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離譜了!太離譜了!這是我辦過最誇張的贈書活動,竟然有706條留言!七百人搶一書,我看了都頭痛死了,趕快拜託出版社幫我選,所以今天被選出的人都是出版社看中的留言達人喔!
留言裡面發生好多感人的事蹟,有人說要為將來環遊世界做準備,有人說拿到這個書根本雙倍藝fun券了,很多爸爸媽媽來抽書,還有一個男朋友@他女友,他女友就來留言,表示她男友超愛看這類書,還訂製了一個大書櫃存放相關書籍,太感人了簡直女奴(→什麼?)。
裡面最特別的是我的學妹,全宇宙最美的電視主播李文儀也來參加抽書,文儀也是我們的臉友,每天都有追進度,而且她天天都在想新題目,想做什麼新專題,超用功的(是不是我們政大新聞系!)。為了獎勵文儀我會特別私下贈送,因為看完書她可以做出很多新報導!
還有我尊敬的學長,以前在台北市政府擔任勞動局長的陳業鑫學長也有參加,太榮幸了~(政大法律宇宙第二喔)。
五名得獎者請寫訊息給我,告知姓名、手機、郵寄地址,我們來安排寄書。能在這麼多人裡面脫穎而出實在太不容易了,真的要放鞭炮耶!是不是應該去簽威力彩了(並不是)。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得獎的是: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2805?sloc=main
Sungyuan Liao
在2015年春天,拿著一筆在蘇格蘭飯店清潔工作辛苦存下的微薄薪資,買了廉航到特拉維夫短暫訪友後就一路搭便車,地方公車,穿越西奈半島,沿著尼羅河上溯,經過荒蕪蘇丹的沙漠,衣索比亞鼠疫猖獗的高地,到肯亞滿是義大利退休老人的海灘社區,在滿是 NGO的烏干達首都過了一個沒人慶祝的生日,再轉到盧安達看著屠殺後的血衣落淚,搭著車頂漏水的日本淘汰巴士去坦尚尼亞世界最深的湖畔浮潛,進了靠臺灣農技團翻轉的馬拉威,驚訝的吃到椪柑,釋迦!又再南下莫三比克潛入漁產豐饒的印度洋,最後幾天卡在唯一邦交國史瓦帝尼,在南非使館人員羞辱下被迫放棄南非回程的機票離開非洲。 縱使我已經幾乎遠離觀光客,隻身在非洲人羣中,但政權政策影響下,我看得越多却越難以理解世界的運作方式,我們同樣是人,却生在不同土地,有不同的祝福和更多的挑戰。我理解的世界還是太少,能為臺灣土地做的僅僅是在國外據理力爭臺灣與中國的不同,我最驕傲的是臺灣是個真正民主人權國家! 但我們的媒體對於世界卻甚少著墨,我們太專注於提昇自己,到了異地才囫圇吞棗的學習當地的訊息,這可以被修正的,這兩本大書可以讓我更加深入我有幸拜訪的國度,更可以提供我難以思考觀察的面向, 我會好好的閱讀,思考,再向世界出發。
孫韜略
小犬小時候被診斷有Autism Symptoms,有一段時間對世界地圖非常著迷,會上網查閱各個國家的鄰國,面積,地理歷史,人類發展指數,國民平均壽命等,花很長時間手繪世界地圖,一個點一個點密密麻麻代表各地人口密度的分布。幾年前非常迷戀土耳其,覺得它是歐亞交界一個美麗又神祕的國度,常常考我一些土耳其的相關知識。近期轉而聚焦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甚至為他們編了一首歌曲。如果能抱著這本書臥遊天下,他一定會非常開心吧!
Sean Wonders
我認為世界觀的建構,縱向的是時間線的故事敘述,例如歷史—不管是任何學科的歷史。而橫向的則是同一時間內,世界同時發生的事,這解釋了關鍵人物的決策背景與原因。
但是橫向的世界,都散佈在不容易整合的各個垂直敘事當中,必須偶然遇到博覽之士、又有心整理的說明或演講,才能夠拼湊出同意時間的世界樣貌。也許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不過這也才是對歷史能夠有「喔!原來是這樣、所以才會發生接續的歷史!」的感觸。
Uh Uin
台灣因為防疫優秀而得到比以往多的國際關注 後,覺得不能只有別人知道我們,我們也要去了解別人。而且在疫情前我都不知道原來意大利是中國移民最多的歐洲國家,原來還有索瑪利蘭跟我們一樣有主權問題的國家...
