拿了些主意,因為到底經過了那麼些日子,她也長大了一些,更知道怎樣愛惜自己的羽毛了。她選歌的原則一是好聽、二是動人,一首歌詞固然重要,旋律也仍然要緊,她絕不會因為光是詞好就接受,因為沒有好曲子,光有好詞,那詞的好就表現不出來了。
包美聖和《捉泥鰍》的作者侯德健,小時候是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長大的,有一次演唱會上,兩人先後都唱了這首《捉泥鰍》,味道很不同,一個真是大哥哥的樣子,一個是央求大哥哥帶著去捉泥鰍的小妹妹,很有意思。
包美聖唱歌只因為自己喜歡唱歌,她最不喜歡被人利用,不相干的活動她是不去參加的,她認為:「唱歌是很單純的事,絕不要把它弄複雜了。」這種態度也許是對的。本來嘛,能讓自己快樂,又能讓別人快樂不就夠了?
1977年,她以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長(悟於十九)》參賽,獲得第一屆金韻獎創作組優勝獎(當時的冠軍是陳明韶)。那一年她十九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之後,在金韻獎紀念合輯中以一首《小茉莉》為歌迷熟知,又因創作才華而引人注目。打鐵趁熱,新格唱片於1978年為她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包美聖之歌》,裡面收錄了多首個人原創曲,以及侯德健與邱晨的處女作。為《捉泥鰍》錄音時,她忍不住哭了,不是因為被這首歌感動,而是因為太像兒歌,讓她感覺很沒面子;在製作人的軟硬兼施下,她成為該曲的首唱,意想不到地廣受歡迎。兒時,她和《捉泥鰍》的創作者侯德健住同一個村子,上同一間幼稚園,但並不熟悉,沒想到長大後卻因民歌而再次結緣。
包美聖與其他民歌手一起因民歌而留下青春歲月中單純美好的感動。其間,喜歡集郵的她與學長(台大集郵社社長)陳安斌相戀,兩人在1980年包美聖大學畢業後不久便結婚,隨後一起前往美國加州深造。在離開歌壇前,包美聖共出了四張專輯,不到一年就是一張,屬於相當高產的民歌手。當時她的先生在美國攻讀工程博士學位,她就在旅行社打工。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直接影響到夫婦二人的證券投資,但這次失敗的經驗,卻讓陳安斌興起「以電腦代替人腦進行理財決策」的研究課題。1991年,夫婦倆回到台灣,定居新竹,經過幾年的研究,幾經艱辛獲得投資,最終成立寶基資訊公司。創業初期,掛名總顧問的陳安斌事事親為,擔任總經理的她也從基本行政事務做起,如今,「寶基資訊」在台灣高科技領域擁有非常好的口碑,吸引不少國外著名高科技公司參股,賺取了億計的豐厚利潤。現在的她仍在公司擔任顧問,二子一女也都長大成人,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在「民歌三十」系列紀念活動中,淡出歌壇後將近25年,未曾以歌手身份公開露面的包美聖,於2004年答應重回舞台,在「好民歌」演唱會上與大家重逢,最讓她高興的是見到了二十多年沒見面的陳明韶。憶起當年,她說:「以前我們唱歌,不必化妝,也沒打歌服,大家聚在一起跟同學會一樣,對我來說,那就像是學生的活動,所以我從不覺得自己加入過歌壇,也沒有所謂的退出。」
包美聖的自述:
對我來說,以前對於民歌的投入可以說是「無心插柳」,並沒有特別去耕耘。
當時的「民歌」幾乎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印象中大家都很單純,當然,也有人很響往歌手生涯。而我是很隨性的,跟整個民歌界的人也不是很熟絡。那時我在台大唸書,唱歌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活動,常常是到各個校園演唱,唱完我就趕快回學校,因為我是還要約會的。另一方面,我並不喜歡那種錄音、錄影的生活,時間很難控制,常常弄到很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大家錄影錄到清晨,然後一起去永和豆漿,接著王夢麟說要送我回宿舍,他騎著重型鐵車在還沒拓寬的新生南路上,簡直在飆車,我覺得有趣,又覺得很擔心。萬一出了事,清晨一對男女,人家不知道會說些什麼……
當時唱過的歌中印象最深的是《小茉莉》、《那一盆火》,都是唱片公司拿給我唱的。從現在倒回去看,我覺得唱《小茉莉》時是我聲音最乾淨的時候,給我簡單、純潔的一點懷念。還有一首《捉泥鰍》,也不知為什麼大家就是覺得很清新,出乎意料的紅了。
那時在大學裡面,同寢室的好友向我分享了一個交友的經驗,剛好雙方的人我都認識,我就抱著「我唱給你聽,再唱給他聽」的心情,寫了《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告訴你們問題其實沒有這麼嚴重」,而其實就是一個醒悟的感覺。
同時,《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也記錄著我19歲加入了民歌的行列。成為民歌手的一員,我只短暫佇足了三年多就離開了台灣。短短三年裡,與其他的歌手們快樂、隨性、自在地唱遍了各大專院校,沒有包裝,以自然的面貌、年輕的我們,或唱或譜,留下了許許多多生命中甜蜜而豐富的感動。
離開時,我小心翼翼地把民歌手短暫卻深刻的回憶,放在我心中一個甜蜜的位置,熱切地迎向生命中為人妻、為人母、在異鄉的新角色,遙遙欣賞著後繼許許多多才華洋溢的歌手們更熱情、更專業地投入民歌的行列,也藉著一首又一首的好歌稍解思鄉之情。回台後,偶或聽見尋找我的聲音,我雖然沒有回應,但是內心是感動的,畢竟,能被人放在美好的回憶中,是一種幸福。
