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環環一早就開車出遠門工作🚗
因為疫情蠻多單位開始轉型,將他們開發的商品調整其他包裝供應流程~但是想像畢竟跟實務有落差~總是不夠流暢~
這也是食品科學最有價值的地方啊啊啊
如何吃得安心、美味、量化,都是學問
照片中是不同的兩個單位
都是地方協會~他們寫計畫提出「利用在地特色」做成商品,看他們提供厚厚的資料,可以感受到用力發想的過程~慢慢看到開發商品的雛型,但這些製造研發的過程真的很不容易,加上小量製做又跟大量生產遇到的問題是不能類推~因此就卡住了
另外外包裝設計,也不能只在乎美觀
如何符合法規,並且要找出製造流程中的🐛跟風險,這些就是環環這趟出門的任務!
(團膳營養師,如果懂加工、微生物、法規,其實也是能夠開闢另個戰場的~)
感謝以前工作時學到的經驗很紮實,兩個地方都順利提供對應的法規跟適合執行的解答~讓單位可以後續微調進行~
希望很快產品設計成功,我自己超期待最後商品的誕生(雖然不是從頭到尾參與~還是很像自己孕育的小孩)
🥰🥰🥰🥰
#營養師環環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 #食農
#食農教育 #包裝食品 #散裝食品 #餐飲管理 #食品開發 #食安法 #食品標示 #非登不可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團膳營養師
非登不可 法規 在 科技農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農報乎你知 聽說食安法規定,買賣農產品要上網登錄?(消息出自LINE群組與某農業技術社團)
當然是誤傳阿!這樣不合理的政策,怎麼可能上路實施。
跟據食安法第八條第三項(與第四項),具有營業登記的食品業者才需要上網登錄生產資訊。
然而,大多數的農民都沒有營業登記,就算有加工販售農產品,生產規模也不至於大到需要登記的程度。因此,這項法規原則上與農民無關!
不過農委會解釋法條時,引用成第八條第五項,雖然不影響結論,但還是請相關單位多多注意法條的精確度囉。
資料來源:食藥署非登不可宣傳手冊http://ppt.cc/0QwBf
豐年雜誌粉絲團:http://ppt.cc/OKsWC
PS 感謝臉友(柴采柴)的製圖分享:D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7187135944761&set=a.1756624123432.2088169.1473841429&type=3&theater
這年頭,跑龍套的可能比行家更專業...
衛服部的新政策:跟據食安法第8條第3項,7月1日起,食品業者(包含製造食品),都要進行登錄,否則處以3萬以上300萬以下之罰鍰。
消息一傳出,所有農民都崩潰了,因為,農民也是食品製造者啊!於是乎,農委會和豐年雜誌社(專門辦理農委會計畫的法人組織)非常盡責的澄清這則訊息。
不過,你們要澄清的法條引用錯了耶。
原本應該是要解釋第三項(還有第四項),不是第五項啦!而且,第三項規定的對象是「 有營業登記」的食品生產/製造/販售商,才要登記。基本上與農民無關(除非有從事加工品且有營業登記的農民才可能需要登錄)。
好啦,至少知道農委會和豐年雜誌社有在做事就對了:D
BTW 我只是跑龍套的,這個勘誤的過程來自於強者我朋友~
非登不可 法規 在 食力foodnex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白飯真的被化學藥劑黑掉了嘛?】
看爆料新聞學食品科學
相信今天各位的「食力」一定都進步了,因為爆料式的媒體報導供應學校營養午餐和便當店的米食大廠在烹煮白飯的過程中添加化學藥劑,新聞不斷重複放送「反丁烯二酸」「VN-151」和「VN-103」還有過氣的食安化學明星「順丁烯二酸」這些專有名詞。
在大眾認知中的化學名詞,為什麼會出現在白米飯中呢? 《食力》編輯團隊詢問食品科學學者業者後,針對這些化學名詞解釋如下:
(1)「VN-151」和「VN-103」
新聞中不斷提及業者被查獲的化學藥劑鮮保利VN-151和VN-103都是商品名稱,不是化合物名稱,在食藥署的食品業者登錄系統「非登不可」網站中,可以查到鮮保利VN-151具有衛署許可字號,用途是「品質改良、釀造用與食品製造」,經常被食品加工業者用於澱粉加工、主食食品上。
VN-151的主要成分為甘氨酸、醋酸鈉(無水)和酵素製劑。這些都是合法的添加物,像是在超商販售的三角飯糰、米食便當的成份標示上都可以找到他們。而VN-103同樣是鮮保利商品之一,一樣具有衛署許可字號,都是可合法添加的抑菌劑,確保米食不會快速腐壞。
(2)反丁烯二酸
著有《別把化學吃下肚》的德國食科博士漢斯烏里希指出,除了防腐之外,反丁稀二酸也是酸味劑,准許添加於下列食品中:蛋糕或餅乾的糖衣與內餡、水果甜點、甜點調理粉、口香糖與糖果等甜食、飲料沖泡粉中。此外,釀酒業者也會使用反丁烯二酸在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
在台灣的食品法規中,反丁烯二酸是調味劑,並沒有是用範圍與用量限制。同時目前的食品科學研究中也沒有資料證明反丁稀二酸對人體有害。
(3)順丁烯二酸
「順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在化學上是同分異構體,但性質不相同。順丁烯二酸不是核准的食品添加物,不得驗出於食品中。有媒體去採訪化學老師說,「反丁烯二酸加熱就會變順丁烯二酸,如果再加熱到230度,就會變成順丁烯二酸酐,具有毒性。」以此來推論米食大廠用添加反丁烯二酸來煮飯會讓米飯產生毒性。試問煮飯只需要100度,加熱到230度是油炸的溫度,炸出來的飯,還會跟煮的一樣嗎?還能吃嘛?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合格的食品添加物是必要的,目的在延長食物保鮮,降低食物因微生物增生導致食物中毒的機率。如果米食大廠使用合格添加物有罪,那超商便當和飯糰就要全部下架了。
↘覺得實用請按“讚”與“分享“
想知道更多:
↘複習「順丁烯二酸」http://goo.gl/x2EzTI
↘查查看食藥署「非登不可」https://goo.gl/YV3k3r
#一起練食力
非登不可 法規 在 食品追溯追蹤相關法規與非追不可系統說明(輸入業)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為提升食品輸入業者熟悉輸入食品 法規 ,及食品追溯追蹤管理系統(非追 不可 )操作能力,業者可藉由該線上教學影片,完善食品輸入業者建立輸入食品追溯追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