Jinny Chiou
每次讀跟全球情勢有關的資訊的時候,光是讀文字在腦海裡面很難建構起清楚的相對位置,得到這本書感覺可以把世界情勢用地圖的方式建進我的腦海裡!
因為疫情沒辦法出國,當然就是要在台灣好好讀書!感謝網美又開始贈書活動!!
非洲人 壽命 在 罕病歌手Seven-向麻煩say"Y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聽6/9罕病二十音樂會的朋友
如果您還不能非常了解
為什麼能唱歌對罕病患者這麼重要?這麼快樂?
請您來看看歐世良大哥的故事
您就會了解
音樂會病人的改變有多大!
歐大哥夫妻對彼此不離不棄的深情
害我又哭又笑感動不已。
***********************
亨廷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HD)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會導致腦細胞死亡[1]。早期症狀往往是情緒或智力方面的輕微問題[2],接著是不協調和不穩定的步伐[3]。隨著疾病的進展,身體運動的不協調變得更加明顯[2],能力逐漸惡化直到運動變得困難,無法說話[2][3]。心智能力則通常會衰退為癡呆症[4]。罹患此症患者的具體症狀會有所不同[2]。症狀通常在出現在30到50歲之間,但可以從任何年齡開始發生[1][4] 。在帶有與罹患此症相關異常的染色體家族中,其成員可能於較年輕時就發病[2]。大約8%的病例在20歲以前發病,其典型症狀與帕金森病更近似[4]。此症患者經常會低估了自身病狀[2]。
亨廷頓舞蹈症通常是自父母遺傳而來的,惟其中10%的病例則是因新產生的基因突變所導致[2]。此症是因名為Huntingtin一對基因中的任一個染色體發生顯性突變而導致[1],這意味著擁有這基因的人的孩子有50%的機會遺傳到此症[1]。 Huntingtin基因提供一種名為「亨廷頓」蛋白質的基因編碼[2],但該基因在編碼亨廷頓蛋白質時,卻重複複製了擴增CAG(胞嘧啶 - 腺嘌呤 - 鳥嘌呤)此3鹼基1組的序列,導致蛋白質生產異常,並通過不明機制逐漸損害腦中的細胞[1]。目前無論症狀是否已發生,隨時都可透過基因檢測以確診是否罹患此症[5] ,但這會衍生出幾個道德議題:有罹患此症的高風險者要到幾歲才可認為心智足夠成熟而可以選擇接受測試、父母是否有權要求對小孩進行測試,以及測試結果應如何保密和揭露[3]。
亨丁頓舞蹈症目前無法治癒[1] 。在病程進展至末期時,患者需要全時間的照顧[3]。治療可以緩解部份症狀,也可以提昇一些生活品質[4] ,目前證據顯示,針對身體運動問題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給予丁苯那嗪藥物[4]。在歐裔人士中,此症的盛行率為每十萬人中4至15人[2][4] ,但在日本人中則非常少見,而目前還沒有非洲人口的盛行率數據[4]。此症在男性及女性的發生率相近[4]。此症會引發像肺炎、心臟病等併發症,也會因為跌倒造成身體受傷,這些原因都會降低患者的預期壽命[4],另外則有9%是自殺身亡[4]。經統計,此症患者在確診後的十五年到二十年之間死亡率最高[1]。
最早對於亨丁頓舞蹈症的描述可能是來自於Charles Oscar Waters在1841年的描述[6],而因喬治·亨丁頓在1872年時對此症作出了更具體的描述,因此之後即將此症命名為「亨丁頓舞蹈症」[6]。而此症的遺傳學基礎是在1993年由遺傳性疾病基金會組成的國際合作計劃所發現[7][8] 。1960年代開始的相關研究及支援團體讓社會大眾更瞭解此症、提供病患以及其家屬協助,並促進相關研究[8][9]。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確認此症確切的發生機制、提昇模式生物來幫助研究、測試可以治療症狀或是減緩疾病惡化的藥物、以及研究像是幹細胞治療等療法,目的都是在於試圖修復異常蛋白質對腦細胞所造成的損傷[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V23N4RBl0
非洲人 壽命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國金融時報》好文選讀
「西方政客們忽視了什麼?」
