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要請大家協助轉傳澄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了321例本土案例,更創造了統計學上的全新名詞「#校正回歸」,來解釋新增400例通報日期非今日的確診者,引起各界譁然。
面對民眾的不安,民進黨政府及側翼大軍紛紛出動解釋何謂「校正回歸」,並譴責單日新增本土確診721例的說法不正確,#台灣民眾黨完全尊重指揮中心的詮釋,但惡意將400例「校正回歸」的案例歸咎在「#地方沒有準確回報確診數字」,或是「#地方延誤處理」,就是綠色認知作戰的「假消息」!
-
➤ 「校正回歸」之亂,不要甩鍋地方!
目前的檢驗通報流程,民眾到醫院完成PCR採檢後,醫院將資料登錄中央的「傳染病通報系統」,並將檢體送至中央指定的實驗室,待檢驗結果出爐,由疾管署研判後,再送疫情指揮中心將確診個案編號並公布。
請注意,上述這一連串流程,#通通都是中央控管,如今創造新名詞引發民怨,就甩鍋基層「延誤通報」,完全就是在羞辱這些在各地辛苦作戰的公職及醫護人員!
-
➤ 不要再用舊方法,發布不準確數字!
一名醫護在登記一件案件可能需要花超過40分鐘,疫情爆發後,中央卻依然用繁瑣的通報流程,顢頇不知變通,導致案件大塞車,卻將其怪罪給地方政府。
而指揮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然無法反映即時情況,必須要有新的作法,否則假設幾天後,今天的確診數又要被「校正」一次,久而久之,#記者會上發布的數字還有公信力可言?
-
➤ 不要創造新名詞,急忙發動認知作戰!
既然現行方式已無法反映疫情的真實狀況,那就該思考如何讓採檢及通報程序更精簡,而不是大玩文字遊戲,搞出從來沒有聽過的「校正回歸」新名詞。甚至急著在媒體上用「黨政高層」四個字帶風向,發動「#綠色認知作戰」,把責任推給因為「3+11」決策及諾富特飯店的失誤所導致的本土疫情,而忙得焦頭爛額的地方政府。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捐款支持台灣民眾黨,讓民眾的聲音更強大
https://www.tpp.org.tw/donation
顢造詞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道人生︰善霸(李怡)
前天拙文用了「善霸」一詞,有讀友認同,也有人覺得聽來突兀,覺得「霸」就不好。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今年的和平獎,頒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以表彰這個組織在拯救人命、搶救糧食安全的努力。這個獎不僅出乎各方意外,亦存在爭議。因為在過去20年,WFP以組織顢頇與反應遲鈍聞名,並且1990年代在西非爆發「以性換糧」醜聞,至今咎責不清,而且這種事態層出不窮,最近一次就發生在數星期前的烏干達。
挪威委員會提到WFP在也門、敍利亞、北韓、海地……等地的饑荒救援工作,但沒提的是,WFP在救援這些「受災地區」時,往往需要受限於聯合國的規定以「在地政府」為夥伴,人道物資必須配合「獨裁或貪腐」的政府安排,侵吞倒賣現象不絕。
因此,真正的饑荒來自專制極權,而不是自然。研究人類戰爭和民主的拉梅爾教授(Rudolph Rummel),不僅據統計指出自有民主國家產生以來,所有戰爭都發生在專制國家之間,或在民主國家和專制國家之間,而沒有一場戰爭發生在兩個民主國家之間。他據統計也指出,歷史上全球發生的大饑荒並造成大規模死亡的,全都發生在專制國家,而沒有一例發生在民主國家。不是說民主國家就沒有天災,而是民主國家可以抵抗天災,不會把天災變成人禍。但在專制國家,天災通常會轉變成人禍,例如史太林時代的大饑荒,中國大躍進造成4,000多萬人死亡的大饑荒。
世界許多地方持續不斷發生弱勢的民眾捨身對抗專制極權,這時候把和平獎頒給配合「獨裁或貪腐」的救濟組織,不能不說是對反抗強權、真正解決饑荒問題的民主訴求者的冷漠。挪威與中國的關係因2010年向劉曉波頒發和平獎而陷入緊張,今年8月中國外長王毅訪問挪威時,警告挪威不能把和平獎頒給香港民主抗爭者,若沒有忘記這些事,那麼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袞袞諸公是否怯於強權或至少不想搞壞關係,就難免惹人議論矣。
生於1974年的美國人Eric Greitens,19歲時因一次中國之行,而立志以無私的奉獻改變世界。他上大學時獲獎學金到牛津大學研讀人道主義歷史,期間他以義工身份多次參加慈善組織,深入世界各地戰亂國家難民營,救助兒童、窮人與殘疾人。在親身體驗到一個個受害者的慘痛經歷後,他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當無辜者受到侵犯時,若沒有強者的武力保護,即使再多的慈善服務與人道援助都無濟於事。為此,他積極推動「必要時用武力保護弱者結束各種人類的清洗和屠殺」的理念。
Eric 26歲獲牛津博士學位。他拒絕了商界的高薪聘書,毅然參加一年只有一、兩萬美元津貼的美國海豹突擊隊的預選隊。不算年輕的他以難以置信的毅力闖過近乎受刑與死亡線上的「地獄星期」的高強度選拔,成為海豹突擊隊軍官。九一一後,他遠赴肯尼亞、泰國、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執行各種艱巨的剿恐任務,經歷了無數危險的戰鬥。但是,即使在他身帶最具殺傷力的武器時,他的人道主義理念卻從未泯滅。
Eric退伍後集資創辦了一個非盈利機構,幫助殘疾軍人找到新的貢獻目標,為社區繼續服務。2016年他代表共和黨參選密蘇里州州長當選。
2011年,他將自己的經歷和心路寫成一本書《The Heart and The Fist》(《愛心與鐵拳》),在他的感人故事中貫穿了一個主題:你必須是個強者才能成為好人。同時,你必須是個好人才能成為強者。
這就是善霸。也是美國保守主義傳統的價值觀。
顢造詞 在 軍公教網路之聲直播電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顢頇無能的執政黨和憂讒畏譏的在野黨,讓中華民國搖搖搖欲墜--從一個像告別式的國慶舞台談起】
「團結台灣,自信前行」是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文告主題,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說,聽完蔡總統演說,通篇看不到團結,而國慶舞台設計活像告別式,完全沒有中華民國的元素。
李來希批評,蔡英文執政四年多以來,製造仇恨,製造鬥爭,今天說要團結台灣,「誰跟你團結?」只有利用人的時候喊團結,砍人時就啟動對立,整天只想著搞台灣獨立。
李來希也點名在野的國民黨「在幹什麼?」,現在有人竟提出要改黨名,把中國兩個字拿掉,一天到晚怕人扣紅帽子,憂讒畏譏,「中國國民黨會式微是因為名字嗎?改了名字會興旺嗎?」國民黨從創黨至今改過多少次名,有改運嗎?現在的國民黨只會關起門來打自己的小孩,打開大門,卑躬屈膝,成天想尋求中間選民支持,結果把基本盤都丟掉了。
李來希指出,名字並不重要,而是核心價值才重要。中國這兩個字只是概念性名詞,當初創黨時既不代表中華民國也不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是個名稱而已,就像陳水扁的名字,「他扁了嗎?」
李來希說,只要民進黨的台獨黨綱還在,國慶日的中華民國元素就會愈來愈看不到。他質疑中國國民黨歷屆領導人,沒有護好基本盤,整天浪費精力在討好中間選民,討好民進黨,連捍衛自己招牌的能力都沒有,最後漸淪到「整碗被民進黨捧去」,「團結」在民進黨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