《那一盆火》
詞曲:侯德建
唱:包美聖
大年夜的歌聲在遠遠地唱 冷冷的北風緊緊地吹
我總是癡癡地看著那 輕輕的紙灰慢慢地飛
曾經是爺爺點著的火 曾經是爹爹交給了我
分不清究竟為什麼 愛上這熊熊的一盆火
熊熊的香火在狠狠地燒 層層的紙錢金黃地敲
敲響了我的相思調 甜甜遠遠的相思調
別問我唱的什麼調 其實你心裡全知道
敲敲胸中鏽了的弦 輕輕地唱你的相思調
飛聖航空總經理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快訊【空服員罷工第5天,長榮宣布將開放招收男性空服員】
文/嚴文廷、林雨佑 攝影/林雨佑、林俞歡
長榮空服員罷工進入第5天,寫下台灣工運史上首次全女性勞工罷工紀錄。而長榮公司也在今(24)天宣布,預計招收200餘名空服員,且將首度開放男性空服員。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指出,要開放男性空服員在公司內部討論已久,主因是過去接獲許多男性表達想來應徵空服員,此外,內部男性同仁也多次表達想擔任空服員,招募的構想之前就有在規劃,只是相關細節及規定討論確定了,才在此時公布。
#首召男性空服員,#間接承認過去限召女性
孫嘉明強調,由於機隊持續擴充,本來就會有繼續招募員工的計畫,今年繼續辦理,預計招收200餘名空服員。而首度開放男性空服員,首波將以內部招募,後續才會直接對外開放招募。
過去長榮航空的空服員全數都是女性,僅有立榮航空有幾位男性空服員;此次首度開放男性空服員加入,將是長榮航空自從1989年成立以來,首度出現男性空服員。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邱羽凡指出,長榮航空表達要招募男性空服員,「這等於是承認過去不招男性空服員」,雖然還要找事證以及給雇主答辯的機會,但也很有可能被認定是違法。對此,桃園市勞動局表示,依照《就業服務法》第五條規定,不得性別歧視,究竟長榮航空過去在招募空服員有無違法,需要個案認定,「目前為止沒有收到任何關於性別歧視的申訴,如有收到申訴將會依規定來處理。」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副秘書長周聖凱則表示,長榮一直以來都是日式威權管理,在招募公告上也不會直接寫只聘用女性,過去在會員中性別問題也一再被討論,長榮公司要開始招募男性空服員,這是改善威權管理的第一步。
#新聘空服員若是替代現有人力恐違法
不過,長榮突然宣布新召募200名空服員,也有質疑是否有可能為罷工後「換血」鋪路?邱羽凡指出,雇主招募新人後,雖然難以認定是要取代現有人力,但罷工空服員與雇主的勞雇關係仍在,罷工是合法不工作,不能以擔任幹部或曠職等理由在事後解雇,這是法律上的保障,一旦因招募新人力而解僱舊人力,在法律上就是違法。
至於,罷工空服員也做好長期抗戰準備,在桃園南崁長榮航空航運大樓門口的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持續圍起糾察線罷工中,昨天晚間在現場舉行團結晚會,工會宣布已經收到超過2000份空服員證件加入罷工,現場並有上千名空服員冒大雨到參加。
空服員唱起「勞動者戰歌」,並不停高喊「空服員團結、空服員戰鬥」口號。現場並有長榮儲運、電資、北捷、中華郵局、台大醫院、中華電信、環保等數十個工會到場聲援力挺。
長榮空服員、桃空職工理事胡曉萱最後登上3層樓高的升高機平台,並發表宣言指她會持續在高空中抗爭直到罷工結束,「我知道大家都願意飛,工會幹部承諾,絕對要帶著大家,有尊嚴的回到天空!答應我,我停止之前不要離開,可以嗎?」宣誓堅持到底的決心。
#私下協商有進度,#勞資有望各退一步
此外,今天也是長榮航空的股東大會,擔心罷工事件在現場發酵,長榮公司派出加倍的糾察員人力,但現場股東們都佷冷靜、現場氣氛很平和。長榮航空已預先將罷工班機取消到6月30日,估計,這波罷工取消班次將達 864 班、影響人數達 17.73 萬人,會是台灣航空史上影響最大的一次航空罷工。長榮航空的股價今(24日)跌破15元,創5月中旬以來波段低點。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今日在開完應變會議表示,勞動部透過非正式協商跟勞資溝通,針對此次工會訴求的禁搭便車、勞工董事議題上,勞資有機會各退一步,但細節不便多做說明,讓已經進入第5天的罷工露出曙光。
#延伸閱讀
長榮空服員為何要罷工?>>http://bit.ly/2RF0NXP
★ 支持獨立報導、紀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 http://bit.ly/2Ef3Xfh
#長榮空服員 #罷工 #長榮航空 #勞權 #報導者
飛聖航空總經理 在 Julia Wang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財團法人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Aviation Education Foundation. 秘書長. January 16, 2017 - Present. 飛聖航空公司, profile picture · 飛聖航空公司. 總經理特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