〜〜庫柏:大多數政客們喋喋不休地談論著身份認同,卻忽視了自動化、氣候變遷以及醫學領域即將到來的革命。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西蒙•庫柏
今秋的美國電視新聞中,大火和颶風取代了恐怖主義、甚至大規模槍擊事件,成為了黃金時段內容。氣候變遷導致自然災害更加頻繁,更多的美國人如今生活於危險地區。但與此同時,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正在Twitter上就他與一名士兵遺孀的通話內容為自己辯護。目前而言,說川普危險,不是因為他說了什麼(鬼話連篇)或做了什麼(幾乎毫無作為),而在於他忽視了哪些問題。
他並不是個例:許多西方國家的政治都已變為無意義的活動,不幹什麼正事。大多數政客喋喋不休地談論著身份,卻忽視了自動化、氣候變遷以及醫學領域即將到來的革命。他們喜歡大談上世紀50年代,而非21世紀20年代。這部分是因為他們希望分散選民對現實問題的注意力,還有部分原因是如今的政客多出身律師、藝人和記者,對科技的瞭解還不如14歲青少年的平均水準。(川普2007年在宣誓過的證詞中說自己沒有電腦;秘書幫他發電子郵件。)但新的力量已經在改變政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否認氣候變遷聲音最大的美國,似乎正在成為第一個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西方國家。每一場新的自然災害都將引發政治爭論,即華盛頓是否應該救助受災地區。邁阿密、紐奧爾良等高危城市將逐漸失去吸引力,因為這些風險正大到無法上保險。如果你現在到邁阿密海灘買一套公寓,你能保證它在30年後完好無損嗎?2047年誰將願意接你的盤?邁阿密可能會像底特律一樣衰落。
隨著科技企業取代大型石油公司成為國內主要遊說力量,美國否認氣候變遷的聲音可能也會偃旗息鼓。今年上半年,亞馬遜(Amazon)在遊說方面的支出超過了埃克森(Exxon)和沃爾瑪(Walmart)。如今因假新聞問題遭受打擊的Facebook,也將通過遊說恢復原先的地位。與此同時,至少未來若干年,歐洲北部將獲益於其傳統的獨特賣點:溫和多雨的氣候。該地區面臨的問題將是,無數非洲人將想方設法移居過去。
從樂觀方面看,許多非洲人將很快——有史以來第一次——獲得能源(多虧太陽能電池板)和醫療護理(因為各種應用可以監測從血壓到血糖水準的所有健康指標,並馬上開出治療處方)。但聯合國大學(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表示,隨著非洲變得越來越炎熱、越來越乾旱且人口過多,那裡的人們將很難養活自己。因此,他們將向北遷徙(數量比北遷的敘利亞人多得多),成為歐洲民粹主義者眼中的“新妖魔”。巡邏機器人(可能具備攻擊能力)將負責保衛“歐洲堡壘”(Fortress Europe)。
在世界各地,自動化都將繼續蠶食低技能工作機會。這將讓人們的怒氣有增無減。牛津大學(Oxford)馬丁學院(Martin School)的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回憶起工人在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砸毀機器的情形,稱:“去年發生了一場針對機器的暴動,那就是美國總統大選。”被自動化衝擊的美國工人壓倒性地投票支持川普,即便川普未談起過機器人。
很快,自動駕駛汽車將讓勞動階層男性失去駕駛員工作。他們可以找到服務富人的新工作,如清潔工(一種居然很難被自動化替代的職業)、護理人員或瑜伽老師。年輕男士將形成關於男性身份的新概念,並接納這種傳統上由女性承擔的工作。但年齡較大的勞動階層男士很可能將大力支持像川普這樣的政客。
最令人渴望的好處——壽命增長——的分配將會變得更加不公平。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範圍肥胖人數激增之後,貧窮西方人的壽命也將繼續停滯不前或縮短。許多較窮的民眾將工作到70多歲,然後去世,無法享受如今常見的退休時光。與此同時,從21世紀20年代開始,隨著富人開始購買精准醫療,他們的壽命將變得更長。科技思想家維維克•瓦德瓦(Vivek Wadhwa)預測,他們將修復自己的DNA缺陷和編輯自己的胚胎。(不久前我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國庫控股大趨勢論壇(Khazanah Megatrends Forum)上聽過他和弗雷的演講,這是個很棒的活動。)即便政府希望彌合這種不平等,他們也無法做到,因為對跨國公司而言,納稅已經幾近變成全靠自覺。
受自動化衝擊最大的國家可能是中國(儘管德國也可能受到重創,尤其是如果德國汽車製造商未能實現轉型的話)。瓦德瓦表示,中國在沒有環境法規的情況下剝削廉價工廠勞動力的模式已經走到盡頭。“我認為我們不需要中國機器人。”即便中國經濟保持增長,低技能男性將找不到有吸引力的職業,他們甚至沒有機會選舉出一個川普那樣的“體制碾壓者”(雖然僅僅是徒有其表的體制碾壓者)。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中國政府加入民粹主義大潮,高舉咄咄逼人的民族主義。
陷入困境的政府還將加大監控民眾的力度。現在,他們只是知道你說了什麼。10年後,你的各種設備會讓他們得以在你行動之前知道你下一步要幹什麼。衛星已然開始監測埃及的麥田,以便預測收成,而收成好壞預示著爆發社會衝突可能性的大小。與此同時,西方政客可能將繼續沉迷於話題性身份問題。我預測21世紀20年代的熱門話題是:圍繞虛擬實境性愛的道德恐慌。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5031?page=1
畫面來源:AP (英國首相梅伊正為脫歐談判與保守黨倒戈而奮戰)
非洲人 壽命 在 给非洲当地人帮了一个忙后竟然有了罪恶感!终于理解这里 ... 的推薦與評價

给 非洲 当地人帮了一个忙后竟然有了罪恶感!终于理解这里为什么人均寿命这么低了. 13K views · 1 year ago ...more ... ... <看更多>
非洲人 壽命 在 「平均壽命」並不是國民年齡的平均#本日冷知識1543 的推薦與評價
你知道嗎?【「平均 壽命 」並不是國民年齡的平均】#本日冷知識1543 小編科宅在高中地理課曾讀到: 非洲 波札那因為愛滋病沉重的打擊,國民平均 壽命 一度 ... ... <看更多>
非洲人 壽命 在 Re: [請益] 非洲人的平均壽命- 看板ask-wh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ouldragon (仆街)》之銘言:
: ※ 引述《Oikeiosis (怎麼啦)》之銘言:
: : 平均壽命增減的問題 不是反應醫療水準或醫療技術進步
: : 而主要是反應了貧窮、動亂的生活水準下降的事實
: : 比如說在台灣原住民的平均壽命比漢人短14歲
: : 美國黑人比白人的平均壽命短7歲
: : 這總不會是因為藥給漢人或白人吃比較有用吧!
: : 而是顯示生活水準差異的重大指標
: 影響平均壽命有幾個指標 天災[颱風 水火災等頻率]
: 人禍[戰爭 社會安定度] 醫療[科學技術] 營養[經濟水準]等
: 非洲後面三點都差 人活不到自然壽命很正常..
怎麼說呢? 同樣是台灣 台灣的天災、醫療程度應該都是一樣的吧
那為何原住民平均會比漢人短命14年?
我之所以要舉這個例子
就是要凸顯 天災 跟 醫療程度 原則上無法影響平均壽命增減
只有貧富、和戰是主要影響平均壽命的因素
: : 沒錯 很多人是因為得了愛滋病、瘧疾沒藥醫而死
: : 但是如果不是貧窮、如果政府有能力進行公共衛生的基礎建設
: : 瘧疾可以預防更可以治療 愛滋病即使還不能治療仍有預防的手段
: : 這些疾病可以不會造成這麼悲慘的後果的
: : 舉個明顯的例子就是越南 越南也有瘧疾橫行 也有逐漸嚴重的愛滋病問題
: : 但是越南的平均壽命是超過七十歲 而且還在增加(所以愛滋病不是短命的原因)
: 只要愛滋或瘧疾都只是低比例人口 那根本不會影響到平均數多少
: 非洲窮國是整體人民幾乎都吃不飽 內戰 看來不是低比例人口
: 而是整個國家都出問題
是啊 所以愛滋病大流行不能單獨解釋何以非洲人短命的事實
: : 而話再說回來 為什麼非洲人越來越短命呢?
: : 如果就只是說因為非洲人窮 所以越來越短命
: : 這不過是拿一個指標解釋另個指標而已 沒有太大意義
: : 為什麼非洲各國(窮國)發展慢?又窮又短命?
: : 傳統上有幾個說法:
: : 1.窮國還沒有建立起現代化國家的基礎,當他們有了現代化的價值觀跟建設後才會發展。
: : 2.這些窮國過度依賴先進國,缺乏本身的核心競爭產業,所以會窮。
: : 3.世界上有中心國家與邊陲國家,這些國家處在世界的邊陲,所以還是窮。
: : 不過以上的說法有說跟沒說也差不多
: : 反正有錢了就有現代化、就獨立、就核心 窮就都還沒
: : 甚至以上的說法都很難解釋為什麼台港星韓跳出窮國的歷程
: : 所以有另一個說法是說
: : 獎勵出口貿易、參與全球自由市場、投資人力資本 可以離窮變富
: : 但是非洲的情況卻是非洲不斷地出口非洲的礦藏(鑽石、石油、金屬)
: 經濟的問題一直都是不患寡患不均 所以有天然資源的國家還是窮
: 因為根本出在分配的問題 另外接近赤道和南北極的國家經濟活動本來就很難發達
: 長冬長夏的地區自然條件不好 在春夏秋冬分明的緯度人民的活力才會較佳
根本就沒有這麼簡單
有天然資源的美國(溫帶)、俄羅斯(溫帶)都很強大
中東(沙漠)有石油的產油國有錢、澳洲(沙漠)也是一直賣礦產還是有錢
能夠一直賣天然資源的國家 也是有的富有的窮
沒有天然資源的國家也是
比如台灣南韓香港新加坡(四小龍從溫帶跨到熱帶)現在都很富有
而阿富汗、蒲隆地、衣索比亞則都還是很窮
假如僅僅是自然環境就可以解釋國家富有貧窮之謎 那就真是太好太棒了
只可惜天然資源跟氣候的說法仍然很難解釋為什麼新加坡這麼成功?
: : 然後不斷進口武器
: : 全球化的自由市場反而促成更嚴重的衝突
: : 仍然造成生活水準下降的不幸事實
: : 經濟學家從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希望知道為什麼有人窮困有人富裕
: : 許多經濟學家的終極目標就是「消除貧窮」
: : 然而很遺憾的事情是
: : 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普遍很說得通的說法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國就是貧窮?
: : 同時也有很多人在嘗試著要消除貧窮、也有人相信在我們有生之年貧窮問題可以根除
: : 不過 我想我們應該拭目以待 看看到底實行的效果如何才是
: 在同樣生活水準 相近飲食習慣的人
: 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多5歲左右這種才是生物因素的壽命
...為什麼?
為什麼不是女性個體停經後就自然死亡?
除了人類以外還有什麼生物是失去生殖能力後還能活這麼久的?
: 其它戰爭 醫療 營養不好等造成的中途死亡都是外力造成的壽命短
: 如果非洲國家的人民移居到已開發國家 壽命大概就和一般人差不多
如果他們跟他們在原本國家裡一樣窮的話
他們只會更短命而已
除非他們在移居的國家另有謀生之道(有工作、有支持的親友)否則只有死更快而已
說到這裡 我真的很好奇 那你認為「窮人短命、富人命長」的現象
到底算是「外力」還是「內力」造成的
如果把窮人直接變成富人 壽命大概就和一般富人差不多
如果把原住民直接變成漢人 壽命大概就和一般漢人差不多
如果把白曉燕直接變成茂伯 壽命大概就和一般國寶差不多
你覺得這些說法正確嗎?
--
把在ask-why自己寫的收一收
https://askoikeiosis.blogspot.com/
就不用等板主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185.27
醫療的水準都是一樣的
但是因為貧窮而無法接受一樣的醫療照護 那不是醫療技術進步可以解決的
不然 只要用財富多寡就可以解釋壽命長短問題 跟醫療科技無關
現實社會有很多影響因素 「全台灣沒有醫生」如果真的發生一定有某種脈絡
例如有專殺害醫生的事件 或是 影響醫生存在的結構因素
這些原因往往都跟醫療科技、醫療品質無關
而且一個地方本有醫生忽然有短期變成沒有醫生(比如大規模的醫師集會)
這也不見得就會減少壽命
所以萬一全台灣都沒有醫生 是不是真的會影響平均壽命也是很有疑問的
醫療資源不同是很合理的 跟財富有關
財富多的地方醫療資源多 財富少的沒有醫療資源 所以根本理由還是財富 不是醫療水準
住在城市會不會死於天災? 當然會
九二一地震時 台北有東星大樓、博士的家 台中市也有上百人罹難
天災並不偏好城市或鄉村 會來的就是會來
個別天災例如八八水災對南部災情慘重 但是九二一就是中部 北二高走山就是在台北
這整體來說沒有哪裡是不會有天災的 當然不能用天災來解釋平均的壽命差異
那為什麼醫院不去開在偏遠地區? 這不是很明顯就是財富問題嗎?
...愛滋孤兒是愛滋病患者的遺孤還是得了愛滋病的孤兒?
請查一下定義再來推論吧
※ 編輯: Oikeiosis 來自: 119.14.185.27 (06/11 13:39)
... <看更多>